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茂清明 1480 — 15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6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志澄号芝山
杨守阯子。
以荫为太学生,授南京鸿胪寺丞,迁贵池知县,历知忻州沔阳州,俱有政声。
字志澄号芝山
碧川先生,年四十五,始举公。
自儿时即嗜学,步履如老成。
以父任为鸿胪丞
大鸿胪刘公数称公曰:任子自有奇,此唐裴李宋范韩后人也。
公在散曹历九年,禄入甚少,乃以月奉所积,计口画日而食之,不溢用一钱。
秩满,出知贵池县
池滨江使传驿络,民好讼最,号难治
公至,相土俗所宜稽故牒,为去民所不便。
期月间,上信下服,遂大治。
泾县王瓒者,负青阳富家周鉴钱,欲陷之,乃养一丐妇于家,及索钱,妇死,遂诬杀之。
守令俱以周富家避嫌,莫为白,御史檄公往治。
公廉知其情,乃门有沟阴,易朽椽为桥,俟鉴至,驱妇出与争,堕桥死,即妇不知也。
遂定罪,得免。
石埭一杨翁生二子,长子有子曰标,次子死而其妇与仆奸,翁逐之,仆复潜至其家,翁指为盗,扑杀之。
是日标在青阳,为所亲寿置酒,而仆家控谓标所杀,系狱。
翁历诉标在外,身当伏罪,俱不听。
复檄公治,公复侦得,乃使标具言青阳酒坐客姓名,尽逮至入讯,使各在一所,每一人入,辄使言客何人,若出一口。
乃断翁出钱收埋,释标出。
后三年,公道经其家,尽室男女出罗拜,且携一小儿告曰:此标出后所生也,非公,杨氏斩矣。
县中王武刘廷璋相结为奸。
一日,廷璋怀伪金过家,谓其果金也,醉以烈酒杀之,使其妻共舁而沈于江。
公访得,坐死,吏谓其妻应从坐。
公曰:妇人惟夫所使,且吾怜其两儿俱褓也。
铜陵诸生胡弘绪有才,试辄高等。
会其仆挈家走,潜迹所往,缚诣县。
而仆巳得,疾死狱中。
其家人控胡生,遂被系,不得白御史
亦下公治,公详鞫之,谓生缚其仆以诣令,非私治也。
仆背主应得罪,且巳先有病,遂原胡生。
公念乡试期迫,即夕具狱牒以上,胡生随出。
是岁举于乡,其辨冤,狱释滞多类此。
由是御史台监司檄委无虚日,在县未常得煖席,旌举凡十数。
六年,迁知沂州,诸部使者闻之,叹曰:岂有美如贵池,仅得薄迁耶?
去之日,惟败橐数事,图书萧然,倾一县人,出送无不泣下者。
在沂一年,以才徙知沔阳,复三年,其奏治俱如贵池时。
公性澹于进取,遂力请老归。
家居恂恂然,身敦至行,比于万石君
戴南江诸老为耆会,日相唱酬。
年至九十,犹手抄古今野史、丛谈。
里中先辈诗,岁必满箧,诸杨推为祭酒焉。
谢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庭兰
永乐四年进士,除刑部员外郎,迁平阳知府,擢广西按察使,政声卓异。
长于诗,好作奇语。
有《蜗濡集》。
字廷兰,本蜀人,徙家于鄞。
为人魁岸,性倜傥,嗜学。
进士出使粤中。
庾岭见大木委道傍,因作悼木赋以见志。
尚书夏公原吉览而奇之,荐于朝,授刑部员外郎,迁郎中
法平
出知平阳府
平阳俗尚武悍,先生戒其属吏曰:治民在顺其常性而已。
能顺之,则俗不扰而易安。
由是所部帖然。
丁外艰,方治归,部民俱走阙下请留,上特报可。
秩满,迁广西按察使,数辨冤狱,军吏俱畏服之。
年五十七,卒于官。
先生所在奏治行第一,尤以诗文擅名。
所著蜗濡集行世。
郡守沈凤峰先生恺序吾乡诗曰:四明诗源,起自唐贺秘监,当时巳与李、杜并驰。
循至宋元,攻尚互异,篇什不传。
及洪建以来,作者辈出。
