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吴伟业明末清初 1609 — 1671
梅村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也。
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
如李杜,皆诗人也。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
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
欧、苏以文章大手,降体为词,东坡「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
介甫偶然涉笔,而子固无之。
眉山一家,老泉子由无之也。
辛幼安之豪气,而人谓其不当以诗名,而以词名,岂诗与词若有分量,不可得而踰者乎。
有明才人,莫过于杨用修汤若士用修亲抱琵琶度北曲,而词顾寥寥。
若士四梦,为南曲野狐精,而填词自宾白外无闻焉。
即词与曲亦有不相兼者,不可解也。
近日词林宗匠,往往专意诗古文,至度曲倚声,则多搁笔,兼人之才,吾目中惟见梅村先生耳。
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谓予曰:「若文则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
」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
及所制《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
先生之遇为之也。
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
故余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
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古人所不及也。
休宁孙无言遍徵当代名家词,将以梅村编首,亡何而梅村殁矣。
孙子手卷不释,仍寓余评次刻之,可谓笃好深思。
而余于先生,琴樽风月,未忘平生。
故谬附知言,序其本末如此。
予观先生遗命,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词人吴某之墓」。
先生退然以词人自居矣,夫使先生终于词人,则先生之遇为之也。
悲夫。
兰陵邹祗谟
陆求可明末清初 1617 — 1679
月湄词·序
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
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
投袂而赴节,咏歌朝庙之端;比事以属词,怅别都门之外。
管弦所协作者,掇腴搴芳,词令斐然,听之惊心动魄。
洵元音之鼓吹,衍乐府之源流。
近代而还指不多屈。
用修元美,几同秦升堂;徵仲眉公,亦比入室。
张右文纂图谱,恰在泯绝之日;钱功甫辑词华,适丁散佚之年。
各出新声,俱标艳体,多有缘情雅作。
宁为累德微词,碧云红叶之章,共推扬于文,正杨花谢桥之句,犹许可于伊川
盖假物而行吟,实贤者所不免。
未可呵为蜡屐,奚容等若雕虫。
解绂偷闲,读书怀古,咏绿肥红瘦,不觉魂销;吟残月晓风,能无技痒。
爰寻声而按谱,遂累句以成编。
托景言怀,或缘感激而归旷远;逢时揽胜,或因欢冶而起悲愁。
卉蕊涉趣于朝昏,虫鸟争妍于远迩。
