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杜琼明 1396 — 14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6—1474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用嘉号鹿冠道人
博综古今,为文和平醇实,诗尤沉著古雅。
知府况钟两度推荐,均固辞不出。
工书画,尤善写层峦迭嶂,师法董源,秀润可观。
晚年家居东原学者称东原先生,门人私谥渊孝
有《东原集》、《纪善录》。
张徽
维基
张徽平阳府绛州(今山西新绛)人,进士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张徽中式辛未科二甲第二名进士
累官苏州府同知,与御史李立等人勾结适用酷刑,后被新任知府况钟纠正弹劾。
朱瞻基明 1398 — 143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瞻基 宣宗 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天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章皇帝 1425年—1435年
宣德 1426年—1435年 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8—1435 【介绍】: 即明宣宗
明朝皇帝。
仁宗子。
洪熙元年仁宗死后嗣位。
次年改元宣德
元年汉王高煦(宣宗叔)反,帝从杨荣言,率师亲征,平定叛乱。
在位时,三杨(士奇)在位,阁臣始以“票拟”提出处理政事之意见,职权遂与宰相无异
郎中况钟等为知府,并专设巡抚,用于谦周忱等任职。
屡下减少官田租额之诏,然户部常不执行。
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之法,增加北方举子中式机会。
洪熙宣德时明朝建国已达六十余年,经济逐渐恢复,政治亦较清明,有“仁宣之治”之称。
然继续实行十三布政使司皆设镇守中官之制,又设内书堂,教宦官读书,对宦官擅权起有推波助澜之作用。
宣德十年正月病死。
宣宗讳瞻基仁宗长子,建元宣德
在位十年崩,葬景陵
有御制文集四十四卷,诗集六卷,乐府一卷。
(《殿阁词林记》:宣宗喜为诗,初即位,起学士李时勉任用之。
一日,幸文渊阁,赐诸学士饮,呼时勉谓曰:「卿非朕,安得饮此酒?
时勉顿首谢。
他日,赐游东苑,上赐时勉酒,酌以禦瓯,勉时顿首辞曰:「臣可与陛下同饮,不敢同器。
」上悦,命易以银爵。
既醉,上出御制诗俾赓之。
《艺苑卮言》:宣宗天纵神敏,长歌短章,下笔即就。
每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
」 弇山《堂别集》:宣庙阳武侯薛禄等率师筑赤城等处,赐之诗,有「出车命南仲,城齐惟山甫」句。
不晓南仲、山甫,以问少傅杨士奇
具言之,且曰:「上以古之贤将待尔也。
乃拊心感泣。
朱谋堙书史会要》:宣宗时,三扬、蹇、诸贤辅政,泰交之际,常有御制诗歌,必亲洒宸翰赐之,行云流水,飞动笔端,真天藻也。
朱谋堙画史会要:宣宗万几清暇,留神词翰,山水、人物、花鸟、草虫,随意所在,皆极精妙。
汪砢玉珊瑚网》:章皇帝圣能天纵,一出自然,若化工之于万物,因物赋形,不待矫揉,各遂生成。
敬观《九鸶》、《芦雁》二图,柳丝鸟毣,细过于发,一种生动之致,又居然写意家神逸品。)
尤安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文度
为人多义行。
少从父寓武昌,与杨士奇等友善。
后官崇安教谕,升兵部郎中,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
病归家居,知府况钟见其居处隘陋,欲割官地益之,固辞。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文度吴县人
建文初举于乡官贵州布政司参议
邹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克明
少工诗文,轻侠无行。
为“景泰十才子”之一。
后折节读书,为名儒。
正统初,以况钟荐,擢吏部司务,迁御史
嗜藏书。
有《鸣珂集》、《漱玉集》。
字克明长洲人
正统初,用荐授吏部司务,迁南监察御史
有《鸣珂》、《漱芳》等集。
田按:克明列名景泰十子,尝作《三誇》诗讥刘原博汤公让苏秉衡,然所作亦无以相胜也。
杨士奇明 1365 — 14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5—1444 【介绍】: 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
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
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
试吏部得第一。
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
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
官至礼部侍郎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
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
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
卒谥文贞
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寓,以字行,泰和人
建文时以辟召入翰林永乐初编修入直文渊阁累官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太师文贞沙羡石台东里诸集
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
建文时,以荐授教授,旋入翰林编纂官
试吏部,授吴府审理副,仍供馆职
永乐初,改编修,入内阁典机务。
侍读左中允左谕德学士,改左春坊大学士,仍兼翰林学士
隆庆初,擢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进少傅,兼兵部尚书
正统初
少师
卒赠太师谥文贞
有《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
(《四库总目》:明初三杨并称,而士奇文章特优,制诰碑版,多出其手。
仁宗雅好欧阳修文,士奇文亦平正纡馀,得其仿佛,故郑瑗井观琐言》称其文典则无浮泛之病,杂录细事极平稳不费力。
后来馆阁著作沿为流派,遂为七子之口实。
李梦阳诗云;「宣德文体多浑沦,伟哉东里廊庙珍。
」亦不尽没其所长。
盖其文虽乏新裁,而不失古格,前辈典型,遂主持数十年之风气,非偶然也。
水东日记》:《二月二日秋官郎中彦谥贤友南行诗以识别》:「杨生青云器,文彩辉白璧。
腰间龙泉剑,别我有远适。
吾闻禹徂征,舞干致苗格。
所以宣尼训,服远文德。
好谋而有成,明明垂警饬。
如何才智士,宏议薄古昔。
怀忿忽远图,急功幸苟得。
宁论万里行,糗长豫峙积。
汉廷所遣帅,孰是赵充国
子行职赞襄,黾勉摅良画。
虽有斗酒饯,安能写胸臆?
