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储氏
储氏泰州人文懿公□之女,嫁兴化举人成学
储雚
巏字静夫泰州人
成化甲辰进士,授南吏部主事
郎中,改北,迁太仆少卿,进本寺卿,擢右佥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召拜户部侍郎,引疾归。
起南户部侍郎,改吏部
嘉靖初谥文懿
有《柴墟集》十五卷、《駉野集》一卷。
(《春容堂集》:柴墟诗浑雄跌宕,洒落清远,《风雅》遗音,公盖有之。
静志居诗话》:文懿掉鞅词场,与杨君谦徐子仁、杜柽居衿契。
君谦尝题扇寄之,文懿爱惜缄题字,未开视也。
一日子仁、柽居过,出扇作画,文懿因题诗寄君谦云:「为惜缄题入手迟,清风千里故人思。
画成一事知还欠,封寄江南乞写诗。
」亦艺林韵事也。
田按:柴墟西涯为师,空同为友,故诗力雄厚,迥异台阁之体。)
谢承举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象初名璿字文卿上元人
有野全子集。
承举初名璿字文卿更字子象上元人
有《东村稿》、《采毫录》、《西游录》、《在客稿》、《日得录》、《广陵杂录》、湘中漫录。
(顾磷《息园存稿》:谢子象八岁善诗,客命赋《暮秋》,援笔立就,至「紫塞风寒雁叫霜」,客惊叹,呼为奇童。
稍长从吴元玉学,见其「深林下马苍苔滑,野寺入门秋爽多」句,击节鉴赏。
柴墟储静夫为南考功,作檀园诗社,引子象与诸文士联句,往往出奇绝众,常屈一座。
兄弟四人各善诗画,风流清迈,时拟谢庭诸郎。
金陵琐事》:李著学画于沈启南,学成归家,只彷吴次翁之笔以售,缘当时陪京次翁之画故耳。
谢子象题其画云:「银河无路泛仙槎,一舸空江此是家。
残月照人秋睡稳,不知清梦在芦花。
」 田按:盛仲交合史痴翁、金赤松诗为《江南二隐稿》。
子象诗品尝在二人之上,痴翁、赤松自以书画重耳。)
何南金明 1570 — 1609
维基
何南金(1570年—1609年)字许卿号前泉南直隶扬州府泰兴县黄桥人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应天府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吏部观政,本年六月福建莆田知县万历三十七年卒。
书法精妙,与同乡张京元泰州储巏号称“ 淮南三俊”。
储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府泰州人字平甫
储巏侄。
正德六年进士
兵部郎中,左迁沔阳知州,地多水患,请修堤防,言甚剀切。
累迁福建漳南佥事
维基
储洵字平甫直隶扬州府泰州人,民籍。
应天府乡试第七十四名。
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进士
兵部郎中,左迁沔阳知州,累迁福建漳南佥事,致仕归。
陈沂明 1469 — 15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9—1538 【介绍】: 南京人,先世本浙江鄞县人,以被征入太医院南京字宗鲁,后改鲁南号石亭
陈钢子。
正德十二年进士
编修,进侍讲
以不附张璁出为江西参议,历山东参政,又为张璁所中,改行太仆卿致仕。
少好东坡,中岁乃宗盛唐,为文出入《史》、《》,工画及隶篆,亦能作曲。
顾璘王韦金陵三绝,又益以朱应登称四家,并有“弘治十才子”之誉。
著作甚富,有《金陵古今图考》、《畜德录》、《金陵世纪》等。
字鲁南
先世徵入太医院,遂居南京
先生体短疏眉目,风神朗秀,五岁能属对,八岁能摹古人画,十岁能诗,十二岁作孔墨解、赤宝山赋,传诵人口,名晔然起。
野亭刘公白岩乔公柴墟储公俱海内硕望,相继来官留都,并引先生为忘年交。
及中进士,改庶吉士,年已四十有八,为夙名士矣。
编修,进侍讲
所撰进讲章,善寓讽谏,上心识其名。
以见忤永嘉,出为江西参议,多惠政。
山东参政,值岁灾后,先生身行部,发官帑市牛给民垦艺,且宽其租。
岁既熟,又为捐除种马薪木运部诸猺,民得苏息。
入贺,遇永嘉长安道,上劳之曰:先生久外行召矣。
先生曰:齐民困甚,能行吾疏,殊胜吾受德也。
永嘉意拂然。
遂改为山西太仆卿
力请老归里。
先生性笃孝友。
事二亲死生情文备极,人所难及。
素廉于财,营弟妹婚嫁,贷以备礼。
闻乡闾有缓急,匍匐救之,惟恐后至。
甬上人客留都。
先生尽与款接,情若比邻,不稍分疏近。
晚年筑遂初斋于家园,杜门撰述,绝意世事。
所著诗文拘虚集、总修金陵志、南畿总志、山东通志、自撰翰林志金陵世纪、蓄德录、诲似录、花岩、游名山录、晤言诗谈诸书。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鲁南鄞县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脩进侍讲出为江西参议山东参政转行太仆卿有遂初斋拘虚馆二集
鲁南,先世鄞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侍讲,出为江西参议,迁山东参政,改山西太仆卿
有《遂初斋》、《拘墟馆》二集。
(《国雅》:陈鲁南才与顾华玉王钦佩并称,如「鸟声林叶暗,山影石溪寒」,「悬灯动星月,转梵起鱼龙」,「漏转云车急,花深月殿开」,「鹊观月华还映雪,龙池水色巳含春」,恍乎临蓬山而俯瞰阆洲,深远郁然。
金陵琐事》:陈鲁南书法苏眉山,评者谓不减于吴匏庵
篆隶亦隹。
六七岁便搦笔模仿古人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
凡宦游所历览名山大川,皆图成卷轴,最得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诗集》:鲁南论诗专以唐人为宗,谓少陵七言声洪气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妆饰,但才大不拘,后学茫昧,特拾其粗耳。
于时大江南北,文士称朱、顾、、王四家。
朱、顾皆羽翼北地,共立坛墠,而鲁南能另出手眼,讼言一时学杜之敝,钦佩亦与之同调。
江左风流至今未坠,则二君盖有力焉。
田按:鲁南论诗针砭北地之失,可谓谈言微中。
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计。
枚斋援鲁南以攻北地,譬如挟邾、小国以抗斋、楚,多见其不知量也。)
维基
陈沂(1469年—1538年)初字宗鲁后改字鲁南号石亭居士小坡南京太医院医籍浙江鄞县人明朝文人、政治人物。
正德丁丑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工诗文书画。
陈沂少有文名,其名言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善书画,与顾璘王韦并称“金陵三俊”。
又与顾璘王韦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
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二百三十八名,廷试二甲五十七名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历升编修,与修《武宗实录》,嘉靖二年礼部聘会试同考官三年充经筵讲官四年持节封楚王
嘉靖六年(1527年)十一月出为浙江参议,复除江西九年四月山东左参政
因不依附张孚敬桂萼,改山西行太仆寺卿致仕。
归里后,在南京筑遂初斋,闭门著述。
曾应南京提学御史闻人诠聘请纂编《南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