假闺房而矢咏,岂曰淫哇;望古昔以具言,敢流愤激。
风云月露,尽入笔端;尹吉姬姜,俱供词料。
写生体物,未造语入微;惜别征歌,将深情如诉。
厥类既广,为调良多,翰墨怡情,窃愧短辕之犊;声歌娱志,犹长日之棋。
藉以消忧,用兹捐忿。
随时铨次,间多先后之殊;辨物成章,弗别短长之体。
诚知蓬垢自喜,未窥倾国之令姿;然而瓦缶杂陈,或当拊髀之雅好。
情词剌谬,倘蒙一顾于周郎;教诲殷勤,愿贶百朋于陆子。
庶乎,挈微蛙眢井,得窥苍昊之全;转尺鲵蹄涔,获识江河之大。
敢云齑臼,聊备刍荛。
黄永
溪南词·序
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
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
投袂而赴节,咏歌朝庙之端;比事以属词,怅别都门之外。
管弦所协作者,掇腴搴芳,词令斐然,听之惊心动魄。
洵元音之鼓吹,衍乐府之源流。
近代而还指不多屈。
用修元美,几同秦升堂;徵仲眉公,亦比入室。
张右文纂图谱,恰在泯绝之日;钱功甫辑词华,适丁散佚之年。
各出新声,俱标艳体,多有缘情雅作。
宁为累德微词,碧云红叶之章,共推扬于文,正杨花谢桥之句,犹许可于伊川
盖假物而行吟,实贤者所不免。
未可呵为蜡屐,奚容等若雕虫。
解绂偷闲,读书怀古,咏绿肥红瘦,不觉魂销;吟残月晓风,能无技痒。
爰寻声而按谱,遂累句以成编。
托景言怀,或缘感激而归旷远;逢时揽胜,或因欢冶而起悲愁。
卉蕊涉趣于朝昏,虫鸟争妍于远迩。
假闺房而矢咏,岂曰淫哇;望古昔以具言,敢流愤激。
风云月露,尽入笔端;尹吉姬姜,俱供词料。
写生体物,未造语入微;惜别征歌,将深情如诉。
厥类既广,为调良多,翰墨怡情,窃愧短辕之犊;声歌娱志,犹长日之棋。
藉以消忧,用兹捐忿。
随时铨次,间多先后之殊;辨物成章,弗别短长之体。
诚知蓬垢自喜,未窥倾国之令姿;然而瓦缶杂陈,或当拊髀之雅好。
情词剌谬,倘蒙一顾于周郎;教诲殷勤,愿贶百朋于陆子。
庶乎,挈微蛙眢井,得窥苍昊之全;转尺鲵蹄涔,获识江河之大。
敢云齑臼,聊备刍荛。
邹祗谟清初 1627 — 1670
简介
忆十年前,邹子程村广陵,与余定交于谢太傅法云寺
庭树婆娑,相对促膝,酒馀,示我诗馀一编,见其寄情绵邈,致词清扬,令人想见“风帘霜幕,素蟾初霁,玉杯醽醁,繊手破、橘香浓时”也。
庚子秋,邹子复游广陵,则高车驷马,已属长卿得意后,然不减昔年布衣豪宕。
与余步出西郊,登欧阳平山,晀望访萤苑、鸡台、九曲池、玉钩斜故址,憩旗亭小饮。
亭有当垆妓,命歌萧竹屋《蝶恋花》词“记得来时,买酒朱桥畔。
远树平芜空目断。
乱山惟见斜阳半。
”之句,邹子怅然者久之,因就奚囊中,复出诗馀示余,已梓成帙矣,而属余序之。
李白诗文,光焰万丈,当其坐七宝床御手调羹,玉妃捧砚,所作《清平调》三首,遂为诗馀首唱。
今邹子以冠绝人天之才,凡所为不朽盛事,无不凌轹今古,即诗馀一道,遂已小语曲致,尽态极妍,直可上接青莲《菩萨蛮》诸调,下睨弇州凤凰桥下诸词,岂特飞卿以下十八人,共作舆儓,抑亦南唐而后数百家,难矜香艳也。
如余者,久卧蓬蒿,志违绮语,邹子更十年后,征轺所过,如元献、永叔诸公,或访余于芙蓉别墅,杯酒道故,别诵新词,吾知稼轩所言,雄深雅健,不让文章太史公矣。
广陵宗元鼎定九撰。
王士禛清 1634年8月26日 — 1711年5月11日
简介
盖闻之弇州曰:《花间》者,世说之靡也;《草堂》者,文选之变也。
而余以为不然。
《花间》句雕字琢,调或未谐,句无不致,是昌谷之靡也。
《草堂》音协调流,句或未妍,体无不秀,是西昆之变也。
至所云字必色飞,语必魂绝,则美出自然,诚非缘借矣。
