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张景祁晚清 1827 — 18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7—? 【介绍】: 浙江钱塘人字蘩甫号韵梅又号新蘅主人
同治十三年进士,官福建连江台湾淡水知县
工诗词。
历经甲午战后割台等世变,多感伤之音。
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新蘅词》。
张景祁字蘩甫钱塘人
同治甲戌进士,官连江知县
有《研雅堂诗》。
全台诗
张景祁(1827~1891)原名祖钺字蘩甫韵梅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薛时雨门下士。
同治十三年(1874)进士,官福建连江知县
晚岁由福建台湾,宦游淡水基隆等地。
张氏工诗词,历经世变,多感伤之音。
著有《蘩圃集》、《研雅堂诗文集》及《新蘅词》,并传于世。
诗词作品反映甲申(1884)北台战事(中法战争)和甲午(1894)之战。
在台诗作,见诸赖子清台湾诗醇》、吴幅员《台湾诗钞》、彭国栋《广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陈汉光〈张景祁甲申北台战事及其他〉等。
维基
张景祁(1827年—?
),原名左钺,一作祖钺字孝威,后自字蘩甫,或作蘩圃一字韵梅,一作蕴梅别号新蘅主人浙江钱塘县人
同治三年(1864年)拔贡,同治十三年1674年)甲戌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二年(1876年)散馆,选福建武平县知县,坐事落职。
台湾布政使邵友濂与其有旧,邀其前赴淡水县任职。
光绪十年(1884年)至次年,两度担任淡水县知县,政绩卓著。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朝割台与日本张景祁携家内渡。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福建连江县
民国建立后,与林寿图郑孝胥等结社唱和。
工诗词,有《研雅堂集》、《新蘅词》九卷、《秦淮八咏》等行世。
主要活动
  • 1874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黄敬清 ? — 1888
全台诗
黄敬(?
~1888),字景寅淡水关渡人,人称关渡先生
年幼丧父,母亲督学苦读,道光二十八年(1848)安溪举人卢春选来淡设教,乃师事之,学业大进。
咸丰四年(1854)取中岁贡生,后获授福建福清县学教谕,因母年迈未就,于是设帐关渡,以敦行为本,及门多秀士。
尤擅易经,相关著述甚多,撰有《易经义类存编》、《易经总论》、《古今占法》等,惜今未见;门人杨克彰亦擅易学,因此得使淡北成为北台易学中心之一。
  黄敬能诗,但因年代久远,湮没无几,昭和十九年(1940)幸经陈镦厚、李恒刚蒐罗抄录,得诗百馀首,辑为《观潮斋诗集》,今抄本仍存于台湾分馆。
战后,陈镦厚再将抄本稍作整理,并更动作品顺序,于1971年发表在《台北文献》直字第十七、十八期上,唯其中部分文字与抄本有异,并出现错误。
黄氏诗作,其内容多写自然景物之美,谢雪渔谓其诗风或轻清流利,或典赡风华;而陈镦厚更将之与郑用锡李望洋陈维英、曹敬齐名,并称为台湾北部文学界五大宿儒〖参见陈镦厚〈观潮斋诗集序〉。
〗,视之为当时北台文坛之能手。
以下所录诸作乃据陈镦厚、李恒刚辑《观潮斋诗集》,及近人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黄美娥撰)
释志圆
全台诗
释志圆(?
~?
