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柳梦寅
简介
柳梦寅朝鲜王朝时期的作家。
字应文号于于堂
兴阳人。
任过吏曹参判官职。
曾以北人身份同李尔瞻交际过,但由于废母论时持不同意见而受怀疑,后遇仁祖反正而免遭灾祸。
但后来又因奇自献等人被捕,他逃至杨州西山隐居,然而还是被捕入狱。
在狱中他试图用诗减罪,写了《孀妇诗》求饶,但还是被判处死刑。
他擅长书法,精通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笔各种书法。
他是朝鲜王朝中期的故事文学巨匠。
著作有《于于野谈》、《于于集》等。
谥号为义贞
郑昆寿
简介
郑昆寿朝鲜王朝中期的文臣。
郑惟一
简介
郑惟一朝鲜王朝中期的文臣。
李添保明 ? — 1460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添保
武烈 ?—? 见于《明史·李震传》
简介
李添保(?-1460年)明朝中期贵州民变首领麻城湖北省麻城)人。
王琼明 1459 — 1532
维基
王琼(1459年—1532年)字德华号晋溪别署双溪老人山西承宣布政使太原府太原县(今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人。
明朝中期重臣,成化甲辰进士,曾官吏部兵部户部尚书
王琼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朝。
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吏部尚书一品大员。
特别在正德十年正德十五年间的五年中,因执掌兵部,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
王琼多有政绩。
治理漕河运河)三年,“敏练著称”;此外“任人唯贤”,任用王守仁平定朱宸濠叛乱;另外总制西北边防,“功在边陲”,自嘉靖七年十年的四年中,从延绥到宁夏,直至河西走廊嘉峪关外,王琼出任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使西北“边境益靖”。
王琼的家族定居于汾东柳林(今太原市刘家堡)。
王琼的伯父名王永寿,曾在天顺年间官至南京工部尚书,父亲王永亨,成化年间隆庆州知州,始建新第于县城东街。
杨廷和明 1459 — 1529
维基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
明朝中期重臣、内阁首辅。
杨廷和早年登进士,入翰林,参与修撰《明宪宗实录》、《大明会典》。
正德年间,进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
明武宗后期担任内阁首辅,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与刘瑾江彬宦官宠臣势力对抗,并逐步清除武宗时政弊。
武宗驾崩后无嗣,杨廷和内阁大臣依宗法《皇明祖训》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弊改革方略
嘉靖初年杨廷和与其子杨慎在大礼议事件中,因极力反对明世宗追尊生父,被迫致仕归乡。
郑光弼明 1462 — 1538
简介
郑光弼(정광필,1462年—1538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士勋号守夫,本贯东莱,在朝鲜中宗年间两次被拜为领议政,与黄喜并列为朝鲜王朝两大贤相。
死后谥号文翼,配享中宗庭。
李贤辅明 1467 — 1555
简介
李贤辅(1467~1555)朝鲜中期文臣、诗人。
字棐仲号聋岩
官至知中枢府事,晚年回到故乡安东礼安,一边作诗,一边乐于隐居生活。
张经明 1492 — 1555
维基
张经(1492年—1555年)字廷彝号半洲福建侯官县(今福建福州市)洪塘乡人,明朝中期政治人物,正德丁丑进士嘉靖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因得罪严嵩赵文华胡宗宪等,遭明世宗以“抗倭不力”处死。
著有《半洲诗集》传世。
穆宗时追谥襄悯
张经出身贫寒,其高祖父曾随母改蔡姓,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福建乡试位列第十九名,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三百七名,三甲六十四名进士,任浙江嘉兴县知县
