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李如梅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东铁岭卫人字子清
李成梁子。
从兄李如松朝鲜日本,却敌先登。
屡迁辽东副总兵
二十五年,再援朝鲜,攻蔚山不克。
次年,以如松战死,代为辽东总兵官
逾年,以拥兵畏敌被劾罢官。
久之,起佥书左府。
如梅躁动非大将才,故虽敢于战斗,而多致败。
李如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东铁岭卫人
李成梁子,李如桢弟。
以父荫为都指挥佥事
从兄李如松宁夏哱拜之叛,先登有功。
累进都督佥事,历广西、延绥总兵官
释休静明 1520 — 1604年1月23日
休静 西山大禅师 字玄应
又号清虚堂
俗姓崔氏
山人
名汝信
箕子殿参奉世昌。
母金氏。
有异梦。
生师于庚辰年。
廿一崇仁长老落发。
从一禅和尚受戒。
卅一中科。
选至教两宗判事。
己丑之狱。
被诬逮狱。
宣庙即命释之。
曰赐御画御诗。
仍许还山。
壬辰之乱。
师杖釰赴行在。
宣朝命授八道都总摄。
师率门徒。
分僧与天兵助援。
进战斩馘甚夥。
乃扈驾还都。
请还旧栖。
宣庙许之。
赐号曰国一都大禅师
都总摄。
扶宗拊教普济登阶尊者。
甲辰于妙香圆寂庵坐化。
年八十五。
腊六十五。
所著家龟鉴。
释云水坛。
三家一指各一卷。
清虚堂集八卷。
刊行。
笔迹疏劲有致
享于妙香酬忠祠。
密阳表忠祠。
𪯩仡进曰。
世出世法。
外内不相反。
自昔空门耆宿。
鲜有寘力王事者。
吾师以穷衲子
一言而受知圣祖。
蒙宸翰之穷。
及倭难之作。
卒能奋羲。
聚众恊助天讨克䝺。
恢复之烈。
名闻华夷。
夫吾师之心。
何尝有所作也。
随缘应迹。
功用卓然。
心寘乎空有。
而事光乎忠义。
敢藉是以固请。
母金氏。
娠师有异梦。
生三岁。
忽有老叟来曰。
委访少沙门耳。
遂提儿咒数声。
摩其顶曰。
宜名以云鹤。
言讫出门。
不知所之。
儿时嬉戏。
必以佛事。
长风神颖秀。
出语惊人。
为州牧所爱。
称以奇童。
十岁表怗恃伶仃无所依。
州牧携至
就学于泮齐。
屡试辄屈。
郁郁不得意。
遂南游入头流。
穷岩洞之胜。
遍阅内典。
忽有出世之志。
辞诀同伴。
有诗
汲水归来忽回首。
青山无数白云中。
遂投崇仁长老落发。
从一禅和尚受戒。
时嘉靖庚子
师年二十一岁矣。
参灵观大师
得印可。
后因游行村落。
闻午鸡忽然有省。
叹曰。
宁作一生痴呆汉。
不欲做铅椠阿师。
拈笔题落叶曰。
发白心未白。
古人曾漏泄。
今听一声鸡。
犬夫能事毕。
自是游关东诸名山。
偶入京师
科中选。
升至教两宗判事。
无何拂衣入枫岳。
作三梦吟。
一禅师临灭有谶
单衣有债。
木人争青。
不是无胫。
来自南溟。
会师自某至。