),南海普陀僧,俗居湖南,幼丧父母,七岁受戒,从师云游天下。
曾两至台湾连横、王少涛等皆相往来。
画无宗法,信手涂来,亦别具风格〖参考林文龙〈《台湾诗荟》作者简介〉,《台湾诗荟》附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2年。〗。
存诗二首,见连横剑花室诗集》,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周长庚晚清 1847 — 1892
周长庚字莘仲侯官人
同治壬戌举人,官彰化教谕
有《周教谕遗诗》。
全台诗
周长庚(1847~1892)字辛仲,亦作莘仲又字味禅福建侯官人
清同治元年(1862)举人,选建阳教谕
光绪十年(1884)调署彰化县学,十三年台湾已建省(事在十一年),乃得实授。
爱士弥至,士有为人中伤者,必以争诸长官,无所惮。
喜宾接士大夫,讲经济词章之学,人称「周老师」,南北二部,咸俱知名。
翌年彰民施九缎等以清丈不公,率众围城,称顺天会主,抢盐馆,毁电线,提督朱焕明阵亡,势张甚。
周长庚与邑诸生吴景韩缒城出诣党众,晓谕利害,乃得缓师,适林朝栋援兵至,围遂解。
邑令李嘉棠欲诛胁从者二十四庄,周长庚极力调护,幸得保全。
缘是为蜚语所中,祸且不测,乃弃官内渡,变姓入都,两与会试不中。
十八年(1892),贫困以终。
周长庚因施案为民请命,得罪当道,弃官潜逃,以致落拓终身,彰化人士为此颂德不衰,念念不忘,数度鸠金助其会试,死后助其子娶妇,创下台湾史上罕有的特例,其经过吴德功《施案纪略》附录〈周莘仲广文遭难记〉记述详赡,宜参看。
又林文龙光绪年间彰化儒学教谕周长庚事迹考〉,考辨生平事迹详明,亦宜参看。
  周长庚少熟《五经》及《吕东莱博议》,受业其祖父挚友谢章铤枚如)之门。
曾与林纾等招邀福州府文士十九人,结为「福州支社」,合刊《支社诗拾》〖福州,墨巢丛刊,1936年
〗行世。
周长庚诗集今所传系光绪二十一年(1895)刊本(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由「榕城蒋绍荃镌字」、「男心怙校刊」,唯据书前林纾引文,可知实由李宗典秀才出资,举人江伯训校字。
该诗集板口及首页首行作「周莘仲广文遗诗」,封面则由陈宝琛题署「周教谕遗诗」。
全书仅二十九页,其中「引」一页,「传」(题作〈台湾省志彰化名宦传〉)二页,目录四页,正文二十二页,每页双面十八行。
林纾〈引〉评论曰:「古体发源眉山苏轼),伏采潜发,永以神趣,在时彦中,可为卓出。
近体极仿义山李商隐)及国初(清初)宋荔裳宋琬)、王阮亭王士祯)诸老,丽句深采,不伤刻镂,所谓独造之匠耳。
集中作在台湾时纪行揽胜为多,皆足补志乘之缺。
」全书合计五十七题,其中在台所作十八题,系依写作先后顺序排列。
今将在台诗作挑出依原序排列,其馀诗作依原序附后作为「附录」。
另补录蜕萒老人《大屯山房谭荟》所录〈彰邑移东皆山也,携杖探之,归而赋此,即简穆之阁学〉一首,及《支社诗拾》二十三首。
(吴福助撰)
赖国华晚清 1851 — 1895
全台诗
赖国华(1851~1895)字璋号琢其嘉义县人
同治八年(1869)秀才
不慕名利,终身设帐教徒。
善书、奕。
著有《琢其诗文集》各一卷,今不传。
其孙赖柏舟将之辑为《赖国华先生遗稿》,收入《淡香园吟草》。
此外,赖惠川等编《诗词合钞》,亦收录部份赖氏作品,题曰《琢其吟草遗稿》。
兹以《淡香园吟草。
赖国华先生遗稿》为底本,参照《诗词合钞。
琢其吟草遗稿》、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海诗珠》、陈汉光《台湾诗录》、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所录赖氏之作编校。
吕汝玉清末民国初 1851 — 1925
全台诗
吕汝玉(1851~1925)名文衡,官章赓虞号缦卿璞山舜邻,以字行。
神冈三角仔吕炳南长子。
光绪七年(1881)提督学政梦元举为博士弟子员,入庠邑为生员。
家豪富,购书两万馀卷,筑筱云轩藏之。
师事吴子光
与其弟吕汝修吕汝诚合称「海东三凤」。
光绪十五年(1889)与士绅吴鸾旂等人倡建「宏文书院」。
乙未割台后,先明义表诚,明治廿九年(1896)协助日方镇抚台湾反抗势力有功,于明治卅年(1897)四月授绅章,卅一年获特叙勋六等。
卅八年(1905)任台中厅参事,大正元年(1912)初辞职。
优游閒居,以诗书自娱 。
著有《璞山诗卷》(光绪年间印行,今不可见)、《海东三凤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
