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维基
王翱(1384年—1467年),字九皋,直隶盐山县(今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官至吏部尚书。永乐十三年(1415年),成祖首次在北京举行会试。当时正值成祖准备迁都,意欲选拔北方人才,而王翱在会试、殿试均名列前茅,成祖大喜,特地召其赐食。改庶吉士,授大理寺左寺正,左迁为行人。宣德元年(1426年),由杨士奇推荐,擢为监察御史。宣德五年(1430年),巡按四川。英宗即位,擢为右佥都御史,偕同都督武兴镇守江西,惩治贪污,深得吏民敬畏。正统二年(1437年),召还朝中。四年(1439年),镇压处州、松潘民变。六年(1441年),代替陈镒出镇陕西,军民中有无力偿还借粮者,王翱准许免除债务。七年冬,提督辽东军务。次年,进右副都御史。十二年(1447年),与总兵曹义等出塞攻击兀良哈,擒斩百余人,进右都御史。十四年(1449年),诸将在广平山破敌,进左都御史。脱脱不花进犯广宁,明军溃败,王翱入城死守。敌军退后,王翱被追究,被停俸半年。景泰三年(1452年),召还京师任职,加太子太保。当时,浔、梧瑶族起事,朝廷特派王翱监督军务,成为首任两广总督。次年,召为吏部尚书,当时何文渊协王直掌管吏部,多用私人,后被言官弹劾离去,王翱遂取代。天顺初年,王直致仕,权臣石亨排挤王翱,王翱上疏请求退休,幸亏李贤力争,方得以留任。后来李贤也险些被石亨逐官,亦幸得王翱上言留任,两人因此私交甚笃。天顺五年(1461年),加封太子少保。成化元年,进太子太保。多次上疏乞归,均被慰留,并派遣御医诊治。成化三年(1467年),王翱病重,方获准致仕,未及离京即卒,享年八十四岁。赠太保,谥忠肃。
维基
揭稽,字孟哲,江西广昌人。早年师从何文渊,与何乔新兄弟不协。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进士,宣德年间任行在湖广道监察御史,十年九月升庐州府知府,正统三年十二月升广西左布政使,正统十三年三月九载满考,调任广东左布政使,十四年(1449年)三月,福建海贼陈万宁攻潮州海阳县,杀伤甚众。揭稽前来潮州平乱,“凡纵民从贼官员具执问如律,备倭官责死状令捕贼赎罪,仍谕沿海军民有能计获陈万宁者照军功例升赏。”。景泰二年八月升户部左侍郎,代刘琏四川运粮,次月调任兵部,仍巡抚广东,支从二品俸。三年十二月改巡抚广西,未任,大学士陈循上言,令照旧巡抚广东,六年十一月因杖死平民,被下都察院监狱。天顺二年(1458),揭稽上奏,举发何乔新等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尽,乔新反控揭稽在镇守广东时,曾代黄竑撰写易储之疏章,被贬为太平府知府。
维基
曹凯(1413年—?),字宗原,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人。正统乙丑进士。正统十年(1445年),中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进犯,英宗大举亲征,曹凯力谏劝阻未果。明军在土木堡大败,英宗被俘。消息传来,曹凯痛哭数日,在朝殿上与王竑等共同击毙锦衣卫指挥马顺。景泰年间,给事中林聪劾何文渊、周旋,曹凯与林聪力争。又参与调停福建巡按许仕达与侍郎薛希琏。出为浙江右参政,居官数年,有政声。英宗复辟后,石亨得势,因记恨曹凯从前对其弹劾之事,谪曹凯为卫经历。
维基
金濂(?—1454年),字宗瀚,山阳人。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宣德初年,巡按广东,后改按江西、浙江。因捕钜盗不获,被免职,随后盗贼被拘捕,才恢复官职。之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副使。正统元年(1436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正统三年,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宁夏军务。在他的治理下,西陲晏然,并有数条河渠修建成功。正统六年,召还,加右副都御史。正统八年,拜刑部尚书,后因安乡伯张安事,刑部与户部互相推诿,致使户部与刑部官员连坐下狱,数日后释放。明英宗正统时福建有邓茂七之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都不能获胜。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朝廷大肆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剿匪,以金濂为参军。陈懋跟金濂等人到达时,御史丁瑄已大破邓茂七等贼,邓茂七死,馀党拥立邓茂七兄长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以抵抗官军。金濂向众人建议,用弱兵引诱邓伯孙等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邓伯孙的主阵地,于是官军俘虏了邓伯孙。皇上于是改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土匪,而留下金濂扫平福建的其馀土匪。当时刚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胡人也先劫持,军事困难,金濂被召回。言官们纷纷弹劾金濂没有军功,明景帝不向金濂问罪,反而加封他为太子宾客,还给他两份薪水。不久改任户部尚书,加封为太子太保。。当时明朝在各地打仗,需要紧迫的军粮跟军饷,金濂安排周到、没有遗漏,向明景帝提出提出十六项撙节的建议,国家的花用才得以足够。