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王彝元末明初
字常宗,其先蜀人,徙居嘉定
洪武三年,以布衣召修《元史》,赐金币遣归。
寻荐入翰林,乞养归。
坐魏观事死。
有《三近斋稿》。
王士禛香祖笔记》:《王徵士集》,都少卿元敬编。
元敬称其古文明畅英发,又或以为吴中四杰之一,以常宗张来仪者。
今观其诗,歌行拟李贺温庭筠,堕入恶道,馀体亦不能佳,安能与高、杨相颉颃乎!
田按:杨铁崖擅名元季,王常宗作文妖以诋之,李西涯领风雅于成、弘之间,张孟独谓其芜没先进,斗一韵之艰,争一字之巧以诋之。
厌后钱牧斋西涯修怨,至谓孟独康德涵之诗;王渔洋铁崖复仇,至谓常宗拟温、李堕入恶道。
士僧多口,天道好还,亦可畏哉!
平心而论,常宗诗类铁崖,本自眷属一家,胡乃操戈同室?
都元敬谓常宗文明畅英发,或以此屈铁崖,未可知也。)
贡性之元末明初
性之字友初尚书师泰族子也。
元季以冑子除簿尉,后补闽理官
明洪武初,徵录师泰后,大臣以性之荐。
性之避居山阴更名悦
从兄弟同仕于朝,迎归金陵宣城,俱不往,躬耕自给以终其身。
门人私谥曰贞晦,以世家宣城南湖,因号「南湖先生」,有南湖集藏于家。
弘治间,六世孙吏部员外郎钦出示李少师东阳,少师称其诗清新可传,为删去什之一,付钦刊刻行世。
钱唐田参议汝成友初诗才清丽,但纤浓乏骨。
其《湖上春归》、《吴山游女》、《送戴伯贞广西》诸诗,叙事委曲而感慨系之,出诸作之上。
今其集中如「游鱼出没不多个,白鸟往来时一双。
」「洞箫吹彻声如缕,钓艇归来小似梭。
」「叱拨稳驮夷女醉,猩红新染毳袍深。
」「云将雨意惊秋早,雁带边声入座遥。
」「苍梧山暝云连树,青草湖春水拍天。
」「乌藤拄杖扶来瘦,绛色轻袍制得方。
」「晴云接地深遮屋,春水穿船直到门。
」亦多杰出之句也。
王绂明 1362 — 1416
字孟端无锡人
洪武中,徵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
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除中书舍人
有《友石山房稿》五卷。
(《四库总目》:博学工书画,所作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
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
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馀。
盖其神思本清,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濡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
俨山集》:国朝墨竹最擅名者全陵王孟端中书、娄江夏仲昭太常
娄江出于金陵,其后略变,然潇洒绝俗,中书为多;精神气力,太常亦自能到。
匏翁《家藏集》:画家惟墨竹颇寓书法,近时得其妙者,莫过于毗陵王孟端舍人
弇州山人四部稿》:孟端为国朝第一手,有石室层土、梅花道人遗意,而清标高格又似过之。
余尝记其二事:其一,沐黔公行金帛求盂端画,谢绝之。
后忽作一幅,遗其僚素厚黔公者,使致之曰:「姑以是塞公意,毋言我为公也」其二,月夜闻邻笛,乘兴画幅,访遗之。
其人乃大贾,甚喜,具蛇绒、文绮各二。
孟端一配幅。
孟端却其币,手裂画坏之。
《湖山佳趣》一卷,初阅之以为黄鹤山樵也,清思扑人眉睫间,应接不暇,至题尾,知为九龙山人王孟端
孟端在永、宣间,声价不下黄鹤山樵
今来渐寂寂然,使有真鉴赏者,而知其胸中富丘壑也。
东吴菰芦人,步武之外皆卷中境界。
晚途复作吏,不觉自远,聊置此卷案头,于明退朝之暇,时一展看,不令衿裾烟霞色尽也。
卷初属陆太宰时,乞李文正篆额,吴文定题字,邵文庄作歌,其为名士所推如此。
李日华《恬致堂集》:孟端,于倪徵君柯博士两家斟酌多寡浓淡而为之。
是以有倪之逸,无其疏野;有柯之雄,无其伉浪。
六研斋二笔》:王孟端赠黄叔洪山水一帧,用笔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与叔明并驾,平生所绝少者。
耐轩层士王达一诗亦佳,诗曰:「万古山川一鉴开,层层曲曲见楼台。
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
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
寰区何处有此地?
