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唐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6或749—816
一作灵彻。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一作澄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后,住越州云门寺。长于律学,著有《律宗引源》21卷(今不存),为僧徒所称。尤善诗文。初从严维学诗。自代宗大历初年起,即名播一时。约于大历末移居吴兴何山,与诗僧皎然游,常相唱和。德宗兴元元年(784),皎然致书于文坛盟主包佶、李纾,盛称其诗。灵澈旋入长安,名振辇下。约于贞元三四年间,经庐山、洪州,复归越州。约于贞元六年(790),再入京师。约于贞元末因僧徒所疾,被诬获罪,徙居汀州。宪宗元和初遇赦北归。元和四年(809)住庐山东林寺,与江西节度使韦丹相往还。旋东归湖州。后因宣歙观察使范传正之邀,往住宣州开元寺。元和十一年(816)卒。生平事迹散见刘禹锡《澈上人文集纪》、《宋高僧传》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三。灵澈以善诗擅名江南达数十年之久。当时诗人如皎然、刘长卿、权德舆、柳宗元、刘禹锡、吕温等,皆与其有过从。平生作诗凡2000首,由其门人删取300篇,编为诗集10卷,另取其自大历至元和50年间与时人唱和酬别之作,编为《酬唱集》10卷。二集今皆不存。今存诗以送别酬寄之诗为多,其中《东林寺酬韦丹刺史》、《归湖南作》等篇,颇为后人所称道。《全唐诗》编其诗为1卷,仅存16首及残句10余则。另《澈上人文集纪》、《会稽掇英总集》尚存其诗1首及残句2则,《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羊士谔(约762-约820),字谏卿,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元年(785),登进士第,授常州义兴尉。九年,以右威卫兵曹参军佐浙东皇甫政幕。贞元末,充宣歙巡官。永贞元年至长安,因言王叔文之非,贬汀州临化尉。福建观察使阎济美奏为大理评事。元和初,擢为监察御史,迁侍御史内供奉。三年,坐与窦群、吕温倾陷李吉甫,贬资州刺史,未行,再贬巴州刺史。历资、洋、睦三州刺史,入为户部郎中,卒。有《羊士谔诗集》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河中人,字恭叔。吕温弟。尚气节,喜纵横诸术。为山南西道府掌书记,进殿中侍御史,官终岭南道府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