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薛奇章
作品评论
国秀集》有太子司仪薛奇童,似是人名。
然唐又有蒋奇童,岂亦人名耶?
诗话评薛五言律“禁苑春风起”云:“如此丽则,不谓奇章而何?
”则不得为名,审矣。
薛又有《云中行》七言古,在王勃李峤间;《玉阶怨》五咨绝,得太白昌龄调。
盖初、盛之超然者,时名字湮没不传,可为浩叹。
陈子昂唐初 659 — 700
作品评论
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
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张若虚唐 660 — 720
作品评论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僧法慎唐 666 — 74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江都之郭氏。
稍具知识。
即念出家。
父母虽爱。
不能夺也。
既从瑶台成律师受具戒。
旋于太原东塔寺究律藏。
言入希微。
理参玄要。
识者推伏焉。
众请任以纲领职。
乃默然东归。
率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心咒。
化乡里。
诸所设施。
莫克尽述。
大略皆以隆显教门。
敷弘法席而已。
且维扬东南之冲要。
朝廷土大夫
所从来往。
必脩刺门下。
然尤以得见为𢠢。
以不得见为大辱。
黄门侍郎卢藏用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
信有高人。
太子少保陆象先
兵部尚书毕构
少府监陆馀庆
吏部郎中严挺之
河南尹崔希逸
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
礼部侍郎李憕
著作郎綦母潜
名士王昌龄
佥所赡奉。
愿同洒扫。
天宝七载。
十月十四日。
晨兴盥漱。
就胡床跏趺。
默睹西方。
既曛而灭于龙兴寺之别院。
春秋八十三。
六十二。
缁素弟子北距泗沂。
南踰领徼。
望哭者千族。
送葬者万人其得法上首。
会稽昙一福建怀一等。
树塔于城西蜀冈之原。
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
撰文勒碑。
大理司直张从申书。
赵郡李阳冰篆额。
释法慎
姓郭氏
江都人也。
孩抱之岁誓齿空门。
亲爱所钟志不可夺。
从遥台成律师受具戒。
依太原寺东塔体解律文绝其所疑。
时贤推服。
或一言曲分于象表。
精理自得于环中。
声振京师如晞爱日。
诸寺众请纲领。
乃默然而东归。
既还扬都俯允郡愿恒诵金刚般若经如意轮。
般若佛心我得此心。
众生亦得。
如意胜愿我如此愿。
众生亦如。
天台止观包一切经义。
东山法门是一切佛乘。
色空两亡定慧双照。
不可得而称也。
暑不摄齐。
食不求饱。
居不易坐。
四方舍施归于大众。
一身有无均于最下。
朝廷之士衔命往还。
路出维扬终岁百数。
不践门阈以为大羞。
仰承一盻如洗饥渴。
与人子言依于孝。
与人臣言依于忠。
与人上言依于仁。
与人下言依于礼。
佛教儒行合而为一。
学者流误。
故亲校经论延来者听受。
故大起僧坊将警群迷。
故广图菩萨因地。
善护诸命。
故曲济众生寿量。
以文字度人。
故工于翰墨。
以法皆佛法。
故兼采儒流以我慢为防。
故自负衣钵。
以规规为任故纲正缁林。
以发挥道宗。
故上行恭礼。
以感慕遗迹。
故不远他邦。
以龙象参议
故再至京国。
以轨度端明
故研精律部欤。
黄门侍郎卢藏用才高名重罕于推挹。
一见于慕味循环不能离坐。
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信有高人。
黄门于院中置以经藏严以香灯。
天地无疆像法常在。
太子少保陆象先兵部尚书毕构少府监陆馀庆吏部侍郎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尚书李憕辞人王昌龄著作郎綦母潜佥所瞻奉愿同洒扫。
感动朝宰如此。
天宝七载十月十四日
晨兴盥漱就胡床加趺。
心奉西方既嚑而灭于龙兴寺别院。
春秋八十三。
六十二。
缁素弟子北距泗沂南踰岭徼。
望哭者千族。
会葬者万人。
其上首曰会稽昙一僧怀一南康崇睿晋陵义宣钱塘谭山寺惠鸾洛京法瑜崇元鹤林寺法励法海维扬惠凝明幽灵祐灵一等。
罔不成乐说辩才入法华三昧。
众所知识物之依怙。
天上甘露正味调柔。
人中象王利根成熟。
音乐树下长流福慧之泉。
雪山峰顶仰见清凉之月。
金刚决定烦恼无馀优昙开敷香洁盈满。
法施之恩郡居之感。
哀奉色身经始灵塔于芜城西蜀冈之原。
像教也幽公自幼及衰恒所亲侍。
后请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为碑纪述。
大历八年癸丑十二月也。
大理司直张从申赵郡李阳冰题额其塔。
幽公经度建塔之地。
广袤如素高卑得中。
周临四衢平视千里。
门人环莳列柏荐以名香。
其塔属会昌中例皆毁焉。
王之涣盛唐 688 — 74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8—742 字季凌排行七,原籍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世祖迁居绛郡(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受人诬谤,拂衣去官,优游山水,足迹遍及黄河南北。
家居15年。