尝试论前代诸家,文成之于元献,犹兰亭之似梓泽也;新都之于庐陵,犹弘治之似伯玉也;琅琊之于眉山,犹小令之于大令也;公谨之于稼轩,犹宣武之似司空也;逮黄门舍人之于屯田待制,直如曹刘之于苏李
遂觉后来益工,然未有如吾阮亭者也。
阮亭少才丰,无所不擅,千古文义书词,直欲一时将去,即如诗馀一事,于阮亭直雕虫耳。
而以余读之,篝灯萧寺,中夜琅琅,觉十年中离别之苦,哀乐之多,无不怦然欲动。
而艳思绮语,人手推口维,而不能解,则阮亭之移我情,与我情之合于阮亭
诚有不自知者,又何色飞魂绝之足拟也哉。
如余舌本作强,笔底如椎,偶赋短言,无关佳事,即至同里诸子,好工小词,如文友之儇艳,其年之矫丽,云孙之雅逸,初子之清扬,无不尽东南之瑰宝,以视阮亭并驱中原,犹恐不免为黄耳。
兰陵年同学弟邹祗谟撰。
金人望
词学图录
金人望字留村一字道洲,或作道驺
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工词,与沈嗥日交契,宗稼轩
词集名《瓜庐词》。
傅世尧
词学图录
傅世尧字宾石
河南汝阳人
康熙二十年(1781)前后曾官资中知县
傅燮调同官蜀中,以词相切磋。
自云爱稼轩词。
词集有《蜀游词》等六种,仅存钞本。
凌廷堪清 1755 — 1809
梅边吹笛谱·跋
边吹笛谱》二卷,先师次仲先生所手定也。
其锦赋性拙鲁,于此夙未究心,然尝窃闻其绪论矣。
词者,诗之馀也,昉于唐,沿于五代,具于北宋,盛于南宋,衰于元,亡于明。
以诗譬之,慢词如七言,小令如五言。
慢词北宋初唐、苏、黄如沈、,体格虽具,风骨未遒,片玉则如拾遗,骎骎有盛唐之风矣。
南渡为盛唐,白石如少陵,奄有诸家,高、史则中允东川、蒋则嘉州常侍
宋末为中唐,玉田、碧山风调有馀,浑厚不足,其钱、刘乎。
草窗、西麓、商隐友竹诸公,盖又大历派矣。
稼轩之太白,后村、龙洲亦在微之乐天之间。
金、元晚唐,山村、蜕岩可方温、李,彦高裕之近于江东樊川也。
小令唐如五代魏晋北宋欧、苏以上如齐梁以下如陈隋,南渡如唐,虽才力有馀而古气无矣。
填词之道,须取法南宋,然其中亦有两派焉。
一派为白石,以清空为主,高、史辅之。
前则有梦窗、竹山、西麓、虚斋蒲江,后则有玉田圣与公谨商隐诸人,扫除野狐,独标正谛,犹禅之南宗也。
一派为稼轩,以豪迈为主,继之者龙洲放翁、后村,犹禅之北宗也。
元代两家并行,有明则高者仅得稼轩之皮毛,卑者鄙俚淫亵,直拾屯田、豫章之牙后。
我朝斯道复兴,若严荪友李秋锦彭羡门曹升六李耕客陈其年宋牧仲丁飞涛沈南渟徐电发诸公,率皆雅正,上宗南宋,然风气初开,音律不无小乖,词意微带豪艳,不脱《草堂》前明习染,唯朱竹垞氏专以玉田为模楷,品在众人上。
厉太鸿出,而琢句炼字,含宫咀商,净洗铅华,力除俳鄙,清空绝俗,直欲上摩高、史之垒矣;又必以律调为先,词藻次之,昔屯田、清真、白石、梦窗诸君,皆深于律吕,能自制新声者,其用昔人旧谱,皆恪守不敢失,况其下乎。
吾师之词,不专主一家,而尤严于律,尝自谓幼年精力误弊于此。
壬申冬江郑堂先生亦语曰:令师学问精博,悉臻绝诣,礼经乐律,固其千秋大业,即骈体文章,诗馀小技,亦不落第二流也。
爰案次为其目录,置诸卷端,以便检阅
外有《花犯》一阕,与《折桂令》诸散曲,既不欲弃置,亦不敢窜入,惟补录于后,以公同好云。
时道光六年仲秋望日,受业宣城张其锦谨识。
黄子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番禺人字叔立
贡生
少以辞章擅名。
道光间学海堂学长。
留心掌故,考證金石,尤精小篆。
卒年六十四。
有《石溪文集》、《知稼轩诗钞》等。
黄子高字叔立号石溪番禺人
优贡。
有《知稼轩集》。
边浴礼
空青馆词·序
边君袖石问词法于陶凫芗先生,得不传之秘,在天雄幕中,所作甚多,近游洺州,出以相示,宫商要眇,分刌吻合,并皆佳妙,体物尤色色工绝,类《乐府补题》中语。