倡雅中朝则有郑千之,继以张白斋、金本清杨文懿诸贤,后先凌竞,彬彬以兴。
先辈戴南江序曰:四明诗人,萌芽秦汉,鸣盛于开元。
宋元而下,其诗失传。
洪建中,吾乡诗学始盛,尽归雅驯。
尝得名家数十人,若谢廷兰章文重金本清、张白斋、魏云松,其杰然者,风雅之体,于是为备。
余按两家所述吾乡诗源,一以郑千之为举首,一以谢廷兰为举首。
郑先生家学渊源,蔚然作者,余巳选其全集,录冠此卷。
及读谢先生传,意其负才气,历落自许,词赋流传,为当代巨公所重。
而诸选家仅录诗一首,意殊不满。
近始从范氏天一阁得读其蜗濡集,于腐题烂句中,时作惊人语,老气横厉,方称其人。
若非先辈藏书,则风流尽矣。
余既录其七言七首,他若吉州曰:乱山过雨迷高下,斜路穿云入有无。
秋云曰:晨度空林迷马鬣,晚拖疏雨带龙腥。
樵唱曰:数声去疾云生屦,一曲归迟月在薪。
金山寺曰:月转天心山压卵,塔横灯影水吞虹。
沙浦曰:青裙移棹脚双赤,金鲤出波鳞半红。
幽居曰:新声歌罢春生榻,老瓦盆乾月满楼。
奇句也。
字庭兰鄞人
永乐丙戌进士,出使粤中。
以荐除刑部员外郎,迁郎中,出知平阳府,擢陕西按察使
有《蜗濡集》。
田按:庭兰诗好作奇语。
杨守随明 1436 — 15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6—1520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维贞号贞庵又号文湖
杨守陈从弟。
成化二年进士
御史巡按江西
六年疏陈请改代宗谥等六事,不从。
八年又因灾异言事,擢应天府
弘治中工部尚书,掌大理寺,持法不挠。
正德初户部尚书韩文等以请诛刘瑾等被逐。
守随仍上章极论等罪恶,被等陷害下狱,除名。
诛,复官,又十年卒,谥康简
公字维贞号贞庵,性强朴,师大父栖芸先生,事兄文懿公、友弟碧川先生,问学出一门。
进士监察御史
御史有在权贵人门为相招延,公谢不往。
数上陈时事,劾奏奸僧继晓妖术,罔上之罪,直声大震。
出按江西,有大猾李孜省者,能变幻为暴于乡里,公按其罪,当戍遣。
孜省脱身走京师,结中贵,以左道惑上,遂得幸。
公服阕赴京,孜省已为太常寺丞
公复劾奏孜省罪人,不宜典郊庙百神之祀,改上林苑监。
孜省益贵,得用小简奏百官贤否,竟以事诬公斥守南宁
弘治初,迁应天府
以治守备太监蒋琮罪,反为所噬,谪广西参政七年不调。
巳而历迁至大理寺卿,进工部尚书掌寺事。
刘公大夏马公文升韩公文并朝野之望,各励风节。
正德初年巨珰刘瑾等在上左右。
日擅政,会中旨取户部馀盐四十万充内用。
韩公率九卿廷诤传旨。
此何大事,遽尔伏阙。
公退谓诸大臣曰:果然天下事甚有大于此者。
今八虎相扇为恶,恣行不轨,势危社稷,奈何舍此不言。
韩公乃更具疏会众伏阙下,请治等罪,得旨处分。
司礼监,诸珰出筦机要。
公曰:祸益大矣。
乃专疏曰:臣等力陈诸珰之罪。
谓必立正国法。
今反授以政事根本之枢,兵财机务之地,阳为远放而阴近之,名为疏斥而实亲之,政柄一入其手,将来事势必有不可言之事。
伏愿陛下乾纲独断,立诛此数人,远鉴延熹既往之愆,无使臣蹈蕃武已覆之辙。
不报。
积衔入骨,遂传旨勒公致仕,即日乘小车就道。
怒不已,矫诏罚公出米千石输边,削夺官秩,追缴出身以来诰敕,再罚米二百石。
公家无馀财,至粥先人遗田请贷,兄弟一簪一衣不得留,尚输不给。
伏诛,复公原官,台省交章论荐,公竟不复出。
惟与里中诸高年结为耆会,幅巾绦履,日徜徉山水间,身敦礼义,为士族法。
得年八十有五。
卒之日,士大夫走哭,父老声钟相吊。
