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林朝崧晚清 1875 — 1915
全台诗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一作峻堂),号痴仙又号无闷道人
台湾台中人晚清秀才出身,日治时期台湾最富盛名的传统诗社「栎社」创始人,台湾豪族雾峰林家下厝林文明之养子。
朝崧年少时即热衷诗歌创作,1895年日本领台,时年廿一,与家人内渡福建泉州1897年一度回台,停留数月后再赴泉州1898年移居上海1899年上海返台定居。
返台后,他与洪弃生赖绍尧林幼春陈瑚吕敦礼陈怀澄等诗友时相唱和作诗。
1901年其诗题已出现「栎社」之名,1902年他与侄子幼春—及彰化赖绍尧出面倡组栎社,1906年栎社正式组织化,以痴仙等九人为创始者。
随著1906年台南南社、1909年台北瀛社的成立,台湾三大诗社鼎足分立之势乃告确定。
1910年栎社在痴仙主持下,于台中举行庚戌春会,共有社员二十人、南北诗友三十一人参加,这是日治时台湾诗社第一次大规模的共同集会活动。
1911年栎社邀请梁启超访台,梁氏对痴仙幼春叔侄之文学才华,深表肯定。
痴仙晚年当对两件社会活动十分投入,其一是台中中学的创设,其二是板垣退助所倡组的「同化会」。
同化会由于台湾督府的打压,旋归失败,痴仙经此打击,即以四十一之年病故。
痴仙诗的内容,多描述日本领台后传统文人苦闷无奈的心境,以及对祖国孺慕怨责的情绪,后作品则可看出逐渐强化对台湾本土的认同与关注
诗风以感伤颓靡为主调,文字清丽多姿,可说是日治前期台湾颇具代表性的传统诗人。
  林朝崧诗,目前通行之版本为《无闷草堂诗存》,在他去世十馀年后,由栎社诗友合力编辑,由鹿港信昌社印行,于昭和八年(1933)分成两册装订(上册为一至三卷,下册为四至五卷)出版。
全书五卷,收录各体诗共八百馀首,附录诗馀一卷,共四十五题六十一首。
龙文出版社「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辑第八、九册两册所收《无闷草堂诗存》,系根据原刊本复印出版,以下即以此版本为校勘底本,另外收入散见于其他已出版诗集,或未出版栎社诗稿的林朝崧诗。
台湾银行「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二种所收《无闷草堂诗存》,乃根据原刊本重新打字,但有不少错字。。
其诗另有一原始版本,名为《无闷草堂诗钞》于1919~1923年连载于《台湾文艺丛志》(未以单行本出版)。
两种版本所收作品颇有出入,但《诗钞》所收总数较《诗存》多出不少。
(廖振富撰)
本书(一册一八二面一○九、二○○字)分五卷、附「诗馀」一卷,林朝崧撰。
朝崧一名俊堂字痴仙自号无闷道人台湾(今台中)人。
年二十一,值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割台之变。
后遂避乱桐城,转徙申江;遍历名山大川。
既返故山雾隐,肆力于诗。
光绪二十八年时,倡设栎社,更集诸同好互为唱酬,以宣泄抑郁无聊之气;尝以「无闷」署其堂,又以堂名题其诗集,意在斯乎!
作者于民国四年捐馆;越十七年,诸社友为之选辑「诗存」付梓。
计卷一自乙未庚子、卷二自辛丑乙巳、卷三自丙午庚戌,卷四自庚戌至王子、卷五自甲寅乙卯,「诗馀」则未标年分。
光绪辛卯(十七年)锡祺获识林君痴仙于童子试场。
时君年十七,早有能诗名。
以君夙慧,继以力学,其于词林中出一头地,早为当时能诗诸先辈所深期许。
  沧桑变后,避乱桐城,转徙申江,遍历名山大川,益以助长其雄壮澎湃之诗思。
既返故山雾隐,遂益肆力于诗。
壬寅(二十八年)春,以无聊之极,思倡设栎社,集诸同好互为唱酬,旁且诱掖奖劝,不遗馀力。
我台诗学如斯其盛,即归功于君之提倡,殆非过言。
自是之后,所感愈多,所为诗因之而夥。
年四十一,而无闷草堂诗集积稿已若干卷。
  捐馆以来,十有七年于兹矣。
我社创立首功者之謦欬,无从复接;所可接者,祗此数卷之遗音。
乃时至今日,未为之传,为社友者,何以自慰?
为后死者,又何以能辞其责?
