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杜太后唐末宋初 902 — 9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2—961 【介绍】: 定州安喜人
太祖太宗母。
太祖即位,尊为皇太后
每与太祖参决政事。
据传建隆二年病重时,召太祖宰相赵普入受遗命,预定传位太宗,由起草誓书,藏之金匮。
今人排比史实,證明其事实乃太宗伪造。
卒谥明宪乾德中改谥昭宪
陶谷后周 904 — 9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970 【介绍】: 邠州新平人字秀实
本姓唐,避石敬瑭讳改
后晋时知制诰,兼掌内外制,参预机要,又拜中书舍人
后汉,授给事中
后周世宗朝为翰林学士,与王朴等提出先南后北之统一大计。
显德中,历兵部吏部侍郎
陈桥兵变,预拟周恭帝禅位制书,以为赵匡胤受禅之用。
宋初转礼部尚书,为翰林学士承旨
博学多识,当时法物制度,多所裁定。
宰相赵普,排斥窦仪,诬告李昉
奔竞务进,多忌好名。
累加刑部户部尚书
有《清异录》。
冯瓒唐末宋初 914 — 9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4—980 【介绍】: 齐州历城人字礼臣
以荫补仕后唐
秘书省校书郎,出为诸城县
后汉初,改监察御史
后周时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充三司判官
宋初,转兵部郎中,擢左谏议大夫,出知舒州庐州梓州
有吏材,太祖宠之。
赵普所忌,密奏其短,流沙门岛凡十年,遇赦方还。
太宗朝复起用,官至大理卿兼判秘书省,除给事中致仕。
全宋文·卷一四
冯瓒(九一四——九八○)字礼臣齐州历城(今山东历城)人。
历仕后唐
入宋,为兵部郎中
有吏才,太祖甚宠之,擢拜左谏议大夫,历知、庐、梓等州。
赵普所忌,密察其过而奏之,流登州沙门岛。
太宗复用之,官至大理寺卿
太平兴国五年卒,年六十七。
宋史》卷二七○有传。
雷德骧唐末宋初 918 — 9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8—992 【介绍】: 同州合阳人字善行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进士
累官右拾遗
宋初,拜殿中侍御史判大理寺
官属堂吏附会赵普,擅增刑名,因直诣讲武殿面奏太祖,辞气俱厉,黜为商州司户参军
或言其至郡为文讪上,削籍徙灵武
后召为秘书丞,累迁职方员外郎,充陕西河北转运使
太宗端拱初,迁户部侍郎
孙孝先内乱,坐失教,责授感德军司马
忧愤成疾卒。
赵玭唐末宋初 921 — 97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1—978 【介绍】: 澶州人
后晋高祖天福中以纳粟助边用官濮州司户参军
受知于刺史白重进,累官、成诸州观察判官
后周太祖显德初以城归,授郢州刺史
入宋历官左监门卫大将军判三司,尝密奏宰相赵普私市大木事。
后累献密疏,皆留中,常疑中伤,以至马前扬其短,黜为汝州牙校卒。
李崇矩唐末宋初 924 — 9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8 【介绍】: 潞州上党人字守则
初仕后汉
后周世宗北汉,转供备库副使
宋太祖乾德二年,为枢密使,与赵普联姻。
历任镇国军节度使左卫大将军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先后任、贵六州及琼、崖四州都巡检,善抚土著,黎人皆归附。
卒谥元靖
吕馀庆唐末宋初 927 — 9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976 【介绍】: 幽州安次人
本名胤,避太祖讳,因以字行。
吕琦子。
周世宗时太祖历滑、许、宋三镇馀庆并为宾佐
宋建,自给事中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
历户、兵二部侍郎,知江陵等州府。
参知政事,会赵普忤旨,左右争倾,独馀庆辨明之。
开宝六年,与宰相知政事印,旋以疾拜尚书左丞
卒。
赵安易唐末宋初 930 — 10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1005 【介绍】: 洛阳人字季和
赵普弟。
太宗太平兴国中历官监察御史知兴元府;又拜宗正少卿、知定州
淳化中请铸大钱,以十当百,岁中才得三千缗,大有亏耗,众议喧然,遂罢。
、庐二州后归朝,就迁宗正卿
时属籍未备,奏请纂录,真宗咸平初,受命与梁周翰同事修纂。
略涉书传,性强狠,好谈世务,然多疏阔不可用。
晚岁进趋不已,时论嗤之。
全宋文·卷五三
赵安易(九三○——一○○五)字季和幽州蓟(今北京)人,赵普弟。
建隆初府州录事参军,再迁河南府推官
太平兴国中历华、邢二镇掌书记
监察御史知兴元府,转殿中。
九年起拜宗正少卿、知定州
后命按视北边事。
历知、庐二州,就迁宗正卿
安易略涉书传,好谈事务,而疏阔不可用。
曾请复井田之制,又屡言陵庙事。
景德二年卒,年七十六。
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附有传。
卢多逊唐末宋初 934 — 9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4—985 【介绍】: 怀州河内人
卢亿子。
后周显德初进士
累官集贤殿修撰
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
太祖开宝二年,从征太原,知太原行府事。
及还,迁翰林学士
赵普不协,每召对,屡攻其短。
六年,拜中书舍人参知政事同修五代史》,主修时政记,上《开宝通义纂》。
太宗即位,进中书侍郎平章事
从平太原还,加兵部尚书
博涉经史,文辞敏捷,好术数,有谋略。
赵普复相,不自安。
后坐交结秦王赵廷美,削夺官爵,并家属配流崖州
侯仁宝
全宋文·卷一○○
侯仁宝(?