开元二十年(732)前后,在蓟门高适交游,高有《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
晚年出任文安县(今属河北),以清白著称。
天宝元年(742)卒于任所。
之涣以边塞诗享盛名,曾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著名诗人唱和。
有“旗亭画壁”之传说(见薛用弱集异记》)。
生平散见靳能《唐故文安郡文安县太原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及《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三等。
全唐诗》仅存绝句6首,皆为佳作,尤以《凉州词》、《登鹳雀楼》(《国秀集》署为朱斌所作)两首最为脍炙人口。
作品评论
之涣并州人,与兄之咸、之贲皆有文名,天宝间人。
乐天作《滁州刺史郑昈墓志》云:“与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连唱迭和,名动一时。”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摩诘少伯太白三家鼎足而立,美不胜收。
王之涣独以“黄河远上”一篇当之,彼不厌其多、此不愧其少,町谓拔戟自成一队。
孟浩然盛唐 689 — 7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9或691—约740 【介绍】: 襄州襄阳人字浩然世称孟襄阳
早年隐居鹿门山
年四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
曾于太学赋诗,一座倾服。
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为荆州长史,辟为从事,未几,返乡。
王昌龄襄阳,访之,相见甚欢,食鲜疽发而卒。
工诗,善写山水景色,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89—740 或谓字浩然(《新唐书》本传),排行六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后世故称孟襄阳
曾一度隐居鹿门山,后又隐居其祖居园庐。
玄宗开元十六年(728)长安,应进士举,不第,还襄阳
新唐书》及《唐才子传》均载有孟浩然长安会见玄宗事,盖来自《唐摭言》卷二。
历代诗话往往引用,流传颇广,然经考證,颇不可信。
二十二年二十四年间,韩朝宗山南东道采访使,曾荐孟浩然面君,但因孟浩然与友人饮酒未赴而未果(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二十五年张九龄贬荆州长史,署孟浩然从事,曾随张九龄往各地巡视,或祭山川,或游览从猎,与之唱和。
二十八年王昌龄来游襄阳,相与饮酒甚欢。
浩然疾疹发背且愈,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
孟浩然终生布衣,经历单纯,除在襄阳隐居外,喜漫游,东至于海,西至巴蜀(陶翰《送孟大[六]入蜀序》),南至吴越,漫游中大都留有诗作。
孟浩然虽以隐逸闻名,然从未忘情仕进,在若干诗中,反映强烈。
此种情绪,到晚年方趋淡漠。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与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今人刘文刚有《孟浩然年谱》。
孟浩然唐代山水诗派之先行者,诗以清幽、平易见长,与王维诗风近似,故历来王孟并称。
诗在唐代即获好评:杜甫称其“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遣兴五首》之五);又称其“清诗句句尽堪传”(《解闷十二首》之六);皮日休则称其“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人口者,涵涵然有干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郢州孟亭记》)。
诗集有宋蜀刻本,为今日所存之最早版本。
《四部丛刊》据明刊本影印,《四部备要》据明刊本排印,最为通行。
校注本有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徐鹏《孟浩然集校注》、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等。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2首,断句6。
唐诗汇评
孟浩然(689—740)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
开元间长安,应进士试不第。
自洛之越,漫游江、淮、、越、湘、赣等地。
襄阳
二十五年张九龄出任荆州长史,引为幕宾。
次年归里。
二十八年王昌龄自岭南北归,经襄阳,相得甚欢。
寻病卒。
浩然以诗名重当世,与王维齐名,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
天宝四载王士源编次其诗为《孟浩然诗集》三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卷。
李颀盛唐 690 — 751
唐诗汇评
李颀(?
