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周子良明 1367 — 14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7—1446 【介绍】: 浙江钱塘人
永乐间应求贤诏,累官兵部郎中,以廉谨称。
宣德间山东清理军伍,方岁饥,民流离,奏乞俟丰年,许之。
以疾赐致仕。
作小轩名“乐稼”。
著有《乐稼轩诗稿》。
辛祐
维基
辛祐(14世纪—15世纪),字吉之江西广信府铅山县人
辛祐是诗人辛弃疾的后裔,在永乐三年(1405年)举人次年(1406年)联捷进士,获授监察御史巡按辽东,因事被降为知县,在地方勤慎,以治行卓异再升为御史
宣德年间他上疏「守成十六帝策」,叙述自夏启宋真宗的事迹,获明宣宗嘉纳,杨士奇在朝,对别人说:「辛公可谓真御史了。
」家乡有故人子素来和他友好,后来其人作乱,他就绝不往来,其气节大概如此,死后入祀乡贤祠和群贤堂。
董如兰
畹仙,词意悲壮,闺阁中之有侠气者,杂之《稼轩集》中,正复难辩。
吴中伟明 1563 — 1631
维基
吴中伟(1563年—1631年)字境虚号生白
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
同进士出身
始祖吴忠本姓胡,自天台水竹迁澉浦,易姓吴。
曾祖吴昆祖吴芸,父吴霁,俱赠广东按察使
万历二十五年顺天府丁酉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进士,授行人,奉使益潞沈三藩,转刑部员外郎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贵州学政,摄贵阳兵备
三十八年庚戌,擢福建参议,分守建南道
四十一年癸丑,升湖广副使,备兵衡永。
四十四年丙辰,升江西参政,守江西南昌
四十七年己未,升广东按察使督师援关门,倍道疾行,诸路兵无能及者。
南还,击斩山东白莲贼数千,不上功归。
天启元年辛酉(1628年),升粤东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使
三年癸亥(1623年),推太仆寺少卿,不报。
逾年以光禄召。
五年乙丑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
刑部尚书致仕
归田后建「友于堂」,与兄吴之英日往还觞咏其中。
崇祯四年(1631年)九月卒,年六十九。
麟趾,字孟佳,孝谨工诗文,有学稼轩草,不胜丧,两月而卒。
吴之英字千朋号心沂万历癸卯举人定海教谕萧县知县
吴伟业明末清初 1609 — 1671
梅村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也。
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
如李杜,皆诗人也。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
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
欧、苏以文章大手,降体为词,东坡「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
介甫偶然涉笔,而子固无之。
眉山一家,老泉子由无之也。
辛幼安之豪气,而人谓其不当以诗名,而以词名,岂诗与词若有分量,不可得而踰者乎。
有明才人,莫过于杨用修汤若士用修亲抱琵琶度北曲,而词顾寥寥。
若士四梦,为南曲野狐精,而填词自宾白外无闻焉。
即词与曲亦有不相兼者,不可解也。
近日词林宗匠,往往专意诗古文,至度曲倚声,则多搁笔,兼人之才,吾目中惟见梅村先生耳。
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谓予曰:「若文则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
」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
及所制《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
先生之遇为之也。
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
故余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
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古人所不及也。
休宁孙无言遍徵当代名家词,将以梅村编首,亡何而梅村殁矣。
孙子手卷不释,仍寓余评次刻之,可谓笃好深思。
而余于先生,琴樽风月,未忘平生。
故谬附知言,序其本末如此。
予观先生遗命,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词人吴某之墓」。
先生退然以词人自居矣,夫使先生终于词人,则先生之遇为之也。
悲夫。
兰陵邹祗谟
陆求可明末清初 1617 — 1679
月湄词·序
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
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
投袂而赴节,咏歌朝庙之端;比事以属词,怅别都门之外。
管弦所协作者,掇腴搴芳,词令斐然,听之惊心动魄。
洵元音之鼓吹,衍乐府之源流。
近代而还指不多屈。
用修元美,几同秦升堂;徵仲眉公,亦比入室。
张右文纂图谱,恰在泯绝之日;钱功甫辑词华,适丁散佚之年。
各出新声,俱标艳体,多有缘情雅作。
宁为累德微词,碧云红叶之章,共推扬于文,正杨花谢桥之句,犹许可于伊川
盖假物而行吟,实贤者所不免。
未可呵为蜡屐,奚容等若雕虫。
解绂偷闲,读书怀古,咏绿肥红瘦,不觉魂销;吟残月晓风,能无技痒。
爰寻声而按谱,遂累句以成编。
托景言怀,或缘感激而归旷远;逢时揽胜,或因欢冶而起悲愁。
卉蕊涉趣于朝昏,虫鸟争妍于远迩。
假闺房而矢咏,岂曰淫哇;望古昔以具言,敢流愤激。
风云月露,尽入笔端;尹吉姬姜,俱供词料。
写生体物,未造语入微;惜别征歌,将深情如诉。
厥类既广,为调良多,翰墨怡情,窃愧短辕之犊;声歌娱志,犹长日之棋。
藉以消忧,用兹捐忿。
随时铨次,间多先后之殊;辨物成章,弗别短长之体。
诚知蓬垢自喜,未窥倾国之令姿;然而瓦缶杂陈,或当拊髀之雅好。
情词剌谬,倘蒙一顾于周郎;教诲殷勤,愿贶百朋于陆子。
庶乎,挈微蛙眢井,得窥苍昊之全;转尺鲵蹄涔,获识江河之大。
敢云齑臼,聊备刍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