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方孔炤明末清初 1591 — 16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55 【介绍】: 安庆府桐城人字潜夫号仁植
方以智父。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天启间职方员外郎,以忤崔呈秀削籍。
崇祯初,起故官。
十一年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连败农民军李万庆罗汝才等部。
曾上疏极言熊文灿招抚张献忠之误。
旋因部将兵败,为杨嗣昌所劾,下狱。
后得释,再起督大名广平军务京师陷落后南奔。
弘光时马士英阮大铖乱政,归隐不出。
又十余年而终。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潜夫桐城人
万历丙辰进士,除知嘉定州福宁入历兵部郎中削籍起尚宝卿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维基
方孔炤(1590年—1655年)原名若海字潜夫号仁植晚号鹿湖
桐城(今属安徽省)人。
方孔炤方大镇之子。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授嘉定州知州
调任福宁知州,擢兵部员外郎
天启初年,升为职方司郎中
因忤崔呈秀,被削籍。
崇祯元年(1628年)复原职,复尚宝司卿次年丁父艰,庐墓三年
崇祯七年甲戌发生民变,焚掠巨室,独不与而因靖乱,抚按表荐之,起南玺卿(南京尚宝司卿)。
孔炤精通医学、地理、军事。
崇祯十一年(1638年),官至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剿寇九战八捷,连败李万庆罗汝才等部。
曾上疏极言熊文灿招抚张献忠之误,因与杨嗣昌不合,以香油坪之败,遂下大理寺狱。
后得减罪,仅戍绍兴
不久召入陛见,任山东河北屯抚,兼理大名广平军务
甲申明亡,南奔南京,受马士英排挤去职归家。
归隐桐城白鹿山,读书著述。
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卒,葬枞阳横埠合明山,门人称之为贞述先生
著有《全边略记》、《周易时论》、《环中堂诗文集》等。
其中《全边略记》第十二卷卷末附《大明神势图》。
马士英明末至南明 1591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91—1646 【介绍】: 贵州贵阳人字瑶草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南京户部主事,历郎中知府
崇祯五年,任宣府巡抚,以公帑馈遗朝贵,坐遣戍。
流寓南京,与阉党阮大铖相结。
十五年起为兵部右侍郎总督庐、凤等处军务,防御农民军。
清兵破北京,与江北镇将拥立福王朱由崧,进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仍督师凤阳
士英不满,嗾诸将疏促史可法督师,留己辅政。
在位援引阮大铖,打击东林党人,招权罔利。
清兵压境,一无筹划。
扬州失陷,南京危急,即仓皇南逃,鲁王唐王皆拒不纳,其后,一说在太湖中被清兵俘杀;一说在浙江降清,又与唐王通消息,事泄,于延平被杀。
维基
马士英(1596年—1647年)字冲然号瑶草贵州贵阳人,祖籍直隶仪真(今江苏仪徵),明末、南明政治人物,万历己未进士
弘光时官至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清军破南京马士英逃亡浙江,被俘身死。
吴应箕明末清初 1594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4—1645 【介绍】: 池州府贵池人字次尾号楼山
意气横厉一世。
崇祯十一年,与陈贞慧等倡议声讨逆案阮大铖,揭发其再起阴谋。
撰《留都防乱公揭》。
署名者一百四十余人。
福王即位后,大铖得志,应箕遂亡命他乡。
南都失守,起兵应金声,兵败被执,慷慨就死。
有《东林本末》、《楼山堂集》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次尾贵池诸生
楼山堂前后集。
吴炳明末清初 1595 — 165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0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可先号石渠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蒲圻知县
