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窦常中唐 748 — 8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7或748—825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中行
代宗大历十四年进士
隐居广陵二十年,多所论著。
德宗贞元十四年杜佑淮南,奏授校书郎,为节度参谋
、江、抚四州刺史
入为国子祭酒致仕。
与弟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均以诗名,后人集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6—825 字中行排行大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代宗大历十四年(779)进士第,久为盐铁转运府小吏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淮南节度参谋,历盐铁转运从事湖南观察判官
宪宗元和六年(811)征为侍御史,转水部员外郎七年朗州刺史,历、江、抚三州刺史
穆宗长庆中国子祭酒致仕,敬宗宝历元年(825)卒。
生平见褚藏言窦常传》,新、旧《唐书·窦群》附传。
工诗,曾编《南熏集》3卷,收大历诗人作品。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与弟牟、、庠、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
叔向卒,遂卜居扬州之柳杨,疏泉种树,隐几著书。
贞元十四年成德军节度使王武俊掌书记,不就。
淮南节度使杜佑奏授校书郎,为节度参谋,后历泉府从事,由协律郎监察御史里行
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
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
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
有文集十八卷,已佚。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六首。
作品评论
兄弟五人,联芳比藻,词价霭然,法度风流,相距不远。
且俱陈力王事,膺宠清流,岂怀玉迷津区区之比哉!
后人集其所著诗通一百首为五卷,名《窦氏联珠集》、谓若五星然。
窦牟中唐 749 — 8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9—822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贻周
窦常弟。
德宗贞元二年进士
宪宗元和五年虞部郎中,转洛阳
出为泽州刺史
晚从昭义卢从史
从史寝骄,度不可谏,即移疾归东都
仕终国子司业
与兄窦常,弟窦群窦庠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22 字贻周排行二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德宗贞元二年(786)进士第,累历东都留守巡官河阳昭义节度从事
宪宗元和五年(810)入为虞部郎中七年洛阳
都官郎中泽州刺史国子司业
穆宗长庆二年(822)二月卒。
生平见韩愈国子司业窦公墓志铭》,褚藏言窦牟传》,新、旧《唐书·窦群》附传。
有诗名,韩愈曾师事之。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与兄常、弟、庠、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年(749-823)字贻周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望出扶风(今山西兴平东南贞元二年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东都留守崔纵辟为巡官
又历河阳昭义从事,再为东都留守判官,自协律郎累迁至检校都官郎中
元和五年,登朝为虞部郎中,转洛阳都官郎中泽州刺史,迁国子司业,卒。
有文集十卷,已佚。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
作品评论
)奇文异行,闻于京师
给事中袁高,当时专重名,甄拔甚多,而未尝干谒,竟捷文场。
窦群中唐 760 — 8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14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丹列
窦牟弟。
进士第,以处士客隐毗陵
德宗擢为左拾遗
王叔文不合。
宪宗即位,出为唐州刺史
李吉甫善,召为吏部郎中
及用人论不合,乃怨吉甫
坐事将诛,赖吉甫救得免。
出为黔中观察使
容管经略使
召还道卒。
与兄窦常窦牟、弟窦庠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5—814 字丹列排行三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隐居常州,从啖助门人卢庇习《春秋》。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征为左拾遗,迁侍御史膳部员外郎
宪宗元和元年(806)出为唐州刺史,改山南东道节度副使
二年召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
三年出为黔中观察使六年开州刺史八年容管经略使
九年召还朝,卒于路。
生平事迹见褚藏言窦群传》,新、旧《唐书》本传。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及兄常、牟,弟庠、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群(760-814)字丹列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初,隐居毗陵
贞元十年,诏征天下隐居丘园不求闻达之士,郡守韦夏卿表荐之,不报。
十八年夏卿京兆尹,复荐之,授左拾遗,迁侍御史知杂
永贞中,自驾部员外郎出为唐州刺史
元和初,入为吏部郎中,迁御史中丞
三年,与吕温羊士谔摭拾宰相李吉甫阴事告之,辞多不实,贬黔中观察使
坐十洞蛮反,贬开州刺史,移容管经略使
诏还朝,道卒。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三首。
字丹列
京兆金城人
贞元中以荐为左拾遗
宪宗朝累迁御史中丞
出为湖南观察使
元和九年卒于容管经略使
年五十五。
左散骑常侍
作品评论
与兄常、牟、弟庠、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唐窦常、牟、、庠、巩兄弟五人,四人擢进士,独客隐毗陵,因韦夏卿屡荐始入仕,皆诗人也。
……兄弟中独诗稍低,又不得举进士,而位反居上。
巩诗有《放鱼诗》云“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岂非为而言乎?
