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严嵩明 1480 — 15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0—1567 【介绍】: 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
移疾归,结交名流,读书钤山十年,以诗文获盛名。
还朝,进侍讲
世宗时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
嘉靖二十一年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二十三年,代翟銮为首辅。
累加至华盖殿大学士太子太师
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与子世蕃父子济恶,横行公卿间。
构杀夏言曾铣张经等,治劾己者杨继盛等至死,引党羽赵文华鄢懋卿等居要地,专政二十年之久。
后帝渐厌其横。
四十一年徐阶所亲御史邹应龙抗疏极论世蕃不法状,因而罢官。
后又因御史林润劾其家居不法事,革职为民,寄食墓舍而死。
有《钤山堂集》。
字介溪分宜人
宰相
有钤山堂集。
维基
严嵩(1480年3月3日—1567年5月29日)字惟中号介溪又号勉庵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间权臣,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
孝宗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
严嵩读书八载,诗文峻洁,声名始著。
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
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
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
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
时值廷议重修《宋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
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信,加为太子太保
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
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
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
严嵩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
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行贿者络绎不绝。
严嵩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
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
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被抄家去职,两年后而殁。
著有《钤山堂集》40卷。
主要活动
  • 150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翁万达明 1498 — 15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8—1552 【介绍】: 广东揭阳人字仁夫号东涯
嘉靖五年进士
户部主事,出为梧州知府,擢广西副使,累迁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保定军
修筑边墙八百余里,明斥候,禁杀降,荐用良将,以御俺答
丁父忧去。
俺答京师,朝廷起万达兵部尚书
路远不能即至,为严嵩所谗,降为侍郎
旋又被黜为民。
三十一年再起为兵部尚书,未闻命卒。
谥襄毅
全粤诗·卷二四五
翁万达(一四九八——一五二二)字仁夫号东涯
揭阳人
明世宗嘉靖五年(一五二六)进士
户部主事,迁郎中,历任梧州知府四川按察使陕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终兵部尚书
万达通晓边事,好谈性命之学,为人刚介,勇于任事,尤善御将士。
著有《东涯集》、《稽衍集》。
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七、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一九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三等有传。
