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李景奭明末清初 1595 — 1671
简介
李景奭(이경석,1595年—1671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尚辅号双溪白轩,本贯全州,是朝鲜定宗之子德泉君李厚生的六世孙。
在仁、孝、显三朝作为西人党的一员而活跃,官至领议政,谥号“文忠”,有《白轩》及大清皇帝功德碑碑文传世。
宋浚吉明末清初 1607年1月25日 — 1673年1月19日
简介
宋浚吉(송준길,1607年1月25日—1673年1月19日),朝鲜王朝中期儒学家。
字明甫号同春堂,本贯恩津,仁显王后的外祖父,与宋时烈合称“双宋”。
宋时烈明末清初 1607 — 1689
简介
宋时烈(朝鲜语:송시열,1607年—1689年),朝鲜王朝中期政治家、哲学家,乳名圣赉,字英甫号尤庵华阳洞主南涧老叟桥山老父
他是金长生金集的门人,早年曾为凤林大君李淏的师傅,丙子胡乱后十余年间拒绝出仕,隐居忠清道山林之中,成为西人“山党”的一员。
李淏继位,是为孝宗宋时烈一度入仕,不久辞职,孝宗末年又被起用为吏曹判书,被孝宗托付以北伐大计。
孝宗死后,显宗继位,他通过在己亥礼讼中获胜而确立了自己在西人中的精神领袖地位,并曾一度官拜左议政
显宗末年,西人在甲寅礼讼中败北,南人上台,宋时烈被流放。
庚申换局后回朝,任领中枢府事,不久致仕。
后西人分裂为以他为首的老论和以尹拯为首的少论。
己巳换局后,宋时烈因反对朝鲜肃宗急于将张禧嫔所生之子(后来的
尹鑴清 1617年10月14日 — 1680年5月20日
简介
尹鑴(朝鲜语:윤휴,1617年10月14日—1680年5月20日字斗魁希仲号白湖夏轩
本贯南原尹氏。
朝鲜王朝中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
闵鼎重清 1628 — 1692
简介
闵鼎重(민정중,1628年—1692年),朝鲜王朝中期外戚、大臣。
字大受号老峰,本贯骊兴。
江原道观察使闵光勋之子,仁显王后的二伯。
历仕孝、显、肃三朝,作为西人党的要员而活跃,官至左议政,受己巳换局连累而被流放碧潼郡,死在那里。
甲戌换局后获得平反,谥号文忠,配享朝鲜孝宗庭。
有《老峰》传世。
金寿恒清 1629 — 1689
简介
金寿恒(1629年—1689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久之号文谷
本贯安东
他是金光灿之子,生祖父金尚宽,养祖父金尚宪
仕朝孝宗朝鲜显宗朝鲜肃宗三朝,属于西人党,官至领议政,死于己巳换局。
谥号文忠
张混
简介
张混朝鲜王朝中期的文人。
字元一号而已广
喜欢交友,有一千多名好友。
他伙同当时的委巷诗人组织《松石园诗社》开展文学活动。
著书有收录中国自古至明代为止诗词的26卷本《诗集》及自己的创作集《而已广》。
金昌集清 1648 — 1722
简介
金昌集(김창집,1648年—1722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汝成号梦窝,本贯安东,是金尚宪之曾孙、金光灿之孙、金寿恒之子,官至领议政。
朝鲜景宗时推动立延礽君李昑王世弟,不久死于辛壬狱事,与一同死难的李颐命李健命赵泰采合称“老论四大臣”。
后平反,谥号忠献
有《梦窝》传世。
郑浩清 1648 — 1736
简介
郑浩(정호,1648年—1736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老论派代表人物之一。
本贯迎日,字仲淳号丈岩,是松江郑澈的玄孙。
父亲是郑庆演,母亲是闵光焕之女。
官至领议政,谥号文敬,有《丈岩》传世。
金昌业清 1658 — 1721
简介
金昌业(朝鲜语:김창업,1658年—1721年),朝鲜王朝中期文学家、书画家。
字大有号稼斋老稼斋,本贯安东,是名臣金寿恒之子、金昌集之弟,罗万甲的外孙。
他的著作《老稼斋燕行日记》是最有名的燕行录之一。
蒋廷锡清 1669 — 1732
词学图录
蒋廷锡(1669-1732) 字扬孙一字西君号南沙西谷青桐居士谥文肃
江苏常熟人
康熙四十二年进士雍正年间曾任礼部侍郎户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土、太子太傅等职,清中期重要宫廷画家。
擅长花鸟。
康熙逝世,雍正令重蒋重新编校《古今图书集成》。
有《青桐轩秋风》、《片云诸集》。
李縡清 1680 — 1746
简介
李縡(이재,1680年—1746年),朝鲜王朝中期学者、文臣。
字熙卿号陶庵寒泉,本贯牛峰。
他是右议政李䎘之孙、进士李晚昌之子,同时也是闵维重之外孙、仁显王后之外甥。
为老论“洛论”的代表人物,谥号“文正”。
有《陶庵》等作品传世。
邵自镇
维基
邵自镇,清中期儒学者、诗人。
字尹东号笠塘宛平人
出自浙东望族余姚邵氏,祖籍浙江余姚县,移籍京师大兴,遂为宛平人