客年春,君之从弟林君献堂敦嘱锡祺陪同社陈君怀澄陈君联玉同事选辑,克期梓行。
忆君在日,一诗之出,人争传诵,今则诗犹是也,似无须强为去取。
然于适兴之作或击钵之吟,则亦有以毋录为议者,因以勉从割爱。
选辑既定,谨以数语,弁其卷端。
至其诗词之工雅与其寄托之遥深,读者自知,不必赘也。
  栎社创立三十年辛未首春傅锡祺鹤亭序。
曷言乎诗?
情郁而不能无宣,意感而不能无作是已。
曷言乎诗人?
思必深,视必锐,立辞必诚是已。
劳人思妇之所为,有不期工而自工者,虽诗人蔑以加也。
至若言人人所欲言而又不能言,见人人所习见而又若无所见,则诗人之过人远矣。
  从兄痴仙先生幼即耽诗,为诸生,不日课举子业而课诗。
沧桑之后,诗酒两嗜,无日不饮,无饮不醉,而亦不醉无诗。
所著无闷草堂诗集,含思宛转,托兴绵渺,务为雅俗共赏之音。
  回忆三十年前,兄尝以击钵吟号召,遂令此风靡于全岛。
有疑难之者,兄慨然曰:『吾故知雕虫小技,去诗尚远,特藉是为读书识字之楔子耳』。
嗟乎!
兄非独擅为击钵吟已也;且今之无闷草堂集中,亦体兄之意,不录击钵吟。
然而吾必述是寥寥数语者,以为非此则不足以知其人而读其诗也。
  兄下世十七年,挚友鹤亭槐庭、豁轩、太岳日以遗集付梓为念。
顾以南强善病,一再因循。
去年秋褉,复有以为言者,鹤、二公力用选校自任,君子成人之美意良可感。
而吾痴仙之苦心,亦将乘吾土文艺复兴之机共见于当世;所关至大,吾又恶可无言?
  一九三一,从弟献堂序于雾峰。
吾岛自斯庵以来而有诗;吾邑诗人,至丘丈仙根大著
岛系中绝,诸老播迁,当莺喑燕哑之交,有作唳鹤哀猿之逸响者,则叔父痴仙先生是已。
尝试论之:先生之诗,当其转徙桐城歇浦间,胜赏既多,时有『小谢清新、太白俊发』之语。
及其归隐故林,虽豪气未除,而机心已茁,则颇杂以『玉溪恢诡、昌谷诘曲』之风。
三十以外,忧患饱尝,乃折而学陶、学杜、学韩、学,正如周处自游侠少年、射虎斩蛟,一变至道耳。
  初,吾辈常见先生于妓筵欢饮中,身不离席,口不绝谈。
次韵和丘仙老所寄「秋感」八律,惊叹无已。
迨及中岁,则又见其一字未安,苦吟移晷。
及今思之,非先生之才有时屈,盖先生之益以善用其才,独奈何其不永年也!
  修,先生之犹子也,私淑久而情谊深。
先生五岁,今兹五十有二,距先生之卒十七年矣。
岁月蹉跎,于无闷草堂遗文,曾不能有涓滴之助。
往岁盍簪之会,从叔灌园始议剞劂,同社赞之;鹤亭槐庭、豁轩三君子,又力任选校之勤。
坐观厥成,此实修所深感而重愧者焉。
  抑修尤有不能已于言者,以为斯集之出,上不必思齐于古人,下不必求知于后世;乃所愿则并世才人,有能谅其抱不得已之苦衷而又于无可如何之境遇者,时取一卷置诸醇酒妇人之侧,荐以铜琶铁板之声,则痴仙之为人,固可旦夕遇之也。
天乎痛哉!
  辛未(民国二十年)六月,兄子资修谨序。
鲤鱼城中春骀荡,微吟侧帽独来往;刺桐花下马蹄骄,少年意气干云上。
撞破家居不足悲,早知误国是纤儿;工愁燕子惊新垒,忍死鹪鹩恋故枝。
萍花吹梦沈消息,贱子关河走觅食;分作天涯海角人,怨鹤凄猿苦相忆。
感时笔砚尽教焚,谈瀛客至动讯君;诗史世争推子美,罪言人解说司勋
旧梦刹尘都了了,底事景头弗掉?
