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释道孚明 1402 — 1456年六月十日
道孚
字信庵
江浦刘氏子。
善习表于儿戏。
利根发于童心。
七岁入学堂。
先生授以书。
不肯读。
读又不肯竟。
曰。
此书非我所喜。
先生亦非我师。
乃依灵谷庆叟。
为弟子。
落发衣缁。
昕夕礼观音。
发聪智。
通唯识涅槃诸大乘经论。
群言所涉。
一览无遗。
精旨妙义。
囊括而川注。
滔滔然莫能窥其涯涘。
复礼天童观翁。
时观公道望高天下。
宣庙在潜。
每承顾问。
宣德岁丙午
召至京师
馆于庆寿丈室。
师执侍惟谨。
上嘉之。
赐西服茜衣。
师牢让不服。
寻游江浙。
受满分戒。
五台
睹圣相摄身光中。
奇幻百出。
转念之顷。
倏忽不见。
叹曰。
古人所云。
一翳在眼。
空华乱坠。
自号知幻子
英庙闻师名。
召见大悦。
呼为凤头和尚
盖以师头前锐起也。
寻授僧录讲经。
未几告退。
结茆于山中。
扁曰樾。
屏息诸缘。
不妄交接。
唯苦心真寔之士。
得以相依。
餐服遐异。
悠然自适。
若将终身焉。
先是。
司礼阮公简
京西马鞍山废寺。
欲兴之。
思得大知识主宗风。
与议。
非师不可。
修词致恳。
至于再四。
不许。
后掘地获断碑。
阮持碑。
泣请曰。
碑虽不完。
犹可读。
惟师寓目焉。
师读之。
始知此寺乃辽普贤大师所建。
四众受戒之所。
师喟然曰。
释迦如来
三千馀年遗教。
几乎泯绝。
吾为佛弟子。
讵忍视其废而不兴耶。
乃幡然而起。
于是铲荒夷险。
郁起层搆。
散己赀以鸠工。
择干僧以董役。
匠成于心。
受规于手。
日不笠而雨不屐。
趋风望景者。
翼如而至。
百年癈刹。
复兴于顷刻。
廊庑龙象。
焕然一新。
始末具载大学士杨公士奇所撰碑记。
黔宁昭靖王
复以宣武门府第。
施为梵刹。
赐额承恩。
为师往来憩息之处。
师善书。
笔法遒健。
尝于文华殿
大书扁额。
上俛案视之。
称善。
赠之诗。
高僧书法胜中书之句。
又尝施食于内庭。
开法于秘殿。
上皆亲御视闻。
无不击节叹赏。
当是时。
耆旧凋丧。
独师法闻四方。
学子趋参。
唯恐或后。
僧中之杰出者。
一人而已。
以是奇德妙行。
足以驾苦海之慈航。
跻迷途于觉岸也。
景泰丙子夏六月十日
集众升堂。
说偈曰。
昔本不生。
今亦不灭。
云散长空。
碧天皓月。
遂端坐而逝。
上震悼。
遣宫谕祭命。
公侯以下。
咸从吊临。
茶毗获舍利。
建塔于寺之南原。
世寿五十有五。
僧腊四十有九。
年度弟子数万。
得戒四众百亿。
门弟子千馀辈。
皆缚禅秉律。
阐化一方。
著述。
有定制戒本戒牒。
并偈颂诗章若干卷。
传于丛林。
胡忠安公荧。
称师学之博。
行之修。
功之盛。
能光大法门云。
冯从吾明 1556 — 1627
维基
冯从吾(1556年—1627年)字仲好号少墟陕西长安(今西安市)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十九年八月河南道监察御史
巡视中城,有宦官求见,但被他拒绝。
礼科都给事中胡汝宁奸诈狡猾,多次弹劾不去。
冯从吾揭发他作奸犯科之事,遂被调往外地。
当时正值考核外官政绩之时,冯从吾严格巡查,贿赂受请之事便不再发生。
万历二十年(1592年)正月冯从吾上疏告戒明神宗:“陛下郊庙不亲,朝讲不禦,章奏留中不发。
试观戊子以前,四裔效顺,海不扬波;己丑以后,南倭告警,北寇渝盟,天变人妖,叠出累告。
励精之效如彼,怠斁之患如此。
近颂敕谕,谓圣体违和,欲藉此自掩,不知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陛下每夕必饮,每饮必醉,每醉必怒。
左右一言稍违,辄毙杖下,外庭无不知者。
天下后世,其可欺乎!
勿以天变为不足畏,勿以人言为不足恤,勿以目前宴安为可恃,勿以将来危乱为可忽,宗社幸甚。
神宗盛怒,想要在大殿之上杖责冯从吾
恰逢仁圣太后寿辰,加上阁臣们竭力化解才得以倖免。
随即便告老还乡,后被起用为巡查长芦等地盐政
冯从吾洁身自好,任内惠利商人,违法乱纪之事均有所收敛。
不久,冯从吾返回京师,适逢神宗因军政之事大罢谏官
冯从吾也因而被革职,仍然是因为之前上疏谏言的缘故。
冯从吾生性纯朴诚实,有志于濂、洛之学,受业于许孚远
罢官归乡后,闭门谢绝客人来访,拿来古代贤人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语句,体察考验自己身心,学问造诣更加精深。
在家闲赋了整整二十五年
万历四十八(1620年)明光宗登基。
冯从吾被起用为尚宝卿后晋升为太仆寺少卿,因为兄长去世而未赴任。
不久改任大理寺少卿
天启二年(1622年)左佥都御史
不到两个月,又升任左副都御史
廷议梃击、红丸、移宫等三大案,冯从吾说:“李可灼以至尊尝试,而许其引疾,当国何心!
至梃击之狱,与发奸诸臣为难者,即奸人也。
”自此以后朝中群小皆畏惧他。
不久,与邹元标共同创建了首善书院,召集志同道合人在这里讲学,给事中朱童蒙上疏诋毁书院。
冯从吾说:“宋之不竞,以禁讲学故,非以讲学故也。
我二祖表章《六经》,天子经筵皇太子出阁,皆讲学也。
臣子以此望君,而己则不为,可乎?
先臣守仁,当兵事倥偬,不废讲学,卒成大功。
此臣等所以不恤毁誉,而为此也。
”于是冯从吾再次称病求归,明熹宗温言安慰挽留。
但是给事中郭允厚郭兴治又相继努力诋毁邹元标
冯从吾又说:“臣壮岁登朝,即与杨起元孟化鲤陶望龄辈立讲学会,自臣告归乃废。
京师讲学,昔已有之,何至今日遂为诟厉?
”于是再次上疏请求归乡。
天启四年(1624年)春,起任南京右都御史,都接连推却不任。
熹宗召见授予工部尚书
恰逢赵南星高攀龙等人相继离开朝廷,冯从吾连续上疏,极力请辞,熹宗遂同意其致仕。
天启五年(1625年)秋,魏党张讷上疏诋毁冯从吾冯从吾被革职。
同乡人王绍徽向来对冯从吾怀恨在心,等到他成为吏部官员,就立刻派遣乔应甲陕西巡抚,想搜集各种罪證获罪于他,但都没有收穫。
于是便毁掉了书院,推倒了圣贤塑像,将其扔到了城墙边角。
冯从吾不能忍受心中怒火,得病去世。
崇祯初年(1628年)明思宗恢复冯从吾官职,并追赠其太子少保谥恭定
邹元标钟羽正等人并称“西台三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