物外四时无点埃。
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
奔滩触浪非赭鲤,绝壁凝岚护翠苔。
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
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 《无声诗史》: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生,志气高逸,工古诗歌,尤善山水石竹
每酒酣,对客著黄冠服,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笔洒洒,奇怪跌宕,不可名状。
画已,徐吟五字诗,萧然有风人之致。
因树屋书影》:王孟端诗画双美,近见其诗集百馀篇,声律不在高、杨、张、徐之亚。
如「旧业暂归翻似客,异乡重到即为家」,「通仙要得悬壶术,遗世聊存荷锸风」,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皆意新而调,不独笔墨工竹石而已。
田按: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著色云林画也。)
解缙明 1369 — 1415
大绅吉水人
洪武戊辰进士,试中书庶吉士,改御史
文立,谪河州吏目,旋待诏翰林
永乐初,进侍读学士,直文渊阁。
逾年,进翰林学士,出为广西参议,改交趾
入奏事,会成祖北征,见东宫辞去,徵下狱死。
有《白云稿》、《东山集》。
(《四库总目》: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目。
迄今委巷流传其少年夙慧诸事,率多鄙诞不经,故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谓其诗无全稿,真伪相半,盖出于后人窜乱者为多。
然其中佳句间存,亦复不减作者。
东里文集》:解公文雄劲奇古,新意叠出,叙事高处,逼司马子长韩退之
诗豪宕丰赡似李、杜。
其教学者恒曰:「宁为有瑕玉,勿作无瑕石。
」书小楷精绝,行草皆佳。
曾棨《巢睫集》:公为中书庶吉士,尝应制《春雨诗》、《养鹤赋》,操笔而成,造语奇崛。
中书舍入詹孟举以书名世,亟称公书有法,而用笔精妙,出人意表。
文兴至落笔数千言,倚马可待,未尝创稿。
人以太白拟之。
麓堂诗话》:解学土大绅才名绝世,诗无全稿,黄学士谏收拾遗逸,漫为集刻。
今所传本,如《采石吊李白》、《中秋不见月》不过数篇,其馀真伪相半,顿令观者有「枫落吴江」之叹。
七修类稿》:永乐中,中秋开宴不见月,圣情不怿,学士解缙口占《风落》一阕云:「姮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臣见。
拚今宵倚阑不去眠,看谁过广寒宫殿。
」又赋中秋不见月》长短句一首。
上览之。
欢甚,为停杯以待。
夜午,月复明,上大笑曰:「解缙真才子夺天手也!
」命宫人满酌宣劝,尽欢而罢。
《匏翁家藏集》:永乐时,人多能书,当以学土解公为首。
《诗谈》:吉水解缙独驾青鸾,翱翔八极,使谪仙遇之,当悬榻以待。
《艺苑卮言》:解大绅诗如河朔大侠,须髯戟张,与之周旋,酒食伧父。
狂草名一时,然纵荡无法,正书颇精研。
(《国史唯疑》:成祖平胡,平安南,以及河清、麟见,驺虞、龙马之祥,胡、杨、蹇、诸公皆撰为赋颂,惟解大绅作差可观耳。
(《列朝诗集》:庶吉士高皇帝极爱之,每侍书至亲为持砚。
高皇帝崩,来奔丧,谪河州卫吏目
李曹公录进《登华岳诗》,诏待诏翰林
田按:大绅诗才气纵横,不暇收拾,流传讹杂,又复过之。
朱氏《诗综》洗涤太净,但录寥寥短篇,不足见此公真面。
今略广为甄录,逸情胜概,可想见风流人豪也。)
倪谦明 1415 — 1479
字克让钱塘人,徙上元
正统己未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进侍讲
景泰中,进中允,再进侍讲学士,预修《寰宇通志》,吉春坊大学士
荚宗复辟,改通政司参议侍讲,进本院举士。
坐科举事戍开平
成化初复学土,寻授南礼部侍郎,以言官劾致仕,旋复职,进尚书
赠太子少保,隘文僖
有《玉堂》、《南宫》、《上谷》、《归田》等集。
(《四库总目》:三杨台阁之体,至、正之间而极弊,冗阘肤廓,几于万喙一音。
当有明盛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步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体近三杨而无其末流之失。
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然有质有文,亦彬彬然自成一家。
田按:尚书在朝,颇称躁进,卒以万安铭墓,尤致讥议。
诗不为选家所称。
馀观其七古劲健拔俗,不愧当家,固不失为一时骚雅之选也。)
岳正明 1418 — 1472
维基
岳正(1420年—1474年)字季方号蒙泉直隶顺天府通州漷县(今北京市通州区)人,正统戊辰探花天顺初翰林院修撰,入阁参与机务。
岳正负气敢言,仕途多舛。
英宗时因而得罪石亨曹吉祥,谪官入狱。
宪宗时,官终兴化府知府
嘉靖年间,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
正统十三年(1448年)庚戌科会试第一,登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年(1457年)改为翰林院修撰,教内侍书
当时,内阁大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英宗谋代者。
此时,王翱举荐,遂召见文华殿,随即入内阁
岳正为人一向豪迈,弹劾掌钦天监侍郎汤序,并进言离间石亨曹吉祥
天顺年间岳正进言预见了曹石之变,但被石亨曹吉祥构罪陷害,谪钦州同知
陈汝言诬陷其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曹石之变后,释放为民。
明宪宗继位后,御史吕洪等请复岳正杨瑄官职,以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
成化元年(1465年)因事连坐,出任兴化府知府,在任期间有建树。
成化五年(1470年)入觐,遂致仕。
五年后去世,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为其女婿。
嘉靖年间,追赠太常寺卿谥文肃
李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茶陵人号憩庵
李东阳父。
楷书,尝衍永字八法,变化三十二势,及结构八十四例,著论一道,景泰间李溥光所著《雪庵永字八法》同上于朝廷。
杨守陈明 1425 — 1489
公字维新,母张太夫人,梦大星入怀,乃妊。
及公生,天庭有黑子七如北斗。
五岁,读书五行下,举于乡第一,以进士翰林五品,十六年不调。
当轴有欲相援者,公谢不往,私曰:吾犹婺妇也,今老矣,岂至白头改节?
