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释袁觉
释袁觉郡之袁氏子。
出家传灯寺
本名圆觉
郡守填祠牒误写袁字。
守疑其嫌因戏谓之曰。
一字名之可乎。
对曰。
一字已多也。
郡守异之。
已而往大沩。
佛性和尚入室陈其所见。
性曰。
汝忒杀远在。
俾充侍司迁掌宾客
佛性每举法华开示悟入四字令下语。
又曰。
待我黠头。
汝理方是。
偶不职被斥。
制中无依。
乃寓俗士家。
一日诵法华。
至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
乃豁然有省。
制罢归寺白性。
首为肯之。
后至云居见圆悟述所得。
悟呵之曰。
本是净地屙屎作么。
于是所疑顿释。
绍兴丁巳郡守请居象耳。
法道大振。
四方英俊宿德鸿儒闻风礼谒。
室无所容。
开堂词辨河倾峡泻丛林称之。
未详其终。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袁觉姓袁氏眉人也。
出家传灯寺本名圆觉郡守填祠牒误写袁字,守疑其嫌,因戏谓之曰:“一字名之可乎?
”对曰:“一字已多也。
郡守异之。
已而往大沩依佛性,入室陈所见,性曰:“汝见远矣。
”俾充侍,司掌宾客
佛性每举《法华》开示悟入四字,令下语。
又曰:“待我点头,汝理方是。
”偶不职被斥,制中无依,乃寓俗士家。
一日诵《法华》至“亦复不知何者是火何者为舍”,乃豁然有省。
制罢,归寺白性,首为肯之。
后至云居见圆悟,述所得,悟呵之曰:“本是净地,何用秽浊。
”值悟开堂于是,所疑顿释。
绍兴丁巳郡守请居象耳,法道大振,四方英俊宿德,闻风礼谒,室无所容。
开堂词辩,河倾峡泻,丛林称之。
释彦充
全宋诗
释彦充号肯堂俗姓盛于潜(今浙江临安县西)人。
幼依明空院义堪为师,首参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得法于东林道颜禅师,后住临安净慈寺。
南岳下十七世,东林道颜禅师法嗣。
五灯会元》卷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四有传。
今录诗二首。
释彦充号肯堂
于潜盛氏子也。
幼即慧性朗然善根内著。
生而知有愿脱尘羁。
遂依明空院释义堪薙发。
五夏学律一钵孤征。
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
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
我此间别无玄妙。
秖有木札羹铁钉饭。
一任汝等咬嚼。
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
东林谓曰。
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
彦尽将从前所得底一时飏下。
专注一心精勤参究。
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乃默自觉曰。
打草秖要蛇惊耳。
次日入室东林问。
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
彦曰。
今日捉败这老贼。
林曰。
达磨大师命在汝手里也。
彦拟开口。
蓦然被林拦胸一拳。
顿即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
临济道黄檗佛法无多子。
岂虚语哉。
呈偈曰。
为人须为彻。
杀人须见血。
德山与岩头。
万里一条铁。
林深然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释彦充字肯堂于潜盛氏子也。
生而慧性朗然,善根内著。
爰在髫年,愿脱尘羁,依明空院义堪薙发,五夏学律。
一钵孤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举“东林颜示众曰:我此间别无玄妙,秪有木札羹,铁钉饭,一任汝等咬嚼。
”彦窃喜之,直谒陈所见解,东林谓曰:“据汝所见处,正坐在鉴觉中也。
”彦尽将从前所得一时飏下,专注一心,精勤参究。
一日,闻傍僧举“南泉道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
”乃默自觉曰:“打草秪要蛇惊耳。
”次日入室,东林问:“那里是岩头密启其意处?
”彦曰:“今日捉败这老贼。
”林曰:“达摩大师命在汝手里也。
”彦拟开口,蓦然被林一击,豁尔大悟,汗流浃背,点首言曰::“临济道黄蘖佛法无多子,岂虚语哉!
”呈偈曰:“为人须为彻,杀人须见血。
德山与岩头,万里一条铁。
”林深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