翁万达诗,以民国十六年版、翁辉东编《唐明二翁诗集》卷二《稽愆诗》为底本点校。
维基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东厓谥襄毅,亦作襄敏广东承宣布政使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人。
明朝中叶重臣。
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宣大总督
嘉靖四年(1526年)广东乡试,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二甲进士次年户部主事,管理河西务钞关九年升署员外郎,督通州漕储,十年升署郎中
十二年(1533年)出为广西梧州府知府
当时咸宁侯仇鸾镇守两广,纵容部下士兵为虐。
翁万达逮捕其中尤横者并施加杖刑。
居官四年,其声闻显著。
朝廷商议讨伐安南,推荐翁万达担任广西副使,专门处理安南事务。
万达即进言出兵战略,并以两广部队讨伐叛乱,升任浙江右参政
总督张经举荐留用,任广西参政
其进言毛伯温以招降为上策,并得到采纳,于是最终评定获胜。
升任四川按察使,历陕西左、右布政使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翁万达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
不久再进兵部右侍郎,兼任右佥都御史,代替翟鹏担任宣大总督
弹劾罢免宣府总兵官郤永副总兵姜奭,荐何卿赵卿沈希仪代任。
其在任期间,赏罚分明,防禦得当。
其率众抵禦蒙古数万部队进犯,总兵官张达力战退敌。
又上疏增加防备,并请求皇帝发帑银二十九万。
明世宗批准,但兵部称大同防备已经得到,不应当在边疆内筑墙,世宗不听,于是从大同东路天城、阳和、开山口诸处为墙百二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宣府西路西阳河洗马林张家口诸处为墙六十四里等地设立防禦设备。
此后晋升为右都御史,检举揭发代府宗室朱充灼谋反,晋升为左都御史
翁万达因为在边疆做事很久,深得世宗倚重,其进言均得到听从,唯独俺答汗称臣之事与世宗想法不一致。
嘉靖二十一年俺答汗阿不孩派遣使者天爵等求贡,但明朝廷并不采纳。
天爵等人再次抵达,巡抚龙大有等逮捕。
天爵后被磔杀。
蒙古大怒,于是大举进犯、屠杀村堡,绝信使五年。
恰逢玉林卫百户杨威被掠夺,杨威诡称可以能够互市而得以释放。
俺答汗于是再派使者同款大同左卫,边帅家丁董宝等逮捕使者并斩杀,以报首功。
翁万达再次上疏请和议,而没有得到使者赞同。
不久,俺答阿不孩复奉印信番文请求合议。
兵部尚书陈经称难以相信蒙古,请求边疆核实,并责令翁万达十天内回奏。
翁万达归还其使者,并与其约定,但在期限内使者没有抵达。
他担心世宗追究责任,从而以好言相劝使者挽留。
世宗仍然不予批准,并指责其渎奏。
此后,俺答汗与小王子延汗有矛盾,小王子欲进攻辽东俺答汗密谋告诉明朝,请求中国夹击进攻以建立信任。
翁万达不敢上报,使者再次抵达后,才向朝廷上奏,但世宗不予批准。
嘉靖二十七年三月翁万达再次称蒙古因求贡不得,而大举进犯边界,请求给予边疆大臣便宜从事的权力。
世宗大怒,激切指责他,此后通贡的议论结束。
同年八月俺答汗进攻大同无果后,退而进攻五堡,明军在弥陀山击退。
之后蒙古部队转移山西,再次大败而退。
次月,再次进攻宣府,掠夺永宁隆庆怀来等地,军民死伤数万人。
翁万达连坐停俸二级。
后因弥陀山战功而恢复禄。
俺答汗再次进攻宣府,总兵官赵卿怯战,翁万达上奏以周尚文代替。
周尚文未抵蒙古已经进犯滴水崖,而指挥董抃、江瀚、唐臣张淮等战死,并南下驻隆庆石河营。
游击王钥、大同游击袁正抵达抵禦。
恰逢周尚文的数万骑兵、参将田琦数千骑兵会合,在曹家庄连续作战。
这时翁万达率领参将姜应熊等驰援,明朝大军顺风鼓噪,扬沙蔽天,蒙古大惊于是当夜车队。
诸将追击,蒙古连败。
世宗侦得其事战情,大喜,立即升温万达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之后召回处理兵部事务。
后因父丧丁忧
次年,大同因战事失利,总督郭宗皋巡抚陈耀下狱。
世宗起用翁万达总督
他恰逢生病疽,且守墓中,乞求致仕终制。
不久,俺答汗进攻京师
兵部尚书丁汝夔得罪,而起用翁万达代任。
他家居岭南,距京师八千里,行走四十日方才抵达京师
当时蒙古气焰非常强,世宗每日夜都在期待翁万达抵达。
因为迟赴的事,其询问严嵩
严嵩因为很早就不喜欢翁万达,于是他说敌寇现在就在肘腋处,诸位大臣仍然观望,这并非是君臣之义。
于是世宗起用王邦瑞兵部尚书
天后翁万达抵达,并具疏自明。
世宗责怪其欺慢,念其守丧之事,姑且夺职别用。
当时仇鸾大将军,受到世宗宠信,从而在世宗面前诋毁翁万达
翁万达于是降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紫荆关等。
