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赵参鲁明 1537 — 16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宗传号心堂
隆庆五年进士
户科给事中
抗直敢言,南京中官醉辱给事中参鲁请究治,为中官冯保所谮,谪高安典史
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申严海禁。
吏部侍郎
日本侵朝时,封贡议起参鲁持不可,因著《东封三议》,辨利害甚悉。
后终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卒,谥端简
字宗传号心堂
父龙积,学尚笃行,人称为赵夫子
以岁荐,官怀宁训导
公少从父受经,尽得其学。
先世无他,赵于鄞,凡家祭毕享馀惟侍父一席。
公性笃孝,朝夕奉父教甚谨。
年二十二,举于乡,以进士庶吉士,风格为馆阁所推重。
江陵枋国,嫌公无私谒,改户科给事中
益擅直节敢言,如论王文成当从祀,芦沟桥佛寺不当建,及请甄别吏治、釐刷马房诸疏,俱其大者。
阉人张进给事中于留都,台省交章劾,仅薄罚。
公抗言:乃守备中官申信之党,不并治信,无以服人。
且朝廷纪纲因此曹大坏,渐不可长。
时信方与司礼冯保比谮于上,得旨切责公,使回奏。
公立草上有云:臣但知有道之世,可以危言,不顾君父之前所当忌讳,此则臣之罪也。
朝野俱傅诵其语,即江陵读之,亦心悔。
语客曰:如此蕴藉,不得居词林,是吾过也。
然竟坐谪高安典史
到官,勤修尉职,不自知从谏阁来,当事檄使主白鹿书院
公日励诸生,务先实造,从藓中得古文行忠信四字碑,为笺而行之,词义剀笃,读者感动。
诸傍郡外藩士俱来就学,一时称极盛
稍迁饶州推官,寻擢福建督学佥事
时学使者执政意,待士过严,常汰多而录少。
公曰:闽才薮也,岂得尔?
一切以宽行之。
其于衡鉴为更精,所录士后多为名臣。
乙卯秋,方大校士,适得父手书,忽心动,疑其有疾,立投牒竟去。
当事苦留不可得。
及抵家,父果卧疾不可起。
公日侍五药,夜则拥父双足,天暑伏床下,亵器,手濯中裙近衣,未尝一入私室,如此复岁馀,父始殁,公竟得心疾。
里中无不称公至孝。
服除,仍起督闽学,两岁五迁南太常寺卿
故事,百官贺万寿毕,更衣谒孝陵,长至先贺冬,后陵祀。
公谓祝釐所以尊君,而有事寝园,则欢忻之情不畅;陵祀所以格祖,而反后朝贺,则奠献之礼未虔。
具疏正其误,俱报可。
右副都御史,抚闽。
公至,大阅兵海上,壁垒尽新,下教有司,立行乡约甲,境内无盗,即盗发亦辄得。
陈申者,以倭报至,言其势甚张,人情震动。
公察其状曰:是将勾倭以自为功耳。
立械系之,谓倭来即斩汝。
巳而倭竟不至。
漳卒哗。
有司惧其为变,欲勿问。
公曰:废法以养骄乱之道也。
缚其魁斩之,一军詟不敢动。
任闽二年。
未尝取一铢一缕,幕府市租,悉裁以养士。
及迁大理卿,尚赢六万馀金,藉付有司去。
再迁刑部左侍郎
封倭议起,公上疏力争之。
兵部,旋改吏部
尚书陈公有年选郎顾宪成共持衡不挠。
同里沈公一贯拜麻,公遂欲乞归,因出为南刑部尚书
陛辞,又言封倭非计,立枷非法,语俱切至。
南中三尺久弛,人易犯;公坚持国法,即勋贵中官,无不敛迹。
身虽在南,每闻国家大事,辄忧见眉睫。
常云:大臣谊同休戚,岂谓南曹即去天万里,遂可漠不相关。
因屡疏请早行皇储冠昏礼,补谏官,罢祖陵开采及他矿税,释累系诸臣。
公疏出,朝野为倚重。
上亦方大用,公会在廷,推吏部尚书,因以公名上。
沈公一贯疏言:参鲁才品诚堪大用,但与臣乡,谁肯信臣无私?
参鲁因臣在,亦必不至,势必两相求去,惟上免用,参鲁幸甚。
公由是在南中九年,满三考,遂东归。
遣人以状闻。
上即家晋公太子太保
逾四年而卒。
前一夕大星陨于厅事。
得年七十三。
公生平学问以主敬为宗。
为人温谦有蕴藉。
而见义直赴,未尝少回。
常诵自反不缩四句以明志。
故能光明历落。
为当世所仪若此。
所著疏草文集藏于家。
维基
赵参鲁(1537年—1609年)字宗传号心堂浙江鄞县(今宁波)人,进士出身
浙江乡试第六十名。
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会试第九十名,二甲第十五名进士
庶吉士万历元年(1573年)五月户科给事中,二年(1574年)十二月因弹劾凶监张进,被降五级,贬职为高安典史
饶州府推官五年三月福建提学佥事七年八月以亲老身病,乞致仕。
张居正死后,经孙继先举荐,恢复官职,十一年二月复除福建提学佥事十一月南京光禄寺少卿,十三年八月入为太仆寺少卿,十四年改任通政司右通政左通政,十五年升南京太常寺卿
万历十七年(1589年),以右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期间严申海禁,捕杀与倭寇勾结的商人。
十九年升迁大理寺卿二十年二月刑部右侍郎三月刑部左侍郎二十一年正月兵部左侍郎十二月吏部左侍郎
二十二年六月吏部尚书陈有年称病乞休,由赵参鲁吏部印,八月南京刑部尚书三十一年十一月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三十五年三月累加太子太保
三十七年三月卒,与祭九坛造葬,谥端简,赠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