崇祯中历官江西提学副使
南明永历帝擢为兵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转徒湘,在城步被清兵所执,至衡州不屈死。
工乐府,与阮大铖齐名,有《粲花斋新乐府》,包括《西园记》、《情邮记》、《绿牡丹》、《画中人》、《疗妒羹》五种。
维基
吴炳(1595年—1648年2月11日)字可先号石渠又号粲花主人直隶宜兴县人,戏剧家。
万历己未进士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进士,授湖广蒲圻县知县
刑部主事,调工部,升福建福州府知府,调江西吉安府
崇祯年间,升任江西提学副使
永历时,升任兵部右侍郎,跟从到桂林,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仍掌部事。
此后又跟随至武冈
孔有德率兵进攻,朱由榔仓猝奔靖州,命吴炳护送太子取道城步县广西,途中为清军截获,太子吴炳被押至衡州
吴炳绝食自尽于湘山寺
程世昌明至南明 1596 — 1654
维基
程世昌(1596年—1654年)字全甫号韦庵河南汝宁府光山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曾祖程纯,官行人。
程世昌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吏部观政六年获授刑部贵州司主事八年四川司员外郎,多次平反案件;之后转为广平知府,改革津梁、保马和驿递,捐二千金修建学府让士人学习,又疏通滏水周城,让盗寇不敢侵犯。
十二年丁忧去职。
十五年起复,调任平阳知府,之后当地士兵鼓噪,程世昌了解原因后平息事件;十六年再升为徽宁池太副使,修葺翠微亭,与本地文人饮酒赋诗。
左良玉带兵到李阳河,他带来牛酒犒赏士兵,诚恳地对待左良玉和部下,良玉不觉地移坐向前,收调军队。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假武官王梦旭掠夺商人,侮辱关吏,程世昌就将此人正法;又斩杀青贼姜子明,声威突出。
南明弘光时郑昆贞、左懋第互相推荐下,在六月获任命为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二月调任上江巡抚安庆巡抚兼督粮务,驻扎池州
阮大铖来到,他没有不亲自回覆,令阮大铖怨恨,打算严厉惩处,他则辞官而归。
南京失守,清朝任命他为太常寺卿,他隐居湖州,忧郁而终。
周堪赓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宁乡人字仲声号五峰
明天启五年进士,历任知县顺天府工部侍郎副都御史
崇祯十六年,升南京户部尚书
曾密致史可法,请奏诛马士英阮大铖
知事不可为,变姓名避地闽粤。
归后结庐董家村,焚香礼佛,罕与人接。
卒年六十三。
有《黄河纪》、《五峰文集》。
维基
周堪赓字仲声号五峰
湖广宁乡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延安府同知周耀冕之子。
十九岁为诸生天启五年(1625年),登进士
崇祯年间,授福建福清县知县
历官陕西道监察御史光禄寺卿顺天府工部侍郎副都御史南京户部尚书,以工部侍郎督修汴河。
崇祯帝自杀后,周堪赓隐为山僧,在岭表瓯海游历,曾参加抗清活动。
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派遣中书副将“谕楚五臣,仍著地方官敦促赴召。
”因病不赴,实以尚书归故里。
楚五臣还有原礼部尚书湖广夷陵州(今湖北宜昌)文安之、原江西巡抚湖广益阳郭都贤等。
有《治河奏疏》二卷。
沈士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平府芜湖人
崇祯十一年,参与吴应箕等撰《留都防乱公揭》,声讨阮大铖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昆铜芜湖诸生
有《土音集》。
姚孙棐明末清初 1598 — 16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8—166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绳甫号戊生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
浙江兰溪东阳知县,迁兵部主事
弘光朝遭马士英陷害被逮。
入清不仕,自号樗道人
有《亦园集》。
人物简介
姚孙棐字纯甫号戊生桐城麻溪人,崇祯庚辰进士,官东阳知县兵部主事顺康间隐居,著《戊生诗集》。
维基
姚孙棐(?