其中《海东三凤集》,据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称,系吕氏三兄弟合著,光绪十五年(1889)北京刊行,由许南英丘逢甲作序,吕汝诚之子吕伯先担任校刻,计四卷,惜今已不可见。
民国七十年(1981)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吕氏兄弟残稿,是否即《海东三凤集》,难以判定,后仍以《海东三凤集》名义梓行。
该书所收录者共有四个部分:《海东三凤集》、《餐霞子遗稿》、《竹溪唱和集》、《草庐居文稿》。
其中《海东三凤集》多为试帖诗,作者虽系吕氏兄弟,但逾半数的诗作未署名。
书中所收诗多有重复,排版偶见错简,应非光绪十五年之梓行本
竹溪唱和集》则为光绪七年(1881)吕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台南时的唱和之作。
兹以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出版的《海东三凤集》、《竹溪唱和集》为底本,参照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鹰取田一郎《寿星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编校。
徐德钦晚清 1853 — 1889
全台诗
徐德钦(1853~1889)字仞千号煇石 ,原居他里雾堡(今云林县大埤乡),同治元年(1862)移居嘉义
清光绪十一年(1885)举于乡,翌年(1886)捷成进士,官工部屯田司主事十月回籍,聘主玉峰书院讲席。
光绪十四年(1888)施九缎起事,徐德钦督办团练,会同官军擒获大股王焕,事平后得加五品衔并赏戴花翎。
徐氏擅古文诗词,卓然自成一家,著有《荆花书屋诗文集》,惜未付梓。
以下据赖子清台湾诗醇》、《台海诗珠》、《台湾诗海》、陈汉光《台湾诗录》、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颜尚文《嘉义赖家发展史》辑录诗编校。
维基
徐德钦(台语:Chhî tek-khim,(1853年—1889年),字仞千,号辉石,福建省台湾府嘉义县人同进士出身
主要活动
  • 1886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吕汝修晚清 1855 — 1889
全台诗
吕汝修(1855~1889),官章赓年,号宜寿又号餐霞子,以字行。
神冈三角仔吕炳南次子。
光绪元年(1875)生员,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
家豪富,购书两万馀卷,筑筱云轩藏之。
师事吴子光
与其兄吕汝玉、其弟吕汝成合称「海东三凤」。
著有《餐霞子遗稿》、《海东三凤集》(合著)、《竹溪唱和集》(合著)。
其中《海东三凤集》,据王国璠《台湾先贤著作提要》称,系吕氏三兄弟合著,光绪十五年(1889)北京刊行,由许南英丘逢甲作序,吕汝诚之子吕伯先担任校刻,计四卷,惜今已不可见。
民国七十年(1981)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得到一批吕氏兄弟残稿,是否即《海东三凤集》,难以判定,后仍以《海东三凤集》名义梓行。
该书所收录者共有四个部分:《海东三凤集》、《餐霞子遗稿》、《竹溪唱和集》、《草庐居文稿》。
其中《海东三凤集》多为试帖诗,作者虽系吕氏兄弟,但逾半数的诗作未署名。
书中所收诗多有重复,排版偶见错简,应非光绪十五年之梓行本
竹溪唱和集》则为光绪七年(1881)吕氏兄弟和丘逢甲傅于天等人同游台南时的唱和之作。
兹以台湾史迹研究中心出版的《海东三凤集》、《竹溪唱和集》、《餐霞子遗稿》为底本,参照馆森鸿、尾崎秀真《鸟松阁唱和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高火顺《卅韵诗钞》编校。
张元荣清末至民国 1857 — 1943
全台诗
张元荣(1857~1943),官章选荣,字少六号武峦散人
嘉义东门人,岁贡生
光绪十七年(1892)授儒学教职,掌嘉义玉峰书院兼任「圣乐友声社」之首董以及「惜字社」主管
日治后受聘辅佐办理保良局,明治卅年(1897)任县参事,后改厅参事
曾设帐授徒,栽植后学甚众。
著有《选荣吟草》,以下诗作据儿玉源太郎《庆飨老典录》、赖惠川《诗词合钞》、林钦赐《瀛洲诗集》、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等辑录。
林宝镛清末民国初 1858 — 1925
全台诗
林宝镛(1858~1925)字克弘号笙斋
彰化人
