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僧无己
僧无己
自号大昏子
隐居智异山。
馀三十年。
不释一衲。
每冬夏入山不出。
卷肚皮在带索中。
春秋鼓肚游山。
日食三四斗。
一坐必浃旬。
起行则朗吟山偈。
山四面七十馀庵。
一庵每宿轨留一偈。
无住庵诗曰。
此境本无住
何人起此堂。
唯馀无己者。
去住两无妨。
语若疏易。
而寄意高深。
殆寒拾之流欤(补闲集)。
释法全南宋 1114 — 1169
全宋诗
释法全(一一一四~一一六九)号无庵俗姓陈姑苏(今江苏苏州)人。
先从道川出家,后依佛智
初说法于宜黄台山,移白杨西华
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居虎岩寺,后主湖州道场
乾道五年卒,年五十六。
南岳下十六世,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元至正昆山郡志》卷五有传。
今录诗二十首。
释法全字无庵
昆山陈氏子。
生有伟质温粹不凡。
幼请父母从道川禅师为僧。
参请精勤志明大事。
一日行静济寺殿前。
偶触首于柱忽大悟
旁观者见其光彩飞动而不自知。
自此遍游名山业席。
道价日益。
乾道中将示寂。
众求遗偈。
师瞪目下视。
众又请。
遂援笔书无无二字端坐而逝。
阇维得舍利五色。
塔于金斗峰。
法全禅师者。
姑苏人也。
姓陈氏
号无庵
早岁父携见东斋川和尚
熟视曰。
若能从我乎。
欣然膝地请名。
其父奇之。
遂舍断发。
及游方。
所至正大。
人不易就。
佛智于虎丘。
每入室。
智以狗子无佛性话问之。
结舌。
但见棒如雨。
喝如雷。
益迷闷。
不知所以。
频背众求示。
佛智叱之。
一日闻僧举五祖颂云。
赵州露刃剑。
忽惊汗下。
趋呈智曰。
鼓吹轰轰袒半肩。
龙楼香喷益州船。
有时赤脚弄明月。
破五湖波底天。
智乃肯之。
所抱慎重。
人莫知者。
佛智灵隐
首众。
林下知名。
或以大刹请主持。
不应。
每蹙额叹曰。
古断臂以求安心。
今卖身以要续祀。
吾道殆哉。
明矣。
久之佛智以年迈。
西华旧隐。
始说法安吉道场。
乃拈拄杖云。
汝诸人个个顶天立地。
肩横楖栗。
到处行脚。
勘验诸方。
更来者里觅个甚么。
才轻轻拶著。
便道天台普请。
南岳游山。
我且问汝。
还曾收得大食国宝刀么。
切忌口衔羊角。
又曰。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以杖横案云。
祖大师变作马面夜叉。
游遍四大部洲。
却来山僧手里呈身。
元来只是一条黑漆拄杖。
还见么。
直饶见得。
入地狱如箭射。
乾道己丑秋
疾医至。
乃让之曰。
为一幻躯。
求良医。
觅隹穴。
是可忍乎。
竟尔告寂。
众泣求偈语。
大书无无二字。
弃笔而化。
火浴设利五色。
塔于金斗峰。
灵隐首座时。
有权道者
久参无證。
请益于
无住本
建一切法徵之。
有省。
乃私笑曰。
暗里穿针。
耳中出气。
遂定师资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法全字无庵昆山陈氏子也。
生有伟质,温粹不凡。
幼请父母,从道川禅师为僧,参请精勤,志明大事。
一日行静济寺殿前,偶触首为柱,忽大悟,傍观者见其光彩飞动,而不自知。
自此,遍游名山丛席,道价益高。
乾道中,将示寂。
众求遗偈,瞪目下视。
众又请,遂援笔书“无无”二字,端坐而逝。
阇维得舍利五色,塔于金斗峰。
释有权南宋 ? — 1180
全宋诗
释有权(?