不久,明英宗被也先放回来了,也先向景帝要求像先前一样派遣使者往来贸易,但景帝坚决拒绝。金濂一再劝景帝要跟也先往来,但景帝不听。当年景帝登基之初,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年)天下的三成税赋,金濂向有关官员发公文,只减徵稻米跟麦子的农业税,其他收白银、布匹、丝帛的所得税都没减税,照原样课税。景泰三年,翰林学士江渊上奏时向景帝讲到这件事,景帝令命户部查明后办理,金濂心中惭愧,却抵赖说没有这件事。给事中李侃指责金濂违诏,金濂狡辩说:“银两、布匹、丝帛,是皇上的诏书里没说要减的(跟我无关)。如果所有税一概减免,国家预算怎么够?”于是六部给事中、监察御史纷纷弹劾金濂失信于民,让国家累积民怨。明景帝欲宽恕金濂,却因监察御史王允力争,不得不把金濂关入都察院的监狱。三天后景帝还是赦免了他,免除了他的太子太保一职,改为工部尚书。此时,吏部尚书何文渊则称“治理财政,一定要找金濂”,于是景帝恢复其户部尚书职位。金濂上书自我澄清,并要求退休,景帝宽慰留用。随即他又向皇帝提出,要减少军中工匠和宫廷僧侣、道士薪资等十项建议。景泰五年(1454年)死于任上,因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
维基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正统三年(1438年)举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元年(1450年),进都给事中。当时,中官金英家人违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案却均不罪于金英。林聪率领同官弹劾陈镒、王文畏势从奸,一并弹劾御史宋瑮、谢琚均下狱,之后恢复职位,林聪继续弹劾,宋瑮、谢琚被调外。太监单增督京营受宠,当时士兵稍忤者辄遭辱,其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林聪举发其事,单增下诏狱,后获宽宥,不敢再作乱。景泰三年,上疏请纠察刑狱治理妖僧赵才、湖广副使邢端等,后均得准。当时建造东宫,林聪因反对,迁春坊司直郎。景泰四年(1453年),大学士商辂称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随后请减轻福建银场额重。景泰五年,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等分田等。林聪最初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下狱后致仕。之后弹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罢免。御史白仲贤擢广东按察使。林聪言其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入吏部,因林聪弹劾,遂改工部。各司均忌惮林聪风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从的。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林聪好论建,并非善臣。同年冬,林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林聪对吏部官吏陈说此事。御史黄溥等遂劾林聪挟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众多官运均弹劾,后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贬为国子监学正。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拜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饥荒,使得饥民得活者多达一百四十五万人。后进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盐盗,平定并惩治当地贪官。后母丁忧,起复,再辞,不予批准。天顺四年,曹石之变爆发,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林聪署都察院事,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成化二年,外出巡视淮南淮北饥荒,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赈灾,得到批准。次年,与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升右都御史。成化七年,代王越担任大同巡抚,后遇疾致仕。再过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成化十五年,与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察辽东失事,汪直包庇巡抚陈钺,林聪无法与之争。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赠少保,谥庄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7—1502
【介绍】:
明江西广昌人,字廷秀,号椒丘,何文渊子。景泰五年进士。授南京礼部主事。为刑部郎中,捕治锦衣卫卒,拒都指挥袁彬请嘱,由是知名。成化间,以河南按察使助都御史原杰招抚南阳流民,亲入山谷劝说,附籍者甚众。历山西巡抚、刑部侍郎。孝宗嗣位,辅臣万安、刘吉忌其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既而入为刑部尚书,有所施为,辄遭刘吉阻格,又遭忌者中伤,遂致仕归。博学多闻,为诗多援据典故。有《元史臆见》、《周礼集注》、《勋贤琬琰录》、《椒丘文集》。