丁继母谢氏忧去职。
嘉靖四年(1525年)三月,入京任吏科给事中,曾上疏劾罢纳贿的兵部尚书金献民、匿灾不报的河南巡抚潘埙,并请裁撤为害百姓的锦衣卫,为嘉靖帝所采纳。
六年五月升礼科右,七年四月升吏科左,六月户科都给事中
十一年三月太仆寺少卿十二月大理寺右少卿十四年三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十五年十一月以原职协理院事,十六年(1537年)五月右副都御史,数日后升兵部右侍郎左佥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令立即赴任,主持征讨侵边的安南莫登庸政权,大获全胜。
十八年闰七月,率军平定广西断藤峡弩滩诸巢贼,以功升左侍郎右副都御史,仍加俸一级。
二十一年五月,再以剿平琼州府黎贼军功,升兵部尚书衔,二十三年父丧守制离任。
嘉靖二十五年三月,起总督陕西三边军务,不久被论劾而罢。
同年复张姓。
三十年四月起用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丁忧归。
三十二年八月服阕,起复南京户部尚书十月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大肆袭扰中国东部沿海各州县,明廷以南京兵部尚书张经总督江南江北浙江福建山东湖广诸军讨贼;张经以倭寇势众,且勇猛桀黠,未敢轻敌,每日选将练兵,以为万全,并积极徵调广西壮族“狼兵”作为精锐。
倭寇肆虐,东南百姓民怨沸腾,明世宗张经动员缓慢,怒命其限期进兵,并派兵部侍郎赵文华至浙督师,催张出兵。
赵文华大怒,指示党羽胡宗宪疏劾张经「糜饷殃民,畏贼失机」。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四月二十日张经指挥总兵俞大猷参将卢镗汤克宽等,率水陆军联合进击。
汤克宽水师于中路突击,俞大猷卢镗等将则前后夹击,多日血战,终在石塘湾、川沙洼(今上海川沙附近)、王江泾(今嘉兴市州里)获大胜,毙倭寇一千九百馀人,俘获五千,史称“王江泾大捷”,为东南抗倭以来的第一场大胜 。
此时,明世宗听信朝中人士的指控,以“抗倭不力”的罪名,遣锦衣卫逮捕张经
明史》记载严嵩授意刑部尚书何鳌,将张经李天宠拟定死罪,“(严)皆有力焉。
”,十月初一张经汤克宽李天宠杨继盛等同被斩于西市。
时人多为其鸣冤。
王世贞指出,张经之死与徐阶有很大关系。
赵文华将破倭之功据为已有,至于胡宗宪则连升三级,本职由正七品监察御史一跳而成为正四品右佥都御史
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年)张经之孙张懋爵上疏鸣冤,朝廷复其官职,谥襄悯
李浚庆明 1500 — 1572
简介
李浚庆(이준경,1500年—1572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原吉号东皋南堂红莲居士莲坊老人,本贯广州
他历仕中、仁、、宣四朝,官至领议政,谥号忠正,配享朝鲜宣祖庭。
有《东皋遗稿》传世。
郑惟吉明 1515 — 1588
简介
郑惟吉(정유길,1515年—1588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吉元号林塘
本贯东莱,是领议政郑光弼之孙,江华府使郑福谦之子,金尚宪金尚容的外祖父。
历仕中、仁、、宣四朝,官至议政府左议政
魏裳明 1520 — 1574
维基
魏裳(1520年—1574年)字顺甫号兰川子湖广武昌府蒲圻县人明朝中期文学家、政治人物。
曾受业于王世贞门下。
三十一岁中式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科二甲进士,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历升郎中
济南府知府,升山西按察司副使,分巡冀南道,罢归,闭门著述。
魏裳南昌余曰德(字德甫)、铜梁张佳胤(字肖甫)、新蔡张九一(字助甫)同有文名,时称“四甫”。
又为王世贞所称之“后五子”之一。
万历二年(1579年)卒。
著有《楚史》、《仁山堂集》等。
郑琢明 1526 — 1605
简介
郑琢(정탁,1526年—1605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
字子精号药圃柏谷,本贯清州,生于庆尚道醴泉
壬辰倭乱间辅佐朝鲜宣祖世子光海君,并救援李舜臣,使其免于死刑。
官至议政府右议政封西原府院君谥号贞简
