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陈子龙明末 1608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8—1647 【介绍】: 明末松江府华亭人字人中更字卧子又字海士号大樽
少有才名,与夏允彝等结几社,又参加复社。
崇祯十年进士
绍兴推官
东阳许都起事,子龙以故交劝降,许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杀之。
子龙争,不能得。
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南京
请练水师,言中兴之主当身先士卒。
不听,辞归。
南都失,遁为僧。
寻受鲁王兵部尚书,结太湖兵欲举事,事露被擒,于被械送途中投水死。
乾隆时谥忠裕
子龙以风节著,诗词古文亦称大家,领袖明末文坛。
词尤有名,与同里诸名士形成云间词派。
有《湘真阁稿》、《安雅堂稿》、《白云草》等集。
清人王昶编为《陈忠裕公全集》。
子龙尚辑有《明经世文编》。
词学图录
陈子龙(1608-1647) 字卧子一字懋中人中号大樽又号轶符
松江华亭人
南都失陷,在松江起兵抗清,自为监军
兵败易僧服,受南明王兵部职。
联络太湖义军图复举。
事泄被执于苏州,押送途中乘间投水死。
清乾隆时谥忠裕
早年入复社,又与夏允彝等结几社,以气节相砥砺。
李雯宋徵舆并称"云间三子",开云间诗派、词派。
文恢肆而神骧。
诗高华雄浑,睥睨一世,为明诗殿军。
词妙丽深婉,神韵天然,亦称大家。
有《陈忠裕公全集》、《陈忠裕公词》。
字卧子青浦人
官兵给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人中更字卧子青浦人
崇祯丁丑进士,除惠州推官补任绍兴吏部主事兵科给事中有白云草庐居湘真阁诸槁
维基
陈子龙(1608年—1647年)字卧子号轶符晚号大樽,明末政治人物、诗人,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青浦县籍。
陈子龙由祖母抚养长大,天启三年(1623年)十六岁参加童子试。
崇祯元年(1628)与湖广宝庆府邵阳县知县张轨端之女结婚。
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庚午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出任广东惠州府推官
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
福王南京即位,子龙上防守要策,请召还前吏部尚书郑三俊,朝廷不听,隔年二月,以奉养父母为由离开朝廷。
后出家,法名信衷
屡次起兵抗清,后联络太湖反清武装,图谋起事,最终兵败逃亡。
夏之旭自杀后,陈子龙到密友侯岐曾的仆人刘驯家里躲避,又逃至其婿昆山顾天逵兄弟处。
不久在吴县潭山顾天逵祖墓被操江都御史陈锦所逮捕,永历元年(清顺治四年,1647年)6月15日夜间,在登船前往江宁的途中穿过跨塘桥时,陈子龙挣断镣铐,投河自杀死,被割下首级,抛尸河中。
陈子龙学生们捞其遗体,将其安葬于陈氏坟地。
乾隆间追谥忠裕
马銮明末清初
简介
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
国亡后,卖卜金陵以死。
士英当国,华亭顾在观为杨龙友所引入士英幕,尝言阮大铖不可用。
大铖欲起钩党之狱,在观伯和泣谏,赖以稍止。
是亦能干蛊者。
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传》:在观,字观生华亭人
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之数,能识其所以然。
华亭教谕杨文骢命子师事焉。
马士英总督凤阳,以文骢故,辟置幕府
时论者抨击不休,士英患之。
在观曰:“公素怀坦白,无所附丽,今昵怀宁,故众情不免致疑。
阮大铖闻,大恚。
士英辅政,在观首以“起用老成,分别邪正”为言,一时若嘉兴徐石麒会稽刘宗周长洲徐研、华亭许誉卿夏允彝陈子龙并登启事。
大铖憾东林诸人,思诬以谋立他藩,一网尽之,最后嗾安远侯某上疏。
大铖先诣士英,属以严旨票拟,士英笑不应。
大铖怒曰:“东林间谍,坐在汝家,我固知无能为也
在观尝语士英:“大铖才智雄杰,一朝得志,为所欲为,必不顾其后,是事关公门户,且系于万世清议,不宜强为迁就。
士英之子亦以此意极言之。
其时不致启白马清流之祸者,在观力也。
伯和尝与杜于皇倡和,(杜浚《变雅堂集》:《马伯和海棠分得醒字》:“把酒来花下,看山坐水亭。
鬓毛疏更白,春色晓多青。
丽蕊关心赏,妍枝议胆瓶。
一酣拚竟日,三月不宜醒。
”《伯和落一齿,有诗为余诵之,复用其才字》:“齿落闻新句,痴虫试尔才。
无多妨肉食,全不碍衔杯。
老怯边风入,人窥笑口开
何妨杜陵叟车辅半摧颓。
”《雨中再酌伯和斋》:“细雨春泥薄,支筇索居。
话间尊酒至,何处管弦徐。
池水行将起,篱花渐欲舒。
频来惭款洽,挈榼意何如。
”)诗亦雅澹新警。
卓尔堪《遗民诗》:伯和壮岁,值南都新建,进言不听,常怀忧郁,绝意仕进。
及国破家亡,君子亦深谅之。
晚年垂帘白下,有《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寓意有在。)
杜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松江府华亭人字宗原
学行并高,洪武初中词科,为太常赞礼郎
出使缅甸,称旨,授礼科给事中
有《双清集》。
字宗原松江人
洪武初,官赞礼郎
使缅还,擢礼科给事中
有《双清集》十卷。
(《王昶青浦诗传》:明初南缅不庭,宗原奉诏抚之。
缅人驰金帛而求题咏者,车满邮亭。
归而达诸朝,太祖为制禦序。)
刘柱国明至南明 ? — 1646
维基
刘柱国(?
—1646年),号长石湖广承天潜江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刘柱国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631年)辛未进士工部观政五年获授工部屯田司主事六年杭州抽分,七年升营缮司员外郎八年潮州府知府,任内公正果断,努力去除夙弊,之后迁任广东巡海副使,抚定澳门葡萄牙人
十三年考察,降职为四川按察司佥事
弘光年间,他升任福建参政,拥立隆武帝,任职佥都御史下游镇海
平和的乱民藉词聚众报复,刘柱国就驱散他们,后来调任惠巡抚
当初潮州客家叛军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连同闽王老数千人,打算攻入揭阳不成功;三月时丘文德、蓝霖进犯;而诏安李班三聚众三万人,自称「神都总元帅」,在隆武元年(1645年)九月潮阳造反,攻打贵屿。
知县应春都督张浚参将黄山王振远等人出兵斩杀李班三,刘柱国因而命令武兴团练
次年(1646年)二月,庄三权侵略和平县峡山知县徐以暹告急。
他命令王振远参将郭祯、诸生吴楷拒守;三月,庄三权与戴明台攻陷和平,刘柱国入朝拟定为兵部右侍郎,很快改为云南巡抚,在湘阴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