—17世纪),字纯甫号戊生安庆府桐城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姚孙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姚之兰第四子,七岁就懂得写作,天启七年(1627年)中乡试副榜,但舍弃州判官职;到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次年(1634年)流寇侵犯桐城,县民不懂军事而恐惧,县令杨尔铭连夜请求支援。
参将潘可大来到,他带领亲友供粮协助;流寇围城攻四十日,他不畏风雪登城,设置火器攻击盗贼,城池得以保全。
崇祯十三年(1640年)他成进士,获授兰溪知县,以当地粮漕问题上疏减折粮饷;改任东阳后,发生许都之乱令东阳失陷,他命令主簿宋琦前往杭州求援,自己走到楼村山中,集结义士赵鸣皋等数千人谋求复城
其时城中有狱囚三十六人感恩其德行,城陷后没有逃狱,他的儿子姚文鳌与囚犯合作,约定十七年(1644年)元旦义军攻城时和应,同期宋琦也带来游击陆超军队来到,因此收复东阳城
朝廷以此功劳升任他为兵部职方司主事,再次击退流寇;许都愈发薄弱,向绍兴府推官陈子龙求抚,但巡按左光先厌恶他曾佔领城池,结果决定斩杀许都与党羽三十多人。
弘光帝继位,他和朱芾煌吴国琦刘若宜徐天麟姜一学周祚新、张印中吴亮明、潘自得王健、贺燕徵、黄衷赤、张大赓、张延祚金邦柱黄泰来、黄钟斗、李长似、张拱端、徐肇森、荆廷实、许士刘星耀陈璧、董念陛共事;当政的马士英阮大铖左光先不和,命人拿著弹劾的奏章让他看,说:「左光先杀降有罪,你指證他可以升官,否则祸患将来临。
」他回答:「左先生是君子,我宁愿连坐而死,也不能负他的心。
」马阮二人愤怒,诬陷他刺激左光先杀降,被逮入大理寺,因清朝军队攻入南京无疾而终,归隐龙眠山屋居住,永历十七年(1663年)去世,年六十六岁,有著作《亦园诗集》十卷。
康熙八年(1669年)乡人思念他的守城功劳,请求让他奉祀乡贤祠,而兰溪东阳两地亦入祀名宦祠。
妻子方维仪字仲贤,是大理卿方大镇的女儿、崇祯十三年进士方以智姨母,擅长诗文。
游有伦明末清初 1598 — 1670
维基
游有伦(1598年—1670年)字明上号碧岑南直隶徽州府婺源济溪人,明末清初官员。
性刚直不阿,中崇祯六年1636年)癸酉应天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户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册封藩。
值国步板荡,廷议以伦望重可藉,以宏济时艰,合疏特荐,考选江西道御史,督理九库,巡视西城,涤弊釐奸。
南京弘光立,马士英阮大铖柄政,畏伦骨鲠,阴啖以利,伦叹曰:吾岂可丧廉耻以邀宠禄,负国而羞家学乎!
随连疏纠执政诸不法事,马、阮衔之,乃遣巡按广西兼理湖南盐法。
会时事日非,伦知一木难支,遂挂冠归。
清初诏求山林耆旧,当道以伦姓名首推,伦一意养亲,坚卧不出,郡邑式庐造请,罕有见其面者,惟日与弟宏祖敦天伦欢,且聚族内知名士,鼓励之。
或亲族有义举,辄割圭田以佐其费。
先是伦生之年,济水忽中分,腾跃高数丈,乡人传为水啸,迨伦登贤书,及没之年,水复如是,非偶然也。
康熙九年卒,所著有《易义真诠》、《西台奏议》、《承恩堂家训》、文集若干卷藏于家。
龚棻
维基
龚棻(?
1640年代),字蠡源建木江西南昌府新建县蜀溪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龚棻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弘光元年(1645年)南京吏部应选;当时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他打算离间二人,因此故意和马士英亲友秘密交谈反间,令对方动心,及后阮大钺计划诛杀东林党人时,马士英持却持相反意见。
南京失陷,他到福京谒见隆武帝,得授广州府推官,招降海盗罗明受,因功升官验封主事员外郎
清兵攻至天兴万元吉出镇忠诚;龚棻招募水师五营监督罗明受、黄志忠六千人前往,到南安时遇上敌军战败,他只身逃出至忠诚。
隆武二年(1646年)十月,忠诚援绝城危,万元吉劝他离去谋求后路,他假装答应;数天后对方催促他,他大声说:「走了!
