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祁彪佳明末清初 1602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弘吉号虎子
祁承□子。
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
崇祯四年御史,屡疏陈天下大势、民间疾苦,出按苏州松江诸府
因忤周延儒,以侍养归。
福王时擢右佥都御史宣抚高杰,勉以忠义,感动愿效力。
旋被诋移疾去。
清兵陷杭州,绝食死。
唐王时谥忠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幼文绍兴山阴人
天启壬戌进士,除兴化推官福建道御史巡按苏松历官都御史巡抚应天
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
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
祁彪佳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墅。
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
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
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
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
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
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
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
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
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
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
祁彪佳逮捕、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
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
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
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
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
文震孟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
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
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
病痊愈后回到绍兴
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
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
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
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乡贤祠。
剡县饥荒时,祁彪佳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
又出资改善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
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御寇》一书。
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
遂出面负责救灾。
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古今救荒书》。
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
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
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
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
日夜工作,尽力救荒。
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
崇祯十五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
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
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
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
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
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
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
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
含笑九原,浩然留天地。
”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
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
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
归葬绍兴亭山北麓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其在危难刻的气节,赐谥“忠惠”。
张岱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
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
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
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
王顺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直隶宛平人字义从一字青山
金陵
工诗画篆刻。
中年考职得候选州同,待久未铨,尝自作一印曰“何州司马”。
吴骞清 1733 — 18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3—1813 【介绍】: 浙江海宁人字槎客号兔林
贡生
所居楼名拜经楼,藏书极富,并广收古器遗物。
陈鳣黄丕烈交游,相与切磋。
有《愚谷文存》、《拜经楼》,又辑有《拜经楼丛书》。
词学图录
吴骞(1733-1813) 字槎客又字葵里号兔床兔床山人
宁新仓人。
贡生
幼多病,遂弃举业。
工诗画,喜藏书,不惜重金购买,或借读手抄校勘,曾得宋版乾道咸淳淳祐三朝《临安志》近百卷,乃刻一印:"临安志百卷人家" ,自题其藏书室为"百宋一廛"。
积有名刻善本45000余卷,筑拜经楼以庋藏。
常与同里陈鳣吴县黄丕烈往来。
有《愚谷文存》及《续编》、《谱补亡后订》、《许氏谱钞》、《孙氏尔雅正义拾遗》、《国山碑考》、《小桐溪吴氏家乘》、《阳羡名陶录》并《续录》、《溪客语》、《拜经楼》、《拜经楼文集》、《拜经楼文集》、《论印绝句》、《万花渔唱》以及《桐溪客话》、《四朝经籍志补》等。
李长祥明末清初 1612 — 16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四川达州人字研斋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
福王立,改监察御史,鲁王监国,官至兵部左侍郎
翁洲师溃,被羁于江宁,逸去。
定居常州,筑读易堂。
有《天问阁集》。
维基
李长祥(1612年—1679年)号研斋砚斋),四川达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四川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进士
庶吉士
明末起兵抗清,结寨于上虞东山
不久移寨滃洲,与王翊共同死守。
清顺治八年(1651年)秋,清兵三路击滃洲,滃洲寨溃,出亡江淮间。
《清稗类钞》记长祥钟山秀才,“长祥乘守者之怠,竟去,由吴门渡秦邮,走河北,遍历宣化大同,复南下百粤,与屈大均处者久之,天下大定,始居毗陵,筑读易台以老。
”《清史稿·遗逸》有传。
冯文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移居杭州字研祥
诸生
藏书甚富。
其藏书楼“快雪堂”,以所藏王羲之“快雪时晴”真迹得名,又因有宋版《金石录》十卷,刻一印章曰“金石录十卷人家”。
有《吴越野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