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行明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九 遗身科
吴郡长洲鲁氏子。
出家礼五台峨嵋天台诸胜迹。
衡岳爱之。
遂栖止祝融峰下。
玄泰布纳相往来。
每谓其友曰。
吾不愿学僧崖之焚木楼
亦不愿学屈原之葬鱼腹。
然终当学萨埵太子之饲虎耳。
一日委身鸷兽前。
骨肉皆尽。
为收其遗馀。
以阇维之。
得舍利。
绝圆莹。
因撷华酌水
述文以祭。
其文槩谓能以勇猛破贪著。
成法檀度也。
释行明
俗姓鲁
吴郡长洲人也。
幼从师于本部。
后游方问道。
然其耿介轩昂啸傲自放。
初历五台峨嵋礼金色银二世界菩萨。
皆随心应现。
由此登天台罗浮
衡岳梓潼
属唐季湘之左右割裂。
争寻常而未息。
靡有宁岁。
于是栖祝融峰下有终焉之志。
止七宝台。
玄泰布纳为交契。
其性之好恶亦罔抗其轻重焉。
尝谓道友曰。
吾不愿随僧崖焚之于木楼
不欲作屈原葬之于鱼腹。
终誓投躯学萨埵太子超多劫而成圣果。
可不务乎。
屡屡言之都不之信。
忽于林薄间委身虓虎前。
争竞食之。
须臾肉尽。
泰公收其残骼焚之而获舍利。
乃撷华酌水为文祭之。
辞中其勇猛能捐内财。
破悭法成檀度未舍已舍当舍三轮顿空。
取大果若俯拾焉。
系曰。
佛敕比丘施众生食。
二世顺益感果非轻。
若其明公大檀度远悭贪也。
成大勇猛得无畏也。
成三轮空无为功德也。
成难舍心净佛土也一掷其躯其利博哉。
譬犹善赏者费少而劝多。
其是之谓乎。
李重福初唐 683 — 71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李重福 中元克复 710年七月—710年八月
重福
中宗第二子。
初封唐昌王
圣历三年徙封平恩
长安四年进封谯。
神龙初
韦庶人谮与张易之兄弟陷太子重润
濮州员外刺史
徙合均二州。
领事
睿宗立
集州
未行。
用张灵均谋。
潜募勇敢士。
诈乘驿趋东都
欲袭杀留守
左右屯营兵为乱。
事败。
漕渠死。
年三十一。
诏以三品礼葬。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作品评论
杨诚斋云:“李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骂玉车也。
无待者,神于诗者欤?
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若欤?
”……徐仲车云:“太白之诗,神鹰瞥汉;少陵之诗,骏马绝尘。
“二公之评,意同而语亦相近,余谓太白诗,仙翁剑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
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
堆垛古人,谓之“点鬼簿”。
太白长篇用之,自不为病,盖本于屈原
《诗源辨体》
屈原《离骚》在千古辞赋之宗,而后人摹仿盗袭,不胜餍饫。
太白《鸣皋歌》虽本乎骚,而精彩绝出,自是太白手笔。
至《远别离》、《蜀道难》、《天姥吟》,则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映。
谢茂秦云:“太白诗歌若疾雷破山,颠风播海,非神于诗者不能。”
萧颖士盛唐 717 — 768
作品评论
李华序其文曰:开元天宝间,以文学著于时者,曰兰陵萧颖士字茂挺……君谓:六经之后,有屈原宋玉,文甚雄壮,而不能经,厥后有贾谊、文词详正,近于理体。
枚乘司马相如,亦瑰丽才士,然而不近风雅。
扬雄用意颇深,班彪识理,张衡宏旷,曹植丰赡,王粲超逸,嵇康标举,此外皆金相玉质,所尚或殊,不能备举。
左思诗赋,有雅颂遗风,干宝著论,近乎王化根源,此外皆夐绝无闻。
近日陈拾遗文体最正。
以此而言,见君述作。
戴叔伦唐 732 — 78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
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籍贯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
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
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
代宗初,由刘晏荐为秘书省正字,入其盐铁转运使幕。
广文博士监察御史里行
大历初,任湖南转运留后至大历末河南转运留后
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为东阳县四年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
兴元元年(784)抚州刺史翌年封谯县开国男
贞元二年(786)辞官还乡,四年复起家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
故后人称为戴容州
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
生平事迹见权德舆撰《墓志铭》、梁肃撰《神道碑》(见《重修戴氏宗谱》)、《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
今人傅璇琮有《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
蒋寅有《戴叔伦简谱》。
叔伦著有诗论,曾编选唐诗(今均不传),在诗歌体裁上有多方面探索。
《女耕田行》上承杜甫传统,下启新乐府诗人。
