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温庭筠唐 801 — 866
唐诗汇评
温庭筠(约801-约870),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才情敏捷,每入试,八叉手而成八韵,人号“温八叉”。
然恃才傲物,放浪不羁,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故屡举进士不第。
曾东游吴越,南极黔巫,西北至萧关、回中,行踪极为广泛。
大中末,谪为隋县
徐商襄阳,辟为巡官,与段成式韦蟾等唱和。
咸通七年,官国子助教,竟流落而终。
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
又工词,为《花间集》中首要词人,后人尊为花间鼻祖。
有《握兰集》三卷、《金筌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均佚。
今有《温飞卿集》七卷,别集一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九卷。
段成式唐 803 — 863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3 字柯古排行十六,其先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后家居荆州(今属湖北)
宰相段文昌之子。
以父荫入仕,任职集贤院
武宗会昌三年(843)秘书省校书郎
宣宗大中初出为吉州刺史
七年(853)返京,后出为处州刺史
十三年罢任,寓居襄阳,以闲放自适。
懿宗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后入为太常卿
四年(863)卒于长安
生平见《旧唐书·段文昌》、《新唐书·段志玄》附、《金华子》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七等。
今人方南生有《段成式年谱》。
成式研精苦学,秘阁书籍披阅殆遍,故文章冠于一时。
尤长于骈文,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三人排行皆为十六,故时人称为“三十六体”。
退居襄阳时,与温庭筠余知古元繇韦蟾诸人同游徐商幕,赋诗唱和,编为《汉上题襟集》。
亦擅文,著书颇多,尤以《酉阳杂俎》最为知名,今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汉上题襟集》10卷,《宋史·艺文志七》记有《段成式集》7卷等,今皆佚。
全唐诗》存诗1卷,与张希复郑符等游长安诸寺联句若干、词1首。
唐诗汇评
段成式(约803-863),字柯古,祖籍临淄邹平(今山东邹平),后徙荆州(今湖北江陵)
段文昌之子。
以门荫入仕,官秘书省校书郎
开成五年,为秘书省著作郎集贤殿修撰,累迁尚书省郎中
大中和,出为吉、处二州刺史
大中末,居襄阳,与温庭筠韦蟾等唱和。
咸通初,出为江州刺史
官终太常少卿
成式博览群书,猎奇好异,撰《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今存。
其与温庭筠襄阳唱和之作编为《汉上题襟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词学图录
段成式(约803-863年字柯古
临淄人
唐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
温飞卿余知古韦蟾周繇等相唱和,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
多著述,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名著,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
段文昌穆宗宰相,子段安节音乐家
元繇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为宪
元锡之子。
郡望河南洛阳(今属河南)
武宗会昌中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宣宗大中中御史中丞
大中后期,徐商襄阳在其幕府与诗人温庭皓段成式韦蟾游,时相唱酬,尤与段成式多有唱和戏作。
全唐诗》所存周繇诗中即混有其《嘲段成式》、《看牡丹段成式》、《以人参遗段成式》、《和段成式》等诗。
生平见《元和姓纂》卷四、《唐诗纪事》卷五四《周繇》条(其中混有字允元之另一周繇事迹)、《唐才子传校笺·补正》卷八《周繇》条。
温庭皓唐 ? — 868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9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温庭筠弟。
宣宗大中后期,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
懿宗咸通中,为徐州节度使崔彦曾团练巡官
九年(868),庞勋反,以刃胁庭皓,使作表求节度使
庭皓拒之,次年庞勋所杀。
事迹散见《旧唐书》卷一九〇、《新唐书·温大雅》附、《唐诗纪事》卷五八。
庭皓擅辞藻,能诗。
其在山南东道节度使幕时,与段成式韦蟾元繇等时有唱和,成《汉上题襟诗集》。
所作尤以《观山灯献徐尚书》、《》诗著名。
全唐诗》存诗4首。
周繇
唐诗汇评
周繇,生卒年不详,字允元池州(今安徽贵池)人。
能诗,咸通中许棠张乔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十三年(873),登进士第
校书,调福昌
后曾任建德
有《周繇集》一卷,已佚。
大中末徐商襄阳,慕中有御史中丞周繇字为宪,与段成式温庭筠韦蟾等唱和,成式呼之为“老舅”,当元之误。
全唐诗》编周繇诗一卷,乃将周繇诗与元繇诗混编。
武昌妓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姓名不详。
僖宗乾符时人。
韦蟾廉问鄂州罢,宾僚祖饯。
韦书《文选》2句,请宾从续之。
此妓口占2句续之。
事见《唐诗纪事》卷五八(原出《太平广记》卷二七三引《抒情诗》)。
全唐诗》收此2句,又误收韦蟾所书2句。
唐诗汇评
武昌妓,姓名里贯均未详,僖宗朝人。
乾符中,于祖饯鄂岳观察使韦蟾席上续诗而受嘉叹。
事见《太平广记》。
全唐诗》收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