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王廷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
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
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
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
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
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
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
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
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
有《梦泽集》。
廷陈字稚钦黄冈人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给事中
谏南巡,杖谪裕州知州,寻下狱,免归。
有《梦泽集》二十三卷。
(《四库总目》:延陈少年高第,以恃才傲物,致放废终身,其器量殊为浅狭。
至其诗,意警语圆,轩然出俗,则不得不称为一时之秀。
《司动集》:《梦泽集》乐府古诗,潘、陆齐轨,下拟阴、何;五七言律,沈、杜比肩,参之庐骆。
《艺苑危言》:王稚钦诗如良马走阪,美女舞竿,五言尤自长城。
稚钦少为文,顷刻便就,多奇气。
庶吉士,诗已有名。
其意不可一世,仅推何景明而好薛蕙郑善夫
以谏出知裕州台省监司过州不出迎,相戒莫敢道裕州,而恨稚钦益甚,为文致逮下狱,削秩归。
家居益自放。
达官贵人来购文,好见者,稚钦多蓬首垢足、囚服以应之。
间衣红纻窄衫,跨马或骑牛,啸歌田野间,人多望而避者。
晚节诗律尤精,好纵倡乐,有《闻筝》一首:「花月可怜,房栊映玉人。
思繁织指乱,愁剧翠蛾颦。
授色歌变,留宾态转新。
曲终仍自叙,家世本西秦
」又一书答人云:「绮席屡改,伎俩杂陈。
丝肉竞奏,宫徵暗移。
义和既逝,阑膏嗣辉。
逸兴狎悰,千霄薄云。
礼废罚弛,履遗缨绝。
」俱妙极形容,可谓才子。
《国雅》:稚钦谓高趣新,颇多奇句,如深谷绵蛮,泠然幽响。
其《少年行》云:金羁及狡兔,珠缯落高鸿。
」《吊道士》云:「海田犹有变,洞壑岂无哀?
」《还蜀》云:峡束秋江怒,云盘石栈县。
」殆兴高、岑方轨矣。
《明诗选》:「陈卧子曰:「稚钦爽俊,故意警而调圆。
」 《静志居诗话》:稚钦逸藻波腾,雕文霞蔚;音高秋竹,色艳春兰。
乐府古诗既多精诣,五言近体亦是长城。
固已邈后淩前,足称才子。
田按:稚钦格矜复古,意取标新,亮节清音,绵情丽制。
大约古体胜于近体,五言胜于七言。
固由诣有专精,亦是才分各限。
薛君采高苏门亦复尔尔。)
徐祯卿明 1479 — 151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9—1511 【介绍】: 吴县人字昌毅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大理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博士
少精文理,长称文雄,诗甲海内,名满士林。
跻身江东三才子、吴中四才子、前七子和十才子之列。
著有《迪功》、《谈艺录》等。
昌谷吴县人官博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昌榖一字昌国吴县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左迁国子博士迪功集又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祯卿字昌谷一字昌国吴人
弘治乙丑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降国子博士
有《迪功》六卷,又有《叹叹》、《焦桐》、《鹦鹉》、《花间》、《野兴》、《自惭》等集。
(《四库总目》:祯卿论诗宗旨见于《谈艺录》及《与李梦阳第一书》。
如云:「古诗三百可以博其源,遗篇十九可以约其趣,乐府雄高可以励其气,《离骚》深永可以裨其思。
」又云:「绳汉之武,其流也犹至于魏;宗晋之体,其弊不可以悉。
」据其所谈,仍北地摹古之门径。
梦阳才雄而气盛,故枵张其词;祯卿虑澹而思深,故密运以意。
当时不能与梦阳争先,日久论定,亦不与梦阳俱废。
《国宝新编》:昌谷专门诗学,究订体裁,上探《骚》、《雅》,下括高、岑,取充栋之草,删存百一,成一家之言,至今海内奉如圭璧。
皇甫涍少玄集》:诗之为艺,独异众体。
昌谷韵度鲜朗,情言超莹,而原其趣,参之以神,要其构,极之以变。
考则古昔,往往冥契。
君之于诗,可以继轨二晋,标冠一代。
皇甫汸司勋集》:徐集独综菁英,莫可瑕类,非其佳秽自得,去取过严乎?