孝宗出阁,充日讲,时太子以奉制立听,阁臣请殿下坐,讲官宜跪讲,公执不从。
文华大训成,进讲凡事,涉中官俱削去。
公曰:此不足训。
为迹其善恶,具录以进。
诸因事开陈,冀感上意,在侍俱竦,然退语曰:杨学士讲官也。
孝宗即位阁臣忌公,拟迁南京吏部侍郎,上手除南京二字下之。
次年改元,二月,公上劝学听政疏,略曰:陛下御极以来,听纳忠谏,躬览题奏,人谓可几
臣愚过虑,若内养未深,外资未博,岂能始终如一?
伏愿遵祖宗遗制,开大小经筵以讲学,御早午二朝以听政,慎择讲官,与之徵诘疑义,曲赐清问,左右惟置经书及祖宗典训。
轮阁大臣尝值殿右厢,备顾问,必使居文华之时多,居乾清宫之时少,则所得于内者深矣。
午朝章奏,俱亲为裁决。
有大政,则召诸大臣面谕得失,使各尽谟议,诸臣俱得进言。
常用天下之耳目,为一人之聪明,则所资于外者博矣。
内外交养,日深以宏,即何远之有?
若日讲午朝,徒应故事章奏,并付司礼,积弊未革,臣窃忧其所终。
上温旨报闻。
次月,即御经筵午朝。
后数年,上时召辅臣论政,人谓孝宗十八年圣治,俱公一疏发之。
公在部,与三原王公恕左右,共持正论,为阁臣所忌。
公因屡疏请老,且言吏部进退百官,众怨所集。
尚书恕老成公忠,然且不免,于臣何有,盖为阁臣发也。
诏以本官兼詹事,专职史馆
乃太息言:国家史事,有三大阙未举。
靖难后不记建文帝事,使当时朝政与方黄死事诸臣,皆阙落无传。
及今蒐采,尚可辑补。
景帝已复位号,英宗实录犹书郕戾王附,宜改正。
凡疏留中者,即有可传,例不登实录,宜宣付史馆,择而书之。
疏巳具,病不果上。
适金星犯进贤,占者谓贤臣当厄,公竟卒。
上闻讣惊悼,赠礼部尚书谥文懿
公生平孝友方直,喜论著,为五经四书私抄,常以所见立说,务求其是,不尽从先儒传注。
文章力追大家。
所著有晋庵藁、桂坊藁、镜川藁、东观藁、金坡藁、铨部藁行世。
维风编载公为洗马,乞假归里,次一驿,其丞与公抗坐,卒然问曰:公职洗马,日洗几何?