窦庠中唐 767 — 8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或767—828或829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胄卿
窦群弟。
释褐国子主簿
吏部侍郎韩皋出镇武昌,辟为推官
移镇浙西,奏节度副使殿中侍御史
德宗贞元中出为信、婺二州刺史
平生工文,著述亦多,与兄窦常窦牟窦群、弟窦巩合著《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28? 字胄卿排行五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德宗贞元中商州从事
顺宗永贞元年(805)武昌节度副使宪宗元和三年(808)改浙西观察副使
累历泽州刺史登州刺史
穆宗长庆二年(822)东都留守判官,改信、婺二州刺史
约卒于文宗大和二年(828)
生平见褚藏言窦庠传》,新、旧《唐书·窦群》附传。
有诗名,褚藏言称其“为五字诗,颇得其妙”(《窦庠传》)。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与兄常、牟、,弟巩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庠(约767一约828),字胄卿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初应进士举,后罢举为金商防御使判官,授国子主簿
永贞元年韩皋武昌,辟为节度推官,权知岳州
元和三年移镇润州亦随之,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副使
漳州刺史
七年范传正奏为宣歙团练副使,历奉天登州刺史
长庆中韩皋留守东都,奏为汝州味御判官
后迁信州刺史
大和初,转婺州,卒。
大中中褚藏言兄弟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二十一首。
作品评论
)平生工文甚苦,著述亦多,今并传之。
《唐人绝句精华》
为五字诗,颇得其妙。
窦巩中唐 773 — 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或773—831或832 【介绍】: 扶风平陵人字友封
窦庠弟。
宪宗元和二年进士
袁滋辟为从事掌书记
入朝拜刑部郎中
元稹观察浙东,奏为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
平居与人言不出口,时号“嗫嚅翁”。
工五言诗。
与兄窦常窦牟窦群窦庠合有《窦氏联珠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31 字友封排行七人称嗫嚅翁京兆金城(今陕西兴平)人,郡望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
叔向,有诗名。
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第,为滑州节度从事
历佐山南、荆南、平卢节度幕。
敬宗宝历元年(825)入为侍御史,转司勋员外郎刑部郎中
文宗大和四年(830)武昌节度使元稹副使五年卒,长安,卒。
生平事迹见褚藏言窦巩传》,新、旧《唐书·窦群》附传。
窦巩有诗名。
白居易称赏其绝句,收入所编《元白往还集》中(《与微之书》)。
褚藏言称其“遇境必言诗,言之必破的,佳句不泯,传于人间”(《窦巩传》)。
今存《窦氏联珠集》5卷,收与兄常、牟、、庠诗各1卷。
全唐诗》收入。
唐诗汇评
窦巩(769—831)字友封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
元和二年进士第,授校书郎,为袁滋滑州、江崚二府掌书记
元和末,入薛平青州幕,官掌书记判官副使,累迁大理评事、监察殿中侍御史检校祠部员外郎
宝历元年,随薛平入朝,除侍御史,迁司勋员外郎判度支刑部郎中
大和四年元稹出镇武昌,奏为观察副使检校秘书少监、兼御史中丞
五年,北归,卒。
大中中褚藏言及其兄五人诗为《窦氏联珠集》,今存。
全唐诗》存诗三十九首。
作品评论
褚常言《窦氏联珠集序》
窦氏五昆皆能诗,友封)尤长绝句,为元、白所称。
乐天微之书云:君兴有馀力,且与仆悉索还往诗中,取其尤长者,如张十八古乐府,李二十新歌行(也),卢、杨二秘书律诗(贞与巨源),窦七(也)、元八绝句,博考精掇,编而次之,号《元白往还诗集》。
众君子得拟议于此者,莫不踊跃欢喜,以为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