环溪诗话》:徐迪功诗如洞天仙子,偶落人间,不作风尘中语。
《艺苑卮言》:徐昌谷诗如白云自流,山泉泠然,残雪在地,掩映新月。
又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不染尘俗。
昌谷自选《迪功》,咸自精美,无复可憾。
皇甫氏为刻《外集》,袁氏为刻五集,即少年所称「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者是已。
不知舞阳、绛、灌既贵后,为人称其屠狗吹箫,以为佳事,宁不泚颡。
王世懋艺圃撷馀》:诗有必不能废者,虽众体未备,而独擅一家之长。
孟浩然洮洮易尽,止以五言隽永,千载并称王、孟。
明其徐昌谷高子业乎?
二君诗大不同,而皆巧于用短。
徐能以高韵胜,有蝉蜕轩举之风;高能以深情胜,有秋闺怨妇之态。
更千百年,李、何尚有废兴,二君必无绝响。
《国雅》:徐昌谷豪纵英裁,格高调雅,驰骋于汉唐之间,婉而有味,浑而无迹,诸体高妙,都无累句可删。
《续吴先贤赞》;徐昌谷初与唐寅文壁游,其诗逸丽。
迨见李一何制作,遂变而益遒,研极诗之变。
逆其初,由卿云以来,至西京之盛,沿魏、晋而下,其所攻论甚严,谈艺之作,出钟嵘矣。
吴之文自昌谷始变而为六代。
王稚登晋陵集》:武宗之时文士辈出。
李君赤帜于关西,徐子白眉于东海
李资弘亮,徐学精深。
长才绝力,则徐不逮李;清声古色,则李不逮徐。
《明诗选》:陈卧子曰:「昌谷似与仲默同源,然仲默俊逸,昌谷矜贵,又自有殊。
宋辕文曰:「昌谷如秋夜银河,烂烂垂地。
何、李刻意少陵迪功独宗太白,不若嘉清时七子同境也。
王士禛居易录》:徐昌国谈艺录》:「未睹钧天之美,则《北里》为工;不咏《开雎》之乱,则《桑中》为隽。
」当是既见空同之后,深悔其吴耳!
田按:昌谷才力不及李、何富健,而清词逸格,矫矫出群,不授后人指摘。
良由存诗不多耳。
《谈艺》录,清言微旨,可俪严沧浪。)
维基
徐祯卿(1479年—1511年)字昌榖又字昌国
直隶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
明代文学家
其先常熟县人,迁居吴县
早年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
年少时,与同郡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并称“吴中四才子”。
十六岁成《新倩集》,弘治十四年国子生辛酉应天乡试第七十二名举人
弘治十八年(1505年)乙丑进士
因其貌不扬,不得入翰林,授大理左寺副
李梦阳何景明交游。
因犯人逃亡牵连,降国子监博士
正德六年(1511年)卒,年仅三十三岁。
明史·文苑》有传。
高仲嗣
维基
高仲嗣(15世纪—16世纪),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
高仲嗣嘉靖二年进士高叔嗣之兄,二人并称「大梁二俊」,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次年(1526年)联捷进士,获授工部主事,与太监崔文御史白清给事中李凤来督修扩建明显陵,惟因为香殿暖阁被太监萧洪揭发出现渗漏,遭明世宗谪任开州同知,其后升任广西知府,入朝为礼部郎中
高仲嗣擅长工古文辞,所著有《广元集》。
栗应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长子人字道甫
嘉靖举人
屡试不第。
乃隐于太行山,耕读以终。
有《太行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道甫应麟举人
有山居诗集。
应宏字道甫应麟弟。
嘉靖乙酉举人,官南阳通判
有《太行集》十六卷。
