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萧宽,字雅容,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吉水(今江西吉水县)人,进士出身。永乐二年,登进士,后选为翰林院庶吉士,编撰乐大典。,擢兵部主事,升吏部文选员外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南城人,字文实。永乐间为国子生,选擢吏部司务。为人端庄勤谨,历文选员外郎、郎中,掌选精密。宣德初,官至本部右侍郎。
维基
周卿(1494年—1571年),字克果,号东山,河南省开封府延津县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己卯科河南乡试举人,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四十九名进士。观大理寺政,升吏部验封司主事,文选员外郎,验封司郎中,甲辰岁首失朝谪庐州府推官,升常州府同知,未任,万历甲申子评以同知奏复原职,从祀名宦乡贤,寿七十八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3—1541
【介绍】:
明山东平度州人,字正夫。嘉靖五年进士。任永平府推官,数决滞狱。入为吏部稽勋主事,历考功、文选员外郎,改翰林编修。官至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修撰。
维基
宋纁(1522年—1591年),字伯敬,号栗庵(栗亭)。河南归德府商丘县人。同进士出身,官至吏部尚书、户部尚书,谥庄敬(一说庄敏)。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河南乡试五十一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登丙辰科会试二百六十四名,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廷试三甲八十三名进士,兵部观政,初授永平府推官。四十一年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出视西关,巡按应天府等地。隆庆元年(1567年)改巡按山西。当时俺答汗攻陷石州,将士捕七十七人,这些人当斩。而宋纁通过讯问后,释放其中一半多人。隆庆四年(1570年)升任顺天府府丞,之后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期间核对兵卒并淘汰多馀的部队,节省开支。万历初年(1573年)因与张居正不合,称病辞职,后张居正去世,朝廷官员纷举荐。他因此恢复官职,担任保定巡抚,成功赈灾获鹿县的饥荒。之后升任南京户部右侍郎。万历十二年(1574年)后召为北京户部左侍郎,改督仓场。万历十四年(1576年)升任户部尚书,当时明朝国运开始衰退,他力主减少山西灾荒地区的税费,并增加边疆屯田。当时万历帝弟潞王从京师返回封国新乡,万历帝用三十万白银为他购买珠宝,后在宋纁强烈要求下,减少了十万两。万历帝为自己庆贺增加二十万白银,宋纁坚决反对,最终万历帝方才罢免此事。宋纁在户部的五年,正值各地多灾多难。他坚持反对奢华浪费以解决开支,并将资金分成轻重缓急以筹资。都御史吴时来以吏部尚书杨巍年老求去,忌惮宋纁名望在自己之上,于是两次上疏弹劾,宋纁两次请求辞职,万历帝均没有许可。而杨巍离开后,宋纁代替出任吏部尚书。杨巍在吏部时,不能阻止官员贪污,遇到事情则动辄请求上级指示。宋纁上任后,决断官员卖官鬻爵,并罢免贪污受贿的上百名官员,受到朝廷一致赞誉。他不徇私也不结党,然而在选择文选员外郎缺官中,他计划起用邹元标,却招致大学士申时行反对。宋纁无奈只得上疏五次请求辞职归乡,不久死于任内。赠太子太保,谥庄敬。宋纁为官凝重,有识力。当时石星代任户部尚书,曾对宋纁说到某地截留巨额赋税盈馀,可以收为国有。而宋纁则认为“朝廷的赋税盈馀,应当储蓄,而不要动辄搜刮。如果皇帝知道地方赋税盈馀的话,则会升贪侈之心。”当时官员建议将漕运粮储折价换成白银,宋纁则执意反对,称“太仓的粮储,宁可腐烂也不能亏空,一旦粮食不继,则没有解决措施了。”宋纁死后,灵柩迁回家乡,葬于商丘三陵台,与宋惠公、宋哀公、宋戴公三陵台的中峰前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5—1594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文中,号立峰。孙升子。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武库主事,历武选郎中。世宗斋居二十年,谏者都获罪,鑨请朝群臣,且力诋近臣方士,不报,遂引疾归。隆庆元年起南京文选郎中。万历初累迁光禄卿,又引疾归,里居十年。再起原官,进大理卿,历南京吏部尚书,入为吏部尚书。大计京官,力杜请谒。首斥其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凡政府私人,贬黜殆尽,执政皆不悦。乞休归,卒谥清简。
维基
