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许棠中唐 822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 字文化宣州泾县(今安徽泾县)人。
久困场屋,历20余举犹未第。
尝与张乔共隐匡庐
又曾赴太原幕谒马戴,一见如故,留连累月。
懿宗咸通十二年(871)进士第,时已50岁。
刘邺辟为淮南馆驿官,授泾县
后任虔州从事
僖宗乾符六年(879)前后任江宁丞。
不久,归居泾县陵阳别业。
生平散见《唐摭言》卷四、卷八,《北梦琐言》卷二,《唐诗纪事》卷七〇,《唐才子传》卷九。
棠工诗,尚苦吟。
张乔郑谷等人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林宽称其“发枯穷律韵,字字合埙篪。
日月所到处,姓名无不知”(《送许棠先辈宣州》)。
所作《过洞庭诗》颇著名,时人多取以题扇,致有“许洞庭”之誉。
胡震亨评曰:“‘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视老杜‘乾坤日夜浮’,愈小愈切。
”(《唐音癸签》卷八)《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许棠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录《许棠集》1卷。
全唐诗》存诗2卷。
黄滔晚唐 840 — ?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40?—? 字文江泉州莆田(今福建莆田)人。
困于举场20余年,至昭宗乾宁二年(895)方登进士第
光化中四门博士
天复元年(901),以监察御史里行王审知威武军节度推官
生平见洪迈《唐黄御史集序》、《十国春秋》本传。
工诗善文,尤擅律赋,多“雄新隽永,称一时绝调。
”(《十国春秋》本传)洪迈称“其文赡蔚有典则,策扶教化;其诗清淳丰润,若与人对语,和气郁郁,有贞元长庆风概”(《唐黄御史集序》)。
黄滔交游颇广,与当时著名文士罗隐林宽崔道融徐寅翁承赞等尤善,迭有唱酬。
时中原板荡,文士韩偓王涤崔道融辈多南奔依王审知闽中文学之盛,可称空前,此与黄滔之援引招徕,不无关系。
其诗多酬唱赠别、感慨身世,而较少反映唐末动荡崩析之社会现实。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黄滔集》15卷,所纂《泉山秀句集》30卷。
宋史·艺文志七》则记其《编略》10卷、《莆阳黄御史集》2卷。
今存四部丛刊影印明刻本《唐黄御史文集》8卷、《天壤阁丛书》本《莆阳黄御史集》10卷,后者搜辑较完备。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刘昭禹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婺州人字休明
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雨。
楚马殷父子,起家湖南县令,容管节度推官
马希范时,与李宏皋等同为天策府学士
官终严州刺史
善诗,而好折节下贤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休明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一作桂阳(今湖南郴州)人。
少师林宽五代时湖南马氏,为县令
容管节度推官,与李宏皋何仲举等同为马氏天策府学士
后卒于桂州幕中
生平散见《旧五代史·马希范》、《诗话总龟》卷一三、《唐诗纪事》卷四六、《十国春秋》本传。
昭禹工诗,苦心觅句,尤重炼字。
尝与人论诗云:“五言如四十个贤人,著一字如屠沽不得。
”(《唐诗纪事》)其诗尤以《送休上人衡岳》、《经费冠卿旧居》二诗著名。
唐诗纪事》谓有诗300首,《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刘昭禹集》1卷,今已佚。
全唐诗》存诗14首、断句7联。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刘眧禹,生卒年不详,字休明桂阳(今湖南郴州)人,或云婺州(今浙江金华)人。
曾为湖南某县令,后事马殷父子。
天福四年(904)晋高祖马希范天策上将军
希范设天策府文学馆,昭禹自容管节度推官学士
岩州刺史
少师林宽为诗,有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残句七。
作品评论
昭禹少师林宽,为诗刻苦,不惮风雪。
诗云:“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