公漫曰:勤则多洗,懒则少洗。
忽有一御史乘传至,则公门人也,跪而起。
居此丞乃匍伏请死罪,公笑,使去。
其雅量复如此。
公自为儿时,作诗辄能吐奇语,在史馆,遂以文章名世李文正公称其博采深诣,典则沉厚,自成一家言。
而爱君忧国,感事写物,则得诸三百篇者深。
盖公诗裒然大家,为宗匠所推重,固如此矣。
卞荣明 1426 — 1498
字华伯江阴人
正统乙丑进士,官户部郎中
有《卞郎中集》七卷。
(《四库总目》:景泰间盛有诗名,居郎署二十年,朝骑甫归,持牍乞诗者捧塞户限,日应百篇。
汤沐《公馀日录》盛称其「状元自是渴睡汉,宰相须用读书人」一联,以为虽有剪裁,浑无痕迹。
盖亦俊才,然所作亦多浅率,盖得之太易也。
麓堂诗话》:诗在卷册中易看,入集便难看。
古人诗集非大家数,除选出者鲜有可观。
卞户部华伯景泰间盛有诗名,对客挥翰,敏捷无比,近刻为全集,殆不逮所闻。
《乌衣佳话》:诗人志向各自不同,如题渔父之作,有美其山水之乐者,有悯其风波之苦者。
卞户部华伯云:「天外闲云物外情,功名真似一线轻。
浪花深处船如舞,只为心安不受惊。
祝希哲云:「荻花风紧水生鳞,山色浮空淡抹银。
总道江南好风景,从前都属打渔人。
」是皆羡其乐也。
李西涯云:「渔家生事苦难胜,尽日江头未满罾。
回首不知天已暮,晚风吹鬓雪鬅鬙。
唐子畏云:「朱门公子馔鲜鳞,争诧金盘一尺银。
谁信深溪狼虎里,满身风雨是渔人。
文徵明云:「小舟生长五湖滨,雨笠风蓑不去身。
三尺银鳊数斤鲤,长年辛苦只供人。
」是皆怜其苦也。
属意虽不同,而写咏景物,各极其妙。)
叶淇明 1426 — 1496
维基
叶淇(1426年—1501年)字本清直隶淮安卫(今江苏淮安市)人。
景泰甲戌进士,历仕四朝,弘治间官至户部尚书
先祖是南宋宰相叶衡,世居金华
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
御史
天顺初年,因得罪石亨,出京担任武陟县知县
清江县宝坻县知县,皆有惠政。
成化五年(1469年),经推荐,超擢广西按察司佥事
陕西副使
成化十九年(1483年)河南按察使
累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调巡抚大同,赞理军务
孝宗即位,召为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弘治四年(1491年),代李敏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弘治五年(1492年)叶淇将开中法(纳粮开中)变为折色法(直接用白银换盐引),徽商挟其在两淮的优势迅速发展起来。
弘治九年(1496年)四月退休,弘治十四年(1501年),去世。
李东阳为其撰墓志铭。
沈周明 1427年11月21日 — 1509
字启南长洲人
景泰中,以贤良荐,辞不赴。
有《石田集》十卷。
(《四库总目》:以画名一代,诗非其所留意。
晚年画境弥高,颓然天放,方圆自造,惟意所为。
诗亦挥洒淋漓,自写天趣。
盖不以字句取工,徒以栖心丘壑,名利两忘。
风月往还,烟云供养。
其胸次本无尘累,故所作亦不周不琢,自然拔俗。
寄兴于町畦之外,可以意会而不可加之以绳削。
其于诗也,亦可谓教外别传。
《怀麓堂后槁》:石田寄意林壑,博涉古今图籍。
以毫素自名,笔势横绝,夐出蹊径,片楮疋练,流传遍天下。
情兴所到,或形为歌诗,互以相发。
《匏翁家藏集》:石田古今诸体,各臻其妙。
溪风渚月,谷霭岫云,形迹若空,姿态倏变,玩之而愈佳,揽之而无尽。
所谓清婉和平,高亢超绝者兼有之。
王鏊震泽集》:石田作绘事,峰峦烟云,波涛花卉,乌兽虫鱼,莫不各极其态。
或草草点缀,而意已足,成辄自题共上,时称二绝。
怀星堂集》:公壮岁诗纯唐格,后更自不足,卒老于宋,悉索旧编毁去,后学者皆不知此,馀为惜之。
甫田集》:先生诗初学唐人,雅意白傅
既而师眉山为长句,已又为放翁近律,所作莫不合作。
然其缘情随事,因物赋形,开阖变化,纵横百出,初不拘拘乎一体之长。
南濠诗话》:沈先生启南以诗豪名海内,而其咏物尤妙。
予少尝学诗先生,如《咏门神》云:「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杨花云:「借风为力终无赖,与水何缘却托生。
」又尝作落花诗:「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
」不拘拘题目,而亦不离乎题目,兹其所以为妙也。
四友斋丛说》:馀至姑苏在衡山斋中,论及石田之诗,曰:「先生诗但不经意写出,意象俱新,可谓妙绝,一经改削,便不能佳。
今有刻集,往往不满人意。
」因口诵其率意者二三十首。
即馀所见石田题画诗甚多,皆可传咏,与集中者如出二手,乃知衡山之论不虚也。
《丹青志》:沈周绘事为当代第一,山水人物、花卉禽鱼、悉入神品。
其画自唐、宋名流,及胜国诸贤,上下千载,纵横百辈,兼总条贯,莫不揽其精微。
每营一障,则长林巨壑,小市寒墟,高明委曲,风趣洽然,使夫鉴者若雾生于屋中,山川集于几上,视众作真培填耳。
一时名士,如唐寅文壁之流,咸出龙门,往往致于风云之表。
信平国朝画苑不知谁当并驱也!
