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何瑷”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蔡忠立
蔡忠立字企阊秀水人
诸生
有《荪完斋小稿》。
陈梅峰清末至民国 1858 — 1937
全台诗
陈梅峰(1858~1937)字精华澎湖湖西乡人
光绪壬午年(1882)取中生员。
精通经史,善诗文,曾游历闽粤各处,于厦门高雄旗后设馆授徒,从学者甚众,名士如陈文石、陈春林、陈月樵陈皆兴、王天赏为其门生。
澎湖后,设杏园堂私塾授徒,历数十年。
日人治台时,曾于明治卅三年(1900)获颁绅章,明治卅六年(1903)澎湖厅参事翌年改任澎六区区长。
明治四十四年(1911)陈锡如、蔡汝璧倡设「西瀛吟社」。
昭和八年(1933)与学生吴尔聪发起重刊《澎湖厅》,以保存地方文献;晚年曾任《台湾日日新报》记者。
陈梅峰澎湖地区重要诗家,生平著作却不曾结集出版 。
以下诗作从连横台湾诗荟》、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曾笑云《东宁击钵吟集》、吴幅员《台湾诗钞》、赖子清《台海诗珠》、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台湾日日新报》等辑录编校。
陈锡如清末民国初 1866 — 1928
全台诗
陈锡如(1866~1928)本名天赐字钟灵别号近市居士晚号紫髯翁
澎湖马公人
曾从文石书院山长俞秉文学,继入闽县,以监生赴闱试,不第。
日人治台后,欲授以澎湖厅参事之职,辞而不受。
中华民国建立后,1913年发生「二次革命」,陈锡如慨然投笔从戎,远赴长江南北,后被捕受困于上海制造局。
脱困后致力于教育工作,以保存汉文。
明治四十四年(1911)曾创「澎瀛吟社」于澎湖文石书院〖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云:「西瀛吟社的前身乃陈锡如首创于文石书院的澎湖诗社。
」然,据《台湾日日新报》,「词林」栏,有「遥祝澎瀛吟社成立」的报导,刊在1911年5月2日第一版,可见首创诗社应为「澎瀛吟社」。
〗 ,因日人干预而停办。
其后复与地方仕绅蔡汝璧陈梅峰等广招澎湖文士鉴堂、吴尔聪、蔡锡三、鲍迪三等重整,易名为「西瀛吟社」,以诗文奖励后进。
大正九年(1920)应高雄旗津青年团之聘,担任汉文夜学讲师,在旗津富商叶宗祺宅,成立「留鸿轩书房」,教授汉文,并集结门下弟子成立「旗津吟社」。
大正十四年(1925)陈氏澎湖女弟子于留鸿轩成立「莲社」,为全台第一个闺秀诗社。
次年(1926)又集澎湖后辈文人组「小瀛吟社」;昭和二年(1927)应陈皆兴之邀,在高雄苓雅传授汉文,并主持「苓洲吟社」。
终其一生致力,陈锡如致力于汉学之推广;创立多个诗社,并倡女学,及门弟子除陈皆兴、王天赏等名士外,尚有蔡旨禅、蔡月华、蔡锦云等女诗人。
〖参考《澎湖县志‧人物志》,马公:澎湖县文献委员会,1972年,页61;王玉辉《日据时期高雄市诗社和诗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为例》,高雄中山大学中文所硕士论文,2003年;胡巨川陈锡如从军史〉,《? 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34卷,2004年3月,页50至59;胡巨川陈锡如澎湖诗〉,《? 石》,澎湖县文化局季刊第25卷,2004年12月,页70至82;胡巨川陈锡如与其「留鸿轩诗文集」〉,《南台文化》第4卷,高雄:南台湾文史工作室,2001年12月,页31至41。
陈锡如作品有《留鸿轩诗文集》,昭和二年(1927)由高雄苓洲吟社出版,集分上中下卷,上中卷为文,下卷收诗作,并附女弟子诗钞。
陈氏个人诗作共二五七题,四一六首,按照古风、排律、律诗、绝句等体裁排列编辑。
今即据此为底本,并参考《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台湾诗海》等辑录编校。
(余美玲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