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黄节清末至民国 1873 — 1935
蒹葭楼诗·序
余交晦闻十年矣。
君工诗,每有所作,必就余观之。
余尝拟其体,思与之角,而卒不能胜。
然君顾独许余知诗。
戊辰春写成一厚册,命为《蒹葭楼集》。
过沪抵余曰:生平之志与业,略具于此。
子其为我序之。
余曰:君诗之必传,固不待序。
虽然,吾与君戴而游者今何世耶?
天纲沦,人纪绝,神州数千年立国精神不毁之异族,竟摧拉燔坑于服古诵数之徒,儚儚洄洄十七年。
昊天僤怨于上,黔首惵惵于下。
纤纤仄望,比屋可诛。
求一民劳板荡之音,如古之人遭苛虐,相呻吟者而不可得。
生斯时也,而有诗,庄生所谓逃空虚者,闻跫音而喜也。
又安可以无言!
金之亡也,驱缙绅如群羊、木佛编钟、括宫排市,而元遗山之诗作。
明之亡也,白骨如麻,赤地千里。
至奴仆呼家主以兄弟,擅索文书,结寨焚杀。
屈翁山顾亭林诸君子之诗作。
呜呼!
今乃得君而三矣。
产,故多诗人。
梁文忠以下,曾刚甫潘弱海罗掞东诸子,皆与余交。
其所为诗,余又皆取而遍嗜之矣。
如啖荔支,如副新橙
最后读君诗,味兼酸辣,乃知柠檬树果。
信乎!
君诗之工耶?
君既以诗鸣海内,居京师十年,穷且饿,当项城称帝时,名士趋之若坑谷焉;而君独翛然南归。
又有说之出者,亦坚卧不一应。
曩尝评君,内蕴耿介,外造隽澹。
今去之数年,覆诵君诗,犹前日也。
此集古今体诗,约三百馀篇,异日君所就或不只此。
然即三百馀篇固亦足以传君,而余独悲。
亮节慷慨如君乃仅仅以诗传耶?
则又不能不使人罪夫世已。
许村樵人张尔田序。
(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杨增荦
杨昀谷先生遗诗·序
昀谷居士之没也,其友王子逸塘、陈子诵洛经纪其丧而归之,复谋刊其遗诗,属予点校。
既卒业,乃泚笔而序之曰:鸣呼!
孰谓昀谷而果穷耶?
孰谓昀谷而竟死耶?
怀和采真,味道之腴,驾风鞭霆,翔于太虚。
谓君穷者,境也,其心则无入而不自得也。
谓君死者,形也,其精气则无乎不之也。
君尝登进士第,陟郎曹,改官于蜀,非无意于用世者也。
晚经桑海,脱屣妻孥,居旧京会馆者二十年。
穷巷湫尘,破书塞屋,瓶屡罄,巾褐萧然。
迹其心事,殆无异于王尼之露车,袁闳之土室,隐之操而遁于佛,郁兰之气而托于诗。
志洁,其行廉,古之独行君子,而今世之畸人也。
君于学无所不窥,晚而专修净业。
既没,视其箧,得手写之书百六十册,茧纸黝淡,朱墨烂然,博考四部,旁通九流,所纂录无虑百馀万言。
惜部居淆乱,未克悉为分类。
其诗虽间有完本,然亦多所窜改,且无年时可按。
诵洛经岁排比,为编定古今体诗五卷、《读论语诗》一卷、《怀人诗》一卷、《妙峰唱和诗》一卷,商之逸塘,先付剞劂。
君诗初学玉溪,少年所作,以隐轸缛丽为工,中岁出入唐、宋诸家,终乃服膺山谷。
顾其诗格,不专主西江一派,古淡之趣,隽妙之思,往往入王、孟、韦、之室。
洎乎薰染妙香,精研梵夹,灵想玄悟,都自华严法界中来。
尝语余曰:「诗以自然为妙,以独得为奇,思与道合,神与天游,不知汉、魏,何论唐、宋?
