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僧昙晖南梁 422 — 504
昙晖
本姓青阳。
名白玉。
成都人也。
幼乐修道父母不许。
元嘉九年外国禅师畺良耶舍
入蜀大弘禅观。
年十一。
启母求请禅师欲咨禅法。
母从之。
耶舍一见。
叹此人有分令其修习。
嘱法育尼使相左右。
母已许嫁于晖之姑子。
出门有曰。
不展馀计。
育尼密迎还寺。
深立誓愿。
若我道心不遂。
遂致逼迫者。
当以火自焚耳。
刺史甄法崇闻之。
遣使迎
集诸纲佐及有望之民。
诸僧尼穷相难尽。
法崇问曰。
汝审能出家不。
答曰。
微愿久发特乞救济。
法崇曰善。
遣使语姑。
姑即奉教。
从法育尼出家。
年始十三矣。
从昱学修观行。
裁得禀受。
即于座末便得入定。
见东方有二光明。
其一如日而白。
其一如月而青。
即于定中立念云。
白者必是菩萨道。
青者声闻法。
若审然者当令青者销而白光炽。
即应此念。
青光遂灭。
白光炽满。
及至起定为昱尼说。
昱尼善观道闻而欢喜赞善
时同坐四十馀人莫不见叹其希有也。
后婿心疑以为奸诈。
相率抄取将归其家。
昙晖时年十六矣。
以婢使营卫不受侵逼。
婿无如之何。
复以诉州。
刺史赏异。
畺良耶舍曰。
此人根利慎勿违之。
若婿家须相分解费用不足者。
贫道有一苍头即为随喜。
于是解释。
后于禅中自解佛性。
常住大乘等义并非师受。
时诸名师极力问难无能屈者。
于是声驰远近莫不归服。
宋元嘉十九年
临川王南兖延之至镇。
时年二十一。
骠骑牧陕复携住南楚
男女道俗北面拥帚者千二百人。
岁月稍淹思母转至。
固请还乡。
德行既高门徒日众。
市桥西北自营塔庙。
殿堂厢廊倏忽而成。
复营三寺皆悉神速。
莫不叹服。
称有神力焉。
年八十三。
天监三年而卒。
初张峻随父母益州
尝忽然直往不令预知。
同行宾客三十许人坐始定。
便下果粽并悉时珍。
刺史刘悛后尝率往亦复如之。
梁宣武王尝送物使百人会
本言不出临中自往。
及至乃有三百僧。
王佐吏近四百人。
将欲行道。
遣婢来倩人下食。
即遣人。
唯见二弟子及二婢奠食都无杂手力。
王弥复叹之。
不可量也。
或有问者。
见师生徒不过中家之产。
而造作云为有若神化。
何以至此耶。
答云。
贫道常自无居贮。
若须费用役五三金而已。
随复有之不知所以而然。
故谈者以为有无尽藏焉。
时又有花光尼。
本姓鲜于
深禅妙观洞其幽微。
遍览三藏傍兼百氏。
尤能属文。
赞颂。
词旨有则。
不乖风雅焉。
刘绘南齐 458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8—502 【介绍】: 南朝齐彭城人字士章
刘悛弟。
起家著作郎,后为齐高帝行参军
中书郎
郁林王隆昌中坐法将被诛,请代兄死。
萧鸾辅政,救之。
萧鸾即位,拜太子中庶子
官终大司马从事中郎
王瞻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思范
袭封东亭侯
少好逸游,长修士操
起家著作佐郎,曾为齐竟陵王南海王属官,后为骠骑将军王晏长史
诛,出为晋陵太守
齐明帝建武五年会稽太守王敬则起兵,经晋陵郡,人多附之。
敬则败死,官军将讨其党,言愚人易动,不足穷法。
帝从之,所全万数。
御史中丞
梁台建,为侍中,迁吏部尚书
年四十九卒,谥康
谢昌宇南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陈郡人
益州刺史刘悛参军
性至孝。
尝养一鹄,昌宇病二旬,鹄亦二旬不食。
昌宇亡,鹄遂飞去。
刘孺南梁 483 — 5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3—541 【介绍】: 南朝梁彭城人
字孝稚
刘悛子。
幼聪敏。
起家中军曹行参军
镇军沈约引为主簿
常与游宴赋诗,为嗟赏。
又尝于御座为《李赋》,武帝甚称赏之。
累官吏部尚书
母丧而自毁卒。
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