为祷舍利。
应赫然。
师虽藏踪晦彩。
而道誉益隆虚骄我慢之徒。
望风心醉。
争就北面。
己丑逆狱起。
为妖僧所诬。
被逮。
对狱明畅。
宣庙素闻其名。
即命释之。
引见。
赐御制色。
及御画墨竹障子。
师立进诗谢恩。
上益称赏。
厚赍还山。
壬辰之乱。
宣庙西幸。
师出山诣行在上谒。
上曰。
国有大难。
山人其能自安乎。
师挥涕对愿效死。
上嘉之。
命授入道都总摄。
师分命诸上足。
紏众义徒。
于是惟政起关东。
处英起湖南
与权公慄合兵。
鏖战于幸州。
师自率门徒一千五百人。
随天兵进克平壤。
天朝经略宋应昌
提督李如松
及三协总兵以下诸将佐
闻师名争送帖致敬。
或赠诗称美。
辞礼甚虔。
京城既复。
上将旋轸。
师率徒数百。
扈驾还都。
请于上曰。
臣老且死。
愿以兵事属弟子惟政等。
乞骸骨归。
上嘉其志许之。
因赐号。
将示寂于圆寂庵。
是日肩舆冲雪。
遍访诸山近庵。
拜佛说法。
还方丈颒盥。
兴威仪焚香佛前。
或笔自题画像曰。
八十年前渠是我。
八十年后我是渠。
又寄书诀惟政处英二门人讫。
趺坐就化。
世寿八十五。
腊六十五异香满室。
累日乃歇。
阇维得片。
舍利三粒。
就普贤安心寺。
建窣堵波。
惟政自休等。
又捧顶骨片。
来枫岳。
得舍利数颗。
窆于岵寺之北冈。
师少从观得法。
而宗风之振。
近代无弟子千馀人。
知名者七十馀。
其能领袖后学。
方宗主者。
不下四五人。
可谓盛矣。
晚节通脱自在。
皮相之流。
或疑其越戒。
识者不以为病焉偈爽朗多警语。
笔迹疏劲有致
状之所述。
如是亦备矣。
噫。
师之幻身。
既而化为灰尘矣。
其未幻者。
未尝随而变灭。
片之石。
数纸之文。
何足为师不朽计。
虽然。
尊其道则不忍泯其迹。
而欲永其传于来世。
此固其徒用心之勤。
亦世教之所宜许也。
庄周有言曰。
莫足为也。
而不可不为。
其是之谓欤(并张维拼碑)。
休静
善书与诗。
为丛林所宗。
其游金刚山诗曰。
舞月跃仙千丈
林清声滩(芝峰游说)。
今世僧人中。
惟政
颇解家学。
有声于缁流
且善诗。
自号清虚子
尝在香山
万国都城如蚁垤。
千家豪士若醢鸡。
窗明月清虚枕。
无限风韵不齐。
有高蹈物外俯视尘寰之意。
时意会作也(西厓集)。
刘黄裳明 1529 — 1595
维基
刘黄裳(1530年1月26日—1595年3月8日)字玄子号太景河南汝宁府光州(今光山县)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乙卯科乡试第六名。
万历十四年(1586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五十三名。
刑部主事,累官兵部员外郎
万历二十年(1592年)曾监军李如松援兵朝鲜抗倭,命赞画侍郎宋应昌军务
取得平壤大捷,因功进郎中
傅霖明 1532 — ?
维基
傅霖(1532年—?
