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赵振基明末清初
维基
赵振基又名赵振业字在新号暨垣山东青州府颜神镇(今淄博市博山区)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进士,授邯郸县知县
政为三辅最,徵拜云南道御史
巡视漕运,回道管理章奏,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冬提督江南学政,以拒绝首辅周延儒请托,次年遂外转四川按察副使,分守川北。
九年丙子,升湖广参政,分巡荆西。
张献忠兵败求抚,赵振基巡抚余应桂力主剿灭,经略熊文灿主抚,为熊劾二人执拗坏抚局,余下司寇,赵戴罪任事。
后一年张献忠监军复叛,遂至燎原,又躬率奇兵败巨寇革里眼
及新任巡抚至,不谙军务,处置乖方,振基知事不可为,乃称疾乞归。
归四阅月而郡城不守,阖境涂炭矣。
清顺治三年(1646年),抚按交荐,起为山西督粮道参议,举方面卓异,赐衣一袭,升庐州兵备道
遂引年乞休,优游林下垂二十年,读书自娱,与诸生布衣为耆英之会。
卒年八十有四。
包凤起
维基
包凤起(?
1650年代),字际霞河南南阳府南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包凤起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联捷进士,授户部主事
供饷到边疆,他亲自分发;事发后,剩馀资金都回归公帑。
朝廷商量崇文门剩馀输入大府事例,让他转吏部,但没有事例援引,因此移官职方司。
其时承平日久,禁军士兵大多被阉党偷偷霸占,包凤起大力查清,淘汰假冒和虚报的几万人,以个月省下粮饷六万多。
都城多盗贼,他亲自为巡查缉捕,不久升为协职方司事,惟他谢绝请托,嫌弃交际,被贬谪重庆检校,在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奔走下很快恢复原官;包凤起在职方司任官六年,每次有大计,都力排众议,亲身任用,人才都奋勇争先。
李瘦子率众数万,计划谋夺湖广,窥视南京,他决定肃清李瘦子,外任武昌副使;到任后,微服轻舟进入贼人巢穴,侦查虚实,带领军队剿灭李瘦子,斩杀敌寇万馀人,于是乱事平定。
当时张献忠投降,要求给与襄阳一地驻军,声称让部下的家人寄居谷城而入城据守,分兵屯驻四周郊外。
余应桂上疏请求监军包凤起独自骑马到张献忠营内,互相结交。
崇祯九年(1636年)朝廷大赦,命他带著二万两金到军前招抚,他上表「抚地、抚资、抚人」三事,但当事者不听从。
十二年(1639年)五月张献忠谷城再次反叛,襄阳府戒严,他改到荆南,登城巡江,风雨不改;患上寒湿肌肉委缩依然带病做事。
适逢土寇阎文简乘乱聚众闹事,他乘轿带病镇压重兵,不久因病归归。
朝廷再起他为潼关参政,派遣侦察,严密防禦;宣府的吕大器上疏推荐他,调任徽宁,但旧病复发告归。
南阳失守,他带同父母到南京
隆武帝继位,以包凤起在潜邸旧恩,召任武选郎中,依附何吾驺,擢升兵部右侍郎副都御史巡抚应安;堡上疏争论,隆武帝不听。
福京沦陷,他在永历五年(1651年)归乡,授徒以自给自足,几年后去世。
霍达明末清初 ? — 16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1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武功人
明崇祯四年进士,授御史
入清,官至工部尚书
奏请日讲《帝鉴图说》、《贞观政要》、《大学衍义》诸书,为顺治帝所嘉纳。
维基
霍达(?
—1661年),字非闻号鲁斋,陕西省西安府长安县武功县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八年补任山东曹县知县十一年宁晋县十二年丁忧
后起升监察御史巡按陕西
十六年兵部侍郎余应桂总督陕西三边,霍达监军御史
十七年三月,宣府陷落,霍达走回京师
南明时苏松巡抚右佥都御史
入清后,顺治四年五月,补授山东道监察御史五年三月奉命巡按福建
顺治八年,任浙江嘉湖道佥事
顺治十年五月,升任太仆寺少卿次年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大理寺少卿十二年二月累升至大理寺卿、殿试汉读卷官兵部督捕右侍郎六月奉命前往视察黄河大王庙决口,十三年以事被革职,戴罪办事,不久恢复原职
顺治十五年十月考满,加兵部尚书,荫一子入监读书。
次年加授太子太保
十六年九月殿试读卷官
顺治十七年二月,调任工部尚书、兼管左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