《六砚斋笔记》:沈启南才情洒落,见于所作画上题语,想其一时满志,气酣神纵,不知其工也。
如《赋帘影》:「谁放春下曲琼,一重薄隔万重情。
珠光荡日花无语,疏影通风笑有声。
外面令人倍惆怅,里边容眼自分明。
知无缘分难轻入,敢当杨花燕子争。
」情思骀宕,如少年不自持者。
考公生平笃行,乃知是广平梅花》耳。
《六砚斋二笔》:沈石田小帧四时山水,仿北苑笔,在鸟戍人家,题句亦甚豪迈。
中原七子辈谈诗,谓启南本富诗才,而以题画取办仓猝,故遂入别调。
此犹咎张旭纵酒,吴生涂鬼,致笔踪狼藉也,可笑。
沈诗曰:「红满枝头绿满湖,水边人影夕阳孤。
春波消雪三千顷,赊与溪翁作酒壶。
」「雪压高居玉树中,晓来寒栗不禁风。
村沽急办双罂碧,卯饮聊充两颊红。
」「长竿不属忙人弄,要自闲人管领之。
钓月哦风一般趣,黄尘没马是何时。
」「湖上新晴宿雨收,平头肪子贴天游。
瘿尊容得三千斛,大醉去题黄鹤楼
」又,十年前馀购得石翁奇画一轴,幅阔二尺有咫,高六尺,作翠峰攒天,仅分两聚,下略露陂麓,列树五株,四直一偃,对岸两松亭,亭中虚三尺馀,尽是气涌郁,挂之屏几间,蒸然欲浮屋也。
神来之妙如此。
翁亦极满志,题句:「翠倚高天玉出奇,淋漓元气太阴垂。
匡庐嵩少凭君指,醉裹狂挥醒不知。
」 《扣舷凭轼录》:姑苏沈启南尝有诗题赵子昂画马:「隅目晶荧耳披,江南流落乘黄姿。
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胡儿买去骑。
李文正公亦有一绝:「宋家龙种堕燕山,犹在秋风十二闲。
千载画图非旧价,任他评品落人间。
」二诗之意,皆惜子昂事元之非也。
夷白》:王文恪公鍪自内阁归时,石田先生病,亟遣人间之。
:「勇退归来说宰公,此机超出万人中。
门前车马多如许,那有心情问病翁。
」字墨惨淡难识,遂为绝笔。
后二日而卒。
今集中不载。
画禅室随笔》:石田先生于胜国诸贤名迹无不摹写,亦绝相似,或出其上。
倪迂一种澹墨,自谓难学。
先生老笔密思,于元镇若淡若疏者异趣耳。
《笔精》:沈启南画入神品,而亦清真可咏,不必观丹青水墨,亦可当生绡粉本也。
曹履吉博望山人稿》:石田翁画多用退笔,中锋作小斧劈,当是以意少变北苑,而其源则实出巨然僧、道人,苍郁秀润,并极出蓝之妙。
张丑清河书画舫》:明画学,自刘廷美开山之后,尝推沈启南为广大教化主。
唐子畏之清真,文徵仲之古雅,足可南宗北派也。
孙承泽庚子消夏记》:尝见石翁题画有绝佳之,而集中俱不载,安得有心人,肯大为搜罗以成快编也。
田按:明四家画称沈、文、、仇。
白石翁画、均是苍坚一派,惟画神明模范,深入董、巨之室,则不受拘束,吐词天拨而颓然自放,俚词谏言亦时拦入,然其奇警之处,亦非拘拘绳墨者所能梦见也。
画家有粗文细沈之目。
馀见翁《和香亭图》,工细绝伦,洵称合作。
独借十洲不能诗,未免有彭渊材之恨耳。)
徐溥明 1428 — 1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8—1499 【介绍】: 宜兴人字时用号谦斋
景泰五年进士
编修
宪宗时,累官为吏部侍郎
孝宗嗣位,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进礼部尚书
弘治五年,为首辅,与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心辅治。
官终华盖殿大学士
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爱护人才。
屡遇大狱及逮囚言官,委曲调剂,安静守成。
以目疾乞归,卒谥文靖
维基
徐溥(1429年—1499年)字时用号谦斋直隶宜兴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
景泰甲戌榜眼及第,历仕四朝,弘治初年累官至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徐溥生于宣德四年(1429年),自幼天资聪颖,每日将黄豆、黑豆分装两瓶以自省。