嘉靖三十年(1551年)二月,自陈致仕。
得到批准,因濒行疏谢中被摘出有不敬的字,被罢免为民。
次年十月兵部尚书赵锦因依附仇鸾而戍边,再次请求翁万达起用代替。
但诏书未抵,他已经去世,享年五十五岁。
隆庆改元追谥襄敏赠太子少保
翁万达为人孝顺。
其亦喜好谈性命学,与欧阳德罗洪先唐顺之王畿魏良政为友。
为人通古今、刚介坦直,勇于任事。
并能够身先士卒、善于保护鼓励将士。
隆庆年间追谥襄毅
主要活动
  • 1526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徐阶明 1503 — 15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3—1583 【介绍】: 松江华亭人
字子升号少湖又号存斋
嘉靖二年进士
编修
以忤张孚敬,斥为延平府推官
累官为国子祭酒,迁礼部侍郎,改吏部
接见庶官,常咨边腹要害,吏治民情。
寻兼翰林院学士,掌院事,进礼部尚书
严嵩所忌,度未可与争,乃谨事之,而精治斋迎帝意,不能图。
未几,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密疏发仇鸾罪恶,因此诛。
武英殿大学士,改兼吏部尚书
四十一年,使邹应龙子世蕃,勒致仕,代为首辅。
世宗卒,草遗诏,悉罢斋醮、土木等弊政,牵复言事得罪诸臣。
后为高拱所扼,于隆庆二年致仕归。
卒赠太保谥文贞
有《世经堂集》。
存斋华亭人官宰相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升松江华亭人
嘉靖癸未进士第三,授编修,斥延平府推官,迁江西提学副使,召为司经局洗马,累官少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太师谥文贞
少湖集。
维基
徐阶(1503年—1583年)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政治家、文学家及思想家,官至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徐阶自幼善于读书,少年时期结识阳明学江右学派门人聂豹
他弱冠之年乡试中举,殿试联登探花,受到杨廷和极高的赞赏。
嘉靖早年张璁执掌朝廷时,徐阶直言反对张璁的提议,被贬出京城
当时嘉靖帝因此刻石说「徐阶小人,永不录用」,而徐阶在地方督学十数年后,在夏言的帮助下回到京城
徐阶回京后先主事国子监数年,在内结识杨继盛等谏臣,随后辗转六部之间。
他先后主事礼部、吏部翰林院等重要机构,在翰林院结识了后来的重臣张居正高拱学生
徐阶随后依靠其出众的青词入直无逸殿,冷静处理了危在旦夕的庚戌之变,期间以礼部尚书之职负责北京城防,拖延敌军,成功保护京城不被攻入。
他又改革了吏部、礼部、太医院所存在的旧弊,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
嘉靖三十一年入阁后徐阶严嵩独断朝政,隐忍多年,最终取代严嵩的首辅之位,尽反严嵩之政,试图以“三语”政纲改良内阁的运作现状。
嘉靖末徐阶成功劝阻皇帝南幸承天府,叫停当地大兴土木;帝弥留之际,徐阶又劝其停服丹药,并将左右方士和相勾结的太监一体斩决。
嘉靖驾崩后徐阶拟写了《嘉靖遗诏》和《隆庆登极诏》,在两张诏书下达后,朝野大臣都举手相贺,将此举和杨廷和所拟《嘉靖登极诏》被统称为正始正终第一政。
但是,明人支大纶却批评徐阶说他只是依靠玄奇的青词入直,在任期间献媚讨好他人,没有做出任何政绩,只有到了隆庆时期才有所改善。
嘉靖死后,由于早年辅佐穆宗有功,隆庆年间徐阶依旧担任首辅,他多次调和穆宗和外廷的矛盾,在两年中多次上疏阻止宦官中官)获得更多的权力,于隆庆二年成功引退致仕。
徐阶共入内阁十七年,元辅七年从政长达四十余年,时人誉为“元臣”、“名相”。
他不但足智多谋,本身度量、器识都是上品,受到冯梦龙等人的推崇;现代学者对其则多有争议,也有一些人对他持有肯定态度,如谭平先生认为徐阶对比与其学生张居正,更加沉稳也更少贪恋权位。
徐阶在任内培养了张居正等政治家,在任期间试图改变内阁在朝廷中的位置,对后期内阁制度做出很大影响;同时又试用新晋官员用他的方法教导宦官,试图依靠义理让他们不成为刘瑾等人的后继者,也可以藉此改变宦官在朝廷的面貌和作用。
另一方面,抗倭寇名将张经被冤杀,以及胡宗宪瘐死狱中,也都是徐阶所一手造就,甚至高拱张居正日后不和,亦与徐阶不无关系。。
徐阶致仕后,由于家中子弟作恶多端,徐阶被牵扯其中,多次与牢狱只有毫厘之差,甚至不得不致书好友求救,高拱等人同时又以旧案诘难徐阶
直到万历十一年徐阶华亭家中逝世,赠太师谥文贞
主要活动
  • 1523年,探花,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赵文华明 1503 — 15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慈溪人字元质
嘉靖八年进士
刑部主事,累官为通政使
性奸险。
未第时在国子监,受祭酒严嵩赏识。
后仕于朝,而日贵幸,乃结为父子。