),字应期号泽野山西太原府忻州人,民籍。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山西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会试第二百五十名,二甲第十四名进士
初授吏部主事,以宗亲改寿州知州,迁大名府同知隆庆元年(1567年)十二月河南佥事,备兵睢陈,四年四月以不胜任罢归,五年正月考察以才力不及降调。
明神宗即位,起补陕西华州知州,调任山东平度州知州万历五年(1577年)十二年湖广荆西道佥事,督修明显陵九年二月陕西参议
丁忧归,起补山东辽海兵备道参政,因与总兵李如松不合,以考察去职。
著有《慕随堂集》。
袁黄明 1533 — 1606
维基
袁黄(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原名表字仪甫又字坤仪后改名黄更字庆远号学海又号了凡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人,改入籍浙江嘉兴府嘉善县
万历进士,曾任主事拾遗之官,赠尚宝司少卿
崇信佛法,六十九岁时,将一生的体验写成著名的劝善文《了凡四训》。
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
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变夺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与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往来,被燕王抄家。
袁了凡的先祖(袁顺)倖免于难,四处逃亡,后定居于吴江
袁黄嘉靖十二年(1533)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嘉善魏塘镇,袁父(袁仁)不欲其为官,而希冀其习医。
后遇云南孔先生传邵雍皇极经世》,并为其卜算一生之荣枯寿夭。
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名次,童生考试第十四名、府学考试七十一名,提学考试第九名,取得生员资格。
明年赴考,三场都正确。
袁黄吓得半死。
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
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
隆庆三年(1569年)金陵栖霞山云谷禅师,讲行善积德,改造命运之理,还授给他《准提神咒》。
袁黄如大梦初醒,自号为了凡,以此明其悟立命之说,不欲落凡夫窠臼之志。
袁了凡曾做记功、过的表格,称之为「功过格」,功过格在晚明甚为盛行,刘宗周子张履祥更称“竟为近世时人之圣书。
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任宝坻县
后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此时日本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万历朝鲜之役,随经略宋应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鲜
李如松与日倭谈判,佯称将赐厚禄,日倭信以为真,没有设防。
如松遂袭破日倭于平壤
袁了凡认为李如松此举有损国威,并斥责其部下滥杀无辜,冒领军功。
倭兵袭击袁了凡了凡以三千兵力击退之,而李如松却败于倭兵。
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袁了凡被停职返乡。
居乡期间又参与编修嘉善县志》等。
卒年七十四岁。
天启三年(1623年)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军功,赠尚宝司少卿(从五品)。
宋应昌明 1536 — 16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6—1606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时祥号桐冈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绛州知州
济南知府福建布政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请加强海防。
万历二十年,以兵部左侍郎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与李如松朝鲜
次年,击败日本军,收复平壤、开城、王京
兵部尚书石星主撤兵议和,遂被召还。
寻乞归。
有《朝鲜复国经略》。
维基
宋应昌(1536年10月—1606年2月)字思文一字时祥号桐冈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明朝军事人物,曾参与万历朝鲜之役。
其先为浙江越州人,后迁至杭州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浙江乡试第十三名举人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九十九名,二甲第二十名进士
礼部观政隆庆元年(1567年)六月绛州知州四年五月刑部员外郎十二月考选户科给事中五年五月刑科右给事中六年五月礼科左给事中丁忧归。
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复除礼科左给事中四月巡视京营,七月济南府知府八年二月山西按察司副使十一年二月河南右参政十二年七月升山东按察使十四年正月江西右布政使十七年正月福建左布政使二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东,筹建营卫巡司,有政声。
二十年(1592年)四月大理寺卿六月工部右侍郎八月兵部右侍郎,往保定、蓟镇、辽东等处经略备倭事宜。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丰臣秀吉集结二十万大军入侵朝鲜半岛,朝鲜兵望风奔溃,“浃旬之间,三都失守,八方瓦解”,日军长驱直入,攻陷首都汉阳(今首尔)。
国王李昖仓皇逃难,向明朝求援。
宋应昌亦以为:“朝鲜固,则东保辽东京师巩于泰山矣。
是年八月十九日应昌兵部右侍郎经略备倭军务九月离京,与辽东总兵李成梁之子李如松率军共赴朝鲜
战争初期宋应昌驻扎辽东筹粮,十二月二十六日宋应昌的赞画袁黄李如松率师东渡鸭绿江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八日李如松先后收复平壤、开城。
宋应昌的南军继承了戚家军优良传统,军纪良好,所至秋毫无犯。
李如松的北军杀良冒功,引发南北军矛盾。
万历二十一年正月二十四日宋应昌抵达朝鲜
二十七日,明军在碧蹄馆轻敌战败,李如松大兵退守开城。
此时明军乏粮,死伤又多,士气十分消沉。
随著明军失利,战争进入和谈阶段。
是年三月初,小西行长移书沈惟敬,再次“恳求封贡东归”,宋应昌起用沈惟敬,命其前往日营交涉,催促日军撤退,并送还王子。
兵部尚书石星极力用封贡促使日军撤退,得到内阁辅臣赵志皋的支持。
朝鲜君臣明确向明朝政府提出拒绝和谈的要求。
宋应昌鉴于军队疲困又无战功,也乐于推掉责任。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四月,中日双方就和谈达成协议后,日军开始南撤。
宋应昌建议留兵防守,反对兵部尚书石星全面撤兵,遂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三月引疾归。
同年十二月,正式卸任,由蓟辽总督顾养谦代理御倭事务。
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科道拾遗,冠带闲住。
晚年隐居西湖孤山
三十四年(1606年)卒,年七十一。
著有《道器图说》、《心径锄》、《窥测陈筌》、《经略复国要编》等。
张思忠明 1536 — ?