景泰元年(1450年)庚午应天府乡试第六名举人景泰五年(1454年),登会试第五十五名,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宪宗时,迁太常卿翰林院学士
成化十五年(1479年)礼部左侍郎,又改吏部左侍郎
孝宗时,晋升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旋进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
弘治五年刘吉罢免,徐溥内阁首辅,屡加少傅太子太傅
徐溥为政镇以安静,务守成法,与其他内阁成员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协力辅政。
当时,钦天监革职监正李华昌国公张峦择葬地,中旨复官。
徐溥等称不宜赏赐内臣
弘治八年太皇太后崇王来朝,等与尚书倪岳谏劝阻事,明孝宗批准。
之后亦上疏劝阻进军安南
同年,晋升为文华殿大学士
之后因年七十岁,请求退休,不予批准。
后诏风雨寒暑免朝参。
弘治十一年皇太子出閤,加少师太子太师,进华盖殿大学士
以目疾乞归。
帝眷留,久之才批准,恩赉有加。
弘治十二年(1499年)卒,谥文靖,赠太师
徐溥天性凝重有度,在内阁十二年,从容辅导
他人有过错,均为之掩覆,并屡次调解大狱及逮系言官。
明孝宗多采纳其言。
人称“四朝大学士”。
曾拥有《清明上河图》。
释普慧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普慧字喜云潞人也。
明天顺初燕京,与彭城张守忠惠安伯张元善大学士李东阳万安相友善,重建西刘村寺
宗风丕振,名闻九重,赐额广济,后遂奉为初祖云。
先是景泰间,有得佛像及石础于土中者,知为西刘村寺故址。
宋末有刘望云者,自谓天台刘真人之苗裔,得炼气法。
一日有僧号且住者过之,望云出迎。
僧以佛理砭之。
云深折服,执其手曰:“且为我说法。
”因为之建寺曰“西刘村寺”,说法二十年。
元末为兵火焚燬,荡然无遗,至是慧重为兴筑,金碧辉映,水云会萃,都闉宝坊,斯为第一。
天姿明敏,性复沈静。
虽日默默而机锋所触,犀利莫当。
涅盘后,塔于玉泉山二圣庵侧。
成化六年庚寅,帝遣礼部郎中孙洪谕祭于万寿戒坛,诛 曰:“尔早通释典,克特戒律。
正期阐扬宗风,何遽一疾而逝。
爰昭锡典,特赐以祭。
尔灵有知,尚其歆兹。
”弟子大海为立碑塔院,用垂久远。
弟子明仁、明宗,皆能祖述宗旨,不坠禅风。
Dynasty明
谢文祥明 1433 — 14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3—1479 【介绍】: 湖广耒阳人字元吉号枫林
成化二年进士
监察御史
数上封事,以直言得罪,谪南陵县,年三十七致仕。
李东阳刘大夏陈献章辈俱壮其节,赠以诗。
吴宽明 1435 — 1504
字原博长洲人
成化壬辰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谕德庶子少詹,兼侍读学士,擢吏部侍郎,掌詹事府,入东阁专典诰敕,进礼部尚书
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有《匏翁家藏集》七十七卷。
(《四库总目》:吴宽学有根柢,为当时馆阁钜手。
平生学宗苏氏,字法亦酷肖东坡
缣索流传,赏鉴家至今藏弃。
诗文亦和平恬雅,有鸣鸾佩玉之风。
以之羽翼茶陵,实如骖之有靳。
麓堂诗话》:吴文定原博末第时已有能诗名。
壬辰春,子省墓湖南时,末始识也。
萧海钓为致一诗曰:「京华旅食变风霜,天上空瞻白玉堂
短刺刘未曾通姓字,大篇时复见文章。
游汗漫瀛洲远,春梦依稀玉树长。
忽报先生有行色,诗成独立到斜阳。
」予陛辞日,见考官彭敷五为诵此诗,戏谓之曰:「场屋中有此人,不可不收!
敷五问其名,曰:予亦闻之矣!
