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唐诗汇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
出生地有蜀中、西域长安诸说,迄无定论。
少时居绵州彰明县清廉乡(今属四川江油),读书吟诗,遍观百家,好神仙,任侠仗义,曾手刃数人。
二十五岁辞亲远游,出三峡,游洞庭衡山、襄庐山金陵扬州
开元十五年与故相许圉师孙女结婚,留居安陆十年。
其间曾西入长安,北游太原
三十五岁后,迁居山东任城,与孔巢父等隐于徂徕山,号“竹溪六逸”。
天宝元年应诏供奉翰林
三载,因权贵谗毁,“赐金放还”。
洛阳,与杜甫相识,同游梁宋、齐鲁
曾受道箓于齐州紫极宫
后复漫游江淮吴越河北、梁宋等地。
安史乱起,入永王璘幕府
兵败,被捕下浔阳狱,长流夜郎
中途遇赦东还,漂泊于武昌岳阳豫章金陵宣城等地。
上元二年李光弼出镇临淮以六十一岁高龄前往从军,道病还,依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寻病卒。
长于歌诗,嗜酒,人称“谪仙”。
杜甫齐名,并称“李杜”,在古代诗歌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李阳冰遗命,编其诗文为《草堂集》二十卷,又李白友人魏万编其诗为《李翰林集》二卷,均佚。
北宋宋敏求辑、曾巩编次其诗文为《李太白文集》三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十五卷。
孟郊中唐 751 — 814
唐诗汇评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早年屡举进士不第,曾客游河南、邠宁等地,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
寄寓汴州
十六年,授溧阳
因终日吟诗,多废吏事,令白府,以假尉代之,分其半俸,竟辞官归。
元和元年河南尹郑馀庆辟为水陆转运从事武协律郎
九年,余庆出镇兴元,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行次阌乡,暴疾年。
友人张籍私谥为贞矅先生
一生到意为诗,长于五古、乐府。
韩愈张籍李翱卢仝等友善,名重于时。
北宋宋敏求编有《孟东野集》十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十卷。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唐诗汇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九年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大子校书
淮南节度使杜佑从事,调渭南主薄
入为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
宪宗主,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奉诏还京,因作诗语涉讥刺,复贬授播州刺史,改连州
长庆宝历中,历、和二州刺史
大和初,入朝为主客礼部郎中,充集贤直学士,复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改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世称刘宾客
禹锡诗造精绝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有《刘禹锡集》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
今有《刘梦得文集》(一名《刘宾客文集》)四十卷行世,其中《外集》十卷乃北宋宋敏求所辑。
全唐诗》编诗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