维基
张思忠(1536年—?
),字子贞号葵庵直隶广平府肥乡县人,军籍。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顺天府乡试第九名举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联捷乙丑科二甲第三十三名进士
吏部观政,本年八月和州知州丁忧
隆庆四年(1570年)起送到部,本年十一月刑部员外十二月吏科给事中五年四月升刑科右,五月四川佥事万历三年(1575年)十月陕西右参议丁忧
八年正月复除山东左参议七月湖广副使,十一年(1583年)四月复除陕西,十三年十二月升本省参政,十六年十二月按察使,分守西宁道,十七年十二月陕西右布政使,分守照旧,二十年正月降二级,本年五月以原官起用,二十三年二月起山东右布政,管辽东苑马寺马政,整饬金复海盖兵备十二月河南左布政次年正月巡抚辽东李化龙奏留,以左布政新衔照旧管事。
二十五年四月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理军务兼管备倭,二十六年(1598年)四月辽东总兵李如松战死,被兵科给事中侯庆远弹劾回籍。
梅国桢明 1542 — 1605
维基
梅国桢(1542年—1605年)字克生,号衡湘,湖广麻城县人
梅国桢年少时雄杰自喜,擅长骑射。
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进士,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迁任御史
万历二十年
宁夏降将哱拜父子反叛;他被任为监军御史,跟随明将魏学曾前往讨伐。
官兵一再失利。
他荐举李如松提督,率领辽东、宣府、大同山西各路援兵前往。
魏学曾上书请求不让监军参与军机,梅国桢便上书劾魏学曾失职。
后来官兵久战不胜,魏学曾叶梦熊代之。
梅国桢监督将士奋力征讨,并用离间计,使哱拜军队内乱。
官兵乘机进袭,哱拜自缢死,其子降。
梅国桢以功被提升为太仆少卿次年任右副佥都御史巡抚大同。
后又调任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宣府)、大(大同)、山西军务
万历二十九年,以父死丁忧返乡,因哀伤过度,一病不起,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去世。
明史》有传。
梅国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麻城人字克生
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固安知县,擢御史
二十年,监李如松军讨宁夏叛将哱拜,一战成功。
太仆少卿,累迁兵部右侍郎总督宣大山西军
马孔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宣府塞外降丁。
积战功为宁夏参将
万历二十年宁夏叛将哱拜等勾卜失兔大举入犯,孔英总兵李如松击败之。
二十四年,屡败卜失兔、著力兔、宰僧。
又破灭播州杨应龙
累功进都督同知
总兵官贵州
后以冒功被劾,罢归卒。
李如柏明 ? — 16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良
李成梁次子,李如松弟。
从父出塞有功,历蓟副总兵
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帝乃解如任。
援朝之役,署都督事,为副总兵官,攻克开城。
师还,为五军营副将
寻出为贵州总兵,改镇宁,进右都督
以疾归,家居二十年
后以世将复故官镇辽东,然而放情酒色,实无能为。
四十八年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如柏率右翼中路军,以三路覆没,奉命退还。
言官交章论劾,惧而自杀。
叶初春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湖口人
明崇祯元年进士
在明御史时,为遭宦官诬陷之常州知府曾樱辨白。
给事中,建言调动骄将李如松防地。
官至工部左侍郎
崇祯末李自成,入清仍原官。
顺治二年回籍葬母,后死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