临歧念素交,聊赠绕朝
卢陵杨士奇
」右诗见杨氏《世美录》。
麓川之议盖有主之者,内阁未之听,而兵部和之。
于是王忠毅公总督之命,此诗大意具矣。
后来忠毅西巡一奏,此事愈明。
他日岂无秉公是于彤简,而致深慨于是诗者乎!
麓堂诗话》:杨文贞公东里》手自选择,刻于广东,为人窜入数篇,后其子孙又刻为《续集》,非公意也。
文贞亦学杜诗,古乐府诸篇,间有得、魏晋遗意者。
尤精鉴识,慎许可,序《唐音》谓「可观世变」,序张式之诗称「勖哉乎」而已。
何孟春《馀冬序录》:《晋天文志》,瑞星凡五。
《中兴天文志》,瑞星十有二,详减不一。
其三则皆曰含誉。
宣德五年冬,是星见于九斿。
朝臣表贺,上谦不居,赐之玺书,相为戒饬。
杨文贞在阁,进诗一章,有曰:「宣德庚戌,月惟己丑
其日丁亥,名瑞在酉。
大星如丸,九斿之旁。
有彗若射。
金玉其煌。
厥名含誉,太史敷奏。
百辟嵩呼,贺祥献寿。
皇德仁圣,谦让是崇。
归功穹祗,归功祖宗。
归功圣母,亦及臣子。
伸命饬励,敬哉勿怠!
」数句善写圣君之心。
翰林》;太宗北京,有白鹊之瑞。
行在礼部行南京庆贺,自皇太子监国以下,及五府六部例各进表。
杨士奇以病在告,监国表命庶子赞善呈稿,殿下不怿,命尚书蹇义持以示士奇士奇曰:「甚寂寥,且不著题,似贺白龟、白鹿皆可。
」因命改益。
士奇改一联云:「望金门而送喜,驯彤陛以有仪。
」后增一联云:「与凤同类,跄跄于帝舜之庭;如玉之辉,翯翯在文王之囿。
以进,殿下喜曰:「此方是帝王家白鹊。
」适内使陈昂进禦馔,彻以赐之,且有旨使勉进药食,早相见也。
菽园杂记》:东里杨先生尝见昆山屈昉送行诗,有佳句,默识其名。
一日,知昆山县罗永年以事上京投谒。
东里问:「昆山屈昉,何如人?
永年茫然无以对。
东里云:士人尚不知耶!