五律《除夜宿石头驿》、《客夜与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达词畅,感人至深。
绝句《过三闾》、《关山月》等融情入,含蓄有味。
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中之脉络。
故胡应麟以为滥觞晚唐者“戴叔伦尤甚”(《诗薮》内编卷四)。
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10卷、《书状》1卷、诗1卷,已佚。
明人辑有诗集2卷,其中多窜入他人诗。
整理本有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
全唐诗》仍编叔伦诗为2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存目4首。
僧清江
释清江
会稽人也。
不详氏族。
幼悟幻泡身拘羁鞅。
因入精舍便恋空门。
父母沮劝建乎难拔。
礼昙一律主为亲教师
讽诵经法寓目俱通。
长者品量之曰。
释门千里驹也。
于浙阳天竺戒坛求法。
与同学清源守直和尚下为弟子。
还听习一公相疏并南山律钞。
间岁精义入神举皆通畅。
而善篇章。
儒家笔语体高辞典。
又擅一隅之美。
时少伦儗。
其褊懆之性不与人类。
尝于一公少因不足。
亦有舍和尚之讥。
由是游方服勤。
凡云律筵无不预者。
自责己曰。
天下行半少有如我本师者。
会稽
一公犹老。
当其僧大集时。
击木唱某再投和尚摄受。
时一公诟骂。
雨泪而忏悔曰。
前念无知后心有悟。
和尚大慈施与欢喜。
苟不许收则越人不可以强售章甫也。
一公悯其数四求哀。
乃曰。
为汝含垢。
遂为师资如初。
有禅观之学。
大历八年于汝濆遇忠国师。
因弟子说自。
忠曰。
律师和尚乡人。
乃欣然相会寻往南阳
再谒国师密传心要焉。
系曰。
尝为七夕诗。
或谓之四背中一背也。
通曰。
诗人兴咏用意不伦。
慧休怨别。
陆机牵牛星。
屈原湘夫人
岂为色邪。
皆当时寓言兴类而已。
若然者言火则焚口。
说食则疗饥也矣。
之舍师后乃扬师之美。
反权合道也。
实为此诗警世无常引令入佛智焉。
其故何也。
忠国明玄理无以域中小乘法拘之哉。
僧隐峰中唐
释隐峰
俗姓邓氏
建州邵武人也。
稚岁憨狂不侚父母之命。
出家纳法后往观方。
池阳泉禅师令取澡罐。
提举相应为愿公所许焉。
终认嗣马禅师耳。
元和中言游五台山
路出淮西
吴元济阻兵违拒王命官军与贼遇交锋未决胜负。
曰。
我去解其杀戮。
乃掷锡空中飞身冉冉随去。
介两军阵过。
战士各观僧飞腾。
不觉抽戈匣刃焉。
既而游遍灵迹。
忽于金刚窟前倒立而死。
亭亭然其直如植。
时议灵穴之前当舁就爇。
屹定如山并力不动。
远近瞻睹惊叹希奇。
有妹为尼。
五台瞋目咄之曰。
老兄畴昔为不循法律。
死且荧惑于人。
时众已知。
妹虽骨肉岂敢携贰。
请从恒度
以手轻攘偾然而仆。
遂荼毗之收舍利入塔。
号邓隐峰
遗一颂云。
独弦琴子为君弹。
松柏长青不怯寒。
金矿相和性自别。
任向君前试取看。
系曰。
僵尸累足于事一同。
立逝坐亡为修三昧。
此者头支厚载履蹈青冥。
逆恒理以难知谅。
是人而不测若斯倒置。
振古一人。
其妹尼之攘也若屈平为女𡡓之骂焉。
如幻之功善权大矣。
或曰。
淮西之役唐书胡弗载隐峰飞锡解阵邪。
通曰。
小说所传或得其实。
是故春秋一经。
五家作传可得同乎。
汉州开化寺释亡名
先因入寺见瑞应交现。
遂誓舍身剋苦为期。
忽于殿中焚香次。
俄睹地屋皆为琉璃色。
有菩萨乘五色云。
下庭中曰。
汝极坚至必当得道。
吾求證汝。
亡名叩头礼拜。
斯须不见。
寺僧至云。
学院内皆变琉璃色。
叹嗟不已。
其僧复勤节行焉。
邓州僧亡名
年且衰朽游行穰邓州间。
日食二雉鸠。
僧俗共非之。
老僧终无避回。
尝馔羞之次有贫士求餐。
分其二足与之食。
食讫老僧盥漱双鸠从口而出。
一则能行。
一则匍匐在地贫士惊怪亦吐其饭其鸠二足复全。
僧实不食此禽。
自尔众人崇重号曰南阳雉鸠和尚也。
有叹之曰。
青城山阇黎饮酒啖肴。
然后吐出鸡羊肉。
皆化作本形。
飞鸣而入坑穴中同也。
杜牧唐 803 — 852
作品评论
《瓶粟斋诗话》
晚唐小杜诗纵横排宕,得大家体势。
其诗大抵取材汉赋,而极于骚,遗词用字,绝不沿袭六朝人语,所谓“高摘,浓熏”者,可以知其祇响矣。
独是才多为患,其性又能刚而不能柔,遂未能一洗凌杂粗悍之病。
李群玉唐 808 — 860
作品评论
夫澧浦,古骚人之国。
屈平仕遭谮毁,不知所诉,心烦意乱,陚为《离骚》……群玉继秉修能,翱翔大化,人不知而不恤,禄不及而不言,挹杜兰之绪馨,款君门以披怀,沾一命而潜退。
风景满目,宁无愧子古人。
故其格调清越,而多登山临水、怀人送归之制,如“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等句,已曲尽羁旅坎𡒄之情。
壮心千里,于方寸不扰、亦大难矣。
洪州军将唐末
唐诗汇评
洪州军将,姓名里贯等均未详。
唐末人,为洪州衙前军将
曾题诗岳州汨罗江屈原,为《全唐诗》所收。
唐求唐末
作品评论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隐居负性高古,诗冷峻,得贾生之骨。
观其不苟传于后世,诗志可知矣。
惜瓢中之诗,大半为屈正则所收,流传人间者,如食罕味,忽忽欲尽耳。
特附贾氏升堂之后,以褒其志。
廖居素南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将乐人
南唐
为人坚正,不为当国者喜,困于校书郎二十年,始擢大理司直
李煜嗣位,迁琼林光庆使、检校太保判三司
时国事衰危,慷慨骤谏,冀一悟,终不见听,乃闭门却食,投井而死。
已而得大字于箧,曰:“吾之死,不忍见国破而主辱也。
徐锴为文吊之,比之屈原伍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