~一一八○),号伊庵俗姓祁临安昌化(今浙江临安西)人。
年十四得度,首礼灵隐佛智裕禅师,为无庵法全禅师器重,密付心印。
后游历湖湘江浙几十年,依应庵于归宗,参大慧径山
法全道场,招分座说法,自是声播诸方。
孝宗淳熙七年示寂。
南岳下十七世,道场法全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有传。
今录诗十四首。
释有权号伊庵
临安昌化祁氏子也。
髫龄出家十四得度。
笃志勤励博究群章。
十八知有向上一著殚力参求。
首礼佛智裕公灵隐
无庵和尚充第一座。
入室请益。
庵以从无住本建一切法问之。
久而有省答曰。
暗里穿针耳中出气。
庵可之遂密付心印。
既有所得精进益坚。
一夕危坐深入禅那至于达旦虽行粥至忘乎展钵。
邻僧以手触之。
顿然大悟偈曰。
黑漆昆崙把钓竿。
古帆高挂下惊湍。
芦花影里弄明月。
引得盲龟上钓船。
佛智深加称赏。
一日问
心包太虚量廓沙界时如何。
对曰。
大海不宿死尸。
佛智抚其座曰。
此子他日据此诃佛骂祖去在。
于是深自韬晦寄迹湖湘江浙之间十年。
然后或依应庵或见大慧
凡明眼宿德躬往礼谒。
无庵出主道场。
召权分座说法。
自是声播诸方。
未久有华藏之命。
开堂云。
禅禅无党无偏。
迷时千里隔。
悟在口皮边。
所以僧问石霜
如何是禅。
霜曰。
㼾砖僧。
睦州
如何是禅。
州曰。
猛火著猛油煎。
僧问首山
如何是禅。
山曰。
猢狲上树尾连颠。
师曰。
道无横径立处孤危。
然此三大老而行声前活路用劫外灵机。
若以衲僧正眼检点将来不无优劣。
一人如张良入阵。
一人如项羽用兵。
一人如孔明料敌。
若人辨白得出。
可与佛祖齐眉。
虽然如是。
忽有个出来道长老话作两橛了也。
适来说道。
道无横径无党无偏。
而今又分许多优劣。
且作么生秖对。
还委悉。
么把手上山齐著力咽喉出气自家知。
淳熙庚子秋示微疾书偈而逝。
荼毗齿舌不坏。
舍利五色者无数。
而建塔焉。
禅师名有权
安祁氏子也。
号伊庵
虽机契无庵全首座
益自砥砺。
常兀坐如木石。
因过堂忘展钵。
邻僧以手触之。
有偈曰。
黑漆昆崙把钓竿。
古帆高挂下惊湍。
芦花影里弄明月。
引得盲龟上钓船。
佛智大称赏之。
乃召权问曰。
心包大虚。
量廓沙界时如何。
对曰。
大海不宿死尸。
智拊其座曰。
此子他日当据此。
诃佛骂祖去在。
于是诸山请出世。
不就。
以竿木随身。
游戏湖江。
来往应庵妙喜之庭。
全公殁。
华藏虚席。
物色求
仍却之。
或曰。
无庵老人道宁不在公乎。
公今拘小节。
乐林泉。
即洁如巢由。
信如尾己。
何足贵也。
感起就之。
次迁万年。
诸刹常随万指。
肃如公府。
日与众均其劳逸。
或曰。
住持安坐演法。
何自苦耶。
曰。
法末憍慢。
未得谓得。
借位自恣。
身帅之且不从。
敢自逸乎。
淳熙庚子秋
示寂。
茶毗。
齿舌不坏。
舍利无数。
塔于横山
又分诸不坏塔万年山寺。
为人剩刚毅。
法不容私。
贵人入寺施财。
衣冠不整。
终不受。
又僧充化主。
归纳厚疏。
颇有矜色。
叱还之。
故门下不易出入。
俱以气节自化。
暮年法令森严益甚。
有语曰。
今朝结却布袋口。
明眼衲僧莫乱走。
心行灭处解翻身。
喷嚏也成狮子吼
栴檀林任驰骤。
剔起眉毛顶上生。
剜肉成疮露家丑。
赞曰。
佛智三代。
以稳实起家。
当时禅风为之一转。
观其前后垂迹。
如虫书鸟篆。
体势虽殊。
谛理则一。
使非亚圣大人。
曷克臻此。
矧止啼饶黄叶之方。
而济讥绝悬沙之秘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有权字伊庵姓祁氏昌化人也。
髫龄出家,十四得度,笃志勤励,博究群章。
年十八,知有向上,殚力参求,首礼佛智裕灵隐,时无庵首座
入室请益,庵以从无住本建一切法问之,久而有省,答曰:“暗里穿针,耳中出气。
”庵可之,遂密付心印。
既有所得,精进益坚。
一夕,危坐深入禅那,至于达旦,虽行粥至,忘乎展钵,邻僧以手触之,顿然大悟,偈曰:“黑漆昆崙把钓竿,古帆高挂下惊湍。
卢花影里弄明月,引得盲龟上钓船。
佛智深加称赏。
一日问:“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时如何?
”对曰:“大海不宿死尸。
佛智抚其座,曰:“此子他日据此,诃佛骂祖。
于是深自韬晦,寄迹湖湘江浙之间十年。
然后或依应庵,或见大慧,凡明眼宿德躬往礼谒。
无庵出主道场,召权分座说法,自是声播诸方。
未久,有华藏之命,开堂云:“禅、禅,无党无偏。
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
所以僧问石霜如何是禅,霜曰㼾砖。
僧间睦州如何是禅,州曰猛火著猛油煎。
僧问首山如何是禅,山曰猢狲上树尾连颠。
乃知道无横径,立处孤危。
然此三大老而行声前活路,用劫外灵机。
若以衲僧正眼检点,将来不无优劣,一人如张良入阵,一人如项羽用兵,一人如孔明料敌。
若人辨白得出,可与佛祖齐眉。
虽然如是,忽有个出来道,长老话作两橛了也。
适来说道,道无横径,无党无偏,而今又分许多优劣,且作么生秪对?
还委悉么?
把手上山齐著力,咽喉出气自家知。
淳熙庚子秋示微疾,书偈而逝,荼毗齿舌不壤,舍利五色者无数。
释处元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
释处元永嘉人,忘其姓字。
久参扶宗,遂继法明之席。
郡守仰起道化,任以僧正
澄清品流,莫不厌服。
所著《辅赞记》三卷。
其论经体,则推本法智广智源流之说,论无住本三种观法,答扶宗通相三观。
其说明正,学者宗之。
宋崇宁二年,间居东溪草堂,述《义例随释》六卷。
荆溪以止观文广为七科,名为《义例》,俾学者知解行之大旨。
法智制述之多,不暇为记。
义神智为《纂要》,以初乘观法性德之境为真如理观,修德之境为唯识事观,诋其狂妄,徒疑后学,乃决志注释,以斥《纂要》之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