(《四滨诗话》:道甫弱冠工诗,与兄仁甫齐名。
所作含英咀华,风调忧别。
其论诗曰:「诗贵解,悟识有偏全,斯作有高下。
古人成家者如得道,故拈来皆合,拘拘于迹者末矣。
」又曰:「诗莫古于风、雅,皆可解;汉乐府有不可读者,声词杂写之诬,由谱录尔。
」 《列朝诗集》:高子业解司封归,道甫担簦相造,鸡黍定交。
子业紫团山人歌赠之,云:「紫团高山群青云,家兄弟殊不群。
陈州一出驱五马,令弟二十窥三坟。
」 田按,道甫兄弟与谢茂秦高子业游,甚有诗名。
近体沈思研练,不落寻常蹊径。)
陈东
束字约之,郑人
嘉靖己丑进士,选庶吉士
礼部主事,历员外,复授编修,出为湖赓佥事
福建参政,迁河南提学副使
有《后冈集》二卷。
(《四库总目》:唐顺之为同年,共倡为初唐、六朝之作,以矫李、何之习。
而所学不逮顺之,年仅三十馀而卒,文章亦未成就。
顺之终以古文鸣,而无称焉。
中麓闲居集》:后冈诗每情会景来,思奇与发。
一篇成则一篇便可名世。
大抵李、何振委靡之弊而尊杜甫后冈则又矫李、何之偏而尚初唐
司功集》:陈子方龄于终童,比才于贾生,雕章绮合,藻思罗开。
考其遗编,早铸四杰,晚镕二张,道轸于平原,曦驾于康乐
丽于游咽,充于入,隽永于浮湘,备于吴、越、瓯、闽间,展可传以不朽。
《艺苑卮言》:陈约之诗如青楼小女,月下箜篌,初取闲适,终成凄楚。
又如遇雨残,虽尔衰落,姆然有态。
《国雅》:陈学宪约之,馀读其集,篇篇都秀润,句句少警拨,亦就色象中自然写出。
如波擎菡萏,净丽天茁,尚未舒笑。
列朝诗集》:约之初舆唐应德辈倡为初唐,以矫李、何之弊,晚而稍厌缛靡,心折于苏门。
《明诗选》:陈卧子曰:「约之典礼之作,精丽典重,不减沈、
」《静志居诗话》:约之取组六朝,亦称典则。
田按:约之高苏门集序》,阐明诗绪,正变得失,言言科律,字字珠玉,岂在多乎?
今观所作,意极矜鍊。
境乏闳深;趋步虽工,音节未壮。
良由赋质荏弱,又伤早逝。
采录遗诗,为之三欢。)
栗应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仁甫长治人
嘉靖己丑进士,除陈州知州历官按察佥事有去陈集
应麟字仁甫潞州人
嘉靖己丑进士,除陈州知州
顺德同知,迁陕西佥事
有《去陈集》、《家藏集》、《碧虚漫兴》。
(《四溟诗话》:晋川诗清雅不减刘文房
潞安诗钞》前编:程二漳曰:「晋川诗集,大高叔嗣为之序,称翰林唐荆川氏兄弟诗可传世。
」)
维基
栗应麟字仁甫山西潞州人,民籍。
山西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三名,登第二甲第九名进士
历官河南陈州知州直隶顺德府同知陕西按察司佥事,因得罪官员被弹劾归乡。
著有《潞安府志》等。
薛蕙明 1489 — 15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9—1541 【介绍】: 凤阳府亳州人字君采号西原
正德九年进士
刑部主事,历考功郎中
嘉靖初,“大礼”议起,撰《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上于朝,忤旨获罪。
又为言官所讦,解任归。
其学宗宋周敦颐二程,證以佛、道之说,学者称西原先生
有《约言》、《西原遗书》、《考功》。
字君采亳州人
正德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
吏部,历员外郎中,以议大礼下诏狱。
寻复职,未几罢归。
有《考功》十卷。
(《四库总目》:正、嘉之际,文体初新。
《北地、信阳》声华方盛,诗独以清削婉约介乎其间。
古体上挹晋、宋,近体旁涉钱、郎。
虽亦拟议多而变化少,然当其自得,觉笔墨之外,别有微情,非生吞汉、魏,活剥盛唐者比。
湛若水俱为严嵩同年权极盛之时,若水年已垂耄,不免为作《钤山堂集序》,反覆推颂,颇为盛德之累。