永年惭赧而退。
及还任,乃求识之。
未几,有诏举经明行修之士,永年乃以应,除南海县,卒官。
前辈留心人物如此。
《悬笥琐探》:况公钟治苏,刚果敏达,不畏强毅,有惠政。
九载满去,郡民赴阙留者八万馀人,遂再遣任。
杨文贞赠以诗曰:「十年不傀赵清献,七邑又迎张益州
」在郡十有一年,卒于官。
士民绘其像,祀于范文正公
《艺苑卮言》:杨文贞文尚法,源出欧阳氏,以简澹和易为主,而乏充拓之功,至今贵之曰「台阁体」。
诗如流水平桥,粗成小致。
诗薮》:永乐中,杨文贞文敏胡文穆金文靖皆大臣有篇什者,颇以位遇掩之,诗体实平正可观。
西江诗话》:何乔远《文苑记序》云:「士奇台阁之体,当世所推,良以朝廷之上,但取敷适,相沿百馀年,有依经之儒,而无擅场之作。
」似讥其稍涉浅显也。
然以语文贞制诰文字,则有然,若其诗,清真丽则,悠然而有馀思,逼真唐人气格,殊非苟学所能到者。
当有知音味馀此言。
田按:文贞晚年思归,尝自述:「胡光大语馀:『术者言同官中,吾两人将老得退。
果若其言,即各具小舟可二僮操者,舟中贮书册、楮笔、壶觞、棋局。
广访君,舣舟君门外一里所,遣童子招君,君径入舟,同溯流至五云驿,望夫容峰,则返棹及君入舟处。
君独归,广不过,君竟去;君访广亦然,但沿流至玉峡而返。
岁必五六过访,用此共适馀年。
』他日,又语予曰:『吾两人情义实儿弟,后死则铭。
』予诺之,顾时亦谩言耳,岂谓光大先,予后也。
没后半岁,馀夜梦偕光大泛舟,自快阁至郡城下,同载甚乐。
共联诗,光大起首句,仆续第二、第三,光大续第四、第五,仆又续第六、第七,光大结终句。
既觉而忘第五至第七三句,馀悲怆不胜,遂补之。
诗曰:『金螺潇洒对夫容,鹭渚渔舟窕窈通。
远树白云秋色净,故人清兴酒船同。
河山梦冷讴吟后,生死交深感慨中。
犹想胜缘如夙昔,并骑黄鹄过江东
』」厥后年几七十,又作《归田趣四时满江红》词四首,今录其《牧》云:「霜鬓萧萧,皇恩重、赐归田里。
郊郭外、草亭四面,青山绿水。
好鸟好花似昔,同时同辈人无几。
一布袍、棕帽,任逍遥,东风里。
芳草岸,平如砥、垂杨径,清如洗。
散牧处、冉冉晴霞飞绮。
江色比于怀抱净,都无一点闲尘滓。
更小儿,牛背有书声,清入耳。
渔》云:「七十归来,西江上、堪游堪钓。
秋水共、天长一色,也堪吟啸。
稳坐木兰渔艇子,大儿能网中儿棹。
小儿自理会热香炉,烹茶灶。
蘋花渚,云争耀,枫叶岸,霞相照。
山无数、清比方壶员峤。
放浪不知天地外,萧闲底用玄真号。
听数声,长笛白鸥前,江南调。
正统初,数以高年辞,弗许,仅得还乡展墓,数旬即来京。
前诗见自题《雪夜清兴倡和卷》。
永嘉谢廷循为作《雪夜清兴图》,后词见《归田图卷》后,卷首沈民则隶古;词及自序,钱塘蒋廷晖书,画四段,则华亭孔易笔也。)
刘珏明 1410 — 14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10—1472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廷美号完庵
宣德中苏州知府况钟举为吏,不就,得补生员。
正统三年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年五十弃官归。
博学工诗,擅行草,长山水,精于鉴赏,富于收藏。
有《完庵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美长洲人
正统戊午举人刑部主事山西按察佥事完庵
陈本深明 1381 — 14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60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有源
永乐初由乡举入国子监
刑部主事
善缉奸。
员外郎
宣德中,与况钟等同受敕为知府本深吉安府
捕杀巨猾十九人,设伏击杀大盘山寨主曾子良
为政举大纲,不屑苛细,前后守吉安十八年,请老去。
字有源别号泾泉,年十三,补诸生第一。
永乐中举于乡,适诏选新进士举人有学问者入秘阁纂脩,公即被选。
四年,擢刑部主事
畿内有韩广者,为盗杀人,有司不能得,系及无罪十八人置狱,公以计获之,十八人俱得免。
员外郎
会居二亲忧,庐墓舍,刑曹需公办事,诏起复,公上疏乞终制,词义哀宛,上许之。
宣德初,以雄剧九郡阙守,上特命大臣慎举才吏,出守郡。
