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潘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收《赠葛氏小娘子》诗1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八。
潘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事迹无考。
疑为潘佑之误。
全唐诗》收其《送人往宣城》诗1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
魏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收《登清居台》诗1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
王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王元之误。
全唐诗》收《听琴》诗四句,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九六。
此诗实为王元同题诗之前4句。
李归唐五代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五代诗》卷六四作楚人,未详所据。
全唐诗》收《失鹭鸶》诗一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四三。
韦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
韦廉孙。
德宗贞元十八年进士
宪宗元和末,官试大理司直殿中侍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判官
文宗大和五年,自驾部员外郎出为括州刺史
入朝为户部郎中
开成二年,官大理少卿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进士第
宪宗元和十三年(818)前后为山南西道节度判官试大理司直殿中侍御史
次年三月丁父忧
文宗大和五年(831)司驾员外郎出守处州
自励欲以恻隐安疲羸,以忠信美风俗。
事迹略见于其所撰之《栝郡厅壁记》、《京兆韦公玄堂志》及洪迈容斋四笔》卷五《韩文公荐士》条。
全唐诗》存诗一首。
又《唐诗纪事》卷四三录有《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诗,《全唐诗》一作王良士诗,一作车𥾝诗。
贞元中进士
元和朝官户部郎中
主要活动
  • 802年,进士
徐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睦州人
工诗,宪宗元和中即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
穆宗长庆中,赴杭州取解,大得刺史白居易赏识。
后尝至京洛,竟无所成。
归故乡,优游而终,人呼为徐山人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睦州(今浙江建德)人。
施肩吾精研吟咏,无进取意。
宪宗元和年间有诗名,方干曾从之学诗。
后游于长安,竟不成名,(一说“官至侍郎”,见《唐诗纪事》引宋潘若冲《郡阁雅谈》)遂归隐故乡,优游而终。
韩愈白居易有交往。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五二、《唐才子传》卷六。
诗风朴实,张为诗人主客》以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徐凝为及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徐凝,生卒年不详,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与施肩吾同里友善。
长庆中白居易刺杭,张祜同往取解,得解元,后竟无成。
元稹观察浙东,尝投谒。
大和中白居易河南尹,复至,与唱和,后归江南,竟以布衣终身。
工诗,受知于元、白,方干亦曾师事之。
有《徐凝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徐凝,与白居易沈亚之辈友善,元和中官至侍郎
补诗一首。
作品评论
广大教化主:白居易
……及门十人:费冠卿皇甫松殷尧藩施肩吾、周光范、祝天膺、徐凝朱可名陈标童翰卿
皮日休《论白居易荐徐凝屈张祜》
凝之操履不见于史,然方干学诗于,赠之诗曰:“吟得新诗草里论”,戏反其辞,谓“村里老”也。
方下,也所谓简古者,且能讥,则凝之朴略稚鲁,从可知矣。
乐天方以实行求才,荐而抑祜,其在当时,理其然也。
)始游长安,不忍自炫鬻,竟不成名。
将归,以诗辞韩吏部曰:“一生所遇惟元白,天下无人重布衣。
欲别朱门泪先尽,头游子身归。
”知者怜之。
《石园诗话》
徐侍郎)《奉陪相公看花宴会》二绝,胜于《杭州开元寺牡丹》诗,白香山赏之,以其末句见誉耳。
……洪容斋以为诸绝如《辞韩侍郎》、《相思林》、《忆扬州》,亦皆有情致。
今观侍郎诸诗,固皆以情致胜者也。
或较之于(张)祜,则实不如。
白之抑祜,或出于退轻薄而进朴略之心。
元稹谓“祜雕虫小技,或奖励之,恐变风教”,则实怀妒才之心矣。
世不咎元而但咎白,何也?