有《药圃》《龙湾见闻录》等著作传世。
具思孟明 1531 — 1604
简介
具思孟(구사맹,1531年—1604年)。
朝鲜王朝中期文臣。
字景时号八谷,本贯绫城,是仁献王后之父、朝鲜仁祖李倧外祖父。
郑仁弘明 1535 — 1623
简介
郑仁弘(朝鲜语:정인홍,1535年—1623年),朝鲜王朝中期大臣、儒学家。
字德远号来庵,本贯瑞山,生于庆尚道陕川郡。
他是著名儒学家曹植学生,为南冥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属于北人(大北派)。
壬辰倭乱时期曾领导义兵抗日,光海君在位时官至领议政,封瑞宁府院君
仁祖反正时以八十九岁高龄被斩首示众。
有《来庵》十五卷传世。
李山海明 1539年7月20日 — 1609年8月23日
简介
李山海(朝鲜语:이산해,1539年7月20日—1609年8月23日),李氏朝鲜政治家,作家,诗人。
字汝受(여수),号鹅溪(아계)、终南睡翁(종남수옹)、竹皮翁(죽피옹)、枾村居士(시촌거사)。
谥文忠
他是李氏朝鲜前期的死六臣之一——白玉轩李垲的从4代孙、《土亭秘诀》的著者土亭李之菡的侄子。
李山海于1590年-1592年、1600年-1602年两次任领议政(李氏朝鲜首相)。
朝鲜中期政党东人党的首领1580年东人分党为南人,北人时,李山海是北人党的党首,被称作文章之能,韩国朝鲜八大家之一。
柳成龙明 1542 — 1607年5月13日
简介
柳成龙1542年—1607年6月7日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十三日),字而见号西厓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河回村人,朝鲜王朝中期宰相、学者。
黄海道观察使仲班次子,属南人党,曾于朝鲜宣祖时担任领议政一职。
壬辰倭乱时期担任领议政并总管军务,为抵御日本增强军事能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启用了李舜臣、权等有才之士,并跟随国王宣祖击退倭军。
1598年受西人党尹斗寿等人诬陷,被告与日本密谋进攻明朝而遭到弹劾,1600年查清真相后被复职。
但此时的柳成龙厌倦官场,辞官回到故乡河回。
1604年被封为扈圣功臣,死后又被追封为丰原府院君
郑逑明 1543年7月9日 — 1620年1月5日
简介
郑逑(1543年7月9日-1620年1月5日)字道可可父号寒冈桧渊野人谥号文穆
庆尚北道出身人物。
韩国朝鲜王朝的性理学者及礼学者,哲学者,历史家,医学者,诗人。
他的朝鲜王朝中期的性理学和礼学的大家,朝鲜忠北清州人,南人党的思想的地主。
朝鲜巨儒退溪李滉南冥曹植两人的门人。
他是南人和北人党的学文的师祖兼理论家,南人党的党首许穆的老师。
赵宪明 1544 — 1592
简介
赵宪(朝鲜语:조헌,1544年—1592年),朝鲜王朝中期学者、官员、义兵将
字汝式号重峰陶原后栗,本贯白川
壬辰倭乱中殉国。
李舜臣明 1545 — 1598
简介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리순신;英语:Yi Sunshin/Lee Sunshin,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朝鲜王朝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李舜臣出生于朝鲜汉城(今韩国首尔),后迁居忠清牙山
万历四年(1576年朝鲜宣祖四年)中武科,在咸镜道忠清道、全罗道等地任职,后经柳成龙举荐而出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
万历二十年(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爆发日本入侵朝鲜的“壬辰倭乱”,李舜臣元均李亿祺等四次出海打击日军,取得了以闲山岛大捷为代表的一系列胜利。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升任三道水军统制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宣祖三十年)因朝鲜宣祖日本反间计而被革职逮捕,不久获释,成为普通士兵。
同年秋,因朝鲜水师被日军击溃而官复原职,重建水师,取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