盖词以南宋为正宗,北宋诸公犹不免有粗豪处,稼轩龙洲、后村,流派原本东坡居士,但别有寄托,未可以一例视也。
金风亭长句云:「我既爱姜史,君亦厌辛刘。
」愿与高贤共勉之。
戊戌九秋槜李沈涛于广平郡斋。
姚辉第
菊寿盦词稿·弁言
好媟而曼,习率而俳,竞谰哆而粗坌,皆词之蠹也。
若规模两白,粉泽二窗,自斲心根,私附矉䫉,抑又感焉。
风弄林叶,态无一同,月当流漪,影有百变。
形声至眇,要诸自然。
静气相挹,可得斯理。
微我稚稚香,概谁与议。
君皛采澄玉,妍思骋花。
慈恩题名,列齿方少。
安仁领县,蜚声河阳
结轖早破,蛩何候悽,缠绵在抱,茧以缫引。
藉发中旨,默致盱愉。
揽客登临,俯仰自适。
涤眄晴绿,送啸远云。
倚台酒酣,古灵来会。
琼篴乍弄,泬籁尽收。
傥继于幼安之小山亭,与尧章定王台乎。
顺化写娱,并工体物。
搜素出绚,咀辛得甘。
春鄂胎艳,弱如雏女,秋虫絮凉,高见银汉。
拭露索影,拂飙听芬。
相与引延,若来妩媚。
暗香疏影之遗,绿意红情之亚欤。
否或判襼怀切,投轸谊联。
尺书溯鱼,深尊款烛。
魂梦天末,眷我美人,意气五陵,贻之长剑。
则更同黄澹翁之别,系马垂杨,韩竹间之问,试香温鼎者已。
绮情偶泛,亦谢荡靡。
客髡未醉,臣朔且谐。
烟柳欲夕,双鬟媵箫,荻花已秋,四弦霣涕。
唤奈何许,作如是观。
又不啻韦端己之春水桃花范希文之碧云红叶也者。
揆其大旨,趋鲜乖方。
极尔低徊,义惩破析。
例今作者,洵梅里西溪之替手,抑筝船饮水之同声。
袖刃削肤,唾滓存液。
导厥灵响,归乎大成。
相期宣盛世之元音,不止作吾宗之巨手也。
闻君清越,愿掷巴海上之琴,愧我颓唐,未抒正则湘中之怨。
咸丰二年壬子小阳月,年愚兄姚燮拜稿于春申浦上之天地心室
周星誉晚清 1826 — 1884
畇叔都转《东鸥草堂词》,介弟季贶太守,于同治癸亥梓于闽中,迄今二十馀年,印本稀有闽中版,亦不知尚存否。
旧有谭仲修序云:中州周叔云,抗手竹林之游,蹑足承明之选,沈诗任笔,兼善者甚少,海内推许,于君无间。
《东鸥词》二卷,多其少作。
白石、稼轩去人不远,余闻之涷人云:原稿佳者夥,此仅十之三耳。
虽然词之必传不嫌少,也因即刻鸥堂剩稿及日记,并重刻此,以广其传。
光绪丙戌孟冬金武祥识。
沈曾植清末民国初 1851 — 1922
曼陀罗寱词·序
吴兴公以鸿硕广揽,负斯文之寄于贞元绝续之交,延祖宗养士之泽者且十馀年。
生平著述等身,所为词,手定者凡四,彊村翁既汇而存之矣,复选而录入《沧海遗音》中。
公子慈护以序来属。
呜呼!
余又何敢为公词序也?
忆曩客沪上,登海日楼,谒公于燕座。
公手一卷词曰:「生平之志与业,具于是,子其为我定诸。
」余既退而卒业,乃复于公曰:「古人称意内言外谓之词,夫琼楼玉宇,烟柳斜阳,常语耳,神宗以为忠,而寿皇以为怨。
五季割据,韦端已独抱思唐之悲。
冯正中身仕偏朝,知时不可为,所为《蝶恋花》诸阕,幽咽惝恍,如醉如迷。
此皆贤人君子不得志发愤之所为作也。
公之词将毋类是?
」公笑曰:「有是哉!
子之能知吾词也。
然而见其表未见其里也。
」公自鼎革,龙蟠黄海,复壁柳车,杂宾盈室,宣光纶旅之望,老而益坚。
故辛壬以后词,苍凉激楚,又过前编。
彼妇之嗟,狡童之痛,如讽《九辩》,如奏《五噫》,托兴于一事一物之微,而烛照数计,乃在千里之外。
至其不可㕦言者则谲言之,不能法语者则垂涕泗而道之。
合骚玄于一冶,喻鹏鲲于一指。
陆放翁之掉书袋,元遗山之嗜金头大鹅,又未可一二尽状也。
今公往矣,复读公词,犹前日事。
呜呼!
余又何敢序公之词也!
虽然,公之精神,在帝左右,公之词,且如列星二十八宿环北辰而无极。
谢叠山稼轩,自昏暮至三更,闻有疾声大呼,若鸣其不平者然。
吾又安知夫异日者南泛扶胥之口,北陟医巫闾之巅,不且有大音发于空间,镗鎝铿鍧,与天风海涛相应和者?
