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寇准北宋 962 — 10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3 【介绍】: 华州下邽人字平仲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通判郓州,累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
颇敢直谏,太宗以比魏徵
淳化初,除枢密副使,坐事罢知青州
五年,召拜参知政事,加给事中,又坐事出知邓州
真宗立,入权知开封府,为三司使
景德元年拜相,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乃力排众议,请帝亲征,真宗遂至澶州,和议而还。
王钦若所谮,罢相出知陕州
天禧三年再相,真宗病,密奏请以太子监国,事泄,罢相,封莱国公
丁谓乘机倾陷,连贬雷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
仁宗追谥忠悯
有《寇莱公集》。
全宋诗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
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青州
五年,拜参知政事
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
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
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同年契丹攻宋,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
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
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
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
八年罢。
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
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
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
后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悯
有《忠悯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悯公诗集》三卷本为底本。
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悯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
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
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为卷四。
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词学图录
寇准(961-1023) 字平仲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晚年封莱国公谥忠悯
宋史》有传。
有《寇莱公集》,存词五首,见《花庵词选》及《湘山野录》。
全宋文·卷一八二
寇准(九六一——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太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景德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力排众议,拥帝亲征,遂有澶渊之盟。
王钦若所陷,罢知陕州
天禧三年再相,以请太子监国,为丁谓所陷,罢相,封莱国公,累贬道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
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
仁宗追谥忠悯
著《巴东集》三卷、《忠悯公诗集》三卷(存)、《寇莱公集》七卷(存)。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主要活动
  • 980年,进士
  • 980年-98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县,寇准释褐,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有善相者为寇准言
  • 984年,未详未详未详(陕西),殿中丞,寇准迁殿中丞,调兵食于西北
  • 984年-988年,京东西路郓州须城(山东东平),通判,寇准自西北归,差任郓州通判
  • 9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右正言、直史馆,太宗召试寇准于禁中,闰五月戊戌(十三日),授右正言、直史馆
  • 9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推官,中谢日,太宗赐寇准绯袍银鱼,充任三司度支推官
  • 988年-98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盐铁判官,寇准转任盐铁判官亦当在是年
  • 989年-9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吏部东铨,七月乙卯(一日),擢寇准虞部郎中,充枢密院直学士,赐金紫,判吏部东铨
  • 9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四月辛巳(十二日),寇准官左谏议大夫,与张逊、温仲舒并任枢密副使
  • 991年-99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枢密院事,九月甲辰(八日),寇准与温仲舒同知枢密院事
  • 99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左谏议大夫,六月壬申(十五日),寇准罢同知枢密院事,守左谏议大夫本官
  • 993年-99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十月壬申(十八日),寇准出知青州。王禹称作诗相送
  • 994年-99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参知政事,九月乙亥(二十六日),除寇准参知政事,进上谷郡开国侯。次日,诏吕端位寇准上
  • 996年-997年,京西南路邓州穰县(河南邓州),知州,闰七月己巳(一日),寇准出知邓州
  • 998年,京西北路孟州河阳(河南孟县),知军,五月,寇准移知河阳军
  • 999年-1000年,永兴军路同州冯翊(陕西大荔),知州,八月,寇准改知同州
  • 1000年-1003年,永兴军路凤翔府天兴(陕西凤翔),知府,五月丁亥(十一日),寇准徙知凤翔府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兵部侍郎、三司使,六月丁亥(二十九日),寇准转兵部侍郎、为三司使,进封上谷郡开国公
  • 1004年-100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己未(七日),毕士安、寇准并任为宰相,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毕士安下
  • 1006年-100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二月戊戌(二十五日),寇准罢相,进刑部尚书,知陕州。寇准上表称谢,表为杨亿代作。同日,王旦拜相
  • 1008年-1013年,永兴军路陕州陕县(河南三门峡),知军,十二月辛亥(二十五日),命寇准徙知天雄军(即大名府)
  • 101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未详,在开封。十月二十四日降圣节,神雀集真游殿道场,寇准有应制诗
  • 1013年-101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权东京留守,十二月丙寅(九日),寇准权东京留守
  • 1014年-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枢密使,六月乙亥(二十一日),任寇准为枢密使
  • 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节度使,四月壬戌(十三日),罢寇准枢密使,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充武胜军节度使、邓州管内观察处置使
  • 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府,五月甲申(四日),命寇准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
  • 1016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知军,二月,徙寇准判永兴军
  • 1017年,京西南路襄州襄阳(湖北襄樊),知州,二月,除寇准山南东道节度使、判襄州
  • 1017年-1019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知军,七月,寇准在永兴军上言蝗灾
  • 1019年-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六月戊戌(十三日),寇准再拜相,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
  • 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太子太傅,寇准因太子监国密谋泄漏罢相,六月丙申(十六日),以太子太傅归班,封莱国公
  • 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七月丁丑(二十八日),寇准坐与作乱并伏诛的周怀政交通,降知相州,连坐者甚众
  • 1020年-1022年,京西南路唐州方城(河南方城),司马,八月壬寅(二十八日),寇准坐朱能叛,贬道州司马。与准亲善者多降黜。女婿张子皋坐姻戚降黜
  • 1022年-1023年,荆湖南路道州营道(湖南道县),司户参军,二月戊辰(二十九日),寇准坐与周怀政交通,再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李迪坐与寇准朋党,贬为衡州团练副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