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孟郊中唐 751 — 81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1—814 字东野排行十二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郡望平昌(今山东商河县西北)。
少隐嵩山,称处士
德宗贞元十二年(796)进士第
十六年溧阳县,抑郁不得志,遂辞官。
曾任河南水陆运从事,试协律郎
宪宗元和九年(814),因山南西道节度使郑馀庆奏,迁为兴元参谋试大理评事,赴任时暴死途中。
终生贫困潦倒,死后竟无钱下葬。
友人张籍私谥贞曜先生
生平详见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新、旧《唐书》本传。
有近人夏敬观孟郊年谱》、今人华忱之《孟郊年谱》,后者较完备。
孟郊早年居湖州,曾参加僧皎然组织之“诗会”(见《送陆畅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陆羽坟》、《醉会中赠郑方回》等),其诗歌思想受皎然影响甚巨。
诗与韩愈齐名,为韩孟诗派之开派者。
其诗可以德宗贞元八年(792)长安应试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由隐而仕,诗亦要求有为而作,诗歌基调积极明快,步武盛唐
后期仕途蹭蹬,遂由言志转向抒情,形成险怪诗风。
其诗反映社会生活较广泛,或歌吟生民苦,或指斥藩镇割据,均体现其“下笔證兴亡,陈词备风骨”(《读张碧集》)之主张。
大部分诗则抒写一己之穷苦情怀,与贾岛诗有类同处,故有“”之称(见苏轼《祭柳子玉文》)。
“寒”既指其诗内容之嗟悲叹苦,亦谓其诗有清冷之意境美。
用字造句力避平庸浅率,追求生新瘦硬之美,韩愈称之为“刃迎缕解,钩章棘句,掐擢胃肾。
神施鬼设,间见层出。
”(《贞曜先生墓志铭》)“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
(《荐士》)诗集10卷,明凌濛初刻《孟东野诗集》,载有宋人国材、刘辰翁评语。
今人华忱之点校之《孟东野诗集》较完备。
注本有华忱之、喻学才《孟郊诗集校注》,韩泉欣《孟郊集校注》。
全唐诗》编其诗为5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长孙佐辅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朔方(今陕西靖边)人。
进士不第。
德宗贞元中,其弟长孙公辅吉州刺史,遂往相依。
后隐居以终。
辛文房称其“诗格词情,繁缛不杂,卓然有英迈之气”(《唐才子传》卷五)。
张为诗人主客》列长孙佐辅瑰奇美丽主入室者之一。
其《寻山家》诗,宋人绘图画;《拟古咏河边枯树》诗,“哀怨而不伤,有风人之梗概。
”(何汶竹庄诗话》卷一五)事迹散见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一一注、《唐诗纪事》卷四〇、《唐才子传》卷五等。
全唐诗》卷八〇一长孙佐转妻,即长孙佐辅妻
作“转”误。
全唐诗》存诗20首,其中《山居雨霁即事》一作张碧诗。
《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张瀛南汉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诗人张碧之子。
仕于南汉国
累官至曹郎
事迹详见《十国春秋》本传、《唐才子传》卷一〇。
元代尚有《张瀛诗集》传世。
辛文房称其诗“尚气而不怒号,语新意卓,人所不思者,辄能道之,绰绰然见乃父风也。
”(《唐才子传》卷一〇)《全唐诗》存诗1首。
张碧张瀛年辈相接而时隔百年,二人之时代记载必有一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