乔新字廷秀,一字天苗,江西广昌人,冢宰文渊子。景泰甲戌进士,授南礼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郎中,迁福建按察副使,改河南。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迁刑部侍郎,进尚书。卒赠太子少傅,谥文肃。有《椒丘集》三十二卷。
(《双槐岁钞》:成化庚子,内阁刘吉丁外艰,诏赍以羊酒宝钞,起复视事如故。吉三上疏辞,托贵戚万喜得不允,陈编修音上书劝其力辞,吉不答,人无改言者。吉每谈笑对客,殊无戚容。丁来,今上新政,科道交纠,万安,尹直以、次罢遣。吉独不动,虑科道言之,乃倾身阿结,昏夜款门?蕲免弹劾,建言欲超迁科道,待以不次之位。弘治改元,风雹发自天寿山,毁瓦伤物,震惊陵寝,上戒谕群臣修省,遣官祭告。于是左春坊庶子兼翰林侍读张升疏言应天之实,当以辅导之臣为先。今天下之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以奸邪尚在枢机之地也。因数吉十罪,且谓李林甫之蜜口剑腹,贾似道之牢笼言路,合而为一。科道交章劾升,指为轻薄小人。上命谪升南京工部员外郎。其同乡何乔新赠以诗曰:「乡邦交谊最相亲,忍向离筵劝酒频。抗疏但求裨圣治,论思端不忝儒臣。自怜石介非狂士,任诋西山是小人。暂别銮坡非远谪,莫将辞赋吊灵均。」由是人目吉为「刘棉花」,以其耐弹也。
田按:尚书诗温雅有则,泽古者深,与凡响自别。)
维基
何乔新(1427年—1502年),字廷秀,江西广昌县人,官至刑部尚书,谥文肃。父亲何文渊,是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历任山东、四川等地的巡按御史。何乔新为何文渊的第三子,母亲揭氏。何乔新生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景泰五年(1454年)登进士第,景泰七年,授礼部主客司主事。天顺元年(1457年),父亲何文渊过世,完成丁父忧、丁母忧。一说天顺二年(1458年),何文渊的弟子揭稽上奏,举发何乔新等诸不法事,并逼其父自尽乔新反控揭稽在镇守广东时,曾代黄竑撰写易储之疏章。。日后何乔新再起为刑部陕西司主事。宪宗成化四年(1468年),出任福建按察副使,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右布政使,有政绩。成化十六年(1480年),为右副都御史,同年11月赴晋任山西巡抚。成化十九年八月乙丑,户部侍郎李衍、刑部侍郎何乔新巡视边关。成化二十年(1484年)被明廷召回拜为为刑部右侍郎,奉命前往山西赈灾。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乙巳,明廷派遣侍郎李贤、何乔新、贾俊去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赈饥荒之灾。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月,孝宗继位,万安、刘吉忌之,外放至南京。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时人以「父子尚书」为美谈。刘吉叫唆御史邹鲁诬陷,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维基
曾翚,字时升,江西泰和人。宣德八年(1433年)中进士,治秦府永兴王葬。升刑部员外郎,受刑部尚书金濂器重。当时秦王诬陷巡抚陈镒狎妓,曾翚查證后弹劾藩府的大臣,致使事情大白。正统三年,升郎中,因何文渊荐,升任广西右参政。天顺五年,升任山东右布政使、左布政使。并请求开仓放粮解救河南饥荒。升为刑部左侍郎。因病辞职。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美,灵宝人。弘治丙辰进士,累官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少师谥文简有松皋集
维基
何宗彦(1559年—1624年),字君美,一字若善,号昆柱,湖广随州人,籍贯江西金溪,进士出身。万历乙酉科湖广乡试十六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登乙未科进士,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二十五年八月授翰林院编修,三十四年八月与吏科给事中翁宪祥典福建乡试,十二月升右中允兼编修,三十七年八月升右谕德兼翰林院侍讲,与洗马南师仲典应天府乡试,三十八年四月为正使,行人桂绍龙为副使,捧册封楚府武岗王朱华增所选原任河南仪封县知县梅开先嫡一女梅氏为妃,三十九年八月升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四十一年五月升詹事府少詹事、掌翰林院印。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八月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署部事,摄尚书事。四十三年七月升左侍郎,照旧署掌印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被齐党排挤,挂印辞官致仕。次年,明光宗即位,八月晋何宗彦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何宗彦正式入阁。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七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月晋太子太师。天启四年(1624年)正月,卒于官,赠太傅,谥文毅。