工部侍郎
三十四年,诬劾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抗倭不力论死。
次年,进工部尚书提督军务,借胡宗宪杀海寇徐海、麻叶、陈东之机,称“寇平”还朝。
文华既宠贵,事中贵及严世蕃渐不如初。
三十六年,失宠被黜为民。
后腹裂而死。
维基
赵文华(1503年—1557年)字元质一字原实号梅村甬江浙江慈溪人
嘉靖初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
嘉靖元年(1522年)浙江乡试第四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二百十一名,二甲八十八名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官员考察,左迁东平州同知
赵文华进士前,曾在国子监,得到时任祭酒严嵩赏识。
严嵩权势日重,与其结为父子,并安插其任通政使
历官工部右侍郎
嘉靖年间,倭寇作乱,赵文华上疏献计。
此后,下欺将士,上进谗言,打击异己,大肆搜刮,总督张经等被冤杀,倭患日益严重,文华向朝廷谎报军功,竟升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不久,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军务,清剿倭寇。
赵文华本不懂军事,依仗胡宗宪
宗宪剿灭徐海,俘获陈东赵文华以大捷上报,归功于上玄,明世宗大喜,祭告郊庙社稷,加文华少保,并荫子锦衣千户。
赵文华身居高官,逐渐骄横,对中官严嵩不若从前。
世宗使者赏赐,文华酒醉,跪拜不拘礼数,世宗不满。
西苑建造楼阁,工期延迟。
一日,世宗登楼远眺,见西长安街有房屋壮观,便问是谁家宅第,左右趁机进言,称是赵文华私宅,且举报他偷窃皇宫建材,世宗更怒。
正逢三大殿火灾,世宗欲修正阳门,催促甚急。
赵文华世宗准备将其撤职,诏谕严嵩,称「文华似不如昔。
犹尚不知世宗本意,还为文华辩解,称文华因南征得病,应增加侍郎一人专门监督大型工程。
世宗同意。
文华于是上疏称病请假,世宗批示:「大工方兴,司空是职。
文华既有疾,可回籍休养。
」举朝闻讯相贺。
文华虽然去职,世宗意犹未尽,且言官无人上疏弹劾,世宗无处泄愤。
恰逢其荫子锦衣千户赵怿思,于斋祀停进封章之日请假送父,说是送父启程,无非望世宗再行留他。
世宗大怒,借此斥文华意存尝试,目无君上,黜为民,其子顾家忘国,遣戍边卫。
且迁怒礼科,将都给事中谢江以下六人廷杖削籍。
文华此时已病重,史载其“及遭谴卧舟中,意邑邑不自聊,一夕手扪其腹,腹裂,脏腑出,遂死。
”此后,给事中罗嘉宾等查核军饷,发现文华贪污以十万四千计。
朝廷降诏罚没其家资,但直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尚未还清半数。
明神宗便将其子慎思遣戍烟瘴之地,清廷列赵文华入《明史·奸臣传》。
主要活动
  • 152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俞大猷明 1504 — 15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4—1580 【介绍】: 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号虚江
读书知兵法,世袭百户
嘉靖十四年武会试,除千户。
广东都司,进参将,移浙东,屡败倭寇,时称俞家军
三十四年,从张经破倭于王江泾,复偕任环破倭于江南各地。
赵文华兵败,被诬劾为“纵贼”,夺世荫。
三十五年,起为浙江总兵官,还世荫。
后以攻王直未全歼,被逮下狱。
旋得释,立功塞上。
四十年,移南赣,镇压广东饶平张琏山寨。
后历福建广东总兵官
四十二年,与戚继光破倭寇,复兴化城
四十三年,大破倭寇于海丰
又先后镇压吴平、曾一本等海上武装集团,击破古田壮族黄朝猛、韦银豹军。
卒谥武襄
有《正气堂集》、《韬钤续篇》、《剑经》。
李天宠明 1511 — 15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5 【介绍】: 河南孟津人字子承
嘉靖十七年进士,为徐州兵备副使,御倭于通州如皋
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歼倭于绍兴
赵文华所谮,与张经同时被害。
维基
李天宠(1511年—1555年)字子承号汲泉河南承宣布政使河南府孟津县(今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人,军籍,同进士出身
河南乡试第二十五名,嘉靖十七年(1538年),登戊戌科会试第一百二十二名,第三甲第六十九名进士
行人司行人
嘉靖二十一年五月,选任江西道试监察御史十月实授江西道监察御史二十二年巡按直隶
