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张明毅”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张德渊清末 1872 — 1911
维基
张德渊(1872年—1911年)张明毅第四子,字龙启号云墀又号筠持
江西萍乡甘高屋场生人,清末官员。
清优禀生,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科第三名举人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科三甲进士,花翎三品衔,同年五月,授候补知府
最初任职中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广西太平知府谭国恩因故未到任,后以张德渊代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因安抚张鸣岐边防案有功,褒奖二品衔,以道员在任候补,并署太平思顺兵备道镇南关监督总理全边营务处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八日1911年1月18日)调代梧州知府,特授泗城知府
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
张德渊广西任职期间,革弊兴利,悉中肯綮,免除常例,兴办实业。
设讲习所,教染织造纸之术;置查验所,除拐卖佣工之弊。
在与已成为法属殖民地的安南(今越南)的勘界纠纷中,张德渊刚柔并济,寸土不让,“外夷皆敬惮之”。
在查堵私盐贩运中,多次照会法国龙州领事伯乐福,促使法国公使向清政府提交了《越盐借道中国运输章程》,维护了国家主权。
宣统三年(1911年)张德渊忧劳成疾,逝于任所。
其自挽联云:庸医杀人,庸臣误国;思亲万里,思君九重。
主要活动
  • 1903年,进士,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併科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伍崇曜清 1810 — 18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0—1863 【介绍】: 广东南海人原名元薇字良辅号紫垣,报册商名伍绍荣
广州十三行之一怡和行第三代行主。
巨富。
道光间撮合奕山、耆英的对英求和活动。
二十九年,与各行店以停止贸易抵制英侵略军进入广州城
咸丰间募乡勇,参与镇压进攻广州的天地会义军。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竭力为侵略军效劳。
曾受钦赐举人,任候补郎中候选道,加布政使衔
辑刊有《粤雅堂丛书》、《岭南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