余虽不敢序公词,而又何忍以弇陋辞也?
因书之以复于慈护,且以谂天下后世之读公词者。
壬申夏五张尔田
文廷式晚清 1856 — 1904
云起于光绪间为力矫浙派之一人,词学稼轩半塘翁甚称之。
稼轩南宋未为词之至者,云起学之,亦有独到处,但未得为甚高也。
守白志。
(录入:老马)
汪兆镛清末至民国 1861 — 1939
词学图录
汪兆镛(1861-1939) 字伯序号憬吾又号清溪渔隐
番禺(今广州)人,原籍山阴
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
应礼部试报罢,两广总督岑春煊招入幕中
知县分发湖南,不就。
民国,侨寓澳门
其诗得其从叔汪瑔指授。
澳门杂诗,善状风土人情。
词致力姜夔辛弃疾
有《微尚斋诗》、《微尚斋杂文》、《雨屋深灯词》。
程颂万清末 1865 — 1932
美人长寿盦词集·自序
吾湘先士鲜言词学,近岁葵园祭酒始聚刻六家词,惟湘雨翁致力专壹。
湘绮翁文诗通八代消息,为词辄工,非所尚也。
友人易中实菽由,昆才雄轶,与王梦湘陈伯韬数子并工于词。
予则专诣于诗,诗所不能达,乃为词以喻其旨。
甲午以后,东南才俊摈弃文辞,竞言新学,余方游宦牵率吏事,不复填词。
岁己亥提调自强血糖,况君夔笙适来分校
夔笙旧家湘野,尤邃于词,因为余撰录旧词得三百六十阕,复谋别撰若个阕,并己作与中实子合为六家。
呜呼,运会陆沉,词流羁苦,其忠爱绵恻掩抑零乱之语,极其至者,盖尝躐诗一等,直接离骚,容若梁汾之徒藐已。
慨自宋衰,迄乎昭代,得竹垞、迦陵、茗柯三君子出,而词学大昌
然朱病其碎,陈病其粗,张病其泥。
后生刻画艰于志学,则又入于昔之邹董,今之郭姚,而病其佻,莫能以重笔涩笔相挽救。
昔先君子与同里曾先生传均竺好为词,酷嗜稼轩、美成,而极之于白云、白石,其于昭代词家蹊径,毋乏涉焉。
颂万夙承庭学,艺能无似,凡兹撰录,聊遣有涯。
夔笙乃谓消息清真,不囿于南北两宋流派,因概论吾湘作者及昭代词家得失之故,著之简端。
质诸夔笙,知余词不足为诸君殿也。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夏五月中浣宁乡程颂万自序于武昌莺坊苍寓邸。
王允皙清末民国初 1867 — 1929
碧栖诗词·序
光绪乙酉,余方十龄,从塾师林先生游。
先生独行士也,性介,貌傲岸,触其微睨有不谓尔者,则夏楚随其后。
余钝读,艰于背诵,又好弄,跳踉不止,师故绳之不稍宽。
一日向晚,有客至,黑衣裤褶,挟其田间之容,闯然就高座。
席未暖,索饧饴饼饵之属不绝口,急若弗及待者。
师虽峻,亦不禁匿笑,而心异乎客之所为。
客为谁?