」和两名仆人在金门乘坐一艘小船,离岸一丈多后向北面拜过,投水而死。
南明朝廷追赠太仆卿兵部右侍郎谥忠毅,清朝通谥节悯
当地人将他和杨廷麟万元吉姚奇胤黎遂球郭维经彭期生一起供奉,建祠祭祀。
潘应斗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南武冈人字章辰
明崇祯十六年进士
福王时上书言时政,为马士英阮大铖所抑。
万州知州
王时累迁太常寺卿
以事不可为,弃官去。
有《允孚堂诗文集》。
维基
潘应斗(?
—17世纪),字章辰湖广宝庆府武冈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潘应斗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十六年(1643年)进士,在北京等候授职。
李自成北京,他逃到南京,适逢弘光帝即位,因此哭著上陈时政,言词激切,被马士英阮大铖控制。
获授万州知州,代理乐昌县知县
清朝军队来到,潘应斗倚靠王启祚、韦章玉居住。
永历帝继位,迁潘应斗为云南道御史,但未就任就改官验封司郎中,调往文选司郎中,很快晋任太常寺卿
他见刘承胤败坏朝政,无法对抗,于是告老归乡,和弟弟潘应星在威溪河泮安居,写作唱和,文章类近欧阳修王安石高洁而有章法。
清朝三次徵用他,他也不出仕;晚年从事农务,穿戴破旧,虽然穷苦但安宁。
胡尔恺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湖广长沙人字石江
明崇祯十年进士,官太平推官
入清后荐举山林隐逸,授吏科给事中,官至礼部侍郎
有《且耕堂集》。
胡尔恺字石江长沙人
明崇祯丁丑进士,官太平推官
入国朝,荐举山林隐逸,授吏科给事中,官至礼部侍郎
有《且耕堂集》。
维基
胡尔恺(1609年—17世纪),字石江湖广长沙府长沙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胡尔恺十九岁时在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为母亲服丧完毕后获授太平推官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兵科都给事中左懋第委任他督修太平府城墙,一年完工;期间又探查关的贪官与平定徽州的变乱,十五年(1643年)分考应天乡试,取录卢象观等名士。
弘光年间马士英阮大铖擅权,胡尔恺辞官归里十多年,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洪承畴推荐下在清朝任职吏科给事中吏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多次上陈国家计策,在北京病逝。
他病重时依然上陈四件事为民请命,都获认可,他说:「四件事完成,我可以瞑目了。
」死后没有足够资金入殓,同乡赵洞门为其筹得赙金,带棺木回乡。
他生平对家人和乡里孝友和睦,位居要职却依然布衣蔬食。
有《且耕堂集》。
李棡明末
维基
李棡字宗海浙江宁波府鄞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
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
广东潮阳县知县,有惠政,召见,改永清县
县再被兵,村落萧然,定安集之
鲁王时,授礼部主事,寻归。
顺治五年(1648年),有告四明大族多怀贰者,名捕百余人,高斗枢实为之首,以无验得解出狱,后寻卒。
陈贞慧明末清初 1604 — 165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4—1656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宜兴人字定生
都御史陈于廷子。
冒襄侯方域方以智四公子
吴应箕草《留都防乱公揭》,诋斥阮大铖
弘光时,被马、阮陷害下狱。
明亡,隐居山中,不入城市十余年而卒。
有《皇明语林》、《山阳录》、《雪岭集》、《交游录》、《秋园杂佩》等。
常延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应天府人字乔若
常遇春后裔。
袭爵怀远侯
遇事敢言,弘光时马士英起用阮大铖延龄露章纠劾。
南都亡,出家为僧,号苍谷,种菜而终。
刘孔昭明末清初 1605 — 16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05—约1660 【介绍】: 浙江青田人号复阳
刘基后裔,袭封诚意伯
崇祯十七年(1644)武操江
明亡,在南京拥立福王,与马士英阮大铖朋比,权倾一时。
清兵入南京,逃出海,举兵抗清。
顺治十一年张名振攻入镇江
遇风浪,死于海上。
董其昌明 1555 — 16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1636 【介绍】: 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
万历十七年进士
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
以阉党柄政,请告归。
崇祯四年起故官,掌詹事府事
三年后致仕。
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
又擅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
画论标榜文人气息,以佛教宗派喻画史各家为“南北宗”,推崇南宗为文人画之正脉,影响波及至今。
卒谥文敏
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词学图录