初亦爱文采,颇相酬答;迨其柄国以后,薄其为人,凡旧时倡和,愁削其稿。
人品之高,迥出流辈。
其诗格蔚然孤秀,实有自来。
是其所树立,又不在区区文字间也。
《王氏家藏集》:阮公《永怀》,间亦有迫切者,君采反优游览暇有汉人意,可谓妙拟矣。
《艺苑危言》:薛君采诗如宋人叶玉,几夺天巧;又如傅女临池,疏花独笑。
《国雅》:君采七岁能文,弱年擅艺。
古体如《江南曲》、《从军行》甚佳。
近体如咏独》云:「珠帘照不隔,罗幌映疑空。
」又「馀花飘近渚,众鸟喧深竹」,「征鸟不返顾,浮云相背驰」,「渚花藏笑语,沙鸟乱歌声」,「翠帷低无燕,锦蔗踏惊鸿」,并是警句。
譬之马饰金羁,连翩蹀躞,稳步康庄,子无蹐之迹。
诗薮》:弘、正五言律自李、何外,如君采之萧洒温醇,高子业之精深华妙,置之人,毫无愧色。
梁园风雅》:西原咀英魏、晋,振秀齐、梁,意绵密而辞新,格醇雅而调逸。
《明诗选》:陈卧子曰:「君采诗如贵主初降,云軿联鸾辂,悬珠编贝,自然壮丽。
李舒章曰:「君采如出阁好归,意态妍壮,未能跌宕。
」 《静志居诗话》:「薛公南巡诤吏,大礼正人,条达词源,渊源理学。
古诗自河梁以暨六朝,近体自神龙以迄五季,靡不句追字琢,心慕手追,卓然名家。
《明诗别裁》:西原诗力追雅音,故不落凡近语。
田按:君采诗长于拟古,气馥兰茝,音振琼瑶。
其论诗云:「神韵为胜,才学次之。
」又云:「清远秀丽,深服康乐
」可以识其意境矣。
《戏成绝句》云:「海内论诗伏两雄,一时倡和未为公。
俊逸终怜何大复,粗豪不解李空同
」薛之俊逸,与何为近,宜其不许空同也。)
维基
薛蕙(1489年—1541年)字君采号西原直隶武平卫(今安徽亳州)军籍,河南偃师县人
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进士,授刑部主事
明武宗南巡之争中,因进谏劝阻而受杖夺俸,随后引疾归乡。
此后起用恢复官职,改吏部,历任吏部考功司郎中
嘉靖二年(1523年)大礼议事件中,廷臣数次进谏,薛蕙亦上疏劝阻。
世宗读后大怒,夺俸三月,此后因事诬陷而归乡。
皇甫冲明 1490 — 15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58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子浚
皇甫录长子。
嘉靖七年举人
屡应会试不第。
博览群籍,善骑射,好谈兵。
有《己庚小志》、《几策》、《兵统》、《枕戈杂言》、《三峡山水记》、《子浚全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浚长洲人
嘉靖戊子举人华阳
字子浚长洲人
嘉靖戊子举人
有《华阳》六十卷。
(《艺苑卮言》:太原兄弟俱擅菁华,吴中一时之秀,海内寡俦。
皇甫涍少玄集》:吾兄《因是子乐府》:其劣于古者盖鲜。
观其意,真欲极诣以求乎至当,而不俯仰于世俗之谈者。
《司动集》:吾兄诗兼综诸体之妙,而不能种之以一长;尽臻名家之奥,而不能拟之以一子。
此二陆辞藻,独秀于平原;三谢声华,莫先于康乐也。
乐府雄深,古《选》雅澹,歌行纵逸,五言近体典丽,绝句清婉,差弱者,其七言近体乎。
《国雅》:吴中四持甫盛种才藻,宜嗣冉、曾。
列朝诗集》:子浚游虞山,有《纪游诗》,自为之序,词致甚美。
其全集不傅。
金陵张文寺曰:「四甫之才,子浚为冠。
」亦阐幽之论也。
静志居诗话》:四皇甫诗,源出中唐,兼取材于潘、左、江、鲍,清音亮节,净扫垢氛。
高苏门华鸿山杨梦山而外,无有及者。
《明诗别裁》:吴中诗品,自高秀迪、笔昌毂后,应推皇甫兄弟,以造诣古澹,无一点农织之习。
时二黄、三张,空存名目耳。
田按:子浚诗五言与诸弟合辙,歌行独得变《风》变《雅》遗意。
子浚《舟中读杨兵部疏》诗云:「谁读杨公疏,闻之感慨生。
无从得借剑,空使欲沾缨。
填狱人谁惜?
