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罗明明 1429 — 14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9? 【介绍】: 福建南平人字文昭
成化二年进士
御史巡按广西
宪宗诏镇守中官贡禽鸟,又以白金真武像送武当山皆上疏极谏。
二十三年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屡迁右副都御史
弘治二年工部右侍郎卒。
李承式明 1528 — 1605
维基
李承式(1528年—1605年)字敬甫又字之义号见衡山西大同府大同县人,迁居江都(今扬州市)
同进士出身
李承式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山西乡试第六十四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中式丙辰科会试二百十四名,廷试三甲一百七十三名进士
兵部观政,初授浙江钱塘县知县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改任直隶深泽县知县,任内修建文庙,减负赈灾。
深泽城墙东、南、西三面皆有城门楼李承式创修北极台,并在其上建真武,以壮城北形胜。
台庙至今尚存。
三年后,承式丁忧离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任顺天府固安县知县
隆庆二年(1568年)起复,升南京工部主事历官兵部职方司郎中万历元年(1574年)三月陕西副使,改山东副使五年二月河南左参政,升浙江按察使八年五月以驿递违例,降三级。
十一年正月降为陕西右参议三月河南副使,历升陕西右布政使
二十一年七月起补山东右布政使,备兵开原二十二年五月官至福建左布政使
僧明得明 1531 — 1588
明得
号月亭
以绍万松禅师法。
又号千松
乌程周氏子。
幼歧嶷不凡。
尝随父赴西资佛会。
指𦘕像问曰。
是非僧耶。
父曰然。
遂求出家。
依庆善庵祝发。
初习瑜伽佛事。
知非而弃之。
谒海百川求出世。
法机不契。
遍参名宿。
备历艰辛。
益发愤厉志。
武林上竺哀吁大士
求值明师。
乃遇万松于中竺。
问以来意。
以礼普门对。
万松
竖一指曰。
汝去见了观音来。
师方下顿有所省。
再拜。
求了生死之诀。
万松授以摄心念佛法。
因留侍左右。
朝夕参承。
凡十载。
一日阅楞严。
至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豁然契入。
又入径山
结茆凌霄峰绝顶。
独坐三年。
四方禅侣。
接踵而来。
师随机响应。
无不迎刃而解迁传衣庵。
讲楞严。
既游天台
彼中缁素。
邪正淆混。
师为讲华严等经。
化外道以千计。
讲甫毕。
堂内宝花遍生。
今扁为涌莲堂云。
比归。
司寇韫庵吴公
时为杭守。
延师演法于灵隐
佥宪东溟管君
以天池请。
仪部观颐沈君。
延主圆證寺
五台陆公
复延讲华严于秀水之东禅。
乐其雅僻。
乃相与葺法云堂以居。
遂为师示寂之所矣。
师为人。
修干玉立。
性度。
高简伉直。
以道自重。
遇公卿。
未尝降礼。
作卑谄态。
群小或憎诟之。
百折不回。
保护正法。
毅然不为身谋。
其寓天池日。
有豪贵挟妓游僧寮。
师会众逐之。
无所顾惮。
世方崇事真武
师以彼不过玄武之神主。
治一隅耳。
何至奔走天下若狂也。
我薄伽梵。
天人师
何不易彼事此耶。
往往改像设而更庙貌。
性喜汲引后学。
而视外道如雠。
同衣有过。
讥弹不少借。
以故招忌者之口。
非有诸缙绅。
为之金汤。
几不免矣。
万历十六年归寂
寿仅五十有八。
师与五台公
有法喜深缘。
而为铭王村之塔曰。
惟师以苦行得见地。
以强毅任永法。
余获交师三十年
所受教益非一。
期晚年相与修东林故事。
而师先化去。
谁为余作莲邦指南车耶。
塔。
后迁于径山
李廷机明 1542 — 1616
维基
李廷机(1542年—1616年)字尔张号九我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新门外浮桥(今属泉州市鲤城区浮桥街道)人。
万历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嘉靖⼆⼗⼀年(1542年)⽣。
以贡入太学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顺天府(今北京)乡试第一。
万历十一年(1583年),会试复第一,以榜眼进士第二,授编修
累迁祭酒,历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廷机受万历赏识,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内阁参预机务,但言路认为他与前首辅申时行沈一贯等私相授受,因而受到不少言官的反对,交章弹劾。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朝臣论首辅朱赓罪,兼及李廷机,李闭门数月不出,内阁事务都由当时新入阁的叶向高处理。
随后数年一直不断有人上疏攻击,李萌生辞意,卖掉燕京房屋产业,赈济贫苦,并将亲人遣回泉州,自己隐居真武,请求退休足足五年,连续上书120回,皇帝视若无睹,最后李廷机冒罪自行回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皇帝终于准许李廷机致仕。
九月太子太保回籍,居四年卒,赠少保谥文节
明史》本传记其人“遇事有执,尤廉洁,然性刻深,亦颇偏愎,不谙大体。
”,而执政“系阁籍六年,秉政止九月,无大过”“廷机辅政时,四川巡抚乔璧星锐欲讨镇雄安尧臣,与贵州守臣持议不决。
廷机力主撤兵,其后卒无事,议者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