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灵彖中唐 755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829 【介绍】: 唐僧。
潭州长沙人俗姓萧
幼信佛,常预禅会,优游自得。
穆宗长庆元年,住百家岩寺。
旋徒步至江陵刺史王潜请其住永泰寺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兰陵萧氏。
自梁亡。
子孙分适四方。
生长长沙
然资禀颖异。
薙染后独嗜禅学。
凡诸法会。
靡弗参访。
久游青潍。
长庆元年
或建寺于百家岩
迎居之。
未几。
复振锡江陵太守王潜
永泰招说法焉。
太和三年六月二十三日
终于寺。
寿七十五。
塔之州北至今存。
又超岸者丹阳人
先依鹤林素禅师
天宝二年
化行抚州
获印化于大寂云。
吉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潜,误。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建中间范阳县丞吉逾之侄。
建中二年(781)吉逾王潜等游房山云居寺,并题诗刻石。
事迹见《金石萃编》卷一〇五《题云居上寺诗并序》、《续古文苑》卷四、《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事迹亦见前三书。
吉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建中二年(781)范阳丞,与王潜等题咏唱和。
事迹见《金石萃编》卷一〇五《题云居上寺诗并序》。
《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吉騊駼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不详。
德宗建中二年(781),在范阳与从父吉逾王潜等题咏唱和。
事见《金石萃编》卷一〇五《题云居上寺诗并序》。
《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王益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德宗建中间幽州节度都巡使王潜之子。
建中二年(781)随其父游房山云居寺,题诗刻石。
金石萃编》卷一〇五、《续古文苑》卷四、《房山石经题记汇编》存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事迹亦见前二书。
《全唐诗外编》作吉益,误。
全唐诗补逸
王益建中贞元间人,为王潜子。
诗一首。
(《全唐诗》无王益诗)
轩辕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建中二年(781)范阳,与吉逾王潜等题咏唱和。
事迹见《金石萃编》卷一〇五《题云居上寺诗并序》。
《全唐诗外编》存诗1首。
释昙藏中唐 758 — 827
释昙藏
不知何许人也。
得禅诀于大寂之门。
后见石头希迁禅师
所谓再染谓之赪也。
贞元二年嘉遁于冲岳。
栖止峰之绝顶。
晚年苦于脚疾。
移下西园结茅。
参请者繁炽。
太和元年终于岳中。
享龄七十。
先是养一犬尤灵。
尝夜经行息坐次。
其犬衔藏之衣归房。
乃于门阃旁伏守而吠。
声不绝频奋身作猛噬之势。
诘旦视之。
东厨有大蟒蛇。
身长数丈。
蟠绕小舍为之岌嶪。
呀张其口虓阚其声。
毒气漫然。
侍者白藏亟去回避。
曰。
死而可逃何远之有。
彼以毒来我以慈受。
毒无自性激发则强。
慈苟无缘冤亲一揆。
无人无我法性俱空。
言讫其蟒蛇按首徐行闪然不见。
又尝一夜有群盗。
其犬亦衔衣。
语盗曰。
诸君山叟茅舍有中意物任拈去。
终无小吝之分。
盗感其言散分下山矣。
荆州永泰寺释灵彖姓萧氏
兰陵人也。
其胄裔则后梁为周所灭支属星分。
父居长沙为编户矣。
宛有出尘之誓。
遇诸禅会罕不登临。
止泊维青优游自得。
长庆元年百家岩寺。
未几徙步江陵
太守王潜请居永泰寺
太和三载六月二十三日终于住寺。
春秋七十五。
建塔于州北存焉。
又释超岸。
丹阳人也。
先遇鹤林素禅师
处众拱默而已。
天宝二载抚州兰若得大寂开发。
四方毳侣依之。
唐宪宗中唐 778 — 82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8—820 【介绍】: 即李纯
唐朝皇帝。
本名淳
顺宗长子。
贞元二十一年立为太子,同年八月即位。
锐意改革吏治,整顿江淮财赋,志平僭叛。
任用李绛裴度等,先后讨平刘辟李锜吴元济等,强藩悍将皆欲悔过听命,藩镇跋扈局面暂告一段落,唐之威令,几于复振。
晚年服金丹,多躁急,遂为宦官弘志等所谋杀。
在位十五年。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道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后裔。
初登进士第,迁司马员外郎
常以酒肴棋博游公卿门。
历利、随、、睦四州刺史,鄂、岳、沔、蕲、安、黄团练观察使
宪宗元和十一年,代柳公绰安州公绰家财多为所夺。
十三年,入为宗正卿
山人柳泌为帝采长生药
宦官弘志等杀帝,托言服金丹而终。
穆宗立,斥为循州司马,终以服丹药呕血死。
王守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宦官
内常侍弘志宪宗,以暴崩告天下,册立穆宗
长庆中,知枢密事。
文宗即位,进拜骠骑大将军,充右军中尉
文宗谋除宦官李训守澄军容使就第,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