投沙已独清。
须知直臣志,九死一毛轻。
」吊椒山之死,义愤勃发。
乃弟《司动集》中《寿介溪序》、《谢严相公惠大官攒品》、《谒公解相远豫章追送淞陵》诸诗,过于放翁之赋《南园》。
在山出山之咏,能不于兹三欢!)
唐顺之明 1507 — 15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60 【介绍】: 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
嘉靖八年会试第一。
曾协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
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
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
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
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
有《荆川先生文集》。
荆川武进人官都御史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应德一字义修武进人
嘉靖己丑会试第一,除兵部主事,改吏部,擢翰林编修,进右春坊司谏,夺职。
以荐起兵部郎中,历佥都御史巡抚淮杨。
天启中追谥襄文
有荆川集。
顺之字应德武进人
嘉靖己丑进士,授兵部主事
吏部,寻改编修,历右春坊司谏,上疏请朝东宫,夺职为民。
兵部郎中,视师浙直,超拜佥都御史巡抚淮阳
天启中追谥襄文
有《荆川先生集》十二卷。
(《中麓闲居集》:荆川素爱空同时文,篇篇成诵,且一一效仿之,及遇王遵岩,告以自有正法妙意,何必雄豪亢硬也。
癸巳以后之作,别是一机轴。
有高出今人者,有可比古人者。
未尝不多岩之功也。
《艺苑卮言》:近时毗陵一士大夫始刻意初唐,精华之语,亦既斐然。
中年忽自窜入恶道,至有「味为补虚一拭肉,事求如意屡生叹」,又「若过颜氏十四岁,便了王孙一裸身」,又咏疾则「几月囊疣是雨淫」,《阅箭》则「箭箭齐奔月儿襄」,角力则「一撒满身都是手」,食物则「别换人间蜜肠」等语。
遂不减定山「沙边鸟共天机语,担上挑太极行」,为词林笑端。
《国雅》:唐中丞应德诗称名家。
蚤居翰苑,便跻贞观武德华躅。
及还毗陵,宜造开元大历妙处。
并足流响词林。
诗薮》:嘉靖初,为初唐者:唐应德袁永之屠文升王汝化任少海陈约之田叔禾等。
中唐者:皇甫子安华子潜吴纯叔陈鸣野施子羽蔡子木等。
俱有集行世。
就中古诗冲澹,尝首子潜,律体精严,必推应德
《国琛集》:应德初务清华,晚趋险怪,考其所撰,若出二辙。
故誉有所自,毁亦随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应德气象爽迈,才情骏发,使能深造,当有超乘。
其后驰骛功名,诡托讲学,遂颓然自放。
国史唯疑》:翁万达亲执小卒手舆论心,幕客常数十人,至躬拜参、游之母,士因感奋。
周尚文健斗,亦赖翁驾驭有法。
清水岩之役,既严檄之,复趣援之,思威具得。
唐荆川诗「得一降胡如爱子,用三败将立奇功」,极力写出。
吴锡麒《有正味斋日记》:慈仁寺殿左穹碑耸立,乃成化二年御制持,但称为太后祝篮而建。
孙国燕都游览志云:「寺本为周太后弟吉祥建,当时盖讳之也。
唐应德诗云「同行更说前朝事,缱蟒银鱼打故僧」是也。
田按:嘉靖初初唐者,如薛君采皇甫子安,七古诗便不能佳,无论馀子。
盖其调圆转流利,须择题而施。
何大复明月篇最为杰出,以其才自度越寻常也。
五律一体,人握隋珠,君采子安兄弟、高苏门袁永之唐应德陈约之辈,不可胜数。
应德古文自是明一代大家。
诗学初唐,律体自有佳篇。
厥后谈兵讲学,不复能唱渭城,潦倒颓放。
龠州、卧子之论具在,不必为之讳也。)
维基
唐顺之(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官至右佥都御史
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
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谥襄文
嘉靖七年(1528年)唐顺之以《书经》中式戊子应天乡试第六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位列二甲第一名(传胪),赐进士出身
大礼议以来,权臣张璁厌恶翰林庶吉士都外放为官,仅唐顺之得以留在翰林院
唐顺之坚决推辞,于是调任兵部主事,称病归里。
后改官吏部
嘉靖十二年(1533年),诏选朝官为翰林顺之改任编修校对历朝实录。
工作接近完成,顺之又复以疾告退,张璁将其奏疏搁置。
有人告诉张璁顺之想要远离,张璁大怒,拟旨将顺之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叙用。
因倭寇屡犯沿海,方起用为南京兵部主事
又遇父丧,免守制,召为员外郎,升郎中督师浙江,破倭寇于崇明岛