」已而果得原博为第一,亦奇事也。
原博之诗醲郁深厚,自成一家,与亨父鼎仪皆脱去吴中习尚,天下重之。
(《震泽》:文定为文不事追琢,独严体裁。
为诗沈著高壮,一洗近世尖新之习。
作书姿润中时出奇倔,虽规模于苏,而多所自得。
堂集》:匏翁诗如汉循吏,所至无赫赫声,而去思不已。
世或模拟之,鲜能似也。
《艺苑卮言》:吴匏庵如学究出身人,虽复闲雅,不脱酸习。
朱承爵存馀堂诗话》:吴文定诗格尚浑厚,琢句沈著,用事果切,无漫然嘲风弄月之语。
《雪后入朝》诗云:「天门晴雪映朝冠,步涩频扶白玉阑。
为语后人须把滑,正忧高虑不胜寒
饥鸟隔餐应尽,驯象当庭蹈又残。
莫向都人誇瑞兆,近郊或恐有袁安
」爱君忧国、感时念物之情蔼然可掬。
《笔精》:东坡赤壁时,有绵竹道士杨世昌同游,《赤壁赋》云「客有吹洞箫者」,即世昌也。
吴匏庵诗云:「西飞孤鹤记何详,有客吹箫杨世昌
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
」此一證也。
田按:匏翁诗体擅台阁之华,气含川泽之秀,冲情逸致,雅制清裁
是时西涯而外,当首屈一指。)
谢铎明 1435 — 1510
字鸣治太平人
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侍讲、南国子祭酒,擢礼部侍郎
卒赠礼部尚书谥文肃
有《桃溪净稿》八十四卷。
(《麓堂诗话》:谢方石出自东南,人始末之知。
庶吉士时,见其送人兄弟诗曰:坐来风雨不知夜,梦入池塘都是
」争传赏之。
学诗自立程课,限一月为一体,如此月读古诗,则凡翰林官课及应答诸作皆古诗,故其所就沈著坚定,非口耳所到。
既其老也,每出一诗必令子指疵,不指不已。
及予有所质,亦倾心应之,必使尽力。
子尝为《崖山》,内一联渠意不满,予以为更无可易,渠笑曰:「观子胸中似不止此。
」最后曰: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渠又笑曰:「微我子不到此。
」予又为《端礼门》古乐府,渠以为末句未尽,往复再四,最后乃曰:「碑可毁,亦可建。
盖棺事,久乃见。
不见奸党碑,但见《奸臣传》。
」渠不待辞毕,已跃然而起矣。
方石古乐府最得古意,如《过河怨》曰:「过河过河,不过河,奈此中原何!
」《夜半檄》曰:「国威重,空头敕。
相权轻,夜半檄。
」皆警句也。
《诗谈》:天台谢铎刚毅英华,焉用藻饰。
姜南《蓉塘纪闻》:桃溪谢文肃公铎有《顺天乡试录次韵寄潘时用》诗云:「又是西风桂子,不闻仙录上瀛洲。
青灯入夜西涯老,谁复朱衣为点头。
」末注云:「时西涯李学士为考官,而时用不第,岂非命哉!
」盖时用西涯平生最相知者。
时用名辰,后以荐举,官至太常
三台诗录》:文肃既归,路过新河,有军笑之曰:「有官不会做,有钱不会接。
文肃闻之,笑曰:「军其知我哉!
」遂赋一绝云:「五陵裘马日更新,白发归来苦爱贫。
除却新河军识我,平生知己更何人!
」亦前辈一段佳话也。)
刘大夏明 1436 — 1516
大夏字时雍华容人
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
兵部主事,历员外郎中,以忤阉系狱。
寻出为福建参政,进广东布政使,改浙江,擢副都御史,治张秋河,进户部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理宣府兵饷,移疾归。
右都御史总制两广军务,拜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赐归。
以忤刘瑾逮系,遣戍肃州,赦归。
卒赠太保谥忠宣
有《东山集》。
何孟春燕泉集》:刘东山公晚年肃州之谪,虽由逆瑾,其实公同年焦阁老芳为之。
公与焦素无他,焦特忌公名耳。
岑猛赂既行,集大臣议欲置公重辟,诸大臣惴不敢吐一语,独都御史屠公滽曰:「刘某何罪,必欲文致之!
怒,明日大臣以屠议奏,谋于焦及吏部尚书刘宇又素嫉公者,署:「刘某轻议夷人迁徙,发远戍。
初拟广西边卫,焦曰:「是送彼归也。
」乃定肃州
公《西行稿》载公赴肃州时,故旧皆避不来会,独乡人严仲洪赠诗,公和笞之。
公《过六盘山西涯阁老》诗末句云:「寄语同年老知己,天涯孤客几时还?
」叹同年也。
后归自六盘,和前韵末句云:「凭谁寄语中州子,前度刘郎今已还。
中州子,焦与刘也。
其事盖如此。
《蠖斋诗话》:刘忠宣公乎生不刻意作诗,间有为而作者,皆事核意真,情到兴具。
如《抚谕田州》句云:「如何万顷麻地,天与夷人作战场。
」虽土官岑溥亦感也。
出锦衣狱中有句云:「红尘未了清时债,白发重来此地游。
」盖公为兵部郎中,尝下狱也。
谪戍甘肃,《过六盘山》句云:「绿野误为三品地,白头今到六盘山
」盖以为终于侍郎不起,未必有此谪也。
《谪所示子侄》句云:「报国未能平海
充军终是累儿孙。
」盖以逆瑾刘某永远充军之批旨也。
又云:「犹有先朝宣召梦,急趋黄屋面承恩。
」盖思孝君臣相遇,千载一时,虽在谪所不忘情也。
《谪所赠同事》诗曰:「时事何人苦变更?
