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九畴”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刘志选明 1561 — 16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29 【介绍】: 浙江慈溪人
万历十一年进士,授刑部主事,以言事谪福宁州判官,又以大计罢归,家居三十年
熹宗立,召为南京工部主事,进郎中,时已年逾七十。
以谄附魏忠贤,官至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忠贤败,定逆案论死罪,先自缢死。
维基
刘志选(1561年—1627年)字可选浙江慈溪人
万历癸未进士
天启时倚靠魏忠贤,弹劾多名东林党大臣,成为东林党争的中心人物之一。
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十一年联捷进士,和叶向高同榜。
得授刑部主事一职。
和官员刘复初李懋桧同争郑贵妃王恭妃封一事
给事中邵庶请禁诸曹言事,李懋桧抗疏力争,遭贬官。
刘志选万历帝说:“陛下谪懋桧,使人钳口结舌,蒙蔽耳目,非国家福也”。
万历帝大怒,将他贬作福宁州判官
不久,迁任合肥县知县
遭贬官回乡,家居长达三十年
明光宗明熹宗朝,很多因建言得罪的官员都重新启用。
刘志选回到朝中后,被任命为南京工部主事,不久升迁郎中,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
刘志选渴望快速加官进爵,上疏追论“红丸”,极力诋毁孙慎行,称其不道德。
这一疏奏正中魏忠贤下怀。
魏忠贤窃喜,在天启五年9月,任命刘志选尚宝少卿
之后,刘志选仍再次弹劾孙慎行
天启六年(1626年),出任顺天府府丞
冬季十月时,上疏弹劾张国纪
当时有匿名榜张贴在厚载门,榜上列举了列忠臣贤臣,和他们的党羽七十多人。
魏忠贤遂怀疑这张匿名榜单系出自张国纪等人之手。
邵辅忠孙杰谋因此大兴牢狱,残酷迫害东林党人。
刘志选上疏称颂《要典》,说:“命德讨罪,无微不彰,即尧、舜之放四凶,举元、恺,何以加焉,洵游、无能赞一词者”。
并极力诋毁王之寀孙慎行杨涟左光斗,但极力称赞刘廷元岳骏声黄克缵徐景濂范济世贾继春傅櫆陈九畴
刘志选并说:“慷慨忧时,力障狂澜于既倒者,魏广微也,当还之揆席,以继五臣之盛事。
赤忠报国,弼成巨典于不日者,厂臣也,当增入简端,以扬一德之休风”。
又说:“之寀宜正典刑,慎行宜加谪戍”。
魏忠贤听后大悦,于是大力提拔岳骏声等人,王之寀等人被逮捕,孙慎行被发配戍边,都照着刘如志选说的那样。
天启七年,擢升为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明熹宗不久驾崩,魏忠贤落得身败名裂,言官交相弹劾,被下诏削籍。
后来被判定作逆案,“律无倾摇国母文,坐子骂母律”,与梁梦环同判作死刑。
刘志选畏罪先自杀。
主要活动
  • 158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刘一燝明 1567 — 1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7—1635 【介绍】: 江西南昌人字季晦
万历二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礼部右侍郎
光宗立,擢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
光宗死后,急奉皇长子由校即位,并与群臣迫使李选侍移居他宫,事遂定。
熹宗立,与韩爌同辅政,中外欣然望治。
魏忠贤、客氏渐用事乱政,被迫致仕。
忠贤复矫旨削夺其官爵。
崇祯初复官,累加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卒后追谥文端
有《文端公集》。
维基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属东林党,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为内阁首辅,与叶向高左光斗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
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进士
庶吉士,授检讨
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同为顾命大臣
光宗驾崩后,李选侍李进忠(后改名魏忠贤)等挟持皇太子乾清宫,企图藏匿皇长子以自重,一燝英国公张惟贤、周嘉谟杨涟等当机立断,带领群臣入乾清宫哄骗出皇长子,力主皇长子移驾慈庆宫(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暂居慈庆),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是为移宫案,朱由校于是得以登极继承皇位。
熹宗登基后,方从哲被弹劾,一燝接任首辅,主理朝政。