则吾王丈又点碧栖先生也。
丈籍长乐,世居南江之亭头乡,距省五十里许。
是秋掇乙科,意甚得,每入城,辄诣其舅氏邱宾先生
先生,吾戚串,馆于吾家者,故丈与吾昵,引之为小友。
逾年,闽有文酒之会曰支社,黄子穆周辛仲林怡庵黄欣园林畏庐、高愧室、卓巴园、方雨亭陈石遗诸长者实号召之。
月三四集,集必吾家之双辛夷楼。
先世父、先君子皆与倡和为乐,丈亦与焉,齿虽未然,周旋坛坫间,与诸老宿相接,龂龂不稍下。
会城书院林立,凡课艺,丈自为之,强使余任其庄书之劳,往往至夜深忘倦。
丈祖讳有树,故夔州太守也,丈席其馀荫,徜徉村居垂三十年矣。
厥后累踬春官,境渐困,悉以其幽忧之疾发之于倚声。
初为王碧山,因自署曰碧栖
嗣复出入白石、玉田之间,音响悽惋,直追南宋
潍县张公韵舫亦能词者,守兴化,耳其名,延为山长。
既而选授建瓯教谕
居恒郁郁,复偕雨亭方丈杖策出塞,应奉天将军依克唐阿之招。
筹笔之暇,始放手为五七言诗。
初喜贡父排奡,山谷奥密,积而久之,复肆力于东阿嘉州,故意境高远,不可一世,是真能以少许抵人千百者。
当丈入北洋海军幕府时,密迩畿辅,人物辐辏,与王幼遐给谏、朱沤尹宗伯辈相过从,接其谈论风采。
又目睹戊戌庚子之变,孤愤溢怀抱,故其所著,无一非由衷之言。
改革后,南北传食,讫无宁岁。
迨宰皖之婺源,则管领山水,意稍有所属。
能以吏事入诗,而诗境又一变。
归休偃蹇,耽悦禅诵,遂不复作。
而其毕生悲欢愉戚、跌宕慷慨之志之所蕴结,一寄之于诗若词,而所获仅此。
殁二年,公子泳深奉遗稿,丐韬庵太傅编定付校刊。
惜沪乱转徙,为手民错简,稍失次,然大体无损。
丈年少时洒落不羁,看花长安,雅有杜书记之癖,中岁遭际,颇似刘龙洲之于辛稼轩,晚而折腰,非其志也。
俯仰四十馀年前,纪群交谊,沆瀣无间,所谓意气伟然,极一时之盛者,今何可得耶?
己亥三月,与丈由闽中乘海筹军舰来沪,桐侯军门、畏庐雨亭二丈适同舟,风猛,巨浪山立,余眩晕吐茵,狼藉至呕血,赖丈喔咻之,得以无恙。
此又其性情真挚,足以萦吾胸臆,历久而不能忘者,附缀于此,益不胜人往风微之恸矣。
甲戌小暑闽县李宣龚序。
陈思清末 1873 — 1932
词学图录
陈思(1873-1932) 字慈首
沈阳人
清末举人,曾为江阴知事,久客常州
后为东北大学教授
工诗、书、考据、医、佛。
有《白石道人歌曲疏证》、《白石道人年谱》、《清真居士年谱》、《稼轩先生年谱》。
梁启勋清末至现当代 1879 — 1965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梁启勋, (1876 --1965)字仲策,广东新会人梁启超之弟。
早年在康有为万木草堂修业。
1896年上海《时务报》担任修改译稿工作。
1902年上海震旦学院(今复旦大学),后旅居美国数年。
1912年天津庸言》杂志撰述,翌年任《大中华》杂志撰述。
1914年北京中国银行监理官,又任币制局参事
1928年脱离政界。
1931年执教于青岛大学
1933年在交通大学、北京铁道管理学院任训育主任。
1938年任职于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北平解放前夕,他为北平地下党组织做过有益的工作。
1951年7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梁启勋著有《词学》二卷、《稼轩词疏證》六卷、《中国韵文概论》三卷、《曼殊室随笔》五卷、《海波词》四卷。
还翻译过《大社会》,后更名为《社会心理之分析》。
词学图录
梁启勋(1879-1965) 字仲策
新会人
梁启超长弟。
词学家。
夏敬观刘毓盘王易汪东顾随任讷陈匪石刘永济蔡桢俞平伯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赵万里等并为朱、况一脉。
1893年广州木草堂,从康有为学。
后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经济学。
毕业后返国,先后任交通大学及北平铁道管理学院训育主任、中国银行驻京监理官青岛大学教授
1937年12月出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外汇局调查室主任。
著有《词学》、《词学铨衡》、《中国韵文概论》、《稼轩词疏证》六卷、《曼殊笔》五卷等。
并译有《社会心理之分析》、《世界近世史》等。
一生爱梅,有《海波词》,为咏专著。
辛际周清末至现当代 1885 — 1957
个人简介
辛际周(1885一1957) 字祥云号心禅灰木散人万载县人辛弃疾后裔。
18岁中举,入京师大学堂。
后任江西第五师范学监,《民报》主笔。
以父忧回故里,茹素礼佛,未几执教省中学。
抗战时执教厦门大学,不久,被聘为《江西通志》总纂,赴前往泰和县橘园江西省志馆著有《江西八十三县沿革考》等。
平生博览群书,性情兀傲不羁。
著《灰木诗存》。
诗风沉雄激壮,句法拗峭,运典精工。
新中国成立后,移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