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袁揆燮
揆燮字岳咸号渔山嘉兴人,工诗馀,有华烟初集。
诗不苟作,守其尊人丹六遗训。
五古必学汉、魏,律必盛唐
惜全稿散失,惟从云山酬倡中节录数章而巳。
姚莹清 1785 — 1853
全台诗
姚莹(1785~1853)字石甫号明叔晚号展和,以「十幸」名斋又号幸翁
安徽桐城人
从祖姚鼐为桐城派古文创始人之一。
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
二十一年(1816)出任福建平和县知县
二十二年(1817)调任龙溪知县
以法治县,颇有政绩。
二十四年(1819)调任台湾知县,不务苛细,一以恩信抚之,深得士民心。
旋兼理海防同知
道光元年(1821)移署噶玛通判
地初辟,姚莹多方规划,抚恤灾民,兴利除弊,士民称善,旋以遭忌罢职。
道光三年(1823),方传燧调任台湾府,复应邀渡台襄助,殚精竭虑,多所建言,至道光五年(1825)始回内地。
道光十八年(1838)台湾道,以台湾民情浮动,外阻大海,内逼悍番,游民错处,奸宄时作,因收养游民,略以兵法部署之,以为义勇,又训练士卒,阴为战守计。
二十一年(1841)英军犯鸡笼海口,又犯大安港,姚莹方略,与总兵达洪阿积极备战,奋勇抗敌,数次击退英军攻击,斩获甚众。
奏入,皇帝特赐花翎,兼二品冠服,荫一子云骑尉,以旌其功,由是为中外大臣所嫉。
和议后,英人与清廷投降派相互勾结,诬陷姚莹,遂于二十三年(1843)以「冒功」罪被革职逮问。
出狱后,贬至四川
咸丰元年(1851)调任广西按察使,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军,可惜言论方略多受牵制而不见用。
兵败后随军湖南,任湖南按察使,忧劳愤郁,病死。
姚莹以经世自任,常以济人利物为念。
为政务因地制宜,无所偏执。
在台十馀年,洞悉台湾地势民情,整饬吏治,振兴文风。
著有《中复堂全集》九十八卷(清同治六年八月刊本。
台北文海出版社,1962年重刊),其中《东槎纪略》、《东溟奏稿》并为关系台湾重要史料。
姚莹博览群籍,平素慕贾谊王守仁之为人、为学,体用兼备,不为空谈。
章善持论,指陈时事利病,慷慨深切;诗自明七子入,而以盛唐为宗,主张不强作,大抵于古人处别有会心,不肯貌袭,往往成一家言。
  姚莹有关台湾之诗作,《中复堂选集》辑录《后湘》二集、续集,共有古诗十一首,律诗三十三首,绝句十四首,合计五十八首。
章法缜密,温雅蕴藉。
今以《中复堂全集》为底本,覆校《中复堂选集》,参以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等选本。
(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