—约751),籍贯不详。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授新乡
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
天宝八载秋高适封丘尉有诗送之。
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只到黄绶”。
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
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
有《李颀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綦毋潜盛唐 692 — 749
作品评论
《载酒园诗话又编》
綦毋潜似觉风气稍别,如“石路在峰心”,非诸公所能道,大似王昌龄句法。
崔颢盛唐 ? — 7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
旧唐书·文苑传》云“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
”诗名颇大。
其《黄鹤楼》诗,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传说曾使李白折服。
旧唐书》本传称其“有俊才,无士行,好蒱搏、饮酒。
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
新唐书》本传记其与李邕相见之事:“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叱曰:‘小儿无礼!
’不与接而去。
”可见其性格放浪不羁。
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今人傅璇琮有《崔颢考》,谭优学有《崔颢年表》。
漫游四方,生活经历颇丰富,诗风亦有所变化。
唐才子传》云“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其边塞诗慷慨豪迈,《长干行》等小诗,淳朴生动,颇近民歌。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5首(其中一首互见)。
唐诗汇评
崔颢(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第
曾南游吴越武昌等地。
开元后期入河东军幕
天宝初,为太仆寺丞
司勋员外郎
长于诗,开元天宝间王昌龄孟浩然同以位不显而文知名。
有《崔颢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刘慎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东人字全乙
玄宗开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夏县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工诗,有盛名。
唐诗汇评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今江苏南部浙江一带)人。
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校书郎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虽有文章盛名,竟流落不偶。
天宝中年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渔阳诗话》
刘慎虚字挺卿,其诗超远幽夐,在王、孟、王昌龄常建祖咏伯仲之间
考其人,盖深于经术,不但词华也。
李华《三贤论》曰:“刘名儒,史官之家,兄弟以学称。
述《》、《》、《》、《春秋》、《礼乐》为五说,条贯源流,备古今之变……”
闾丘晓盛唐 ? — 7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7 【介绍】: 唐人
工诗。
肃宗时亳州刺史,一作濠州刺史
安史乱起,诗人王昌龄避乱还乡,道经其地,为所杀。
宋州被围,张巡告急,河南节度使张镐倍道兼进,传檄引兵出救。
逗留不进。
淮口宋州已陷。
,将戮之,告曰:“有亲,乞贷余命。
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默然。
即杖杀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7 肃宗至德元载(756),任亳州刺史
二载睢阳围急,河南节度使张镐传檄闾丘晓引兵出救,逗留不进。
至,睢阳已陷,怒,杖杀
曾杀害诗人王昌龄
事迹散见新、旧《唐书·张镐》。
全唐诗》存诗1首。
陶翰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八年(730)进士及第十九年博学宏词科天宝元年(742)又中拔萃科
历仕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
生平散见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二。
擅长五言古诗。
其边塞诸作,慷慨悲壮。
殷璠选诗11首入《河岳英灵集》,评曰:“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谓兼之。
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顾况以其与王昌龄綦毋潜相媲美。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有《陶翰集》。
全唐诗》存陶翰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题1则。
作品评论
顾况《礼部员外郎陶氏集序》
行在六径,志在五言,尤精赋序。
……綦毋著作潜、王龙标昌龄,则其勍敌。
郑昈唐 700 — 777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77 排行二十荥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开元中进士第,累迁大理评事
天宝四载(745)岭南经略使彭果判官
六载果犯赃,坐贬光化,移北海
安禄山反,县民有应之者,击杀之。
累迁太子中允
肃宗乾元后累历、莱、滁四州刺史
代宗大历六年(771)罢职闲居扬州十二年二月卒。
生平事迹散见白居易《故滁州刺史荥阳郑公墓志铭并序》,新、旧《唐书·郑云逵》。
有诗名。
白居易称其“尤善五言诗。
王昌龄王之涣崔国辅辈联唱迭合,名动一时”。
全唐诗》存诗1首。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作品评论
诗至开元天宝间,神秀声律,粲然大备。
李翰林天才纵逸,轶荡人群,上薄曹、刘,下凌沈、鲍,其乐府古调,能使储光羲王昌龄失步,高适岑参绝倒,况其下乎?