刘一燝为政贤明,能匡君之失,“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
但当时熹宗年幼,魏忠贤等花言巧语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行激烈斗争。
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利用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一燝“结纳王安”,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辩白,并且请求解职。
叶向高说他“有翼卫功,不可去”,熹宗复加慰留,而刘一燝“坚卧不起”。
天启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无奈,于是同意一燝辞官回乡。
崇祯初年魏忠贤阉党败,复原官。
后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八年卒,赠少师
南明弘光时追谥文端
主要活动
  • 1595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彭泽明 1459 — 15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陕西兰州人字济物号幸庵
弘治三年进士
工部主事
刑部郎中,势豪杀人,处以死。
中贵祈免,不听。
正德初,历浙江按察副使河南按察使,所至以威猛称。
再迁为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镇压刘六刘七赵燧等起事。
始至,申明军法,将校畏缩当死,自此大小数十战,无不得胜。
右都御史
总督川陕诸军,镇压廖麻子、喻思俸等。
左都御史
经略哈密,以与王琼忤,又得罪钱宁,遂因经略不当被斥为民。
世宗即位兵部尚书
未几,因前经略哈密事被劾夺职。
隆庆初,复官。
谥襄毅
维基
彭泽(1459年—1529年)字济物号幸庵陕西承宣布政使临洮府兰州(今甘肃省兰州市)人,军事将领
官至兵部尚书
弘治三年(1490年)庚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历刑部郎中
出为直隶徽州府知府,任内赏识礼遇生员唐皋,后来唐皋考中状元。
正德初年,改任真定府知府,为政严明。
升任浙江副使河南按察使,均已威猛而著称。
升任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
右副都御史保定巡抚
当时刘惠赵燧河南叛乱,命彭泽咸宁伯仇钺进剿,连续数十次战役后,平定。
后晋升为右都御史太子少保,荫子锦衣世百户
替代洪钟总督川、陕诸军,讨伐四川廖麻子、喻思俸叛军。
平定后,不久,内江荣昌贼乱再起,之后他转移征讨,平定后升任左都御史太子太保
其再三请求归还后,得到批准;但未离开时,恰逢土鲁番佔据哈密,逮捕忠顺王速檀拜牙郎离去,并索要金币。
总制邓璋甘肃巡抚赵鉴等上报,请求派遣大臣经略
大学士杨廷和等一同举荐彭泽
彭泽因为久居战场早已生厌,请求归乡引病辞职,并推举邓璋咸宁侯仇钺可继任。
明武宗下诏书慰问勉励,方才赴任陕甘总督
为抵达后事平,遂归还处理都察院事。
当初,兵部尚书一职位缺,廷臣举荐彭泽,但王琼得到,且私下诋毁彭泽
言官多弹劾王琼,于是两人有矛盾。
彭泽又时常辱骂钱宁王琼告诉钱宁,但钱未听信。
王琼于是邀请彭泽喝酒,并在屏间藏匿钱宁,挑拨彭泽喝醉并辱骂,使得钱宁听到。
当时恰逢蒙古入侵宣府,廷臣商议以许泰率领部队进攻,彭泽总制东西两边军务
诏书刚下,罢免许泰,又不命彭泽总制,唯独派遣提督率领两个游击部队六千人,意以困住彭泽
彭泽于是上奏派遣成国公朱辅,恰逢蒙古撤军,彭泽归还梳理都察院事。
当初写亦虎仙私下与土鲁蕃酋速檀满速儿勾结,而彭泽最初不知而派遣。
满速儿以城印来归降,留下速檀拜牙郎等人。
写亦虎仙再次出使并私通满速儿,准备进占肃州
当时,彭泽已经离开,赵鉴也离去,李昆担任甘肃巡抚,他顾虑有变,在甘州扣留人质,并驱逐写亦虎仙出关。
满速儿听后大怒,再次进占哈密,并分兵进攻沙洲,亲自率万余骑兵进犯嘉峪关
游击芮宁参将存礼抵禦,芮宁率领七百部队在沙子坝遇到敌军,后兵败阵亡。
满速儿遂屠城杀掠。
明武宗再次诏彭泽提督边军务
恰逢副使陈九畴称因为逮捕使者而使得内应绝,于是再次请求和议。
于是撤销彭泽出兵,彭泽乞求归乡。
此后,王琼追论嘉峪关战败,而钱宁从中参与,而大学士梁储等坚持反对,于是事方止。
王琼仍然坚持追论彭泽事,李昆陈九畴一同被逮捕追论。
彭泽被贬为民、李昆被罢免官位,陈九畴除名。
明世宗继任后,钱宁事败,王琼亦得罪。
御史杨秉中请求召回彭泽,随即起用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侍经筵、奉敕提督团营军务
李昆陈九畴两人亦恢复官职。
嘉靖元年(1522年)彭泽对军队官员进行改制,淘汰锦衣卫所等官员,从而招致大量积怨。
言官交相弹劾,仍然加少保,赐敕乘传归。
当时锦衣百户邦奇亦诋毁彭泽,称哈密之事,是因为彭泽贿赂土鲁番求和而导致,言语涉及杨廷和陈九畴等。
因此张璁桂萼遂逮捕陈九畴戍边。
彭泽亦被夺职为民,家居郁郁而卒。
隆庆初年,恢复官职,谥襄毅
主要活动