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维基
杨守随(1435年—1519年)字维贞号贞庵文湖浙江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杨守阯之弟。
成化元年(1465年)与兄杨守阯同举乙酉浙江乡试,成化二年(1466年)联中三甲进士,授江西道监察御史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广西南宁府知府
后任顺天府府丞
弘治初年因勘察南京守备中官蒋琮罪,被弹劾谪广西右参政
久之,升任广西按察使
弘治八年(1495年),担任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历两京大理卿
九年后,进工部尚书,仍掌管大理寺
正德元年(1506年),参与和内阁六部弹劾刘瑾党案,被迫致仕。
正德三年(1508年),被逮捕系狱,罚米千石输塞上。
刘瑾被诛杀后恢复官职。
十年卒。
赠太子少保谥康简
杨守址
守址字维立鄞人
成化戊戌第二人及笫,授编修
迁南侍读,召修《实录》,迁侍讲学士,擢南吏部侍郎,加尚书致仕。
有《碧川文钞》二十九卷。
曹学佺石仓诗选》:成、弘时人文为盛,而公家为尤盛。
文懿起于前,公与康简赓之,一时群从登朝者六人,公誉望尤著,而殁后易名之典至今阙焉。
盖公视篆翰林时,适遇朝廷一日间升传奉官四十员,科道上章,因下诏狱六十员。
言路一空。
公移书当轴,请当极力申救,不宜作缺更补。
语甚切直,而当轴者不能从。
吴门沈启南为作诗以侈其事,始大忿恚,阴构之于新都杨公,谓己推毂新都东宫讲官而不及公,以此为憾,新都颔之。
未几,公与当轴者俱逝,疏请易名,而新都两靳之云。
石田诗板当时已被毁,其续集刻无此诗,谨拈此段,以备采择。)
宋恢
字弘之,以经术授里中子弟及门最盛。
陆康僖公瑜,其最著者也。
先生尝悯郡中文献失徵,因选天顺成化以来,诸名士诗合为一集。
冢宰碧川杨公见之,深善其意。
因从钞一本,以授子茂清,即知州芝山君也。
其后参议南江戴公,更从芝山处得此集,因为增辑,序之曰:“余尝慨想乡贤篇什,思搜访而不可得。
一日,从芝山杨君所见四明雅集一编,乃诗人宋弘之先已纂辑
因取诸家近诗,增所未备,总得六十人集,成四卷。
不惟吾名山之助,其文献亦有足徵者,故乐为邦人道之。
吾乡有选诗本于此。
教授郑千之先生,家学渊源最久。
其为四明文献录所集宋元先辈诗,仅四家。
自其大父蒙隐先生、父以道先生外,一为奉川董秉彝,一为吾乡蒋敬之
然则所录里中诗只一人而已。
余复尽读宋元志乘所载,诗亦绝少。
太守公恺序吾郡诗曰‘宋元间,攻尚互异篇什不传。
’在当时固巳如此,然亦由纂述无人致传者益少也。
宋弘之先生始录天顺成化间名士诗二十人曰《四明雅集》。
于是南江戴先生因所选为广之得五十五人,仍其名。
东沙张先生益广之,得一百五十一人,更名曰《四明风雅》。
至崇祯中陈太仆、陆中翰诸君,复耑录吾鄞诗得四百四十七人,名曰《甬东诗》,括盖此邦文献之传。
数百年间,得世有所徵,俱宋先生祖构之功也。
南江先生诗格逼盛唐,其柏梁体最妙,调高而意远。
今所传者绝少。
余为录存数章,使后来学者追述先民,得知其世系焉。”
张伯祥
初名瑞
以字行,号西畦
元末其先人避地高丽还里,人遂称为高丽张氏。
公少嗜学,有大志,尝上书太傅屠公、少宰杨碧川先生,论科场之弊,为时所传。
已举于乡,谒选,授知芜湖县
有巨商犯法,夜馈千金,公却之曰:为吏若得人一钱,即不值一钱矣。
竟按其罪。
