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于思睿
维基
于思睿(15世纪—16世纪),山东济南府青城县人
于思睿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获授工部都水司主事出榷徐州,免除当地宿弊;升任营缮司员外郎,督修仁寿宫时控制开支,节省数万两金。
之后他转为虞衡司郎中,外任江西瑞州府知府,但到达徐州时去世。
于思睿公清操亮节,得士子推许佩服。
孙应奎明 1486 — 15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文宿号东榖
正德十六年进士
章丘知县
嘉靖初入为兵科给事中,坐言事谪高平丞,后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户部尚书
俺答兵临京师城下,应奎议加派,骤增银一百十五万有奇。
三十一年,条上京边备用刍粮之数,言财政困难状。
帝疑有侵冒,给事中徐公遴应奎粗疏自用,遂改南京工部尚书,移户部,致仕归卒。
维基
孙应奎(1486年—1570年)字文宿别号东榖河南河南卫(今河南省洛阳市)军籍,直隶长洲县人,官至户部尚书
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河南乡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科三甲四十一名进士,授山东章丘县知县
嘉靖四年(1525年),入为兵科给事中,弹劾杨一清张璁桂萼
世宗慰留杨一清,戒谕张璁桂萼
继而同官王准陆粲因弹劾张璁桂萼吏部谪边,未加罪于孙应奎
九年六月户科左给事中,不久,孙应奎弹劾吏部尚书方献夫
十年七月因再次弹劾张璁而下诏狱,之后释放回职。
嘉靖十一年(1532年),被贬高平县县丞
滕县知县,历南京兵部车驾司郎中十七年二月四川布政司右参议十八年八月湖广按察司副使,督采大木,因事连坐被捕,随即获释。
浙江布政使司左参政,升湖广按察使二十六年二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二十八年十月升为左副都御史,回都察院管事,二十九年三月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十月户部尚书
任期内负责筹画兵饷抵禦俺答汗入侵。
三十一年七月被弹劾去职,改南京工部尚书三十二年十一月南京户部尚书三十五年二月引年致仕,归乡去世。
李承勋明 1473 — 15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31 【介绍】: 湖广嘉鱼人字立卿
弘治六年进士
太湖知县,累迁南昌知府
正德六年,从都御史陈金镇压华林军。
超迁浙江按察使
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时边备废弛,城外数百里皆诸部射猎地。
承勋疏请修筑。
世宗即位,发帑银。
承勋身负畚锸先士卒,筑边墙墩台,招徕逋逃,广开屯田。
官至兵部尚书
维基
李承勋(1473年—1531年)字立卿湖广嘉鱼县(今湖北)人,弘治癸丑进士
官至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
李田,官至顺天巡抚
弘治六年(1493年)李承勋癸丑进士,由太湖县知县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历任南京工部郎中南昌府知府
正德六年(1511年)赣州贼侵犯新淦,扣押参政赵士贤
各地盗乱,李承勋率部进攻,屡次有战功。
都御史陈金李承勋讨伐,并成功平定。
此后升任浙江按察使,历任陕西右布政使河南左布政使,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辽东,在任期间防备嫣然。
累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刑部尚书
嘉靖六年(1527年),改吏部尚书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李承勋随后加太子太保,改兵部尚书左都御史,专督团营,兼掌都察院
因弹劾官吏而被给事中王准等弹劾,下清法司
兵部尚书胡世宁致仕后,世宗李承勋归还兵部,并代任,仍然兼督团营。
言官攻击张璁桂萼时,言语涉及李承勋李承勋不得不辞职,世宗仍然温旨挽留。
当时大同有警报,朝议派大臣督军,大家推举都御史王宪王宪不肯前行。
给事中夏言举荐李承勋李承勋也不自请。
于是给事中赵廷瑞一并弹劾,恰逢敌寇撤退,此事遂罢。
嘉靖十年(1531年),致仕回乡,不久病卒。
世宗哀悼,赠少保谥康惠,特赐白金、䌽币、米蔬等。
李承勋为官四十年,家无余产。
胡世宁魏校余祐善等人并称“南都四君子”。
徐可期
维基
徐可期(16世纪—1635年),字烜父浙江金华府永康县人
徐可期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获授行人,奉命册封蜀王和辽王,期间减少供帐、节省夫役,推却亲王赠送的金帛,清望益著。
考选福建道监察御史,因为正直触犯权贵,改任刑部主事,召对时曾抗疏请求撤除各地监视宦官;升员外郎兼掌四司印,当时山西陕西流寇肆虐,外任官员大多无辜被逮,他都力为申救。
八年(1635年)他在任内去世,行李中没有无馀金,同僚为他举丧,生平始终坚持清节,士子推为模范,有《书经贯言》、《太极正蒙宗旨》和《蜀游诗》行世,入祀府学、县学、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