野史亭荒话赤乌,遗民集在歌朱鸟。
无泪可挥惟说诗,不堪著手属枯棋;分明叱雪惊霜地,惆怅残山腃水时。
漫道仙人在岛上,楼台眼底皆无恙;我来天外访安期,落花已把金棺葬。
笋束遗编付阿咸,臣家痴叔本非凡;勋名一任销铜柱,箸述居然出铁函。
白头嗟我垂垂老,金拣沙披时见宝;开卷纷纷堕笔花,登堂落落思文藻。
隐雾人归山亦空,峰头望月天濛濛;每依南斗频瞻北,不信西流偏向东。
江山悠悠草鸡死,藤牌未必无男子;剑南家祭莫伤心,他日谷音留信史。
义熙甲子悲悁悁,人生不幸以诗传;下君浊酒五千卷,迟我扁舟三十年。
  民国二十年辛未三月泉州苏大山荪浦
刘永济清末至现当代 1887 — 1966
词学图录
刘永济(1887-1966) 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
湖南新宁人
著名古典文学家。
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
历任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学教授文学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
对屈赋和《文心雕龙》研究颇深。
有《屈赋通笺》、《文心雕龙校释》、《唐人绝句精华》、《唐乐府史纲要》、《文学论》、《十四朝文学要略》、《词论》、《微睇室说词》、《诵帚庵词》等。
刘永济词集·席序
近儒朱鼎甫尝谓:小学、骈文,在清代为复古,其说诚然,而未尽。
窃以为近世小学,能创通字例之条,直窥古始,乃返于魏晋以前;若骈文,乃所谓通变者耳。
推之于词,亦犹是矣。
词之为技,大衰于明,而振起于清初,极盛于近数十年间。
四五钜子,接踵相望,蔚为大国,不独擅其能事,而于唐、五代、宋人词集,校勘考订之精,评骘流别之当,其学殆非骈家所能逮。
盖守而能变,变而后大者。
予友刘君诵帚适遘斯会,少时受词法于朱、况两先生,由是以名其家,而涉词以教于上庠者垂三十年。
论词则一主况先生,两条理之加密,校古词集尤勤,又尝创定律谱,其学深而功至,故发于章阕,能撷古人之菁英,顾规庑一家,意非所屑,不追时好。
梦窗词,而往往似白石,意其胸襟性情或近之欤?
而君固弗自限也。
学古不以古人自限,吾又安敢以词人目吾诵帚哉?
君治文学专于楚词,笺屈原赋累数十万言,终定为屈赋学五种;复校释君家彦和文心之书,善析名理。
其为学自先秦以迄宋元,而必以魏晋南北朝为之枢纽。
往岁著文学史至隋而止,有斐然之观,可谓修词立其诚者也。
居遇事,侃侃直抒胸臆,持论不为媕婀。
风神简贵,而亦平易近人。
治事有程,起居有节,当其耆年,无异少壮,貌臒而神王,发无一茎白者。
葆啬而身益健,闳览而识日高。
其述造足以信今而传后,械朴寿考作人之什,于君征之矣。
予辱君知厚,重以通家之谊,自顾所学不逮远甚,且病懒无所就。
然君动辄咨诹以为可语于古,不以浅见寡闻薄之也。
又自顾知交中多吴越士,往往擅词名而生平不谙倚声,未尝习为词,每读其人与君之作,叹服而已,不能酬和也。
君既定词为四集,因劝其写印,使流传天壤间,君终诺之。
有自序说流派与己学词渊源甚具,其意悱恻,其词隐约,若呼古人而欲出之者,其甘苦则君之所独知不欲论。
论君学行,可以为后生法式者。
及其老而传学,人争趋之,亦庄生所谓耆艾人而有经纬本末者,此君之所以取重于世也欤。
今兹秩登七十,值其生辰,请诵君燕乐之篇,致语成序,即用为君寿,傥亦相视而莞尔乎。
一九五七年岁次丁酉席启駉序
刘永济词集·自序
人生有情不能无感,感而不能无言。
其言之欢戚,情之哀乐寄焉。
其情之哀乐,世之治乱系焉。
此诗歌之所由作也。
词体晚出,所以寄情尤愈于诗歌,盖其曲调之低昂,节拍之舒促,恒足以表其情之畅郁,尽唱叹之致。
窃尝合古词人之作观之,其发唱之情虽至夥,要不出乎哀乐,而世之治乱,即因以见。
其有专为一己之通塞,或且但为游目骋怀而作,固不可一绳以此义。