董其昌(1555-1636) 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
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敏
精于书画鉴赏,富收藏,多书画论著。
其"南北宗"画论影响深远。
工书画,名重当世。
有《画禅室随笔》、《容台集》、《画旨》等。
字玄宰华亭人
礼部尚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玄宰松江华亭人
万历己丑进士,改授庶吉士编修出为湖广提学副使召为太常卿历迁礼部尚书追谥文敏有容台集
维基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思翁别号香光居士直隶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区)人。
书画家。
万历己丑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邢侗张瑞图米万钟合称晚明四家。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1555年2月10日),董其昌生于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今属上海市)董家汇,早年在平湖城西门冯大参家坐馆当过塾师,爱好参禅曹洞宗,与新埭镇泖口陆兆芳友好。
隆庆五年(1571年),十七岁参加松江府会考,因松江知府衷贞吉认为董写字太差,只得第二名,从此发愤临池,从学于陆树声莫如忠等,得益不少。
万历七年(1579年)参加应天乡试,见王羲之《官奴帖》唐摹本,惊叹不已。
万历十六年(1588年)参加戊子顺天乡试第三名举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一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礼部左侍郎田一俊病故,护丧到田氏的家乡福建万历二十年(1592年)春,获授翰林院编修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长子朱常洛出阁讲学,充任讲官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湖广按察司副使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出任湖广提学副使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即位,为太常寺少卿、掌国子司业事。
天启二年(1622年)参修《泰昌实录》。
天启五年(1625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天启六年(1626年)辞官。
崇祯四年(1631年)任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同阉党阮大铖过从甚密。
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1636年10月26日)戌时董其昌病逝于松江居所,享寿八十一岁。
身后谥文敏
沈寿民明末清初 1607 — 16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5 【介绍】: 明末清初宁国府宣城人字眉生号耕农
沈懋学从孙。
诸生
崇祯中,受巡抚张国维保举,至京即疏劾兵部尚书杨嗣昌总督熊文灿,由是名动天下。
亦以此罢官,从此不复应举。
后与吴应箕等草拟《留都防乱公揭》,声讨阮大铖
清初,隐居金华山中,拒绝招聘。
有《姑山集》。
人物简介
沈寿民字眉生号耕岩宣城人,崇祯诸生顺康间隐居,著《姑山文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眉生宣城诸生
贤良方正
剩庵诗槁。
顾宸明末清初 1607 — 16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7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无锡人字修远号荃宜
崇祯十二年举人
曾参与声讨阮大铖之《留都防乱公揭》事。
工诗文,藏书丰富。
所刊辟疆本诸书均以选辑精良著称。
有《辟疆杜诗注解》、《宋文选》、《辟疆文集》。
梁溪诗钞
顾宸(1607-1674)字修远号荃宜江苏无锡人
顾可久洞阳公)五世孙。
因其所居名“辟疆”, 故人称顾辟疆
崇祯十年(1637)无锡结听社, 与钱陆灿华时亨黄家舒唐德亮等并称“听社十七子” 。
为明末藏书家。
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工诗文,好藏书,插架充栋,以收藏宋版多名闻一时。
晚年,出其所藏,辑刊《宋文选》三十卷。
顾杲明末清初 1607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5 【介绍】: 常州府无锡人字子方
顾宪成从子。
为人豪迈,好使酒骂座。
吴应箕等为“留都防乱公揭”,讨阮大铖列名于首。
大铖得志,将捕之兴大狱。
南都失守,事解。
散家财募士千人,取道江阴,乡人以为盗贼,集众御之,被杀。
人物简介
顾杲(1607-1645)字子方号逋人,南直无锡人
诸生,因写檄文攻击魏忠贤,致激众,死于义阊门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方无锡人
有梧秋草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