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殷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句容人
排行第四
家贫贱,卜居许州西。
喜习禅,与王维储光羲友善。
历官校书郎忠王曹参军
约卒于玄宗天宝初,时方中年,王维储光羲有诗哭之。
工诗。
殷璠录其诗入《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四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玄宗开元中忠王府仓曹参军,后为校书郎,约卒于天宝初年。
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三。
志趣高疏,心慕禅寂,工诗,与王维储光羲友善,卒,王、储皆有诗哭之。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诗闲雅,善用声。
”(《吟窗杂录》卷二四《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5首(其中二首为刘得仁李嘉祐诗误入),《全唐诗逸》补断句2。
唐诗汇评
,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
家贫,少产业,曾卜居许州西。
玄宗时校书郎忠王府仓曹参军
中年卒,家贫不能葬,亲友捐助葬于汝州石楼山。
好佛,与王维储光羲友善。
殷墦集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杂有他人作品。
作品评论
《吟窗杂录》
引殷瑶语:诗闲雅,善用声。
殷遥)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
……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
谭云:此君诗少而能妙,王摩诘储光羲哭得不错。
顾非熊唐 795 — 8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6?—854? 【介绍】: 苏州人
顾况子。
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
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
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
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
宣宗大中间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
或传住茅山十余年。
有诗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95—854? 苏州海盐(今浙江海盐)人,顾况之子。
以凌侮豪门子弟故,备受排挤,久困场屋30年。
会昌五年(845)武宗闻其诗名,令进所试文章,追榜赐进士及第
曾入山南东道节度使幕,任盱眙,弃官归隐茅山(今江苏金坛境内)。
生平事迹见《旧唐书·顾况》、《唐才子传》卷七。
非熊与诗人姚合项斯马戴贾岛刘得仁等交好。
其诗“近体俊婉可讽”(《唐音癸签》卷七)。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5首。
唐诗汇评
顾非熊(约797-?
),苏州(今属江苏)人。
顾礼之子。
幼颖悟。
弱冠应进士试,困举场三十年。
会昌五年(845),登进士第
佐使府
大中中,授盱眙主簿,不乐吏事,因弃官归隐。
非熊工吟咏,同时名流姚合贾岛王建朱庆馀雍陶马戴,咸与之交游唱和。
有《顾非熊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非熊)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
工吟,扬誉远近。
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
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挤排者纷然。
………会昌五年谏议大夫陈商放榜。
初,上洽闻非熊诗价,至是怪其不第,敕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
刘得仁贺以诗曰:“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
及得高科早,须逢圣主知。”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非熊诗体不备,不及乃父广博。
然其五言近体,易朴茂为清永,似胜逋翁
或自更有宗承,不尽家学也。
以诗体列之水部门下。
雍陶中唐 805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5—? 【介绍】: 成都人字国钧
文宗大和进士
侍御史、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
张籍王建贾岛姚合等友善。
工诗,多旅游之作。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国钧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寓居成都
文宗大和八年(834)进士第
宣宗大中八年(854)国子毛诗博士出为简州刺史,后辞官归隐庐山
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
雍陶姚合殷尧藩贾岛姚鹄刘得仁等诗人交厚。
其诗清丽婉转,时人颇重之。
笔记谓雍陶尝“自比宣城柳吴兴”(《云溪友议》卷上)。
殷尧藩赠诗谓“清婉逼阴、何”,颇能道出其诗之风格。
今人周啸天、张效民有《雍陶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雍陶,生年年不详,字国钓成都(今属四川)人。
少贫。
大和三年,南诏侵,攻陷成都,掳子女工匠数万人,在蜀中,有诗记其事。
后人京,大和八年(834),登进士第
曾以侍御佐兖海幕。
大中中,授国子毛诗博士
八年,出刺简州世称雍简州
工于词赋,长于律绝,自比谢朓柳恽
白居易王建贾岛姚合刘得仁、殷尧沈、李廓章孝标无可广宣等交往唱酬。
有《雍陶诗集》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雍陶字国钧成都人大和八年陈宽进士及第
补诗一首。
字国钧
成都人
大和中进士
国子博士出为简州刺史
作品评论
)为简州,自比宣城柳吴兴也,宾至则折挫之。
……有冯道明下第,请渴,云:“与员外故旧。
”阍者以道明言启之。
引进诃曰:“与公昧平生,何方相识矣?