少师杨公士奇以公应诏吉安,命乘传赴郡,赐敕书,自藩臬以下不职俱得劾奏。
属吏及郡中豪大家有罪即系治,虽敕太守,如御史台行事。
时吉有巨猾彭搏等十九人,自号十人为龙,九人为虎,横行里中,前守不敢治。
公至郡,阳为宽大若不闻,复密遣人与诸豪相结。
久之,为具酒,召至后堂与饮。
公已潜伏壮士于座上,尽拉杀之,曳十九尸出府门。
一郡大惊,远近尽相贺。
乐安大盗曾子良据太盘山为乱,有众万馀。
公以地逼永丰,使将先率兵伏于界上。
贼果至,伏发,大破之,斩子良
初公为政,务举大纲,略苛小。
及大猾既歼,乃大起学舍,立忠节祠,筑堤捍水,复诸废。
郡中无事,益疏阔法网,与民休息。
每晨起鼓而坐堂,吏无所白,辄解衣卧閤中。
间有诉事,即呼至榻前,与辨曲直,立遣之,亦不受状,郡中大治。
九年,以秩满入觐当迁,吏民相率先入京奏留之。
少师杨公复为请,上嘉之,召宴内庭,赐御制上林春色诗及招隐歌。
中议大夫赞治尹,使还治郡,恩宠甚至。
杨公亦赠诗,有曰:螺川城外人千万,争候神明太守归。
公再治郡九年,益无事,凡士人有嘉庆肃之燕辄往。
燕罢,使左右互携果饵,遇坊市小儿,则投而啖之,往往拥其舆盖廨前。
民有举女者,渐见其长。
一日,闻其家鼓乐迎娶声,公笑曰:吾初来是乳下儿,今可作人妇,吾岂得复留此。
是岁当再入觐。
吏民知公有去志,遮马首,哭不得前。
公好谓曰:吾即归,当复至郡中,得相见也。
公入,遂力请老,上特敕赐公还乡。
公念与吏民约,复至吉,与郡中人日饮叙别,流连踰一年始行。
行时送舟联数十里,帆橹相接,适有御史持节过,遣吏问之,为太息而去。
公归田复十二年,焘八十一终于家,吉民至今奉尝公不绝。
凡所治九县人,为浙中大吏,如萧都御史,廪陈御史德鸣、李御史邦华,俱遣官脩公墓祠致祭,百十年后尚有之,其去后馀思若此。
先六峰先生御史按江右,至吉安,特脩祭拜公祠下,为文具述公治状,故嗣传公得较详。
公既归田供所赐,还乡敕亭中,以示子孙。
为郡十八年,家无馀财,与请老荐绅五人,时从觞咏,彷徉山水间人称为五老
陈氏世居东皋,族人数千,公为族之长十二年。
时乡论甚严,凡岁再行,饮射读法,士大夫非告年归里,不得为大宾
唯公以名德之重,在宾位二十有四,乡邦荣之。
余既作公传,近更从陈氏家乘,录得公诗二首,文翁召父,复有文章,真竹帛之光也。
周忱明 1381 — 14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1—1453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恂如号双崖
永乐二年进士
次年,预读书文渊阁之选。
与修《永乐大典》,历刑部主事员外郎
宣德五年,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江南尤甚,思得才力重臣前往整理,以杨荣荐,迁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总督税粮。
在任二十二年,常屏去驺从,巡行村落,问民疾苦。
理欠赋,改税法,屡请减免江南重赋。
苏州知府况钟反复计算,将苏州一府赋自二百七十七万石减至七十二万余石。
他府以次减。
官至工部尚书,仍巡抚
有《双崖集》。
卒谥文襄
字恂如吉水人
宣德时巡抚浙直。
字恂如庐陵人
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
员外,改越府右长史,擢工邵侍郎巡抚江南,迁户部尚书,改工部
卒谥文襄
有《双崖诗集》六卷。
(田按:甲申庶吉士进学文渊阁者二十八人,恂如自陈年少,得与其选,莅有惠政,吴人思之不衰。
笃于交谊,解大绅系狱,交知绝迹,薪米之奉独出恂如大绅赠诗有「当时霜雪被满野,惟见青青松树枝」之句。)
维基
周忱(1380年—1453年)字恂如江西吉水县(今江西吉水)人。
周忱永乐二年进士出身,授庶吉士,进学文渊阁,升刑部主事员外郎
洪熙元年,迁越府长史,以善理财知名。
宣德五年江南田赋问题严重,杨荣荐举出任工部侍郎巡抚江南,创立平米法,总督税粮、漕运、营造等,官至工部尚书
谥文襄
永乐洪熙宣德年间永乐二年(1404年)周忱进士甲申科二甲第十名,选庶吉士,入翰林
次年明成祖朱棣选其中二十八人入文渊阁学习。
周忱自陈年幼愿意入学,朱棣嘉奖其志而批准。
之后晋升为刑部主事,再升员外郎
周忱虽有经世之才,但在工部郎署中长达二十年,无人赏识,只有夏元吉认为其有奇才。
洪熙元年(1425年),其升为越王府长史
