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钱起唐 718 — 780
唐诗汇评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
天宝十载(751)进士第
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
乾元中蓝田,与王维频有唱和。
大历中,官司勋祠部员外郎,迁考功郎中
建中末贞元初卒。
工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钱郎”。
又与卢纶韩翃吉中孚司空曙苗发耿湋崔峒李端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
有《钱起诗》一卷。
今有《钱考功集》十卷行世,其中《江行无题一百首》等乃其曾孙钱珝诗误入。
全唐诗》编诗四卷。
卢纶中唐 743 — 7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48—约798或799,一作约737—约799 【介绍】: 河中蒲人,祖籍范阳字允言
玄宗天宝末代宗大历初,屡举进士不第。
德宗建中间浑瑊辟为元帅府判官
贞元中,以韦渠牟荐,德宗召之内殿,令和御制诗,超拜户部郎中
寻卒。
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时号“大历十才子”。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大历中,诗人李端钱起韩翃辈能为五言诗,而辞情捷丽,作尤工。
至贞元末,钱、李诸公凋落,尝为怀旧诗五十韵,叙其事曰“吾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
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沉下泉。
伤悼之际,畅博士当追感前事,赋诗五十韵见寄,辄有所酬,以申悲旧,兼寄夏侯审侍御
”其历言诸子云:“侍郎文章宗,杰出淮楚灵,掌赋若吹籁,间言如建瓴。
郎中善馀庆,雅韵与琴清,郁郁松带雪,萧萧鸿入冥。
员外真贵儒,弱冠被华缨,月香飘桂实,乳溜沥琼英。
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彩蝶戏芳圃,瑞云滋翠屏。
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
校书才智,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辞鸾凤惊。
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笙。
倚天方比剑,沉水忽如瓶。
君持玉盘珠,写我怀袖盈,读罢涕交颐,愿言跻百龄。
”纶之才思,皆此类也。
时天彝《唐百家诗选评》
卢纶李益中表,唱酬交赞,在大历十才子号为翘楚
吉中孚韩翃耿湋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夏侯审李端,联藻文林银黄相生,且同臭味,契分俱深,时号“大历十才子”。
唐之文体,至此一变矣。
所作特胜,不减盛时,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
李益中唐 748 — 829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8—829 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代宗广德二年(764)凉州陷于吐蕃前,随家迁离故土,定居洛阳
大历四年(769)进士第,授华州郑县尉
两年后又中讽谏主文科,擢郑县主簿
九年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随军北征备边。
德宗建中二年(781)转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幕,曾巡行朔野。
四年以书判登拔萃科,授侍御史
贞元元年(785)后辗转于天德军杜希全、邠宁张献甫幽州刘济幕,至十六年方离军府
后入朝官都官郎中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
文宗大和元年(827)礼部尚书衔致仕。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卞孝有《李益年谱稿》、谭优学有《李益行年考》颇详备。
李益诗名早著,其经历与创作可分三期。
一为入军幕前之青年期,诗风近“十才子”,以五律为长,《喜见外弟又言别》、《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等为代表作;二为处军旅中达26年之壮年期,多作边塞诗,为创作之顶峰。
内容丰富,思绪深沉,抒发从戎之心情,描绘塞上之风光,《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豪迈慷慨,为七绝之代表作。
七律《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同崔邠鹳雀楼》,亦气势雄健,境界壮阔,亦为大历七律所罕见。
三为入朝后之晚年作品,多流连光景,慕仙向道之作,追慕闲适,成就不高。
李益身跨大历元和两代,其七绝凝炼含蓄,韵味深长,甚得后人推崇,胡应麟以为“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内编卷六)。
他体亦颇多佳作。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诗2卷,今存《李益集》(一名《李君虞集》)2卷。
今人范之麟有《李益诗注》。
台湾学者王梦鸥撰有《唐诗人李益和他的作品》,分段考述其生平系诗,不乏独到之见。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