寻改知靖安,公作省民条约,与相清净,县中大治,乃筑喜幽亭,当众石佳处,引宾佐觞咏其间,自作亭记。
在官六年,将入觐,闻逆瑾擅命,遂怅然解组归里。
公天性孝友,事父色养备至。
兄弟四人,虽一果片脯,必与同味。
食指约五十馀,门无异烟。
既而故宅渐不能容,乃别于宅南筑室,与诸弟奉父以居,名曰雍睦堂。
里人遂更称雍睦张氏。
父卒,年八十八,公哀礼兼尽。
晚年惟与堇山李先生堂葺斋袁先生孟悌常相唱酬。
所居斋曰西畦书屋,因称西畦先生
张氏至今多贤者。
公后人曰汝翼,与余交最善。
李堂明 1462 — 1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2—1524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时升号堇山
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官至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
有《正学类稿》、《四明文献志》及《堇山集》。
公生时,父梦人抱儿从日湖陆司寇家来。
及生果异,八岁日记数千言。
每出语辄惊坐客。
及冠,先辈洪石田先生字曰时升,为说以励之。
举于乡。
坐南太学
麻城李文祥俱以诗名。
时称为二李
进士
工部主事
监税芜湖
中官宋昂指取御木困商人,其势张甚。
公至力尼之,宽商课,严立籍记。
昂蟊猎无所,深衔之。
自后中官遂不踵差。
迁营缮郎中,值清宁宫灾,为太皇太后寝所,上手诏营建,公请发内帑,无徵民,以答天戒。
众议工费既定,公请减十之五,及告成,尚赢其十之三。
诏进公二阶,公三疏力辞,谓营缮乃臣本职,钱谷出入,尤士类名检所关,不敢膺殊典,以招物议。
次年,重建礼部,脩阙里,俱取给前积,益为司空倚重。
复奏省元宵灯火縻费,取回烧造窑器。
内臣痛抑宁藩滥请,及罢吉郑诸府非时造作,公私赖之。
应天府
会岁饥,盗贼蜂起相聚,公单骑谕以祸福,惟斩其首乱者,馀尽解散。
当轴俱谓公可属大事。
应天乡试,有贿通得举者,公提调,为奏黜三人。
历迁工部右侍郎,督修徐汴河。
镇守河南太监逆瑾表里,深嫉公,竟为所中。
因力请疾归里,诏许公乘传。
痊日,有司劝驾。
乾清宫灾,朝议起之,不果。
公归里十馀年,筑堇山草堂,著书其中。
每云:吾自十五至三十,学为仕也,皆皮肤;自三十至五十,仕而学也,皆土苴;四十乞身,五十得请,冀由史而经,即事求道,辩疑衍义,以待后之人。
所著有正学类编、四明文献志、堇山全集,学者称堇山先生
字时升鄞人
成化丁未进士,授工部主事
员外郎中,迁应天府、南光禄寺卿,擢南左佥都御史
召为工部侍郎总理河道,引疾归。
有《堇山集》十五卷。
维基
李堂(1462年—1524年)字时升号堇山
浙江宁波府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学者。
浙江乡试第四十名举人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十八名,二甲第九十名进士
鄞县杨氏联姻,是杨守阯二女婿。
李堂考中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
工部主事,调任芜湖监税
不久后升迁工部右侍郎总督河漕,任上整治了汴河、徐河的水患。
因病辞职回到故乡,闭门不出,专心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