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至南通州病卒。
崇祯年间追谥“襄文”。
杨巍明 1514 — 16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14—约1605 【介绍】: 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
隆庆时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
乞养去。
万历间户部工部吏部尚书
申时行当国,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
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
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
工诗,有《存家诗稿》。
字伯谦海丰人
嘉靖丁未进士,除武进知县
兵科给事中,出为山西佥事,历参议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陕西,进右副都御史,移抚山西
入为兵部侍郎,改吏部,以终养归。
起南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改户部,进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少保
有《梦山存家诗稿》八卷。
(《四库总目》:魏中岁学诗,与唐高适相类。
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独发清音。
《海岳灵秀集》:萝山诗不事雕绘,旨趣天成。
邹观光孚如集》:杨公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
河朔魏允中击节诵公《晋中》诗:「灯前梳白发,马上萝青山。
」思沈而致远,非唐人不能道。
分甘馀话》:吾郡杨太宰萝山五言冲古淡泊,在高子业华子潜季孟间,如:「远道令人愁,况近单子垒」,「秋风入雁门,羽书日三至」,「微微齐景流,天坏色俱素」,乡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风」,「风雨楼国,关山李牧」,「闲将流水引,萝与古人居」,「雨响残秋地,城分不夜天」,「古石苔生偏,泉香麝过馀」,皆逼古作。
静志居诗话》:读萝山诗,如水仙十囊,江梅一萼,嫣然薄冰残雪之外。
田按:《萝山集》五律最胜,直擅右丞、文房胜境,馀子不足道也。
自书《存稿》后,乃谓得于曹纪山吕时臣为多。
雅抱冲襟,令人翛然意远。)
维基
杨巍(1516年—1608年)字伯谦号二山又号梦山山东海丰县尚义里(今无棣杨三里村)人。
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6年),家贫好学,常借雪映月光苦读,十七岁考取生员,十九岁身染重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在楞严寺苦读。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次年武进知县
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兵科给事中丁父忧归。
服阕,复除吏科给事中三十五年二月山西按察司佥事,进布政司右参议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四十三年二月以疾乞归。
嘉靖四十五年闰十月,接替戴才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
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关兼巡抚山西三年八月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母老身病乞假归。
神宗继位,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复原职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改任吏部右侍郎,次月升左侍郎三年二月乞致仕终养
十年(1685年)五月复原职七月出任南京户部尚书
次年资政大夫衔,不久改任工部尚书
十一年四月改任户部尚书七月改任吏部尚书十八年二月累疏乞休,特准致仕,著驰驿去。
万历三十三年(1608年)卒。
少保
杨巍最初历任中外官职,甚有名声,但到官至吏部尚书秉铨时,已是年耄骫骳,故行事多听首辅申时行指挥,故被御使江东之李植等弹劾抨击,以致他名望大损,但是他为人有清操,性长厚,不为刻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