二十九年出任徽州府知府三十二年升任徐州兵备副使,在通州如皋抵禦倭寇。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接替王忬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提督浙江福建军务
后倭寇进犯嘉善嘉兴秀水归安副使陈宗夔抗战不利,嘉善知县邓植弃城逃跑。
此后倭寇再次攻陷崇德,杀死裨将梁鄂等。
赵文华诬陷其嗜酒废事,嘉靖帝遂除天宠名,而以胡宗宪替代。
不久,御史叶恩以倭寇进犯北新关,弹劾李天宠胡宗宪亦言其纵容倭。
明世宗大怒,寇,三十四年六月将其革职为民,又逮捕其下狱,十月遂与张经同日死。
主要活动
  • 153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李用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益都人字仲学号云坡
嘉靖二十二年进士,由知县兵科给事中
论劾无所畏避,既劾严嵩仇鸾,复疏救尚书张经,被廷杖落职。
隆庆元年户科给事中,官至光禄寺卿,以母丧归。
主要活动
  • 1543年,进士
汤克宽明 ? — 15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 【介绍】: 邳州卫人
以世荫历官都指挥佥事,充浙江参将,进副总兵提督海防诸军,驻金山卫,数败倭寇。
总督张经,与俞大猷等相掎角,获王江泾之捷。
赵文华劾其纵倭,论死,赦免,命军前自效。
俞大猷广东,破倭海丰,为惠潮参将
复从大猷吴平山寨,又以舟师追平入海,破之。
都督佥事广东总兵官
坐事免。
调赴蓟镇。
泰宁部炒花入掠古北口克宽出塞追击,中伏死。
杨继盛明 1516 — 15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6—1555 【介绍】: 保定府容城人字仲芳号椒山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南京吏部主事,改兵部员外郎
大将军仇鸾俺答,请开互市市马,欲与媾和。
继盛以为耻未雪而议和示弱,大辱国,上疏弹劾。
被贬狄道典史
后起用为诸城知县,迁刑部员外郎
严嵩欲引为羽翼,复改兵部武选司。
继盛以为嵩之奸甚于,抵任甫一月,即上疏劾十大罪,世宗大怒,下狱三年,终于被杀。
隆庆时追谥忠悯
有《杨椒山集》。
词学图录
杨继盛(1516-1555)河北容城人
嘉靖进士,官至兵部武选司。
以劾严嵩下狱死,谥忠悯
工书画。
有《杨忠悯》。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仲芳容城人
嘉靖丁未进士,历兵部员外郎狄道典史累迁兵部员外建言坐法追赠太常少卿谥忠悯有椒山集
维基
杨继盛(1516年—1555年)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县(今河北省容城县)人,明代政治人物,嘉靖丁未进士,官刑部员外郎,因弹劾权臣严嵩而死。
后来,被奉为北京城的城隍,有《杨忠悯文集》。
嘉靖十九年(1540年)杨继盛中式庚子顺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会试第三十八名,廷试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他生性耿直,刚正不阿。
工部观政后,选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升任兵部车驾司员外郎时,鞑靼首领俺答数次入寇,咸宁侯仇鸾请开马市以和之,杨继盛上书《请罢马市疏》,力言仇鸾之举有“十不可五谬”,严嵩庇护仇鸾继盛坐贬狄道(今甘肃临洮县)典史
杨继盛狄道开办学校,选了一百多个孩子上学,其妻张贞变卖珠宝首饰,作学校的经费。
一年后,俺答依然扰边,马市全遭破坏。
明世宗继盛有先见之明,再度起用杨继盛,调为山东诸城县,改任南京户部云南司主事刑部员外郎兵部武选司员外郎,连迁四职。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杨继盛以《请诛贼臣疏》弹劾严嵩,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严嵩反冠以“诈称亲王令旨”的罪名下锦衣卫狱,廷杖一百,有人送与蚺蛇胆一具,说是可解血毒,杨继盛拒绝,曰:“椒山自有胆,何蚺蛇为?
”后杨继盛于狱中自行割下烂肉三觔,断筋二条,受尽三年折磨。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初一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继盛与闽浙总督张经浙江巡抚李天宠苏松副总兵汤克宽等九人处决,弃尸于市。
杨继盛临刑有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继盛妻殉夫自缢。
主要活动
  • 154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