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叶矫然明末清初 1614 — 17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闽县人字思庵
顺治九年进士,官乐亭县知县
尝仿李光杨万里二家《易传》之意,于每卦象爻各證以史事,撰《易史参录》一书。
王士禛清 1634年8月26日 — 1711年5月11日
渔洋续诗集·序
予读《渔洋续集》,而叹先生之诗每变而弥上,且每变而弥得其正也。
夫诗之为道,缘情而发,亦即境而生。
情之根于中者,不变者也;境之触于外者,至变者也。
境与情会,油然勃然而不可止,而不变者遂极乎至变。
然虽极乎至变,而不变者自存,而非诡随弟靡、追逐时趋之谓也。
当祧唐祖宋之说行,世争以险韵僻字、鄙言累句相沿彷,而牛鬼蛇神、打油钉铰之属往往杂见于篇章,而六义之教几晦。
或者藉口先生尝有取于南北宋数公之诗,欲用其变,而卒不善变,则亦未尝就先生之情之境而历考之已矣。
壬子奉使命入,往还万里,所经山川塞阨,多秦汉已来名迹。
登临凭吊,遥集兴怀,而先生之诗一变。
戊午后,改官翰读,旋陟司成,由是膺侍从之清华,备休明之礼乐,赓歌飏拜,而先生之诗又一变。
至抚时感事,间不免谢公哀乐,伤于中年,综其梗概,则激昂慨慷之中,恒寓温柔敦厚之意;而雍容揄扬之际,仍不失讽喻之遗焉。
有其不变,而无害于其至变,此其诗之所以弥上而弥得其正欤?
善乎东海徐公之论曰:「宋诗浑涵汪茫,莫如苏、陆。
合杜与韩而畅其旨者,子瞻也;合杜与白而伸其词者,务观也。
初未尝离乎唐人。
今乃挟杨廷秀郑德源俚俗之体,欲尽变唐音之正,毋亦变而不能成方者?
」读《渔洋续集》,夫亦可废然思返矣夫!
程哲谨书。
渔洋续诗集·原序二
新城王阮亭先生刻《渔洋山人续集》成,序之曰:诗自三百篇以降,汉魏六朝,辞则赡矣,而韵或未舒。
至于唐,古风、近体兼作,声文相宣,不差圭
杜子美极风雅之正变,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其后韩退之去陈言为硬语,时则有若孟郊卢仝李贺刘叉马异为之辅。
白乐天趋平易为奔放,时则有若元稹杨巨源刘梦得为之朋。
李义山变新声为繁缛,时则有若温庭筠段成式为之和。
非不欲决子美之藩篱、别成一家言,然卒莫能出其范围,特具体焉而已。
余尝合钱受之胡孝辕所辑《全唐诗》而褒益之,审其正变,窃以为诗人之能事备焉。
近之说诗者,厌唐人之格律,每欲以宋为归。
孰知宋以诗名者,不过学唐人而有得焉者也?
宋之诗,浑涵汪茫,莫若苏、陆。
合杜与韩而畅其旨者,子瞻也;合杜与白而伸其辞者,务观也。
初未尝离唐人而别有所师。
然则言诗于唐,犹乐舞之有《韶》《武》,而絺绣之有黼黻也。
今乃挟杨廷秀郑德源俚俗之体,欲尽变唐音之正,毋亦变而不能成方者与?
先生弱冠成进士,遂以诗名海内,受知天子,特擢翰林,弘奖风流,振兴古学。
京辇士大夫言诗者,以先生为正宗。
先生之于诗,择一字焉必精,出一辞焉必洁。
虽持论广大,兼取南北元明诸家之诗而选练矜慎,仍墨守唐人之声格。
或乃因先生持论,遂疑先生《续集》降心下师宋人,此未知先生之诗者也。
《记》曰:「治世之音安以乐。
」张子曰:「诗之情性,温厚平易。
」今以崎岖求之,以艰难索之,则其心先狭隘矣。
先生之诗,有温厚平易之乐,而无崎岖艰难之苦,非治世之音能尔乎?
昆山徐乾学撰。
金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介山
诗学杨万里,力扫明人蹈袭之弊,而间失之轻。
康熙间撰《𡵚老编年诗钞》。
史荣清 1675 — 17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75—约1753 【介绍】: 浙江鄞县人一名阙文字汉桓一字雪汀
诸生
负气任性,三遭冤狱,革去功名。
精小学,熟于《十七史》、《文选》,工书画篆刻。
诗风屡变,最后宗杨万里,方言里谚皆供诗材。
广收门生。
有《风雅遗音》、《东集》等。
金和清 1818 — 1885
椒雨集
癸丑二月,贼陷金陵,剑淅矛炊,诡名窃息。
中夏壬子,度不可留,掩面辞家,仅以身免。
贼中辛苦,顿首军门,人微言轻,穷而走北。
桑根旧戚,恩重踰山,自,寄景七月,而先慈之讣至矣。
计此一年之中,泪难颒愧,声不副愁,几昧之无,遑言竞病?
惟以彭尸抱愤,辄复伊吾,亦如曲生之交,尚未谢绝。
杨诚斋于酒独爱椒花雨。
,辛物也,余宜饮之。
又余成此诗,半在陵听雨时,今写自癸丑二月甲寅二月诗凡百五十馀首,为《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