光绪十一年(1885)曾从栋军统领林朝栋击败侵台法军;光绪十四年(1888)复从栋军平定彰化施九缎之变,获赏戴蓝翎,以知县补用。
日治时期因任职南投办务署、公学校而定居当地。
其诗、书、画兼擅,所画的白菜猫最为著名,为南投重要的艺术家,惜其诗文画作多散佚。
〖参考林文龙台湾中部的人文》,台北:常民文化出版,1998年
〗以下作品据《鸟松阁唱和集》、《莱园第三周年诗会稿》、《咏李烈姬诗集》、《鹿江诗会课题》、《寿星集》、《报》、《东宁击钵吟前后集》、《瀛海集》、《小东山存》、《台湾海》辑录编校。
李乔
全台诗
李乔〖编者按:连横台湾诗乘》、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误作「李华」。
〗(?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台湾府治人诸生
(施懿琳撰)
洪繻清末民国初 1866 — 1928
全台诗
洪繻(1866~1928)本名攀桂,学名一枝,字月樵
台湾沦日后,取《汉书‧终军传》「弃繻生」之说,改名繻字弃生
彰化鹿港人,原籍福建南安,其先大父至忠公流寓台湾鹿港,遂家焉。
少习举业,光绪十七年(1891)以案首入泮。
十九年(1893)乡试不中。
乙未(1895)割台之役,与丘逢甲、许肇清等同倡抗战,任中路筹饷局委员。
台湾民主国瓦解后,绝意仕进,潜心于诗古文辞。
由于身居弃地,洪繻采取「不妥协、不合作」的应世态度,以遗民终其身。
他坚不剪辫,拒著洋服,拒说日语,不许二子受日本教育,诗文皆以干支纪年,以示不忘故国。
内容多系三台掌故,自清末政治措施,以迄割台前后战守之迹,日人横暴之状,民生疾苦之深,一一垂诸篇章,兼具经世作用与史料价值。
光岳洪繻诗,先学唐诗,以求诗格高古;继而上窥汉、魏,再学于元、明,以臻高雅古朴之境。
端甫谓其「感愤时事诗中,评时论古诸作,皆能独具只眼以自抒其伟抱。
」杨云萍则推许洪氏为台湾近代学人中,博闻笃学,抱朴守贞,俨然有古大师之风的第一人。
〖参考胥端甫编辑《洪弃生先生遗书》;杨云萍《台湾史上的人物》,台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5月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程玉凰《嶙峋志节一书生:洪弃生及其作品考述》,台北:国史馆,1997年5月
洪繻著作包含诗歌、骈文、文、试帖时文四类文体,皆冠以「寄鹤斋」之名,有《诗集》、《八州诗草》、《试帖诗集》、《词集》、《诗话》、《骈文稿》、《古文集》、《函札》、《制义文集》、《八州游记》、《瀛海偕亡记》、《中西战纪》、《中东战纪》、《时事三字经》,约百馀卷,一百八十馀万字。
遗稿经哲嗣洪炎辑为《洪弃生先生遗书》〖胥端甫编辑,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又依据原抄本,重加整编标点,排印为《洪弃生先生全集》〖林文龙点校,南投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
今以成文出版社《洪弃生先生遗书》所收《寄鹤斋诗集》为底本〖底本收录诗集分述如下:(1)《谑蹻集》七卷,约为1885至1895年之作。
(2)《披晞集》七卷,约为1895至1905年之作。
(3)《枯烂集》九卷,约为1905至1915年之作。
(4)《壮悔馀集》,为香奁诗,为1897年之作。
(5)《八州诗草》五卷,为1922至1923年游历中国之作。
(6)《诗集补遗》,补录前面诗集所漏收诗作。
(7)《试帖诗》,为1885至1898年科举考试习作。
〗,对校洪繻孙女小如所藏抄本〖编者按:小如所藏抄本含《谑蹻》七卷,《披晞》六卷(缺卷五),《枯烂》九卷。
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
〗、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
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
〗,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
(吴福助撰)
白良骥
全台诗
白良骥(?
~?
),字少溪,里籍未详,咸丰间候补知县来台〖参考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
存诗一首,见连横台湾诗乘》卷四、林文龙台湾诗录拾遗》,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