边城持戟半儒生。
」盖刘瑾用事,士大夫有罪多谴谪甘肃也。
田按:忠宣一代名臣,诗非所留意,语特轩爽。)
维基
刘大夏(1436年—1516年)字时雍号东山自号东山居士湖广华容县(今属湖南)人。
天顺己卯湖广解元,甲申进士
弘治年间,官至兵部尚书
天顺三年(1459年)刘大夏中式湖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宪宗成化初年馆试,大夏本可留任翰林官,但他自请改部职,被任命为职方司主事,升兵部车驾司郎中
成化十九年(1483),升福建右参政,有政绩。
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担任过广东布政使
弘治三年(1490年)十月广西田州泗城土官岑猛反叛,刘大夏前往平息。
弘治十五年(1502年)官至兵部尚书
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上疏请求归隐。
正德三年,九月,以岑猛事,入北镇抚狱,刘瑾欲置之死地。
赖左都御史屠滽宰相李东阳相救,改判处充军肃州(今甘肃酒泉)
肃州的官吏怕得罪刘瑾,不敢供给膳宿,只有三名学生供养他。
正德五年(1510)夏,遇赦归。
正德十一年(1516年)五月卒。
太保谥忠宣
葬于华容县胜峰乡话岗村的山坡上。
张泰明 1436 — 14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480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
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
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
恬淡自守。
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
书法亦翩翩可喜。
有《沧州集》。
字亨父太仓人
天顺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迁修撰。
有《沧洲》十二卷。
(《升庵集》:张亨父诗句清拔,名于一时。
其《正月十六日》诗云:「长安元夕少灯光,此夜欢娱觉更忙。
十里东风吹翠袖,九门银烛照红妆。
虹桥禦陌争春步,云阁谁家晚香?
醉著吟鞭急归去,老夫当避少年狂。
」其手书稿,慎于先师李文正公处见之。
南濠诗话》:张修亨父工于诗,尝岁晚与翰林诸公联句有云「生事残年话,风流后辈誇」,竟以是月卒,亦诗谶也。
田按:亨父才华烂漫,与陆鼎仪陆文量号「吴中三凤」。
馆选时,刘文安院长,语某吉士云:「古诗、律诗各右体裁,与亨父叩其妙可也。
」其为老辈推重若此。)
石玉明 1436 — 1498
维基
石玉(1436年—1498年)字大器
真定藁城人明朝官员。
天顺甲申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
石玉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考中三甲进士
历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山西按察司佥事
成化十五年山西按察司副使二十一年山西大饥,协同刑部左侍郎何乔新从事赈济灾民,灾民所活甚众,二十二年升为山西按察使
曾官山东按察使,任内发奸摘伏,平反冤案,为人称道,李东阳称其居官“以俭自律”而“不少变”。
邵圭明 1441 — ?
文敬宜兴人
成化己丑进士,授户部主事
员外郎中,出为严州知府
有半江集》六卷。
(《麓堂诗话》:邵文敬善书工棋,诗亦有新意。
如「江流白如龙」、「金焦双角短」之类。
又有「半江帆影落樽前」之句。
人称为「邵半江」。
间变苏书,予亦以苏书答之,跋云:「戏效东曹新体。
」邵误以为效其诗。
作依字韵抵予,首句曰:「东曹新体古来稀,此意茫然失所归。
字掇坡书聊共戏,诗于昆法敢相讥。
休誇袅才无敌,未必葫芦样可依。
却问棋场诸国手,向来门下几传衣?
」相与大笑而罢。
尧山堂外纪》:邵半江一日题陈图南小像云:「盘陀石上净无尘,岳色江声共此身。
莫怪吴侬浑不醒,百年俱是梦中人。
」诗成求质于李西涯
西涯绐之曰:「尚有一二字欠稳,待予更之。
西涯乃默记,窃为已有,先题画上。
邵公见之,抚掌大笑。
田按:文敬户曹郎将出守思南李宾之陆鼎仪徐谦斋有《送邵思南序》,倪舜咨有《南园别意记》。
宾之诸人有《南园别意》联句云:「送客南庄秋色清,罗璟酒杯花事总关情。
黎淳长材用事须为郡,吴希贤野兴逢人惯出城。
李东阳好忆行囊诗卷富,倪岳还看远道驿舟迎。
杨时畅黑头太守黄金重陆釴汗竹应垂千载名。
陈音文敬有《留别诗》云:「僰道山川非禹州,壮怀都属望京楼
分符竹承天宠,远藉珠玑托俊游。
古道未能忘一砚。
宦情今已付孤舟。
迁疏满负群公意,翻笑谋生拙似鸠。
宾之次韵云:「徼外天留万里州,送君无赖倚高楼。
闲将笔劄供馀兴,尽阅江山壮远游。
红树夕阳深驻马,碧溪芳草漫随舟。
人生巧拙浑闲事,莫更论鹊与鸠。
董尚矩亦有《送别》诗,见前。
一时翰藻纷纭,其实文敬以半道丁艰去,未尝至吾黔也。
文敬在当时称好事,诗笔亦雅令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