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南北朝
释法空南北朝 ? — 540
释法空
新罗第二十三法兴王也。
名原宗
智證王元子母延帝夫人。
王身长七尺。
宽厚爱人。
乃神乃圣。
彰信兆民。
三年龙现杨井中。
四年始置兵部
七年颁示律令。
始制百官朱紫之秩。
即位已来。
每欲兴佛法。
群臣噪噪腾口舌。
王难之。
然念阿道之至愿。
乃召群臣问曰。
圣祖味邹与阿道
肇宣佛教。
大功未集而崩。
能仁妙化。
遏而不行。
朕甚痛焉。
当大立伽蓝重兴像设。
其克从先王之烈。
其如卿等何。
大臣恭谒等谏曰。
近者年不登。
民不安。
加以邻兵犯境。
师旅未息。
奚暇劳民作役。
作无用之屋哉。
王懑左右无信。
叹曰。
寡人以不德。
叨承大宝。
阴阳不序。
黎民未安。
故臣下逆而不从。
谁能以妙法之术晓谕迷人者乎。
久无应者。
至十六年。
奥有内史舍人朴厌髑(或云异次顿或云居次顿)年二十六。
匪直也。
人秉心塞渊。
奋义见之勇。
欲助洪愿。
密奏曰。
陛下若欲兴佛教。
臣请伪传王命于有司曰。
王欲创佛事。
如此则群臣必谏。
当即下敕曰。
朕无此令。
谁矫命耶。
彼等当劾臣罪。
若可其秦彼当服矣。
王曰彼既顽傲。
虽杀卿何服。
曰大圣之教天神所奉。
若斩小臣。
当有天地之异。
若果有变谁敢违傲。
王曰本欲兴利除害。
反贼忠臣。
可无伤乎。
曰杀身成仁。
人臣大节。
况佛日恒明。
皇图愈永。
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王大加嗟赏曰。
汝是布衣。
意怀锦绣。
乃与厌髑。
深结洪誓。
遂传宣曰。
创寺于天镜林。
执事者奉敕兴功。
延臣果面。
折逆诤。
王曰朕不出令。
髑乃昌言。
臣固为之。
若行此法举国泰安
苟有益于经济。
虽矫国令何罪。
于是大会群臣问之。
佥曰今见僧徒
童头毁服。
议论奇诡。
而非常道。
若忽从之恐有后悔。
臣等虽死罪不敢奉诏。
髑奋曰。
今群臣之言非也。
夫有非常之人。
而后有非常之事。
吾闻佛教渊奥。
不可不行。
且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王曰众人之言。
牢不可破。
汝独异言。
不能两从。
遂下吏将诛。
髑告天誓曰。
我为法就刑。
庶兴义利。
佛若有神。
吾死当有异事。
及斩其头。
飞至金刚山顶落焉。
白乳从断处涌出。
高数十丈。
日色昏黑。
天雨妙花。
地大震动君臣士庶。
咸皆上畏天变。
下恸舍人重法陨命。
相向举哀而哭。
遂奉遗体营葬金刚山礼也。
于时君臣盟曰。
自今而后。
奉佛归僧。
有渝此盟。
明神殛之。
君子曰。
大圣应千百年之运。
仁发于祥。
义动于瑞。
莫不应乎天地亘乎日月动乎鬼神。
而况于人乎。
夫其自信于道则天地不得为不应然功贵成而业贵广也。
故苟有大赖。
则轻泰山于鸿毛。
壮哉。
得其死所矣。
是年下令禁杀生(按国史及古诸传商量而述)。
二十一年伐木天镜林。
欲立精舍。
扫地得柱础。
石龛及阶陛。
果是往昔招提旧基。
梁栋之用皆出此林。
工既告毕。
王逊位为僧。
改名法空
念三衣瓦钵。
志行高远。
慧悲一切。
因名其寺。
曰大王兴轮寺。
大王所住故也。
新罗创寺之始。
王妃亦奉佛为比丘尼
永兴寺焉。
自此启大事故。
王之谥曰法兴
非虚美也。
厥后每丁厌髑忌旦。
设会于轮寺。
以追其远及大王宗时。
宰辅金良图信向西方。
舍二女。
曰花宝。
曰莲宝。
为此寺婢。
又以逆臣毛尺族类充贱。
故二种铜锡至今执役。
予游东都登金刚岭。
见孤坟短碑。
慨然不能自止。
是日山人会食。
问其故。
即吾舍人讳日也
亦可谓去滋久。
思滋深矣。
阿道碑。
法兴王出法名法云
字法空
今按国史及殊异传。
分立二传。
诸好古者请详捡焉。
赞曰。
大抵国君与下举事。
可与守成。
未可与虑始。
加有时之利不利。
信无信系焉。
原宗虽欲创兴佛法。
固难朝令而夕行。
然承本愿力。
位据崇高
又赖贤臣启沃。
能以美利利天下。
卒与汉明齐驱并驾。
伟矣哉。
夫何间言。
梁武比之非也。
彼以人主为大同寺奴。
帝业坠地。
法空让以固其嗣。
自引为沙门
何有于我哉。
髑经所谓王比丘殊身同体矣。
若乎扫迷云放性空之慧日挟之以飞者。
惟厌髑之力乎。