胡嘉谟(?—1595年),字子忠,别号进庵,后又号止吾,陕西西安府泾阳县人,民籍。壬子科(1552年)陕西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三十七名进士。初授章丘县知县,无何丁母忧,服阕补南宫县。又丁父忧,服阕再补南宫。岁余召授吏部考功主事,历稽勋、验封、考功、文选员外郎。在考功时,主持万历三年(1575年)乙亥京察,时张居正为首辅,四年十一月转通政司右通政,提督誊黄,六年九月升太仆寺卿,八年闰四月改光禄寺卿,七月升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九年四月以被劾引疾归,十年被降职。家居十年,台谏交荐,万历十九年(1591年)十月起贵州左参议,十二月转南太仆少卿。无何,转南光禄卿,二十一年四月改南太常卿,九月升大理寺卿,十月升刑部右侍郎。会尚书缺,署部慎奏当。二十二年九月转户部左侍郎,总督仓场,署太仓。会南都察院掌院右都御史缺,二十三年(1595年)二月以公推补,命下辞朝,七月行次涿鹿,以疾卒。
维基
章嘉桢(1552年—年?),字元礼,号衡阳,浙江省湖州府德清县人,民籍,治《诗经》。由府学生中式浙江乡。第四十九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一百十名。万历八年(1580年)中式万历八年庚辰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进士,授湖广蒲圻县知县,任内发动民众筑圩治水,政绩卓著,补当涂知县。擢拔为兵部主事,再移礼部。万历二十年,吏部尚书陈有年调为己用,后历官文选员外郎。因顾宪成案牵连,解职归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7
【介绍】:
明真定府高邑人,字梦白,号侪鹤,又号清都散客。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迁户部主事,调吏部考功,历文选员外郎。上疏陈干进、倾危、州县、乡官四大害,触时相忌,几获谴。旋以病归。再起为考功郎中。二十一年主京察,要路私人,贬斥殆尽。被严旨落职。名益高,与邹元标、顾宪成海内拟之汉朝“三君”。光宗立,起为太常少卿,继迁左都御史。寻任吏部尚书。在官慨然以整齐天下为己任,锐意澄清,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魏忠贤初颇重之,以介一中书被拒,始生恶感。故人子魏广微入阁,三至南星门,皆拒不见。广微恨刺骨,乃与忠贤共排南星。南星搜罗遗佚,中外方忻忻望治。四年,魏忠贤责南星等“朋谋结党”,矫旨放归。又诬以赃罪,削籍,戍代州卒。崇祯初谥忠毅。有《史韵》、《学庸正说》等。
维基
赵南星(1550年—1628年1月23日),字梦白,号侪鹤,别号清都散客,直隶高邑县(今河北)人,明朝东林党政治人物、文学家,万历甲戌进士。天启间,官至吏部尚书,因不受魏忠贤拉拢,遣戍代州。崇祯时平反,追谥忠毅。隆庆四年(1570年)庚午科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一名。万历二年(1574年)甲戌科进士,任河南汝宁府(今汝南县)推官,治行廉平。后历任户部主事、吏部考功、文选员外郎。为人嫉恶如仇,因直言上疏,陈述时政四大害,触犯时忌,乞归乡里。再起考郎中,主京察,罢黜贪官污吏,不久遭诬陷,斥为民。后来居于家乡的赵南星名声日益高涨,与顾宪成、邹元标并称「东林三君」,朝野请求起用赵南星的上书数以百计,但都没有被采纳。明光宗时,起为太常少卿、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大力打击不法官吏。天启三年(1623年),改任吏部尚书,期间公正无私,拒绝了权贵的求官请托,另一方面又起用有清廉正直名声、广被百姓赞誉的正人于朝列庶位。史称当时朝廷「众正盈朝」、「群贤满朝」、「中外忻忻望治」,熹宗也曾称赞赵南星「老成清正」、「深切铨政」。宦官魏忠贤曾雅重他,在熹宗面前称赞他是能臣,但他不接受其拉拢,反而正色警戒魏忠贤说「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终于得罪魏忠贤。大学士魏广微是万历名臣魏允贞之子,赵南星向与魏允贞相熟,但因魏广微后来谄附魏忠贤,因而叹息说「见存(魏允贞的字号)无儿。」,又责怪魏广微曾议论东林前辈李三才,因而使得魏广微也深恨赵南星。后来在廷推山西巡抚时,赵南星知道谢应祥为人清廉,于是为谢应祥美言「沉静有为,能称其职」,力荐起用其为山西巡抚,但被大学士魏广微从中作梗,并被御使陈九畴弹劾赵南星在廷推力挺谢应祥,是为了报答谢应祥曾经提拔魏大中,使得熹宗对「朋谋结党」而震怒,赵南星也因而被逼乞休请辞。御使张讷也因为其兄张朴没有得到山西巡抚官职,而诬蔑赵南星有坏政十罪,使赵南星被削籍。阉党后来诋毁赵南星贪赃一万五千两,赵南星素清贫,幸好亲朋故友的捐助凑齐后,才倖幸获释,但仍被谪戍代州。四年后病卒。崇祯初,追赠为太子太保,追谥为忠毅。世以赵南星、邹元标、顾宪成称“东林三君”。
维基
张振秀(?—1642年),山东临清县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知肥乡县、永平县,迁兵部主事。泰昌元年(1626年)改吏部,更历四司,至文选员外郎,乞假归里。崇祯改元,起验封郎中,历考功、文选,擢太常寺少卿,因事牵连,落职归。崇祯十五年(1642年),清兵入关,围河间,远近震动。临清总兵官刘源清偕榷关主事陈兴言、同知路如瀛、判官徐应芳、吏目陈翔龙、在籍兵部侍郎张宗衡、员外郎邢泰吉、临汾知县尹任及振秀等合力备禦。不久,城池被围,力拒数日,孤立无援。城破,张振秀战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4—1626