道明曰:“诵员外之言,仰员外之德,诗集中日得相见,何隔平生也。
”遂吟曰:“立当青草人先见,行近白莲鱼未知。
”又曰:“江声秋入寺,雨气夜侵楼。
”又曰:“闭门客到常疑病,满院花开不似贫。
闻吟,欣狎,待道明如晨昔之友。
)工于词赋。
少贫,遭蜀中乱后,播越羁旅,有诗云:“贫当多病日,闲过少年时。
大和八年陈宽进士及第,一时名辈,咸伟其作。
然恃才傲睨,薄于亲党。
……与贾岛殷尧藩无可徐凝章孝标友善,以琴樽诗翰相娱。
雍简州矜负好句,为客所窥。
此公工于造联,奈孱于送结,落晚调不振。
《诗学渊源》
雍陶)诗情景俱到,晚唐本色也。
喻坦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睦州人
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
曾奔走于江南、塞北。
李频张乔等为友。
咸通十一年,试京兆府,仍落之。
遂归旧山,落寞以终。
有诗名,为咸通十哲,尤长于五律,多纪游酬赠之作。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喻,《唐摭言》作俞。
睦州(今浙江建德)人。
懿宗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
一生多奔走于江南塞北,曾远至太原、代北等地。
十一年(870),与张乔许棠等人试于京兆府
时其友李频主试,因老于场屋,遂首荐
坦之均落第。
后还旧山,落寞而终。
事迹散见《唐摭言》卷一〇、《剧谈录》卷下、《唐才子传》卷九。
坦之有诗名,与张乔许棠郑谷等人齐名,合称“咸通十哲”。
其诗长于五律,多为纪游题咏、寄赠酬别之作。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宋史·艺文志七》均著录《喻坦之集》1卷。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全唐诗》作喻凫诗。
唐诗汇评
喻坦之,生卒年不详,睦州(今浙江建德)人。
咸通中,累举进士不第,久困长安
以诗名,与许裳、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
后归故山。
薛能李频友善。
有《喻坦之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咸通末京兆府解,李建州时为京兆参军主试,同时有许棠与(张)乔,及喻坦之剧燕任涛、吴罕、张蠙周繇郑谷、李栖远、温宪李昌符,谓之“十哲”。
大中咸通之后,每岁试礼部者千馀人。
其间有名声,如……贾鸟、平曾、李淘、刘得仁喻坦之张乔剧燕许琳陈觉,以律诗传。
坦之咸通中,举进士不第,久寓长安,囊罄,忆渔樵,还居旧山。
李建州频为友,以诗送归云:“从容心自切,饮水胜衔杯。
共在山中住,相随阙下来。
修身空有道,取事各无媒。
不信升平代,终遗草泽才。
”……盖困于穷蹇,情见于辞矣。
同时严维徐凝章八元枌榆相垡,前后唱和亦多。
僧栖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江南人
早年结识姚合贾岛、无可。
宣宗大中间,住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僧,尝作诗赠瓜沙僧悟真、吊诗人刘得仁
历事三朝,约于僖宗时去世,年逾六十。
为诗尚苦吟,多作近体,与同时诗人来往唱和甚频。
有集,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江南僧。
早年及识姚合贾岛、无可。
宣宗大中间长安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
大中五年(851)作诗赠瓜沙僧悟真
又曾作诗吊刘得仁
李频李洞许棠曹松齐己张𧏖罗邺李昌符等皆有来往。
历事三朝,约于僖宗时方去世,享年60岁以上。
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三。
为诗尚苦吟,多作近体。
有集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6首,《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断句1联。
另《剡录》、《诗渊》等书中尚存2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唐诗汇评
栖白,生卒年里贯均未详。
江南僧,后居长安荐福寺宣宗朝为内供奉赐紫,历三朝。
诗名甚著,与诗人刘沧、许裳、张乔曹松李洞贯休齐己等均有酬唱。
有《栖白集》一卷。
全唐诗》存诗一卷。
全唐诗补逸
栖白,越中僧。
补诗一首。
薛能唐 817 — 8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汾州人字大拙
武宗会昌六年进士第
宣宗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
懿宗咸通中嘉州刺史,历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
僖宗广明元年周岌自称留后,因屠其家。
癖于诗,日赋一章,有《江山集》、《许昌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7?—? 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武宗会昌六年(846)进士第宣宗大中八年(854)书判入等。
屡佐使幕,后为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嘉州刺史京兆尹感化军节度使徐州刺史工部尚书许州忠武军节度使,军乱被逐,不知所终。
自负诗才,夸矜己作,甚或傲视李、杜、白氏,实则诚如前人所云,“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西清诗话》)。