维基
张瑞图(1570年3月24日—1641年5月2日),字长公,一字无画,号二水、白毫庵主、芥子居士、平等居士、果亭山人,福建晋江二十七都霞行乡(今青阳街道莲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丁未探花及第。天启间趋附魏忠贤阉党,仕至少保、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魏忠贤败死之后,张瑞图被视为阉党,除籍为民。隆庆四年(1570年)春二月初六日辰时,生于福建晋江县城南门外之霞行乡。父名志皖,祖父名乔梓。早年家贫,日需费用仅靠其母纺织供给,常以大麦之稀粥充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正月临草书《杜甫渼陂行诗》卷。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八月,中癸卯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登丁未科殿试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官少詹事,后至礼部侍郎。天启六年(1626年)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十月癸丑与黄立极、李国𣚴、施凤来同为《光宗实录》总裁,并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十一日,明熹宗驾崩。同年二十四日,信王朱由检继位,是为明思宗。十一月,思宗置魏忠贤于凤阳,籍其家,丁午诏治魏罪。初二,魏畏罪自杀。监生胡焕猷上疏劾张瑞图等阁臣当魏忠贤专权时,漫无主持,事事逢迎,并为其生祠撰碑称颂,宜亟罢黜。乃上疏自辩,并乞罢,未允。十二月,三次上疏引病求归,并辞荫子,未允。崇祯元年(1628年)三月,经过多次上疏要求,终于与施凤来一同获准致仕。加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五月回乡途中于济河舟中作行书《韩愈山石诗》轴。后隐居晋江青阳白毫庵。崇祯十四年(1641年)三月二十日寅时,卒于晋江家中,享寿七十二。同年九月十八日夫人王氏卒,享寿六十九。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明绍宗因张瑞图为“阉党”成员,将其谥曰文隐。并由林欲楫作《明大学士张瑞图暨夫人王氏墓志铭》。
维基
朱延禧,字允修,号蓼水,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山东乡试第五十一名举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丁艰归。三十五年(1607年)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历左中允、左谕德兼侍讲,四十年(1612年)任顺天乡试副考官,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以乡试有误被弹劾去职。泰昌元年(1620年),明熹宗即位,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改詹事府詹事。天启二年(1622年),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任日讲官讲《尚书》,教习庶吉士,被明熹宗赏识。三年(1623年)正月,晋朱延禧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七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一月,晋少保兼太子太保。负责编修的《神宗实录》《光宗实录》成书,负责督修明定陵、明庆陵竣工。五年(1625年)正月,晋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司礼监规定内阁票拟称魏忠贤为“元臣”,朱延禧反对。御史田景新因此弹劾朱延禧。六月,朱延禧被革职归乡。朱延禧去世后,谥号文恭。著有《畸斋诗文集》十五卷。
维基
沈㴶(?—1624年),字铭缜,浙江湖州府乌程县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进士。在内书堂曾经做过魏忠贤的老师,在担任南京礼部侍郎的时候,反对利玛窦传播天主教。明光宗即位,以他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天启元年(1621年)七月正式入阁,九月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十月晋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明熹宗即位后,他时较早与魏忠贤勾结的大臣,招募勇士充任锦衣卫。被给事中惠世扬、周朝瑞、刑部尚书王纪交相弹劾。天启二年(1622年)七月,被东林党叶向高所参,无奈致仕回乡,天启四年(1624年)卒,谥号文定。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抑之,嘉善人。万历丙辰赐进士第一,累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