《唐人绝句精华》
盛唐雄浑宏阔气象,一变而为韩愈之奇险,再变而成为白居易之刻露。
奇险之极,则有卢仝之怪僻;刻露之极,则有徐凝之粗率。
其间复有浮艳与冗漫之作,而唐诗遂衰矣。
方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收其《读孝经》诗1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六九。
顾甄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存《惆怅诗》9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三九。
陈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
生卒年、世次不详。
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二七。
全唐诗》存《寻易尊师不遇》诗1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七二。
此诗《全唐诗》又收于易思名下。
葛氏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名不详。
潘雍同时,有诗赠答。
世次无考。
全唐诗》存诗1首,出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八。
建业卜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失姓名。
生平不详。
全唐诗》存诗1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六四。
李季华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收五绝《题季子庙》1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一〇〇。
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七收此诗署李华作。
李季华之“季”字乃涉诗题而衍,以李华作为是。
柳明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无考。
全唐诗》收《游昌化精舍》诗1首,出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一。
刘象中唐 832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 京兆(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孤寒,宣宗大中时即举进士,然屡试未第。
僖宗蜀时亦随驾入
已有文名,梁震曾投文请益。
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知贡举,以已70岁,特放其与曹松王希羽柯崇、郑希颜等人进士及第
时5人年皆老大,号为“五老榜”。
昭宗特下诏授五人官,太子校书
生平事迹散见《唐摭言》卷八、《鉴诫录》卷九、《唐诗纪事》卷六一、洪迈容斋三笔》卷七。
擅诗,所作《咏仙掌》一诗最为人所称道,称象为“刘仙掌”。
全唐诗》存刘象诗10首。
主要活动
  • 901年,进士,杜德祥知貢舉,以象已70歲,特放其進士及第。
柯崇晚唐 838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8—? 一作柯宗
闽(今福建)人。
昭宗天复元年(901)礼部侍郎杜德祥主文曹松王希羽刘象、郑希颜均登进士第,五人年皆老大,时号“五老榜”。
昭宗特降恩旨,诏授太子校书
后归闽卒。
事迹见《唐摭言》卷八、洪迈容斋三笔》卷七、《唐诗纪事》卷六五。
全唐诗》存诗2首。
主要活动
  • 901年,进士
黄滔晚唐 84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莆田人字文江
昭宗乾宁进士
光化中四门博士,寻迁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
工诗文。
有集,又编有《泉山秀句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0?—? 字文江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困于举场20余年,至昭宗乾宁二年(895)方登进士第
光化中四门博士
天复元年(901),以监察御史里行王审知威武军节度推官
生平见洪迈《唐黄御史集序》、《十国春秋》本传。
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多“雄新隽永,称一时绝调。
”(《十国春秋》本传)洪迈称“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唐黄御史集序》)。
黄滔交游颇广,与当时著名文士罗隐林宽崔道融、徐寅、翁承赞等尤善,迭有唱酬。
时中原板荡,文士韩偓王涤崔道融辈多南奔依王审知闽中文学之盛,可称空前,此与黄滔之援引招徕,不无关系。
其诗多酬唱赠别、感慨身世,而较少反映唐末动荡崩析之社会现实。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黄滔集》15卷,所纂《泉山秀句集》30卷。
宋史·艺文志七》则记其《编略》10卷、《莆阳黄御史集》2卷。
今存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唐黄御史文集》8卷、《天壤阁丛书》本《莆阳黄御史集》10卷,后者搜辑较完备。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黄滔,生卒年不详,字文江莆田(今属福建)人。
咸通末即应举,久不第。
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
光化中,任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天复元年(901),归,以监察御史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推官
卒。
工诗能文,尤长律赋。
有《黄滔集》十五卷,又集唐闽人诗为《泉山秀句集》三十卷,均佚。
宋人辑有《莆田黄御史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三卷。
全唐诗补逸
黄滔字文江莆田人
补诗一首。
字文江
泉州莆田人
乾宁二年进士
光化中四门博士
天复元年王审知辟。
监察御史里行威武军节度推官
作品评论
黄文江力孱韵清,妮妮如与人对语。
《闽书》
中州名士避地于闽者,若李绚韩偓王涤崔道融、王标、夏侯淑、王拯、杨承休、杨赞图、王倜、归传懿辈,悉主于
有《泉山秀句集》及文集行世。
洪迈文瞻蔚典则,策扶教化;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郁郁有贞元长庆风。
《诗学渊源》
)诗类韦庄,源出齐梁,惟七言高华,气力自胜,无卑靡之习。
主要活动
  • 895年,进士
  • 899年-900年,陕西西安,四门博士,任四门博士
  • 901年-908年,福建福州,以监察御史里行充王审知武威军节度推官,以监察御史里行充王审知武威军节度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