然词人抒情,其为术至广,技亦至巧:或大声疾呼,或呻吟宛转;或径情质言,或旁见侧出;或掩抑零乱,迷离惝恍;或言在此而意在彼;或且流为跌宕怪神,不可为训。
然而,苟其情果真且深,其词果出肺腑之奥,又果具有民胞物与之怀,而又若万不得已必吐而后快之势,则虽一己通塞之言,游目骋怀之作,未尝不可以窥见其世之隆污,是在读者之善逆其志而已。
试略数之,则有身居台辅,出其绪馀,为酒边灯外,宴乐宾朋之资,因而感叹岁时,沉吟衰盛,而雅志不遂之苦,世运升降之故,往往流露其中。
亦有生于华庑而志思恬逸,天授奇怀,悲多乐寡,花朝月夕,自然生感,其词危苦阨塞,如怨如慕,如不得已。
亦有遭际昏朝,远斥殊城,情烟邑而难申,魂屏营而靡止,则感喟节物,留念盈虚,不能自已于言。
亦有嘉遁之士,放迹岩岫,一觞一咏,自适其适。
或则纵情曲蘖,寄兴丝竹,当其酣适,视生死若朝暮;或则嫚戏污贱以溷于俚俗,务为诙诡,恣肆不庄,聊为快意;或则托志思妇,以写其怀才不遇之意,因而粉香脂莹,云发月眉,以形其美;曳罗绮,被珠玉,琼闼绣帏,金炉沉水,以称其情。
丽其言乃亦柔媚宛曼,动魂荡魄。
亦有世值屯邅,身丁离乱,易姓移代,矢志靡他,坚贞不屈而彷徨山泽,触物兴悲。
或则闵念衰危,志存拯救,则已无及,乃俯仰兴怀,呼天斫地,其音惨烈而情悲壮。
亦有羁栖流离,星程月驾,维舟荒溆,税马凉驿,听鸟生悲,看花陨涕,其声凄悱,使诵之者黯然而不欢。
此其人之情虽万变,其词虽千殊,要不难由之推见其所遇之世,而此体之封城亦缘是而始大,故能截然与诗赋画境,蔚成大国。
予少时得古今词集于姑丈龙先生家。
久之,亦稍习为之,而不自知其不合也。
既壮,游于沪滨,适清社己屋,骚人行吟,若蕙风况先生彊村朱先生,皆词坛巨手,均寓斯土,偶以所作浣溪沙(“几日东风上柳枝,冶游人尽著春衣,鞭丝争指市桥西。
寂寞楼台人语外,阑珊灯火夜凉时,舞馀歌罢一沉思。
”)请益蕙风先生
先生喜曰:“能道沉思一语,可以作词矣。
词正当如此作也。
”心知此用长者诱掖后生之雅意,然亦私自喜。
彊村先生主海上沤社,社题有绿樱花、红杜鹃分咏。
予非社中人蕙风命试作,彊村见之曰:“此能用方家笔者。
”予谨受命,然于此语不甚解也。
及历世既久,更事既多,人间忧患,纷纭交午,有不得不受,受之而郁结于中,有不得不吐者,辄于词发之。
复值日寇入侵,而窃禄者阘茸淫昏,绝无准备,国势危于累卵,中情激荡,所为渐多,斯事之艰苦,亦知之渐深,然衡以古词人之所为,每以自愧。
而所遇之世有非古词人所得想像者,其艰屯则且倍蓗之,故其所以为言,有非可范以往矩者,既已不得起朱、况两先生而质正之,终恐弃之乱烟衰草中耳。
爰以暇日,删存一二,断自辛未,迄于今兹。
既竟,因述予学词所由,及甘苦所得于此,且以志两先生诱掖之雅意焉。
一九四九年岁次己丑刘永济自序于武昌武汉大学寓楼
刘永济词集·录稿后记
予曾于己丑年,都录辛未以后所为词,分为三集,曰语寒,曰惊燕,曰知,共二百有馀阕,并为自序一首,以述予作词缘起。
后更检阅,觉其中讥讽时事、忧生悯乱之作,不出文人旧习,一凭主观所觉,于卅年来客观存在中,巨大历史变革绝无反映。
其发抒心情、流连光景之词,亦不出布尔乔亚意识形态,殊无存稿之价值,偶读高尔基回忆录,自称曾思将其中“从革命中估计知识份子作用”之谬见删去,继留此以告世人,有何不可;且举列宁“人当自错误中学习”一语以自解,谓留之使世之以主观论事者知其非。
然则予亦可以高尔基此语自解,存之使世人知我之过。
己丑以后,精力日衰,吟事渐废,数年之中所作才廿馀阕,因附前三集后,曰翠尾集。
盖亦有孔翠自怜之意焉。
时一九五七年丁酉也。
老友露丝席君谓予是岁七十初度,怂恿写印分赠知交以为纪念,并惠赠大序一首,剑农李君闻而和之。
乃姑取前后所录各词重加厘定,而记其存稿之故如此。
丁酉以后,所作愈少,今复择其可备省览者,合之前所录共二百阕。
自念毕生所作本无可观,于无可观之千百中,取此区区聊以存数十年之踪迹,供把玩耳。
可公之世人哉?
然则高尔基之说于予实比拟非伦,又何可借之以自解?
一九五九年十月录稿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