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释仁里清末民国初 1839 — 1913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仁里字尊美
姓王氏邵阳人也。
生性淳朴,幼失恃怙,早岁祝发青云山
年二十,受具于岐山恒志
宗规严厉,不稍宽假仁乘戒俱,急冤亲等,慈杜多行,成道誉渐著。
光绪初,邵北缁素于白云岩辟创毗卢寺,迎仁主之。
此地林壑幽险,风气浑噩,未几禅侣蒸蒸竟成丛席。
邵城东有石庵者,自颛愚禅师开化后已,百有馀年,风雨剥落,栋宇将倾。
庵众乞仁主持,再弘悲愿,不数稔殿阁巍巍,照耀山谷。
丁未冬传戒于毗卢,得新学一百九十馀人,诱掖孜孜不倦津梁。
独以寺无大藏,学子虽勤,莫窥秘要。
庚戌夏,诣阙请经,绕道名山,再经霜雪,始达京都。
寄禅敬安主天童,邀之入山度夏,及其行也。
并勖以诗,多叙其平生懿行,有可采者,略云“多生忍辱运悲深,刀割香涂不动心。
蚤虱纷纷来乞食,舍身为彼立丛林。
”盖仁尝蚤蛩满衣,或为去之。
仁笑谢曰:“我已舍身,为彼立丛林,奈何迁去,违我本愿。
”又,“锡杖绳床手自将,广行方便作津梁。
欲知德被䖵虫细,看取随身漉水囊。
”仁恐水中有虫,先以纱囊漉之,始饮故云。
又,“闻师行脚宿山庵,饥吃拳头味亦甘。
月出窥园犹拔草,令人思念每生惭。
”仁尝行脚至一庵投宿,拒而不纳,棒喝随之。
仁竟怡然顺受,月出犹为之除草。
庵主感悟向之礼谢。
其居点石也,每苦乏绝,而仁四来不拒一粒同餐,禅诵自若,故诗又云:“点石庵中苦异常,平居十日九无粮。
唯将一滴𣍘溪水,散作醍醐上味尝。
寄禅赠诗十四章,多不备录,录其纪实者。
仁虽专心持念,而禅景清超,亦时动吟兴。
除夕》云:“间佳趣在林泉,淡薄风光不世缘。
瓦灶通烧火煖,砂铛烂煮菜根鲜。
从来处富争浓艳,自古居贫淡爨烟,输我山僧忘岁月,不知明日又新年。
癸丑腊初,偶有不适静坐,二十日,沐浴更衣,合掌西向,一声佛号,遽辞尘世。
癸丑岁十有二月二十三日巳时也,寿七十有五,腊五十有五,塔于庵左。
仁坚忍精进,形容枯寂,口期期若不能言,而笔下洒洒千言立就,长坐不卧者,五十馀年。
冬夏一衲,不蓄私财。
参父母未生前句得悟后,即翘心净土,四十年不二心力,故说法示众以念佛为指南云。
严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江宁人字子进
严长明子。
嗜学,好金石文字。
有《江宁金石记》、《金石待访目》、《湖北金石诗》。
释法镫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法镫字续传,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氏族。
清康熙时,沘江水涨,泛滥而下,东有别沱,又复横溢,两岸俱没。
寺在水中,波声澎湃,楼阁震撼,几将倾圯。
法镫以面作环,其大如盏,置于顶上,灌膏然火,登楼跪诵经卷,祈神救护。
俄而水势消杀,寺竟无恙,由是道誉旁流,叩谒日众。
颇厌烦嚣,别建静室于江之西山,曰“双清庵”,独居之。
辟地引渠,蓻花种,翛然无碍。
常以饭置袖中,趺坐树下,群鸟集而食之。
如是者屡年。
自知日至,入龛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