」盖君平日论诗,雅不取宗派之说,所以能超心鍊冶,直凑单微也。
又语余曰:「吾处朝市,无异山林,何必物外桃源方能避世哉?
」窥其意,似以逋翁妻梅子鹤犹未免俗情,而子陵垂钓桐江,尚多一羊裘为累也。
故其生平与世聱牙,落落寡合。
官刑曹日,与赵尧生胡漱唐齐名。
鼎革后,居京师,所与游者,若陈韬庵樊樊山先生王病山陈石遗郑叔进夏午诒罗掞东潘若海叶遐庵赵幼梅李释戡、曹纕蘅,皆当世名流也。
晚而与逸塘、诵洛金石交,卒付以后事,殆佛家所谓缘法者非欤?
余始识君在午诒斋中,解带写诚,遂同夙契。
顷岁同寓津门,过从益数,孤馆萧寂,足音跫然。
皛饭一饱,清言移晷。
茵席犹煖,履綦已遥。
识君何迟,别君何遽,序君之诗,不禁泫然也。
乙亥春仲无锡杨寿楠
杨昀谷先生遗诗·序
予初不识昀谷先生
壬申秋王逸先生相谓,宁有诗哲在迩,而君竟失交臂者?
因亟求为介见,晤言欢甚。
比后予移寓,适与隔巷,过从益密,而知先生之身世亦渐详,尤服膺先生之风概,不徒于文字为忘年交也。
癸酉冬先生病且亟,予日数诣之,躬其医药,知将不起,促先生北返,为之经纪后事。
复以先生弃家遁迹,卒以客死,虑其文字之久而或湮,谋为剞劂。
顾先生晚修净业,虚空粉碎,自视已若尘埃,遑恤楮墨?
殁后,检其遗书,得写本凡百六十册,中以涉禅宗、类语录及爱好古籍、随读随钞者为多,皆部居淆杂,艰于排比,则取其较可辨析之古今体诗十馀册,先编次为八卷,都七百六十二首,又经其嗣君觉非追忆及别为觅寄者,补录三十六首。
觉非之言曰:「先子于清季,与李亦元曾刚甫赵尧生罗瘿公陈散原樊樊山秦宥横左笏卿吴瘿公易实甫夏吷庵吴康伯胡漱唐丁叔雅向仙峤蔡燕生桂伯华叶遐庵黄孝觉温毅夫潘若海王病山、章曼仙诸丈唱和颇富,今所载才一二,其原稿必失于岭南无疑。
」考先生清宣统二年法曹官粤,兹集中卷第十九页次和赵幼梅见赠之《重和二首》,有「旧写好诗坐卧俱,友人嗟赏疑梵书。
自失此编百回索,甚于赤水求玄珠。
閒中追诵遗八九,得君俊语欢何如」之句。
予尝叩先生,审即在岭南时事,与觉非之言正符。
又《石遗室诗话》屡论列先生诗,称其「一官都下,块然独处,如戒行僧,终岁苦吟,有作必以示予与尧生瘿公
乱后箧衍零落,仅馀数首」云云,亦一證也。
先生日记残页,谓曩著有《倓堪杂录》、《昀谷丛稿》等书,今悉未睹,惟存散文数十篇,及《寅寮睡谱》上下两卷,容俟续刊,以公海内。
残页并自叙爵里:名增荦更名僧若,派名封炎,字昀谷一字延真号滋阳山人
清咸丰十年庚申九月二十五日生,江西新建籍。
光绪四年戊寅县学附生。
十七年辛卯补廪膳生。
二十三年丁酉本省乡试,中式第八名举人
二十四年戊戌会试,中式第一百三十八名进士
刑部主事
三十一年乙已,保送热河理刑司员
三十三年丁未,调回本部,开办京师地方审判厅。
三十四年戊申,补授推事
宣统元年己酉,法部保送知府,分发四川补用。
二年庚戌两广总督奏调广东,署法科参事
共和纪元五年,任国史馆协修
六年,官司法部秘书
十三年,官交通部参事
并备录之,以志其生平云。
乙亥初秋绍兴中岳
(录入:鸿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