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僧通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江南常熟人俗姓张字牧云
明末出家于兴福寺,后历主古南、鹤林、天童等寺。
常与士大夫游。
有《懒斋别集》。
通门字牧云号樗叟常熟人
秀水古南院
有《懒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通门字牧云号卧庵姓张氏常熟人也。
从近邑破山寺洞闻祝发,后参密云,得法于天童。
出世古南。
甲申渡江埽塔,遂主四明栖真。
复住嘉禾梅溪,迁破山镇江鹤林。
壬辰,延主天童,寻迁秀峰
著有《七会语录》二十卷及《别集》、《偶集》、《懒斋》,盛行于世。
生平萧散磊落,莅众甚严,诗章超洁,书法遒劲,后退老于湖村恤庐。
康熙辛亥十一月望日,从容舒展而逝,塔于西资庵。
数年,忽洪水涌出,塔几坏,因荼毗得舍利无算,其色晶莹,投入水盆中,以发引之,联如贯珠。
时晓山本晰主持天童,为建舍利塔南山
张时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平山号六可自号实懒先生
桐城知县
有《实懒斋诗集》。
何绍基清 1800 — 1874
东洲草堂诗·自序
童年即学为诗,弱冠时多拟古乐府。
辛巳南旋,稿本落水失去。
嗣于经史说文考订之学,耆之日深。
虽不废吟咏,非所专习也。
性既平拙,复守严训,一切豪诞语、牢骚语、绮艳语、疵贬语,皆所不喜,亦不敢也。
先公之言曰:「立身涉世,除却克己慎独,更无著力处。
」诗文之道,何能外是?
十年以来,庆涵日事蒐辑,兹最录丙寅以前诗,得二十七卷,求弁言于检端,因书此为儿孙勖。
同治六年丁卯仲冬月,猿叟何绍基识。
时年六十有九
释机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机溥字志西号月呆
姓刘氏乐清人也。
母卢氏,感白衣种授子,于怀而孕,既举,常默默如入定僧。
才及龇龄随母礼佛,见僧即拜。
年十二,游龙门寺,闻邻舍僧诵《弥陀经》,能默记终篇,不遗一字,心有感发,屡欲轶俗。
年二十,始从式公薙度,受具戒于大邑明因寺永智,习演教乘,渐得省解。
彦恢胜者,永智弟子也。
诚笃,付以法衣,及归适龙门山寺。
能法师开莲杜,因与斯会,专修净业,道风益著。
缁素皈衣,不胜指数。
光绪纪元创建净济寺,于郭路双狮山麓。
会再启,鱼梵之声,六时不绝。
内外肃然,不减林东规度。
十一年春,延大海法师入寺,崇专讲席,提倡净土宗旨。
丁亥三月,应太邑绅耆之请,主明因丈席,频岁戒传经,声德远施。
莘莘衲子,望风而至。
性简质,貌度冲和,言语率真,诚心爱物,生平戒律精严,功行超卓。
虽事繁形疲,必晚息早起,禅诵不辍,午则随众作苦,载笠荷锄从事蔬圃。
有栖贤、百丈遗风。
晚岁体气康强,顶骨隆起,色如渥赭,状类肉髻。
盖年已七十矣,童颜鹤鬓,目光炯炯,能睹小字藏经
居恒持诵《大悲神咒》甚虔,灵应甚著,凡有祈祷,俱获痊安。
宣统二年寿已八十,为弘戒法,得尸罗弟子,百廿三人,洽符远公社之数,故卐有“一百廿三人入社,往生都在藕花中”之句。
盖由往昔倡导,两寺社,功深果熟,故致此兆。
后五年,果有往生净土之徵,寂前一夕,自谓定中见白衣大士,满身璎珞,乘百宝船大如山,凌空来迎,遂得西向念佛而去。
塔于寺左,凤冈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