宣德年初,有举荐其担任郡守,而被夏元吉视为屈才。
宣德五年(1430年)明宣宗认为地方财政非常混乱,其中以江南为首。
苏州就累积拖欠赋税多达八百万石,于是考虑派遣得力官员去治理。
于是大学士杨荣举荐,升为工部右侍郎巡抚江南诸府总理税粮。
周忱到任后,即召集父老乡亲询问拖欠赋税原因。
民间均说豪强不愿自己缴纳,却徵用佃农财粮,百姓因贫逃亡,于是税额更缺。
周忱因此创建“平米法”,规定各府的官田、民田科均不变,田主无论大小,一律缴纳耗米,并在其基础上调整数额,多减少补。
百姓因此大为方便。
此外,周忱发现诸县收粮并无专门机构,认为其是迟交粮额的原因。
于是命各县设置囤官,负责徵粮。
当初,朱元璋起兵征讨张士诚后,尽籍其功臣子弟庄田,此后并铲除当地豪强,没收其田产而称为“官田”。
按照其家租籍徵收税费,于是苏州府比其他各府都,田租共有二百七十七万石,而“官田”租税即有二百六十二万石,百姓无法承担。
于是,明宣宗下诏减少“官田”田租,周忱苏州知府况钟计算后上报请减至七十二万石。
宣德七年江南丰收,宣宗诏令诸府县以官钞卖筹备振贷,苏州于是得米二十九万石。
当时,公侯禄米、军官月俸都来自南京户部,而苏州松州百姓转输到南京,每石均加费用六斗。
周忱于是奏令各府支给,与船价米一斗,其馀的五斗,通计米一共为四十万石有奇,以官钞所购,于是得米七十万余石,遂置仓贮存,称为“济农”。
当时凡是在运输中有遗失部份,官方军借给与民,待秋收后再归还。
而修圩、筑岸、开河、浚湖等而支出的口粮,则不用偿还官方。
耕者请求借贷,必派官员进行检验其人丁与田亩后再给,于是在秋收时与粮并赋,凶年时再行赈灾。
有奸顽不偿的人,以后不与贷给。
之后,这些均为定制,为宣宗嘉奖。
直至他离任前,江南各大郡县,孩童不知何为饥荒,而两税未曾缺欠,此均为周忱功劳。
当时漕运时,军民各承担一半。
百姓在运输中,因为耗损巨大,往返耗时长,甚至耽误农时。
周忱于是与平江伯陈瑄提议,民间运输到淮安或瓜洲时,兑与卫所转运;河南大名府小滩兑与遮洋总海运;山东则于济宁兑与军运,军运费用由百姓承当。
因此漕运节省大量费用。
民间运往两京的粮草费用巨大。
周忱于是请每束折银三分,南京则即地买纳。
顺天府的百官月俸,均以持俸帖赴南京领取。
米价低时,俸贴七八石,仅易银一两。
他于是请重新检查官田、极贫下户的两税,并折纳金花银,使每两当米四石,于是解除京城兑俸,民间耗资甚少,而官俸却能保持常足。
此外,周忱还对嘉定昆山诸县的每年纳布价格的兑换、管理进行调整。
陈鼎明 1389 — 14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7 【介绍】: 广东新兴人字重器
永乐十三年进士
监察御史
巡按江西有声。
宣德中出任建昌知府
建昌王府官校,横行市井,掠财伤人。
捕之,正以法。
莅政明断,与苏州况钟等,并著名绩。
右副都御史,寻改刑部右侍郎
全粤诗·卷九一
陈鼎(一三八九——一四三七)字重器
明成祖永乐十三年(一四一五)进士,授浙江道监察御史历官刑部左侍郎
清乾隆新兴县志》卷二三有传。
维基
陈鼎(?
—1438年),字重器广东承宣布政使肇庆府新兴县(今广东省新兴县)人,进士出身
永乐十三年,登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
宣德五年,登江西建昌府知府,赐玺书驰驿之任。
宣德十年,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正统元年,升刑部右侍郎
次年去世,终年四十八,赐祭葬。
王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祥符人字尚宾
性耿介,仪度英伟,善谈论,长于应对。
洪武初由乡荐入国子监十九年简授苏州知府,公廉有威,发奸摘伏,曾捶杀黠吏,奸豪屏迹。
李亨、魏姚善况钟并称姑苏五太守,同祀学官
朱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汤溪人字仲高
永乐中举人
正统间累迁苏州知府,继况钟之后,奉敕从事
廉静精敏,下不能欺。
尝曰:“吏贪,吾不多受牒。
隶贪,吾不行杖。
狱卒贪,吾不系囚。
”由是公庭清肃
七年,超迁江南左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