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孙元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安徽桐城人字湘南
贡生
官至东昌知府
有《赤嵌集》,乃康熙四十四年台湾同知后所作,记土风物产。
孙元衡字湘南桐城人
贡生历官东昌知府
有《赤嵌集》、《片石园稿》。
全台诗
孙元衡(?
~?
),字湘南安徽桐城人
曾任四川省汉州知府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编者按:周元文重修台湾府》〈秩官〉、刘良璧重修福建台湾府》〈职官〉、余文仪续修台湾县》〈政志〉等皆记康熙四十年任。
重修台湾府》〈职官‧列传〉、《重修福建台湾府》〈名宦〉、蒋廷锡《清一统志台湾府志》〈名宦〉、鲁鼎梅重修台湾县》〈职官‧列传〉、薛志亮续修台湾县》〈政志〉、孙尔准福建通志台湾府志》〈宦绩〉、〈职官〉、蒋师辙台湾通志》〈列传〉等又记康熙四十二年(1703)任。
依《四川通志》卷三十七〈王朝职官表〉孙元衡四川汉州知府任期为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四年(1698~1705),《山东通志》卷五十五〈王朝职官表〉孙元衡山东东昌知府任期为康熙四十八年至五十年(1709~1711)
〗,迁台湾府海防同知
会岁旱,令商船悉运米,多者重其赏,否则罚,于是南北客艘云集,米价顿减,民得免饥乏。
尝摄诸罗县篆(康熙四十五至四十七年),兴修文庙建义学。
台湾府符,创置学田,以资贫士,严缉捕,以靖地方。
秩满,迁山东东昌府知府
慈惠爱民,县民建坊立碑以示爱戴。
  孙元衡在台所作诗有《赤嵌集》四卷,诗三百六十篇,王渔洋曾逐篇读过,凡遇佳作,辄作简明中肯之评语。
连横在《台湾诗乘》云:「〈飓风歌〉、〈海吼行〉、(日入行)诸作,健笔凌空,蜚声海上,足为台湾生色。
」其诗作对台湾风俗民情有极深刻的反映,艺术性极高,题材之奇险,在诗史上别具一格,盖得之于台湾山海之助。
《赤嵌集》版本有(一)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编印的台湾文献丛刊第10种《赤嵌集》,1958年;(二)台湾中华书局,《台湾先贤诗集》,1971年;(三)成文出版社,连雅堂编《台湾诗荟》,1977年复刊;(四)大通书局《台湾文献史料丛刊》,1984年;(五)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历史丛刊》,1984年;(六)博爱出版社,《台湾方志集成‧清代篇》。
本书若干诗作收入沈德潜《清诗别裁集》、《重修台湾府》、《续修台湾府》、《重修凤山县》、《凤山县采访册》、《澎湖纪略》、《澎湖厅》所收。
其中(二)、(四)、(五)、(六)悉根据台银本,兹亦据台银本为底本,其馀诸本为校勘参考。
许俊雅撰)
清诗别裁集
字湘南江南桐城人
台湾郡丞
有《赤嵌集》。
诗之为道难言矣。
非独作诗难,即读诗亦难。
余非诗人也,而喜读诗。
忆自总角之年,窃览前人诗集,而于昌黎之奇堀、长公之豪宕,谓其笔力才气诚足千古,然非后人所宜学。
继而读晚近之诗,心折于两公,始知其本自风骚、出入汉魏,固非浅近卑靡者之所能学也。
因益涵泳咀寻,朝濡夕染,如见两公之为人而得其诗之妙。
其间岭海诸作,奥博奇畅,尤流连不能舍。
意者人与地相值,其灵秀有互相发者欤!
今读孙子赤崁集四卷,为文三百有六十篇,多官台湾时所作;标新领异,得未曾有。
台湾一郡之越在闽海也,赖圣天子威灵神武,辟鸿濛未启之天地,收职方未隶之版图。
诗人所至,阅历岁时,目览耳闻,皆归篇什,使其山川、人物、饮食、方隅以及草木、禽鱼无不吐其灵异而发其光华。
仰见我朝之功德炳炳烺烺,涵盖于日出之乡、昭垂于经史之外,呜乎盛矣!
孙子虽不世才,亦资天地自然之感触,台湾胜事,待以表章。
而当日潮州惠州犹在疆域之内,向使起两公于今日,置两公于海外,其才情之奔放,当亦不过如是而已矣。
假令孙子早入中秘,容与鸾坡,鼓吹休明,岂乏惊人之句,顾安能令读者之骇心动魄、往复低徊、骎骎乎与韩、苏两公较短絜长如是?
是孙子今日之得有是诗,则孙子之幸也!
余今日之得读是诗,则亦余之幸也夫!
岁在屠维亦奋若季秋下浣虞山友人雨亭蒋陈锡撰。
赤崁集者湘南使君台湾而作;其地有赤崁城,因取以名集。
台湾孤悬岛屿,原在禹贡职方之外,历代声教所不及。
明季天启间,始有倭奴、荷兰屯处,商贩颇聚。
继为郑成功遁踞,流亡渐集。
数十年来,不过为群盗逋逃之薮。
康熙二十二年,乃入版图。
针路万里,计程以更。
凡山川、风俗、民物皆典策所未载,前圣所未闻。
岁己丑使君来守东郡,出是集命实校阅,恍如乘风破浪,越澎湖、渡鹿耳,睹乍辟之乾坤,耳目为之一新,不祇可以侈一统无外之胜,抑以广天下后世之闻见,使之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也。
然风雅所咏,如鸠、鹊、麟、麇以及细草、夭虫,不过十五国之土产,人得而知,非若集中之蕃草、黎花、海鸟、蛮兽,率尔雅、山海经所遗,管夷吾张茂先之所问而失对者也。
因悟作诗之道,每以所遇进,其得之游览之助者正自不少。
实初读使君华岳诸什,清寒奇峭,已叹为诗中绝境。
再读片石园稿,巉刻之中,加以苍老,殆又进一境。
今读兹集,字字天风吹来,无迹可寻,不知是何境界也。
且其诗咏山川则指示要害,咏风俗则意在移易,咏民物则志弘胞与,诗歌而通于政事矣,此又作者之旨也。
梁邹张实居撰。
闽越当五代之季,文明始盛。
台湾又际穷海,诸蕃错处,昭代始隶版籍;以故山川风土,不载前史。
俗以劲悍相尚,官斯土者,非得廉敏果毅之才填抚而绥辑之,则不易以治
至若求文章于政事之外,盖数十年来,往往而鲜也。
湘南先生广汉报最迁台之郡丞,迄任三年,兵民怡熙,政调化洽。
公事之暇,形诸咏歌,遴其粹者犹赢数百首。
今年获依先生东郡幕下,尝取所著赤嵌集读之,呼吸风雷,震荡心目。
要其异才天授,囊括万有,而所见云垂海立,适以发抒胸中之奇,宜乎诗篇之雄,横绝古今,信足方杜、韩而驾苏、陆也!
刻既竣,谨志简末,以附不朽。
愚甥婿杭州赵沈埙拜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