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衿”(《唐音癸签》卷八)亦时有之。
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卷七。
其诗《薛许昌集》以《唐人五十家小集》及《唐诗百名家全集》本较通行。
全唐诗》存诗4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序1首。
唐诗汇评
薛能(约817-约882),字大拙汾州(今山西汾阳)人。
会昌六年(846)进士第
大中八年,授盩厔,累辟使府
十三年,为义成军节度使李福观察判官
入朝,历侍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
咸通五年东川节度使李福奏为副使,后摄嘉州刺史
入为主客度支刑部郎中,自给事中京兆尹
出为徐州感化军节度使,征为工部尚书
复出为许州忠武军节度使
广明元年,为部将所逐,流落汉南,卒。
世称薛许昌
好为诗,勤于写作,自视甚高。
有《薛能诗集》十卷。
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蔡伯纳诗评》
薛许昌诗天分有限,不逮诸公远矣;至合人意处,正若当豢悦口,咀嚼自佳。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
)耽癖于诗,日赋一章为课。
性喜凌人,格律卑卑,亦无甚高论。
尝以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
刘得仁擅雅称,持诗卷造以句谢曰:“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终。
”盖讥其无变体也。
薛能,末季名手,其诗借异色为景,寄别兴写情,尽废前规,另辟我境;而排袅之笔,浩荡之襟,复足沛赴之,不病彫弱。
晚调自浪仙一变僻异,声色犹存;此则洗剥过净,邻乎孤子;再进则离斯空界,便入魔天,措手又难矣。
《载酒园诗话又编》
薛能诗虽不恶,原无当于高流。
如五言律“庭树人书匝,栏花鸟坐低”、“薙草因逢药,移花便得莺”、“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筵”,仅小有风致耳……乃过自矜夸,诗轻太白,功薄孔明
《寄符郎中》曰:“我生若在开元日,争遣名为李翰林
”《筹笔驿》曰:“生欺仲达徒增气,死见王阳合厚颜。
”浮薄不足尽之,何无忌惮!
薛太拙平生极夸己诗,及读其全集,亦不见得。
《石园诗话》
薛太拙)僻于诗,日赋一章。
于前人少所许可,间称贾长江解诗,李青莲及刘、而下无取也……然其七绝多佳作,其馀比之雍陶赵嘏尚有未逮,何论刘、
《东目馆诗见》
太拙诸体峭特,每詄荡中具隽永,宜其以诗道自任,下视太白
罗邺唐末 831 — 89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末馀杭人,一说苏州吴县人
罗隐族弟。
累举进士不第。
昭宗光化中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
工诗,尤长七律。
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1?—896? 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或谓余杭人,不确。
出身于豪富盐铁小吏之家,屡举进士不中。
早年曾出塞,后入幕于池州江西东川等州郡,晚年归吴县闲居。
生平见《唐摭言》卷二与卷一〇、《唐才子传》卷八。
与隐、虬号称“三罗”,与方干贯休等友善,诗风亦相类。
才清而绵致”(《唐摭言》卷一〇),“尤长于七言诗”(《唐诗纪事》卷六八)。
今人何庆善有《罗邺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1。
唐诗汇评
罗邺,生卒年不详,馀杭(今属浙江)人。
父则,为盐铁小吏,二子俱以文学干进。
尤长七言诗,与宗人罗隐罗虬齐名,时称“三罗”。
曾赴职单于都护府,又曾赴许昌节度使辟命。
咸通末崔安潜江西观察使,欲辟为僚佐,为幕吏所阻。
后俯就督邮,郁郁而卒。
方干栖白为友。
有《罗邺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韦庄《乞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七及第奏》
词人才子,时有遗贤,不沾一命于圣朝,没作千年之恨骨。
据臣所知,则有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赵光远温庭筠刘德仁、陆逵、傅锡、平曾贾岛刘稚圭罗邺方干,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日;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
伏望追赐进上及第。
)家富于财,父则,为盐铁小吏,有子二人,俱以文学干进,尤长七言诗,时宗人隐亦以律韵著称,然隐十雄而粗疏,才清而已绵致。
尤长律诗。
时宗人隐、虬,俱以声格著称,遂齐名,号“三罗”。
隐雄丽而坦率,清致而联绵,虬则区区而已……素有英资,笔端超绝,其气宇亦不在诸人下。
初无箕裘之训,顿改门风,崛兴音韵,驰誉当时,非易事也。
罗邺诗云:“获花芦叶满汀洲,一簇新歌在水楼。
金管曲长人尽醉”,三句叙景已尽,第四句转云“玉簪恩重独生愁”,以“愁”字意总贯下文之“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感秋。
莫怪当欢却惆怅,全家欲上五湖舟”也。
罗邺此诗以“愁”字贯通篇,与崔珏《鸳鸯》同格。
崔诗“情”字在次句,故易识;罗诗“愁”字在中间,实则上文三句皆愁也。
崔诗板,罗诗生动。
《唐体馀编》
屡试不第,然其伤时感遇散见于诸诗者,率皆惓惓忠厚,注望期必之意为多,盖犹有风人之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