【介绍】: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景文,号蓼洲。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福州推官。捕治税监高寀爪牙。天启中历文选员外郎,力杜请托,抑侥幸。不久辞官回乡。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仇,曾□手呼魏忠贤名,骂不绝口。魏党矫旨派旗尉赴苏逮捕,吴中为之发生民变。至京后,在狱中遇害。崇祯初谥忠介。有《烬余集》。
维基
倪嘉庆(1580年代—1650年代),字笃之,号朴庵,应天府上元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启元年(1621年),倪嘉庆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次年(1622年)联捷进士,大理寺观政。天启三年(1623年),授户部浙江清吏司主事,管南新凤阳仓。兵科给事中刘徽请求裁撤驿递,朝廷下旨淘汰十三省邮传银六十万;倪嘉庆上奏指出驿递是朝廷的一大养济院,强悍的游手之徒依赖它生存,裁撤驿递会令他们成为心腹之患。不久,王嘉胤、李自成等人以裁驿走到高迎祥军队,使得中原形势动乱。杨嗣昌提出增兵请求同时增加粮饷,倪嘉庆上疏:「国库入不敷支,岁额尚欠二百三十馀万,何以支持加饷。今日的问题,不在士兵太少而在纳饷太多。纳饷多则伤害农夫,伤害农夫则人民贫穷,人民贫穷则愈多人铤而走险,倒不如练兵减饷,消除寇盗根源。」未被理会。四年差回,五年丁父忧。六年起陕西司员外。崇祯元年(1628年),起补职方员外郎,二年升车驾郎中,因为对王府奸官施行杖刑,被贬谪为浙江布政司经历,崇祯五年(1632年),再获起用户部浙江司主事,崇祯六年升山东司郎中。崇祯九年,温体仁因为侯恂决定魏忠贤案而在任命官员上争持,排挤东林党人;杨嗣昌亦以加饷一事憎恨倪嘉庆,故利用豆案诬陷他,判入狱七年。他端坐研易经,很快改为戍边;范景文、倪元璐互相推荐下复官,但未赴任。弘光帝即位,起用他担任文选员外郎,又转为户科给事中,负责查核直隶钱粮,与曹景参、沈应旦、郭充、蒋鸣玉、刘天斗、左光明、陈鸣珂一同受命。他上疏论杨嗣昌调度失当,请求削其官荫,未得准许。不久,调任刑科右给事中,因忤逆马士英而被外任巡盐御史兼河道,和中书舍人胡承善在瓜洲渡、仪真县抽查盐斤。南京失陷,倪嘉庆在青山出家为僧,法名大然,字啸风,七十二岁时去世。
维基
吕维祺(1587年—1641年—吕维祺),字介孺,号恒栖,新安(今属河南)人。谥忠节,清朝谥忠敬。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授兖州推官,擢吏部主事,更历四司。历考功、文选员外郎,进验封郎中。魏忠贤禁毁书院,维祺立芝泉讲会,与杨涟、左光斗相唱和。崇祯元年,起尚宝司卿,迁太常少卿,督四夷馆。崇祯三年(1630年),擢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六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被劾辞。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军克洛阳,维祺劝福王朱常洵散财饷士,福王不从,维祺乃尽出家私,设局赈济。福王匿迎恩寺,遇维祺。维祺道:「名义甚重,王毋自辱!」,一并被俘,维祺在周公庙被杀,年五十五,赠太子少保。有《明德先生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38
【介绍】:
明潼关卫人,字克孝。孙振基子。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文选员外郎,为尚书赵南星所重。天启五年冬,魏忠贤罗织清流,被劾削籍。崇祯初起吏部郎中,以尚书王永先不喜东林,被劾。谪山西按察司经历,量移南京礼部主事。道出柘城、归德,为设守备御农民军。杨嗣昌荐擢兵部右侍郎,旋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6—1647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子野。崇祯十六年进士。授海宁知县。明亡,弃官归。隆武帝时召为御史,改文选员外郎,募兵福宁。闻隆武帝被杀,走匿山中。既而率福清乡兵与林汝翥攻城,阵亡。
维基
张文煇(1614年5月4日—1645年9月19日),字仲文,号闇生,北直隶顺天府通州籍,浙江宁波府鄞县人,顺天府通州官籍,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张文煇是崇祯六年(1633年)顺天乡试举人,七年(1634年)与兄长张文烶一起成进士,在都察院观政,曾任国子监博士,九年(1636年)升户部福建司主事,十二年(1639年)连升福建司员外郎、浙江司郎中,十三年(1640年)迁浙江徽宁道参议,曾在芜湖抵挡左良玉军队南下,后和张晋徵、罗万爵、李允佐、班衣、陈绩、郭轲、杨升诚等人迎立隆武帝,升建宁道参政,加大理寺少卿,多次拒守清朝军队保卫地方,隆武二年(1645年)八月独松关、建宁失陷后,他绑者印信投水而死,著有《怡怡堂集》,雍正二年(1724年)入祀乡贤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