——九八一),汾州平遥(今山西平遥)人,侯益第三子,赵普妹婿(一言外甥)。
汉乾祐中,官太子中允
开宝六年邕州九年不得代,恐老死岭外,太平兴国五年遂建言取交州太宗命为交州水陆计度转运使
六年,率前军深入,援兵不继,遇害死江中。
太宗甚悼惜,特赠工部侍郎,录其子延龄、延世为斋郎
事见《宋史》卷二五四《侯益传》、卷四《太宗纪》一、卷四八八《交趾传》,《文献通考》卷三三○,《安南志略》卷九,徐乾学资治通鉴后编》卷九。
刘昌言北宋 942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999 【介绍】: 泉州南安人字禹谟
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复举进士登第
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
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以与凶人赵赞素善,出知襄州,徙荆南府
真宗咸平中工部侍郎,卒。
全宋文·卷一○一
刘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谟泉州南安(今福建泉州市西)人。
少笃学,文辞靡丽,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掌笺奏。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及第
淳化初赵普留守西京,表为通判,委以府政。
卒,召对称旨,迁工部郎中
累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出知襄州至道二年徙知荆南府咸平初工部侍郎
二年卒,年五十八,赠工部尚书
宋史》卷二六七有传。
张质北宋 944 — 10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4—1017 【介绍】: 博州高唐人字守朴
太祖时隶兵房,为赵普曹彬所知。
供职枢密院达五十年,历任兵房副都承旨枢密副都承旨、都承旨等,以精敏廉谨著称。
真宗尝问五代至宋初军籍更易之制及利害之详,即纂《兵要》以进,帝览而嘉之。
真宗每出巡,多用为随从官,委以护卫等要务。
吕蒙正北宋 946 — 1011
全宋文·卷一○六
吕蒙正(九四六——一○一一)字圣功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
太平兴国二年进士第一通判升州
五年知制诰,擢翰林学士
八年参知政事
端拱元年,拜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
淳化二年,罢为吏部尚书四年,复平章事
至道元年,罢为右仆射,出判河南府西京留守,进左仆射
咸平四年,又以本官同平章事
宋建国以来,三入相者惟赵普蒙正二人。
六年,授太子太师封莱国公,改封徐,又封许。
景德二年表请归
大中祥符四年卒,年六十六。
中书令谥文穆
宋史》卷二六五有传。
李重诲北宋 946 — 101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3 【介绍】: 应州金城人
初仕契丹,为应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为宋师擒获,太宗召见,补邓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赵普出镇,奏监州军。
雍熙初历官至缘边十八砦招安制置使,御边有功。
官终皇城使
王继英北宋 946 — 10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06 【介绍】: 开封祥符人
少从赵普给笔札,后补中书省官。
真宗即位,为引进使
景德二年,累官枢密使
真宗澶州契丹请和,诹访经略,多所参预。
卒谥恭懿
赵廷美南唐至宋初 947 — 984
全宋文·卷一三○
赵廷美(九四七——九八四)字文化本名光美太祖次弟。
建隆元年嘉州防禦使二年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
乾德二年,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开宝六年,授京兆尹永兴军节度使。
太宗即位,加中书令开封尹封齐王
从征太原进封秦王
太平兴国七年,或告廷美将有阴谋,罢开封尹,授西京留守
赵普卢多逊廷美交通事上闻,降涪陵县房州安置。
雍熙元年,至房州,忧悸成疾而卒,年三十八。
宋史》卷二四四有传。
侯莫陈利用北宋初 ? — 9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8 【介绍】: 益州成都人
幼得变幻之术。
太宗太平兴国初,卖药京师,以幻术惑人。
太宗召见,试其术颇验,授殿直
累迁郑州团练使
前后赐与甚厚,依附者多获进用,遂横恣无复畏惮。
赵普再入中书,奏其多有不法,遂下诏除名,配商州禁锢。
又于家中得书数纸,言皆指斥切害,太宗怒,令中使脔杀之。
郭昱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汾阳人
五代后周显德中进士
入宋,献书于宰相赵普,自比朝议恶其矫激。
后复伺,望尘自陈。
太祖开宝末出镇河阳薛居正极言谤居正奏之,诏署襄州观察推官
潘美襄阳、讨金陵,以随军
中夜被酒叫号,因遣还。
后坐盗用官钱除名。
太宗雍熙中卒。
赵元僖北宋 ? — 9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2 【介绍】: 宗室太宗次子。
初名德明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封广平郡王
次年改名元佑进封陈王
雍熙三年改今名,为开封尹侍中
上表言赵普为开国功臣,愿复其相,太宗从之。
端拱元年进封许王
性沉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
卒谥恭孝真宗时改谥昭成
赵承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洛阳人字德祖
赵普子。
历官羽林大将军,知郓二州,皆有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