  • 1490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魏大中明 1575 — 16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5—1625 【介绍】: 浙江嘉善人字孔时号廓园
万历四十四年进士
授行人,累迁至吏科都给事中
天启间疏劾魏忠贤结党树威,忠贤矫旨切责。
大学士魏广微私结忠贤大中又劾之。
广微指使所亲陈九畴以他事劾之,贬三秩出外。
阉党梁梦环许显纯等复构陷之,诬大中杨镐熊廷弼贿,矫旨逮下诏狱,又指使狱卒毙之于狱中。
思宗即位后,追谥忠节
有《密斋》。
词学图录
魏大中(1575-1625) 字孔时号廓园
浙江嘉善人
谥忠节
为骨鲠之臣,而颇留心风雅。
早年出高攀龙之门,有《密斋》,词在集中。
大中字孔时别号廓园嘉善人
万历丙辰进士,授行人,历官吏都给事中
性狷介刚毅。
诸生,家酷贫,至不能举火。
湫巷数椽,上漏下湿,晏如也。
及在谏垣,弹劾不避权贵。
辽左失事之案,朝议欲处杨、熊以不死,中执法,与司寇争,谓不当末减,于是群小侧目。
时魏阉初用事于内,而外廷犹人才济济。
高邑赵公太宰忠宪御史大夫应山桐城中丞相,引重武定新昌,皆在要职,而中长首垣,共欲激浊扬清,以致太平。
会应山上疏罪状逆阉,中继之,抗章极论,阉衔之。
寻值晋抚缺,会推谢应祥
谢尝令嘉善,与中有师生谊,忌者因此劾中,得降调家居。
赵与高亦相继放逐。
阉借封疆事,谓中受熊廷弼贿,矫旨被逮。
中从容就道,至则下镇抚榜掠备至,诬坐多赃,五日一讯,必加全刑,死狱中。
崇祯改元,赠太常卿谥忠节
著有藏密斋集。
维基
魏大中(1575年—1625年)字孔时号廓园浙江嘉善县人,晚明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东林六君子之一。
魏大中自幼家贫,读书砥行,师事高攀龙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考中丙辰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 ,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累官至吏科都给事中
做官时不受赠遗,四壁萧然。
夫人织素如故。
天启元年(1621年)疏奏杨镐等罪“宜置重辟”。
杨涟疏劾魏忠贤大中亦上《击逆珰疏》。
静志居诗话》称其为“骨鲠之臣”。
天启四年(1624年)魏广微指使陈九畴弹劾魏大中,被贬三级。
天启五年(1625年)东厂魏忠贤兴大狱,诬陷杨涟六君子,收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两银,魏大中三千。
大中被捕入狱,被锦衣卫许显纯鞭笞拷掠,「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
年五十一岁。
其长子魏学洢领回尸体,匍匐扶衬归乡。
崇祯初年(1628年)追谥忠节
主要活动
  • 161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乔若雯明末清初 1578 — 1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8 【介绍】: 真定府临城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中书舍人,迁礼部主事
崇祯初出为兖州知府,在任剔除积弊,抑制豪强。
以疾归。
崇祯十一年,清军南下攻临城,城陷,若雯端坐堂上,遂遇害。
维基
乔若雯(1578年—1638年)字章甫直隶真定府赵州临城县人
生于万历六年戊寅二月初一日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天启五年礼部祠祭司主事六年,以殿工叙升本司员外郎,加一级,仍管主事事。
七年二月,送瑞王之国汉中
崇祯元年(1628年)复命,时廷臣争击魏忠贤党,若雯亦两疏劾兵部侍郎秦士文御史张讷、智铤,备列其倾邪状,寻上《巨奸始祸疏》,言故辅魏广微罪恶滔天,致先帝冒桓灵之名,罪不下忠贤;其徒陈九畴张讷、智铤为鹰犬,专噬善类,罪不下彪虎,乞死者削其官阶,生者投之荒裔,帝责其诋毁先帝,而九畴等下所司行遣。
二年,调吏部稽勋司主事,调验封司,调考功司,调文选司崇祯三年主考陕西,迁升考功司员外郎,秉铨政,无所瞻徇。
四年出为兖州知府
至府,剔除积弊,豪猾敛手,寻以疾归,士民遮道泣送。
里居课子读书,不预户外事。
抚按四举地方人才,终不出。
崇祯十一年冬,清军南下入关,畿辅诸郡悉被兵,失城四十有八,兵及临城,同知县时勉缮守御诸务,十二月初四日,城陷,若雯按剑端坐堂中以待,遂被害,同死者有太恭人高氏及庶母沈氏、弟若霞、子妇魏氏,以及内外家人十六人,追赠太常寺少卿谥曰“恭肃”,荫一子入监读书,祀乡贤
乔璧星字文见号聚垣,官至四川巡抚
元配张氏(1578—1599),早卒,继室李氏(1586—1647),封安人
子乔己百(1609—?
),字百一,增生,秉家学,有文章,与魏裔介交。
康熙三十一年知县杨宽修邑志,聘己百主稿,时年已八十有三。
弟己千,亦知名。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