清乾隆六年(1742年),考中举人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考中辛巳恩科进士
大名府儒学教授,以伯乐名,弟子逾百人。
卢文弨清 1717 — 1795
维基
卢文弨(1717年—1796年)字召弓一字檠斋号矶渔晚号弓父,“抱经”是其堂号,世称抱经先生浙江杭州人(先世居于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市管辖,后徙于仁和,今杭州)。
清朝中期著名学者、校刊学家、考据学家、目录学家、教育家。
父亲卢存心,恩贡生乾隆元年,荐举博学宏词,不遇。
工诗,著有《白云诗集》七卷,别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母亲冯景女。
乾隆戊午,参加顺天乡试。
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及第,高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入直南书房,历仕侍读学士湖南学政,后因母亲年老病多,辞官回乡,致力于学问。
曾主讲浙江江苏的大小书院长达二十余年。
乾隆乙卯,逝世于常州龙城书院,享寿79岁。
卢文弨戴震段玉裁友善,潜心汉字,以校勘古籍称名于世。
邵庾曾
维基
邵庾曾清朝中期政治人物、学者诗人,藏书家。
字南俶号湘芷顺天宛平人,祖籍浙江余姚县
出自浙东望族余姚邵氏,先祖在明季清初北上迁居宛平,遂入籍宛平
考中顺天举人,继而中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恩科进士,与父邵自镇登同榜进士,传为一时佳话。
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提督河南学政刑科给事中御史河南济南山西雁平道道员
邵葆醇再登乾隆恩科进士,孙邵甲名嘉庆恩科进士
叶调元
简介
叶调元字鼎三清代中期浙江馀姚人
生平详细事迹无考与卒年无考,生年大约在嘉庆四年(1799)年前后。
功名上不得意,只中过秀才,曾与七岁到十六岁,以及四十岁前后两度流寓汉口,写下《汉口竹枝词》。
袁芳瑛清 ? — 1855
维基
袁芳瑛(?
—1859年),字漱六,湖南湘潭人
清朝中期官员,藏书家。
袁芳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袁芳瑛酷爱读书、藏书,在翰苑十年间,在内府抄书,孜孜以求。
咸丰六年(1856年)出任江苏松江府知府
咸丰八年(1859年)卒于任内。
吴德功清末民国初 1850 — 1924
全台诗
吴德功(1850~1924)字汝能号立轩
世居彰化,受业于从叔吴子超及柯承晖、陈肇兴蔡醒甫先生同治十三年(1874)秀才
光绪十七年(1891)台湾省设通志局,受聘主修《彰化县》。
光绪二十年(1894)原已完成彰化县采访册,因乙未割台,遂佚失。
日军入台北城之初,吴德功曾应台中知府孙传衮之邀,计议防范事宜,并筹设「联甲局」,募练勇、捕盗贼,对彰化社会秩序的维持,贡献颇大。
日本领台后,执政者曾多方敦请吴氏出仕,委以职务。
在诸多因素的考量下,吴氏接受日人的邀聘。
明治三十年(1897)担任参事明治三十一年(1898)担任台中师范学校教职明治三十三年(1900)台湾总督之邀参加「扬文会」,明治三十五年(1902)获颁绅章。
台湾士绅录》评之曰:「忠诚悃笃,急公好义,邑中大小事件,人无不就谋,谋而莫不通」。
毕生重视社会福利,彰化育婴堂、忠义祠、节孝祠之筹建,皆由吴氏主其事。
  生平著有:《戴施两案纪略》、《让台记》、《瑞桃斋诗话》、《瑞桃斋诗稿》、《瑞桃斋文稿》等。
其中,后三部文学相关。
读其诗,将有助于晚清至日治中期台湾中部士绅在政权转移后的心路历程及现实处境之了解。
以下以大正十年(1921)吴德功捐给台湾督府图书馆的《瑞桃斋诗稿》手钞本为底本,进行编校。
(施懿琳撰)
张恕琳晚清 1875 — 1919
维基
张恕琳(1875年—1919年)字心如号云门山东掖县东南隅村人。
晚清进士,学者,书画家。
张家自元延祐年间定居莱州以来,文脉兴盛,明末清初有张孔教张忻张端,祖孙三代皆为进士清代中期,又出张伟、张尔牧、张尔宇、张弼“一门四进士”。
张恕琳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选拔贡成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中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
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清帝逊位后,感叹“世局奇创”,离京返乡。
民国初年,张恕琳远离政坛,并作《遁石诗》以明志。
民国八年(1919年)秋去世,年仅45岁。
工书画,有作品集《遁石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