刘音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慎,一作慎。
字全乙排行大
洪州新吴(今江西奉新)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第,《唐才子传》云“调洛阳,迁夏县”。
似将刘晏事迹附会致误(参看傅璇琮《唐代诗人考略(八、刘慎虚)》,载《文史》八辑)。
又前人亦有将刘慎虚刘迅混为一人者,参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二《刘慎虚》。
慎虚性高古,脱略势利,啸傲风尘,与王昌龄孟浩然相友善。
唐诗纪事》引《明皇杂录》云:天宝末刘慎虚辈“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一。
殷璠评其诗云:“情幽兴远,思苦语奇。
忽有所得,便惊众听,顷东南高唱者数(一本数下有十)人。
然声律宛态,无出其右,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
……惜其不永,天碎国宝。
”(《河岳英灵集》卷上)《全唐诗》存诗15首。
卢象唐 ? — 763
作品评论
《唐诗笺要》
卢君排律,才藻深厚,音节宏振,较崔司勋王龙标似为过之。
郭密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家或在幽蓟一带,玄宗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蓟门,曾拜访王昌龄郭密之,留诗去。
天宝八年(749)诸暨,建义津桥,筑放生湖,溉田2000余顷,便利百姓。
事迹见阮元《两浙金石志》卷二。
郭诗刻在浙江青田县石门洞磨崖上,其诗“古淡近选体”(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五)。
全唐诗》存诗1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常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王昌龄同榜登进士第,仕途颇不如意,遂放浪琴酒,往来太白、紫阁诸峰,有肥遁之志,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西山),召王昌龄、张偾同隐。
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三一、《唐才子传》卷二。
新唐书·艺文志四》云是“肃(宗)代(宗)时人”,《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称“盱眙(今属江苏)常建”。
河岳英灵集》首录常建诗十四首,而称“今常建亦沦于一尉”,按此书收诗止于天宝十二载(753),则常建县尉,当在此前。
盛唐人对常建诗评价颇高,如殷璠云:“其旨远,其兴僻。
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即指其诗以兴象取胜。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常建,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盱眙
天宝中,曾寓居鄠渚,以诗招王昌龄、张偾同隐。
约卒于天宝末、至德初
建长于五言。
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以为首。
有《常建集》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储光羲盛唐 707 — 760
作品评论
《唐诗品》
储公诗格调高远,兴寄超绝,亦《风》《雅》之馀波也。
盛唐作者太尚格气,而尽黜文藻,六代浮夸,铲削殆尽,而储公王昌龄常建皆其流也。
储诗更多直致,而锁尾感叹,气象卑促。
圭璋本宗庙器,而山人用之,亦瓦缶同驱尔。
刘长卿中唐 ? — 790
作品评论
《大历诗略》
文房古体概乏气骨,就中歌行情调极佳,然无复崔颢王昌龄古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